散灯盏儿

2024-04-24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河北省枣强、冀县、衡水一带,世代留传着散灯盏儿的习俗。灯盏儿,有的地方叫做面灯、灯灯儿。是用黄米面蒸熟做成的。具体作法是:把黄米(即黍米)用清水捞过,控干,上碾子轧成细面,即黄面。把黄面用开水烫后和匀,硬度比蒸馒头面略软,捏成窝窝头上笼蒸熟,就成了粘窝窝,又软又粘,趁热取出揉进白面以减轻粘度,增加硬度,至不沾手又可塑形时,搓成面棒,切段成二寸左右的柱体。然后把每段的一端、用食指捏出一个窝,即成灯碗状,在窝的中心栽上一根用绵纸搓成的捻儿。栽捻一般是用线著在尖端裹上绵纸,插进面灯窝的中心,再拔出线著,因绵纸沾住灯面,磨擦力大,再加线著尖细向上渐粗,绵纸灯捻就被留在面灯里。然后把灯碗里灌上香油,点燃灯捻儿,灯盏就做成了。有的把灯盏上端切两半,一半捏成头,一半捏成尾,中间捏灯窝儿,做成狗灯、鸡灯、牛灯、猪灯等。还有的捏一条大龙,蟠在一个大盘子里,并做十二个灯盏儿(闰月时做十三个)让龙依次蟠住,灯盏儿边上捏一个撮儿的代表正月,捏俩撮儿的代表二月,直至捏十二个撮的代表十二月,闰几月就做两个撮数相同的灯。一家要做灯盏儿百余盏。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和元宵节都要散灯盏儿,富家散的多,穷家散的少。把灯盏点燃后,散遍院里、屋里的角角落落,以不见一点黑影处为最吉祥。狗灯放在各门口的门墩上,表示狗看家守门;鸡灯放在鸡窝里和鸡窝顶上,表示鸡下蛋、司晨;牛灯放在槽头、猪灯放在猪圈,表示六畜兴旺。龙蟠十二月灯供在“天地”(神)底下,用完后,保存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上笼蒸后,看哪月灯窝里水多,就预示该年该月雨水大。元宵节散灯盏儿时,还有抢灯盏儿民俗。散灯盏儿时夜不闭户,家家光明,小孩子们可以到邻居家偷抢灯盏儿吃,因黄米面蒸熟了,掺进白面也可生吃,再加香油点燃,把灯面烤黄,十分香脆。主家见了也不生气,不申叱,被抢走了的地方再重放上一个,似是金代“放偷”的遗俗。散灯盏儿似是古代“照虚耗”风俗的传承,但今人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当问到为什么要散灯盏儿时,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为了明快”。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