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龙灯

2024-07-1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龙灯,也叫耍龙灯,龙舞或舞龙,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流行于我国的很多地区,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龙的道具制作,技艺精巧,色彩鲜艳,造形精美华丽,气势宏伟壮观,是民间工艺和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由于地区不同,而又各有特色。龙的制作,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能燃烛的叫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龙的种类,主要有滚龙、观赏龙灯、小型龙灯、舞台龙灯等几大类。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并视龙为驱灾除害、吉祥太平的象征。旧时,每逢春节,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大闹花灯等节日或庙会酬神等重大喜庆活动,各地城乡都有耍龙灯的风俗。从前,还有舞龙祈雨的习俗。古代、龙分黄、青、白、赤、黑五色,据说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如遇旱灾耍水龙;遇水灾耍火龙,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舞龙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春秋繁露》中就已有记载。清代的盛京(沈阳)舞龙极为盛行。清代诗人缪东霖在《沈阳百咏》中描绘当时的龙舞:“灯月悬悬照八关,龙蟠狮舞斗回环。”他在《陪京杂述》中记述当时的“龙灯,正月初旬,手艺行及一切杂人扮龙灯之戏,以布糊灯作龙形,长数丈,中燃以灯,以数人架之,前一人执火球灯引路,作龙戏球状。又有用双龙者,变化翻腾,各臻神妙,并有蟠柱诸名色。”今天的舞龙已破除了迷信色彩,成为节日喜庆的一项健康娱乐活动。现在每逢春节和灯节等节庆盛会,在沈阳城乡,人们往往在市街、集镇广场,或在村头与舞台,舞起巨龙以增添节日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龙舞在表演时,多由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或灯),在两条龙之间,戏其作舞,龙随彩珠、出龙、戏水、腾跃、滚动、戏珠、盘起、参穿等,套路甚多。伴奏上,采用民间吹打乐器伴奏,情绪热烈欢快,气势威武雄健。今天表演的龙灯,已普遍使用电池装上灯泡,其于夜间舞动跳跃,更是金龙狂舞,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在1991年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秧歌大赛期间,上海代表队表演的龙舞,可谓技艺高超,阵法变化丰富,场面气势壮观。上海龙舞的特点,是讲究“圆、活、技。”圆,是全体舞龙者配合默契,将龙身舞得似活龙盘旋而进。活,是龙队行进时队形灵活多变,充分展示龙的神韵。技,是有“绝活”,技艺出众。其动作有“游龙戏水”、“遨游九宵”、“原地舞龙”、“跪舞龙”、“躺舞龙”、“跳龙”、“直睏龙”、“双插龙”、“龙滚沙”、“龙戏尾”“弓背龙”等,使龙形成“背靠龙”、“搁脚龙”、“抱头龙”、“摇板龙”等各种姿态,并有“盘龙”、“盘柱”、“龙舟”等各种造型。传统阵法有“一字长蛇”、“双龙戏珠”、“金龙摆尾”等。特别是他们独创的“变色龙”,能使七八丈长的青龙,转眼间变成多光闪闪的赤龙,殊为好看,令人击掌叫绝,深受广大观众的赞赏。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