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八角鼓”

2024-08-07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满族新城戏产生、流传于吉林省西北部扶余一带。它是在年代久远的满族民间说唱“八角鼓”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剧种的。
        “八角鼓”原是满族人民在关外(指东北)猎居时期的民间歌唱。他们常在行围射猎之暇,击八角鼓自歌自舞,自娱自乐。至清代乾隆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说唱艺术形式。光绪四年(1879)沈阳老君堂江湖行祖师碑上额横写江湖行首行列“评词、变彩、八角鼓、弦子书”,然后排列艺人姓名,共五十一人。此碑记载了当时流行的五个曲种。其中不仅有“八角鼓”,还把艺人姓名保留下来。可见“八角鼓”在东北早已盛行。
        扶余一带的土著居民满族较多,历史悠久。清代扶余(清初称伯都纳)一直是北方重镇之一,文化较为发达。满族说唱艺术“八角鼓”也就在这里繁衍下来了。清朝后期至东北伪满初期,扶余“八角鼓”极为兴盛。逢年过节,喜庆堂会,婚姻嫁娶均演唱“八角鼓”。
        抗日战争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八角鼓”趋于消沉。一九五五年,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八角鼓”做为满族文化遗产又被抢救出来。
        扶余“八角鼓”现存曲目四十多个。主要有《馋大嫂》、《夫妻顶嘴》、《白蛇下山》、《宝玉探病》等。它的音乐由若干曲牌构成,其中包括前奏、间奏和尾奏。现存曲牌有:“四句板”、“太平年”、“靠山调”、“柳青娘”、“数唱”、“茨山”、“菊花”等二十七个,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它的演唱形式大部分属于多人坐唱,不化装,乐器分别由演唱者操奏。主要演唱者持简单乐件,如八角鼓,根据曲目情节变化分“单唱”、“对唱”、“拆唱”、“群唱”等形式。有的曲目如《馋大嫂》则是演员乐队分开,演员手持八角鼓化装表演,类似二人戏。
        1958年,周总理号召发展东北地方戏曲剧种,扶余县将说唱艺术“八角鼓”发展成为地方戏曲新城戏(因扶余清代曾设新城府,故取此名),新城戏的唱腔为单基弦板腔体和联曲体相结合的综合曲体。它的板腔体部分是以“八角鼓”中的“四句板”、“靠山调”两个曲牌的个别乐句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慢板、三眼、原板、弹诵板、行板、快四板、数板、垛板、流水、散板(包括导板和快打慢唱)等各种板式。根据需要也经常使用一些独立的曲牌如“太平年”、“菊花”、“茨山”、“数唱”、“娃娃腔”等。它的板腔和曲牌的运用比较灵活,有时板腔和曲牌结合使用;有时只用板腔;有时则单独使用曲牌。它的唱腔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旋律上经常使用四、五度的连续跳进又二度上行的旋法;加之旋律行腔跳跃幅度较大而抒情,拖腔长而委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韵味。它的男女分腔采用了同调异腔的方法,男子腔相差四、五度。主奏乐器是高胡,配以二胡、杨琴、三弦共四大件,但有的板式和曲牌则不用这些乐器,如弹诵板就只用琵琶和古筝,打击乐配以八角鼓,数板只用杨琴与八角鼓。在这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象,满族新城戏就诞生了。
        1984年新城戏演出了根据满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第一个满族剧目——《红罗女》,意味着满族新城戏臻于成熟,而后,又演出了《绣花女》等满族剧,受到满族和各族群众的欢迎。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