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舞龙灯
舞龙,将乐俗称“舞龙灯”。
每年正月过了初六(“六”在方言中与“数”谐音,故过初六有“过人口数”之意,以祈平安),四乡的舞龙班头(或称龙灯头)便出面凑伙,收拾家什器具。初九(“九”与“久”同音,取天长地久意)正式“起龙”。是日夜幕降临之际,四乡的龙灯都要到各自的“太阳庙”里焚香鸣炮.拜祝天地,然后在庙内外大舞一番,才开始走街串户拜年。
将乐龙灯一般分为九节,龙头、龙腹、龙尾,皆用竹篾编制而成,其间用绘有龙身图案的纱布连缀。每节龙内皆燃火绳(俗称油条,用纸缆浸于熬好的桐油内,然后取出,间杂硫磺),在黑夜间通体明亮,颇神灵。
舞龙者约一二十人,分为两班轮番,一班为十人,九节龙九人,另加舞龙珠一人。他们皆年轻后生,头裹青巾,扎黑腰带,打绑腿,衣服色彩不拘一格,显得生气活泼。
龙灯配有民乐,有唢呐二响,箫二管,锣鼓一套,吹鼓者皆乡中好手。乐曲是根据场所特点而演奏。如游街时用“将军令”、“得胜令”等等,气派庄严;舞龙时则用“闹长沙”、“紧校场”等曲牌,以喧染紧张、热烈、壮阔的气氛;回龙时则有舒展明快的“回龙曲”。还有诸如“水鲤鱼”、“一枝花”、“双贵子”等各具情韵的曲子。
舞龙的招式要因地制宜。厅堂上,则演“天龙戏珠”、“龙栓柱”、“跳桌呈祥四方”等;十字街心或坪场上,则要起龙“串云端”,“龙倒水”,“龙穿连环来”,计有一二十招。
每当舞龙时,前有一块长三尺、宽二尺、厚半尺的牌灯,上书“飞龙得胜”四个朱色大字,接着是一对大红圆灯笼,又有彩旗飘扬左右,然后才是闪闪烁烁.随风游动的长龙,琴箫锣鼓紧随其后,一路逶迤而去,声色俱佳。
过去,将乐龙灯有青黄二色。有些村为显示自己的技艺高人一筹,便舞青龙逞强。若与它龙相逢时,便举高,作匐伏状.以示交配,以此称雄。此时,相遇者或心悦诚服,或不服。不服则比试竞技,于是常纠纷斗殴不欢而散。
舞龙前,一般要先印好红帖(似现在的拜年片),上书龙灯来临的日子时辰,挨家挨户递送。届时,乡亲们便于厅堂上设香案,备香烛炮及果点。龙灯一到,鸣炮相迎。香烟缭绕处,只见神龙于大门左侧盘旋而入.在厅堂上舞弄一盘,然后穿入灶房、厝间(卧室)等,以示布施吉祥。此时东家则请舞龙人喝擂茶、吸烟、吃果品,殷实人家还备下酒菜宴请一番。东家当年若有喜事,诸如婚嫁、乔迁、生儿添孙的,则在剪取一根龙须供于神龛上,讨个喜祥如意,然后给龙角缠上红布,日“挂红”。完毕后,龙灯从大门右侧出,旋又回龙在厅上再舞一遍。这时,龙尾部即有一披褡裢者相跟而进,口称“高升高升”、“新年发财”,东家便将早已备好的红包递上,以谢神龙光临和表示对舞龙者的致意。
如此每过三五家,龙灯便择一宽敞去处大舞一通,让人尽兴才去。
正月十七日,是舞龙的最后一天,故称辞灯日。各路龙灯都要回到太阳庙烧香行拜龙礼,然后把它送到河边火化掉。以示龙归东海。南门化于观化楼.东门化于龙池桥畔,北门化于龟山桥下,西门则化于华山庙下的花坪子。
还有一种孩子们舞的龙灯叫“线香龙灯”。制作方法简单,用稻草扎成龙首龙尾,以甘蔗断成三五小段为龙身,每节龙都裱以红绿色纸,插上小竹竿为把柄,再用双条红线带连接一体。舞时,引以芋头为龙珠,头尾点烛,身上插香,敲起小锣鼓。他们边行边舞边唱方言儿歌:
龙灯到得早,新年问个好;
龙灯进灶前,拜年又拜年;
龙灯进厝间,添丁又添丁;
龙灯进隔许(隔厅)保护你养大肥匮(猪);龙
灯到大厅,五谷又丰登;……
龙灯每进一家,其后必有一小孩口呼着“新年发财”叫将进去,乡邻们便也塞给一个“小红包”,诙谐者每每向龙尾的孩子要龙蛋,并伸手摸他们的屁股。后来“搜龙蛋”’遂成了舞龙时节的趣话。
民间传说,这种稻草龙灯比成人们舞的龙灯辈份还大,相逢时后者得向前者让路。据史载,我国古时候有举行火神祭礼的习俗。《诗经》中说:“去其螟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秉界炎火。”可见先人为了田园的丰收,常手持稻草一束点燃田边枯草,用以躯邪逐鬼,薰田驱魔,另外,我国远古的火神、日神与龙的崇拜是同个系统的。所以古代的火神祭祀逐渐地演变出一种新的形式——稻草龙灯,舞于乡野、村庄。另外,火神祭礼还演变出火把节。当今西南地区的彝、白、纳西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某些地区还有火把节的习俗。
而今成人们舞的龙灯,则是南北朝、隋朝及至唐代佛教传入中国、“油灯节”兴起后,在原先稻草龙灯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寺院元宵“灯油节”及其宫廷灯笼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所以,将乐民间流传的“稻草龙灯”比成人的篾篓龙灯辈份大。这些也正好真实地反映了舞龙灯的习俗在将乐的历史变迁过程。
每年正月过了初六(“六”在方言中与“数”谐音,故过初六有“过人口数”之意,以祈平安),四乡的舞龙班头(或称龙灯头)便出面凑伙,收拾家什器具。初九(“九”与“久”同音,取天长地久意)正式“起龙”。是日夜幕降临之际,四乡的龙灯都要到各自的“太阳庙”里焚香鸣炮.拜祝天地,然后在庙内外大舞一番,才开始走街串户拜年。
将乐龙灯一般分为九节,龙头、龙腹、龙尾,皆用竹篾编制而成,其间用绘有龙身图案的纱布连缀。每节龙内皆燃火绳(俗称油条,用纸缆浸于熬好的桐油内,然后取出,间杂硫磺),在黑夜间通体明亮,颇神灵。
舞龙者约一二十人,分为两班轮番,一班为十人,九节龙九人,另加舞龙珠一人。他们皆年轻后生,头裹青巾,扎黑腰带,打绑腿,衣服色彩不拘一格,显得生气活泼。
龙灯配有民乐,有唢呐二响,箫二管,锣鼓一套,吹鼓者皆乡中好手。乐曲是根据场所特点而演奏。如游街时用“将军令”、“得胜令”等等,气派庄严;舞龙时则用“闹长沙”、“紧校场”等曲牌,以喧染紧张、热烈、壮阔的气氛;回龙时则有舒展明快的“回龙曲”。还有诸如“水鲤鱼”、“一枝花”、“双贵子”等各具情韵的曲子。
舞龙的招式要因地制宜。厅堂上,则演“天龙戏珠”、“龙栓柱”、“跳桌呈祥四方”等;十字街心或坪场上,则要起龙“串云端”,“龙倒水”,“龙穿连环来”,计有一二十招。
每当舞龙时,前有一块长三尺、宽二尺、厚半尺的牌灯,上书“飞龙得胜”四个朱色大字,接着是一对大红圆灯笼,又有彩旗飘扬左右,然后才是闪闪烁烁.随风游动的长龙,琴箫锣鼓紧随其后,一路逶迤而去,声色俱佳。
过去,将乐龙灯有青黄二色。有些村为显示自己的技艺高人一筹,便舞青龙逞强。若与它龙相逢时,便举高,作匐伏状.以示交配,以此称雄。此时,相遇者或心悦诚服,或不服。不服则比试竞技,于是常纠纷斗殴不欢而散。
舞龙前,一般要先印好红帖(似现在的拜年片),上书龙灯来临的日子时辰,挨家挨户递送。届时,乡亲们便于厅堂上设香案,备香烛炮及果点。龙灯一到,鸣炮相迎。香烟缭绕处,只见神龙于大门左侧盘旋而入.在厅堂上舞弄一盘,然后穿入灶房、厝间(卧室)等,以示布施吉祥。此时东家则请舞龙人喝擂茶、吸烟、吃果品,殷实人家还备下酒菜宴请一番。东家当年若有喜事,诸如婚嫁、乔迁、生儿添孙的,则在剪取一根龙须供于神龛上,讨个喜祥如意,然后给龙角缠上红布,日“挂红”。完毕后,龙灯从大门右侧出,旋又回龙在厅上再舞一遍。这时,龙尾部即有一披褡裢者相跟而进,口称“高升高升”、“新年发财”,东家便将早已备好的红包递上,以谢神龙光临和表示对舞龙者的致意。
如此每过三五家,龙灯便择一宽敞去处大舞一通,让人尽兴才去。
正月十七日,是舞龙的最后一天,故称辞灯日。各路龙灯都要回到太阳庙烧香行拜龙礼,然后把它送到河边火化掉。以示龙归东海。南门化于观化楼.东门化于龙池桥畔,北门化于龟山桥下,西门则化于华山庙下的花坪子。
还有一种孩子们舞的龙灯叫“线香龙灯”。制作方法简单,用稻草扎成龙首龙尾,以甘蔗断成三五小段为龙身,每节龙都裱以红绿色纸,插上小竹竿为把柄,再用双条红线带连接一体。舞时,引以芋头为龙珠,头尾点烛,身上插香,敲起小锣鼓。他们边行边舞边唱方言儿歌:
龙灯到得早,新年问个好;
龙灯进灶前,拜年又拜年;
龙灯进厝间,添丁又添丁;
龙灯进隔许(隔厅)保护你养大肥匮(猪);龙
灯到大厅,五谷又丰登;……
龙灯每进一家,其后必有一小孩口呼着“新年发财”叫将进去,乡邻们便也塞给一个“小红包”,诙谐者每每向龙尾的孩子要龙蛋,并伸手摸他们的屁股。后来“搜龙蛋”’遂成了舞龙时节的趣话。
民间传说,这种稻草龙灯比成人们舞的龙灯辈份还大,相逢时后者得向前者让路。据史载,我国古时候有举行火神祭礼的习俗。《诗经》中说:“去其螟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秉界炎火。”可见先人为了田园的丰收,常手持稻草一束点燃田边枯草,用以躯邪逐鬼,薰田驱魔,另外,我国远古的火神、日神与龙的崇拜是同个系统的。所以古代的火神祭祀逐渐地演变出一种新的形式——稻草龙灯,舞于乡野、村庄。另外,火神祭礼还演变出火把节。当今西南地区的彝、白、纳西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某些地区还有火把节的习俗。
而今成人们舞的龙灯,则是南北朝、隋朝及至唐代佛教传入中国、“油灯节”兴起后,在原先稻草龙灯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寺院元宵“灯油节”及其宫廷灯笼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所以,将乐民间流传的“稻草龙灯”比成人的篾篓龙灯辈份大。这些也正好真实地反映了舞龙灯的习俗在将乐的历史变迁过程。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