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报春歌”与“春倌”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唱“报春歌”又叫“说春”,歌唱者称谓叫“春倌”。“说春”的风俗,历史悠久,陕南的汉中地区尤为盛行。群众中久有“春倌来报喜,新年万事吉”之说。“说春”是一种民间自发性活动。为了使其健康发展,南郑等县市每年腊月初还要举办一次“春倌”学习会,并发给歌唱材料,划分“说春路线”。有一民谣说:“进了腊月门,春倌忙煞人;跑短了长腿杆,磨薄了厚嘴唇”。这是说,每年一进腊月,春倌就要手托“春牛”,肩挂搭裢,翻山越岭,走镇串乡,挨家逐户地唱“报春歌”,送“春帖”(如“日历”)。因报春歌的形式简便、活泼、风趣、健康,所唱的内容都是“恭喜发财”、“兴旺发达”之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所以很受人民欢迎。
        “春倌”多为祖传,授徒学艺者兼而有之。“说春”时,有一人一行者,有二三人同说者。“说词”有传统的词,也有“见啥说啥”的。“春倌”还可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年年编新词。如“三中全会”后:
        对农户唱:春风春雨浴春苗,
             党的政策放光毫;主家今年收成好,
             明年再抢个“大元宝”,
             人财两旺步步高。
        对商店唱:喜开怀、笑开怀,
             恭喜掌柜的好买卖。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公平交易。待人和蔼。
             财源如东海滚滚来!
        对手工业:那边没有这边好,
             师傅的手艺真正巧;
             活路细,质地牢,
             四方八镇美名标。
        诸如以上的“见啥说啥”的说词,春倌可即兴而歌,既流利,又确切。
        “春倌”手托的小木牛,名叫“春牛”,牛身上缠着缕缕黄麻丝。据说,其寓意是:“春牛报喜,催人耕耘;春播秋收,不误良辰。”相传,“春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春倌”是老君的侍牛郎。在太古时,人间还不明季节,不知道什么时候耕耘和播种,老君每年在春天将来时.要派侍牛郎带上“牛”下凡,催促人们春播,并让“春牛”给人们示范耕种技艺。老君怕“春牛”不听使唤,就请玉皇封侍牛郎为管“春牛”和掌握春耕季节的官——“春倌”。老君又顺手扯了一缕黄麻丝绕在“春牛”身上,让其驯服。而今“春牛”身上要缠黄麻丝的原因,就是由此而来。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