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山村“闹红火”

2024-09-09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陕北山区的农民过大年,正月要组织秧歌队沿村去表演,这是农民能够参与的大型娱乐活动,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山区人少,每个村不过几户人家,村与村相距很远,要组织秧歌队还真要有点“热情”。陕北的秧歌连歌带舞,舞有一定的程式,白天踢场子,一男一女表演双角戏,一唱一答,唱什么要有一定的词,也要现场编一些贺词。晚上主要是表演扳旱船.从开船、行走、搁浅、拉船、再行船、靠岸.与风浪搏斗,下水推船都要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秧歌队进了村,首先要挨门逐户去拜年,祝贺一年四季平安。陕北人对这件事看得很重,秧歌队也自然把这拜年当成头等大事,即使半山上住一个光棍汉或老寡妇,秧歌队也决不会漏下这一户不去拜年,所以又叫“沿门子”、“排门子”。主人远远望见秧歌敲锣打鼓走来,便点香敬神。敬的神很多,计有“天地”、“土神”、“门神”、“灶神”、“青龙”、“白虎”,每个神位一炷香。秧歌队的总指挥叫“伞头”,伞头要多才多艺。他既象舞台上的导演、操场上的教练,又必须是能够见景生情、即兴演唱的好歌手。到了主人门口,伞头根据院子场地大小排开队伍。场院大的,摆开阵式扭“大九曲”,场院小些的扭“二龙戏珠”,最小的院子扭个“剪子箍”,变变队形,走两趟花样,然后围成一个圈儿,伞头便站在圈中问领头唱起祝贺歌。祝贺歌又叫拜年调,要根据主人喜好盼望来编唱词。这当然不能直接地问,要靠伞头在进院后指挥队伍扭队形的时候观察。猜准了唱出来,往往会使得主人喝采连声。主人希望发财,伞头的唱词是:“走一家又一家,来到一户好人家。前院骡子后院马,炕上的元宝娃娃们耍。”主人希望儿孙当官,让孩子读书的,伞头的唱词是:“进了大门仔细观,窑檐底下压灯杆;那灯杆好象松柏椽,单单下来做大官。”看到窑洞干净窗花喜人,伞头便赞美女主人手艺巧:“进了大门仔细看,那窗花好象个喜牡丹。各位亲朋都来观,这家的大嫂好手段。”进了光棍院子,听说光棍汉好赌博,伞头也唱了贺词:“正月里来正月正,赌博光棍出了门,铺宝单帐子撑,光棍坐在一三正。嗨木咿呀嗨,赢了一堆元宝回家门。”伞头边唱边舞,秧歌队伴唱,当伞头唱完最后一句之后,众人齐声重复最后的一句,又火爆又有声势。秧歌队没有什么服装,装老汉装上白胡子,扎上腰布袋,挂上烟袋,包上白毛巾便成了。装情郎的穿上新棉袄,头扎白格生生的羊肚子手巾,装旦角的脸上搽上粉,用红纸泡湿搽在脸上像胭脂,家里有女人的花衣服、花头巾穿上扮上,用花被面围在腰上当裙子,花花绿绿的也很耐看。伴奏的乐器以打击乐为主,锣鼓钹一套,有条件的加上锁呐,呜呜哇哇,咚咚咚,在黄土地的寒风中传得很远,给萧条的冬季带来生气和活力。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