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行话隐语
放山行话,是东北放山、采集行的一种“职业”语言。其中的许多语句和称谓,如“把头”“端锅”的,“喊山”“叫棍”和对人参的一种称谓的别名,至今还在使用着。是研究东北行业的经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把头——放山行领头人,也叫头棍。
边棍——把头的副手。
腰棍——放山行里的一般伙计。
端锅的——留在窝棚里做饭的人,每当放山,他要背着吊锅,饭勺子等炊具。
索拨棍——放山用的工具。一根三尺左右长的小棍,用来在草中拨动,寻找人参。也有叫“索宝棍”,的。
参筐子——上山的用具筐,往往由初把或腰棍背着,里边装着镰刀、绳子、小米、成盐、苏油、狍子皮、油布等生活用具。
参兜子——专装挖参用具,由腰棍背着,里边装鹿骨签子,快当绳子、剪子、刀子等。
看山景——指把头要会观察山川地貌,一般认为树头新,草头绿,土相结实,为产人参的征兆。
压子——(qiahg),进山后搭的住处,是用树枝架成马架样,用草和树皮苫上,是一种简便的山民用房子。往往选在背风向阳之地。
立老爷府——搭山神庙,也叫老把头庙,就是用三块石头立的,也有用树皮搭的。
山蜡——松树明子为山蜡烛,专门点燃代替蜡供奉老把头。
草香——青草棍,以此代香,供奉祭典时使用。排棍儿——就是放山时的队形,有两种排法,一字形和扇子形。
一字排——横着彼此相隔一棍远。
扇子面——彼此相隔二三百步远。
升纸码——给老把头烧纸。
开山——祭奠老把头的一系列活动,叩头,许愿等等。
收供——这是端锅的一种仪式。早晨起来,端锅的在庙前摆四片树叶,每片叶上放一点小米饭,晚上看是否少了。如少了,就是老把头“收供”了,就吉祥。
开山钥匙——指人参二甲子。据说只要发现二甲子,就能找到大参。
山花子——最小的人参苗。
巴掌子——刚开叶的人参。
二甲子——长了五年后的巴掌子参。
灯台子——长了五六年后的参。
四品叶——长了几年后的灯台子人参籽下有四匹叶。
五品叶——人参籽下有五匹叶。
六品叶——人参籽下有六匹叶,它再转胎就是二甲子顶籽。
喊山——发现人参时发出的信号,往往是直接喊“人参!”。
接山——听到喊后,把头接问,“几品叶”?这时喊山人要告诉几品叶。
喊炸山——不是人参喊成了人参,据说这十分不吉祥。
叫棍儿——用索拨棍敲树,在林子中的规矩。一般不许说话,随便说话会被“麻达鬼”接去。
快当——指“吉利”二字;在山里人见面都说这句话。
快当绳——发现人参后拴人参用的,一根红绳,两边拴大钱。
抬宝——挖棒槌。
打蚊烟——给把头烧草熏蚊子。
打参包子——挖出的人参,用红松或桦树皮包好,叫打参包子。
破皮儿——挖参前第一下子起草皮的仪式,要先拜山神爷。
砍兆头——在发现人参旁的大树上做记号。兆头是二尺长一尺宽的一块去皮树茬左边刻的道是挖参人数,右边刻的道是人参品级。
辍根儿——不挖了,下山。
板凳——树墩。
麻达山——迷路。
拿不回去——走不回去了。
拿火堆——点火堆。
拿饭——吃饭。
香瓜地——石砬子。
苇帘头——草帽。
老虎——山神爷。
长虫——练子、钱串子。
蜈蚣——草鞋。
单撮——一个人放山。
开眼——发现人参。
压趟子——放山找参。
拿火——抽烟。
拿堆——休息。
拿觉——睡觉。
拿房子——搬家,换地方。
拉露水钱——给把头的赏钱,平常一般人称放山人所得也这么说。
翻趟子——漏了人参往回找。
叫棍——挖参人寻找同伴。
跨海参——颈上结籽、颈上再长出一个小挺,叫“官棒槌”据说那颈上的小挺指哪哪有人参。
大瓜籽——松树籽儿。
山茶——五味子。
背大叶——挖人参。
全参——长的和人一样的参,有胳膊有眼睛,有鼻子有嘴。
小白孩——背阴坡出的参。
打拐子——往山里走,做记号,把路旁的小树枝折断一块,回来好按着这个走。
插花——扯快当绳。
见见人——指人参被人踩了。
给兆头洗脸——用松明子烧烤兆头。
紧紧棍——往一块靠靠。
起货——挖参,也叫抬参。
开称——参房子开始收购。
立起来——不让人插伙。
放红榔头市——六月份放山。
放芽草市——四月份放山。
放青草市——五月份放山。
放菲芽花市——七月份放山。
把头——放山行领头人,也叫头棍。
边棍——把头的副手。
腰棍——放山行里的一般伙计。
端锅的——留在窝棚里做饭的人,每当放山,他要背着吊锅,饭勺子等炊具。
索拨棍——放山用的工具。一根三尺左右长的小棍,用来在草中拨动,寻找人参。也有叫“索宝棍”,的。
参筐子——上山的用具筐,往往由初把或腰棍背着,里边装着镰刀、绳子、小米、成盐、苏油、狍子皮、油布等生活用具。
参兜子——专装挖参用具,由腰棍背着,里边装鹿骨签子,快当绳子、剪子、刀子等。
看山景——指把头要会观察山川地貌,一般认为树头新,草头绿,土相结实,为产人参的征兆。
压子——(qiahg),进山后搭的住处,是用树枝架成马架样,用草和树皮苫上,是一种简便的山民用房子。往往选在背风向阳之地。
立老爷府——搭山神庙,也叫老把头庙,就是用三块石头立的,也有用树皮搭的。
山蜡——松树明子为山蜡烛,专门点燃代替蜡供奉老把头。
草香——青草棍,以此代香,供奉祭典时使用。排棍儿——就是放山时的队形,有两种排法,一字形和扇子形。
一字排——横着彼此相隔一棍远。
扇子面——彼此相隔二三百步远。
升纸码——给老把头烧纸。
开山——祭奠老把头的一系列活动,叩头,许愿等等。
收供——这是端锅的一种仪式。早晨起来,端锅的在庙前摆四片树叶,每片叶上放一点小米饭,晚上看是否少了。如少了,就是老把头“收供”了,就吉祥。
开山钥匙——指人参二甲子。据说只要发现二甲子,就能找到大参。
山花子——最小的人参苗。
巴掌子——刚开叶的人参。
二甲子——长了五年后的巴掌子参。
灯台子——长了五六年后的参。
四品叶——长了几年后的灯台子人参籽下有四匹叶。
五品叶——人参籽下有五匹叶。
六品叶——人参籽下有六匹叶,它再转胎就是二甲子顶籽。
喊山——发现人参时发出的信号,往往是直接喊“人参!”。
接山——听到喊后,把头接问,“几品叶”?这时喊山人要告诉几品叶。
喊炸山——不是人参喊成了人参,据说这十分不吉祥。
叫棍儿——用索拨棍敲树,在林子中的规矩。一般不许说话,随便说话会被“麻达鬼”接去。
快当——指“吉利”二字;在山里人见面都说这句话。
快当绳——发现人参后拴人参用的,一根红绳,两边拴大钱。
抬宝——挖棒槌。
打蚊烟——给把头烧草熏蚊子。
打参包子——挖出的人参,用红松或桦树皮包好,叫打参包子。
破皮儿——挖参前第一下子起草皮的仪式,要先拜山神爷。
砍兆头——在发现人参旁的大树上做记号。兆头是二尺长一尺宽的一块去皮树茬左边刻的道是挖参人数,右边刻的道是人参品级。
辍根儿——不挖了,下山。
板凳——树墩。
麻达山——迷路。
拿不回去——走不回去了。
拿火堆——点火堆。
拿饭——吃饭。
香瓜地——石砬子。
苇帘头——草帽。
老虎——山神爷。
长虫——练子、钱串子。
蜈蚣——草鞋。
单撮——一个人放山。
开眼——发现人参。
压趟子——放山找参。
拿火——抽烟。
拿堆——休息。
拿觉——睡觉。
拿房子——搬家,换地方。
拉露水钱——给把头的赏钱,平常一般人称放山人所得也这么说。
翻趟子——漏了人参往回找。
叫棍——挖参人寻找同伴。
跨海参——颈上结籽、颈上再长出一个小挺,叫“官棒槌”据说那颈上的小挺指哪哪有人参。
大瓜籽——松树籽儿。
山茶——五味子。
背大叶——挖人参。
全参——长的和人一样的参,有胳膊有眼睛,有鼻子有嘴。
小白孩——背阴坡出的参。
打拐子——往山里走,做记号,把路旁的小树枝折断一块,回来好按着这个走。
插花——扯快当绳。
见见人——指人参被人踩了。
给兆头洗脸——用松明子烧烤兆头。
紧紧棍——往一块靠靠。
起货——挖参,也叫抬参。
开称——参房子开始收购。
立起来——不让人插伙。
放红榔头市——六月份放山。
放芽草市——四月份放山。
放青草市——五月份放山。
放菲芽花市——七月份放山。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