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舞厅·十三点

2024-11-26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十三点”在吴人口中常常指傻里傻气言行不合情理的人,或者形容人的言语行为不正常不合情理。原先,“十三点”属于隐语,现在已经成了熟语。这个熟语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源于钟表,出于舞厅。
        明朝万历年间,自鸣钟从欧洲传入我国,到清朝中叶,自鸣钟在官僚豪富之家作为一种高档的摆设。民间依然打更报时,壶漏记刻。民国年间,钟表终于淘汰了壶漏与打更,玲珑小巧的怀表和手表相继问世。在上海,那些新潮青年把怀表、手表作为炫耀的饰物。不过,钟表毕竟没有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表面最多只有十二点,偶尔有人不识钟点,谈及时间“十三点”之类,则为新潮青年引为笑料。这样,“十三点”具备了成为熟语的基础。
        “十三点”成为打趣逗乐嘲讽别人的熟语,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舞厅。
        二十年代初,跳舞之风由洋人带入上海租界。二十年代末,上海涌出一批中国人开设的舞厅,出现了以伴舞为业的舞女。那些年轻漂亮富有性感善于打情骂俏的舞女受到舞客的欢迎恭维,而年龄偏大相貌平平不善拉拢舞客的舞女常常被人冷落嘲讽。挂头牌的红舞女,她们的舞票价格昂贵,总要卖到一二十元,而且很少伴舞,常常“坐台子”、“开香槟”收入颇丰。舞客请舞女在舞厅特设的小圆台边陪坐叫“坐台子”。舞客请舞女喝香槟酒或其他饮料,饮料高出市价好几倍,这叫“开香槟”。而一些身后有着沉重“拖车”的“龙头”(舞女的父母、子女、丈夫等称“拖车”,舞女称“龙头”),她们的舞票不值钱,只能卖一二元,伴舞却要十次甚至更多。在出入舞厅的新潮青年眼里,舞女少跳不跳能挣钱属于“魁劲”、“派头”;多跳不停地跳是“蹩脚”、“肮三”(差劲,使人讨厌)。于是多跳、跳过分了就被讥笑为“十三点”。舞客用来“打棚”(寻开心)取乐,舞女们相互间也用来嘻戏嘲讽。
        逐渐地,“十三点”在上海作为隐语流行开来。为了避熟,上海有人用“七六”、“八五”、“九四”、“两(二)三八”、“么五么六”、“廿六点对开”、“十点八刻六十分”来暗代“十三点”;又有人用“梁山伯”、“电话听筒”隐称“十三点”。“梁山伯”和电话听筒都是“两三八”的谐音,“两三八”相加是十三,明褒而实贬。当时的电话听筒上面有十三个小孔,借来替代“十三点”隐晦得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浪涛对语言的沙粒不断地冲淘,到今, “七六”、“梁山伯”都随着老式“电话听筒”为社会所淘汰,只留下了“十三点”,约定俗成受到社会的公认,成为熟语,在吴语中留存下来。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