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捺钵

2024-11-13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捺钵”为契丹语译音,犹汉语“行在”即皇帝行宫。据《辽史·营卫志中》载:“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说明这种捺钵制是与契丹族所处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从捺钵文化角度来看,它又与契丹族的尚武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正如《辽史·营卫志中》所记:“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纩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茭,道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作为一种制度,四时捺钵制则又是契丹国家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制度,辽圣宗时制度化,终辽之世,一直沿袭而未改。辽统治者每年春、夏、秋、冬都要出狩,所以设“四时捺钵”。其具体内容是: 春捺钵,其场所有四处,即鸭子河(今吉林月亮河以东),挞鲁河(长春河附近),鱼儿泺(今昭乌达盟达里诺尔),鸳鸯泊(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主要在鸭子河泺,通称春水。其时间每年正月、二月至四月间。契丹皇帝及群臣、仪仗、乐队人等每来此活动,主要是凿冰钩鱼,大摆头鱼宴以相庆贺,或杀鹅鸭,鼓坐纵饮,以此为乐。正如《辽史·营卫志中》载:“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到,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扑鹅雁。晨出牧归,从事弋猎”。有关凿冰钩鱼的详细情景,程大昌《演繁露》引《燕北杂录》有详细的描述:“岁正月方冻,至四月未泮。其钩是鱼也,虏主(指辽道宗)与其母皆高帐冰上,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从而驱之使集冰帐。其床前预开冰窍四,名为冰眼,中眼透水,旁三眼环之不透,第斫令薄而已。薄者所以候鱼,而透者将以施钩也。鱼虽水中之物,若久闭于冰,遇可出水之处,亦必伸首吐气,故透水一眼,必可以致鱼。而薄不透水者将以伺视也。鱼之将至,伺者以告北主,即遂于斫眼中,用绳钩掷之,无不中者,即中遂纵绳令去,鱼倦即曳绳出之,谓之得头鱼。头鱼既得,遂相与出冰帐,于别帐作乐上寿”。这是关于春捺钵凿冰钩鱼,摆头鱼宴的生动写照。另一项重要活动是捕鹅打雁或鸭,据《续通鉴长编》卷81载,宋使晁迥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观辽圣宗在长泊春猎捕鹅鸭的情景:“始至长泊,泊多野鹅鸭,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鹘击之,或亲射焉。辽人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有人称这叫“头鹅宴”。总之,契丹贵族春捺钵的头鱼宴和头鹅宴,虽然是统治阶级大宴群臣的宴席,却也从中表明渔猎经济生活乃是契丹族生计之来源。
        夏捺钵,无定所,一般多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北之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辽史·营卫志中》)时间从五月下旬、六月上旬至七月中旬,共五旬。其内容分两个方面:一与北、南面臣僚乃议国事,带有政治色彩;二是闲暇日子安排游猎。
        秋捺钵,主要在永州(一作庆州)西北五十里,通称秋山,非为一固定山名,故有人把四时捺钵制,称为春水、秋山。其活动主要是“入山射鹿及虎”。关于射鹿,《辽史》中有哨鹿之说:“每岁于白露后三日,猎者衣鹿皮,戴鹿头,天未明潜伏草中,吹木筒作声,牡鹿闻之,以为求其偶,遂踊跃而至,至则利镞加焉,无得脱者”。可见,秋捺钵也反映了契丹族的射猎生活。
        冬捺钵,主要在永州南三十里的广平淀(本名白马淀),此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其地绕沙,冬月稍暖,皇帝牙帐多于此地坐冬避寒,“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辽史·营卫志中》)。这种制度表面看来好像为了渔猎和狩猎,或避寒暑,实际上却有其深刻的政治内容。辽统治者往往借夏、冬两季捺钵机会,“召集北、南臣僚议国事”。春、秋两季来到春水、秋山渔猎和狩猎。皇帝四时巡察,并由契丹大小官员和部分汉官扈驾同行。待夏冬两次议政会后,大部分汉官返回中京居守,处理汉族事务。可见四时捺钵,也具有政治活动中心性质。捺钵制的实行,也可以使契丹皇帝直接掌握地方的情况,从而加强其对各部族的统治。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不仅是辽代的习俗,而且对金、元两朝,乃至清代均有影响,相沿不衰。金代捺钵称春水秋山,多出于嬉游和畋猎,一般与政治活动无关。蒙古捺钵在元朝建立前因袭辽制,大元王朝建立后,则夏秋出塞,春冬留在燕京(大都)。满族乃女真后裔,统一中国后也保持此习俗。清世祖以下诸帝均避暑热河,秋猎木兰围场。
        考古界近年发掘不少契丹墓葬壁画及狩猎用具等,内蒙古巴林古旗辽圣宗庆陵壁画四时环境图(春之图、夏之图、秋之图、冬之图)以及库伦一号,库伦六号辽墓狩猎出行归来图、车马出行归来图等。可对四时捺钵文化提供十分生动,形象的例证。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