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心曲寄口弦

2022-11-24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口弦流行于我国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之中,尤其倍受羌族妇女所喜爱。它具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特点。虽不登大雅之堂,却适于花前月下寄托相思之情。无论是田间劳作的间歇,月洒清辉的夜晚,还是寨楼的窗口。柳荫花红的溪畔,那一曲曲委婉的心韵有如燕语莺声诉诸口弦。
        相传,在岷江上游的一个羌寨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相爱而不能相就,女方父母把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家的矮子,而且经常受苦受气。一天,女子上山割草,遇上旧时相好,不禁潸然泪下。青年不断以优美动听的歌声取悦她,无奈久之气微声哑。于是他断竹为口弦演奏,直到天黑,寨里人前来找他们。女子面对离别,索性跳岩身亡。青年见状也纵身殉情。人们深感爱情的悲壮,从此兴起了男子制作精雕细刻的口弦配上套筒馈赠意中人的习俗。少女们常以它来表白心中不便明言的情怀;妇女们则以它来倾诉生活中的离合悲欢;少年儿童则喜欢演奏一些童趣十足的儿歌。
        口弦的原型可上溯到先秦的簧,《世本》有“女娲作簧”的传说。晋陆云:“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的诗句,按对文训字,簧弦是一物之互称。以后的口弦又有口琴之称。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志器》中有较详细的说明:“口琴,剖竹为成,篾取近青,长3寸3分,宽1分中开如笙之管中簧,约2分。流传至今的羌族口弦的制作与演奏与此惊人地吻合。其形如织网之梭,口弦在右手的牵动下,簧片随演奏者的口形、气流、舌位变化而变化音色音调,颤响成曲,如莺啭燕吟,如喁喁私语。小小口弦。是田园牧歌中的一个音符。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