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周祭制度
系统考证商代祭祀制度的专著。常玉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周祭系商王及王室贵族用翌(日)、祭、、(日)、彡(日)五种祀典对其祖先连续进行祭祀的活动,并形成固定制度。这种祭祀制度最初由董作宾在研究殷墟卜辞中发现,并在1945年出版的《殷历谱》一书中被称之为“五祀统”。现学术界一般称为“周祭”。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更为齐备的材料,从分析有关卜辞的类型和特征入手,精细考证了周祭中先王、先妣的祭祀次序,五种祀典的祭祀周期,最后复原了部分周祭祀谱, 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不少错误,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本书为探讨商代的鬼神信仰、祖先崇拜、婚姻关系、女性地位等社会现象也提供了具体材料。书中从周祭制度中考证出商人祭祀的繁多、复杂和严密的特点,梳理了其祈求鬼神保佑自己及其宗室统治的迷信心理,系统论述了周代先王无论直系、旁系,包括虽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者的祭祀活动;并用先妣只有直系先王的配偶,并曾立为正后者才能入祀的事实,证明了商代晚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已大大地低于男性,出现了有贵贱嫡庶之分的宗法制。颇有见地。该书对研究商代世系、礼制、宗法、历法、文字、民俗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