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
世界著名的民族学博物馆。是德国普鲁士国立文化基金会博物馆群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其规模可以说是这个博物馆群的总馆。它拥有藏品达34万件之多,分为非洲、大洋洲、美洲考古学、美洲土著、南亚、东亚、西亚、欧洲和民族音乐等九个部门。其前身最初是17世纪的布兰登堡大选侯艺术院,后来发展为皇家普鲁士艺术院,1829年成立了“民族志”部门。1873年在“德国民族学之父”巴斯典的亲自主持下,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正式成立。1886年该馆迁于柏林市中心的新馆址。不久,由于资料数量的急剧增加,便将展览部门和研究收藏部门分开,市中心的新馆成为展览部门,位于市西南的达雷姆博物馆则成为研究收藏部门,拥有收藏品达40万件之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居于世界同类博物馆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市中心展馆受到极大破坏。1945年起,资料全部转移至达雷姆博物馆。战后,重建新馆和改建旧馆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到70年代后期,这座博物馆已经和新馆中印度、东亚、伊斯兰等美术馆,以及另一建筑物中的德意志民俗学博物馆,共同组成普鲁士文化基金会管辖的“达雷姆博物馆群”。今天的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又重新位居世界民族学博物馆之首。这个博物馆从历史到今天,曾经为民族学的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它向世界各地多次派出探险考察队,进行民族学的考察和资料搜集,那些重大的考察研究已经载入民族学的史册。馆内的研究人员多半同时兼任邻近的柏林自由大学的教授。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