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的苏布尔日
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要给孩子过第一个喜庆日,这是流行在埃及和其它一些阿拉伯国家里的一个风俗,这个喜庆日名为“苏布尔”。相传婴儿出生时,有七位天使在保护这个幼小的生命,到第七日,她们完成使命,返回天国。另一种传说是以古埃及的主神、司地狱的天使为代表的善良势力与邪妖恶魔进行搏斗,在第七天,善良势力取得胜利。还有的说“苏布尔”的由来是历法中“一周”的意思,就是孩子已满一周了,要庆贺一番,而母亲在经历了痛苦的分娩之后,休息了七天,这时可以参加户外活动了。“苏布尔”的喜庆仪式是十分热烈的。正式开始是从前一天的夜晚,叫“苏布尔之夜”。傍晚,父母给婴儿洗澡,然后留下点洗澡水倒进一个大铜质器皿里,里面浸泡些豆子,器皿中间放着把铜壶。如果是女婴,器皿中就放陶瓷水罐,还要插上一支蜡烛,烛光象征着保护婴儿不被侵害。夜里,在婴儿的枕头下面放有绿叶和芳草,寓意健康和吉祥,枕头旁还放一个装有小麦、大麦、豆、稻谷、苜蓿和葫芦等七种植物种子的器皿,预示人丁兴旺、五谷丰收。接着,在“苏布尔”这天早上,母亲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相聚在一起,先诵读《古兰经》,求主赐福给婴儿。中午,她们坐在特制的椅子上继续祷告,愿真主保佑多子。然后保姆把裹着漂亮的花布、脸上涂彩的婴儿放进母亲的怀抱。这时欢呼声、掌声,各种器皿的敲打声连成一片。保姆再把婴儿放进摇篮,边轻摇边唱歌。摇篮两侧站着两个孩子,一个击打着铜钵,另一个不停地念叨着:“要听爸妈的话……”同时,摇篮越摇越快,人们的祈愿声也越来越高,这表示驱邪祛灾。然后,母亲在婴儿身上来回跨七次,跨到第七次时,再次响起歌声、欢呼声和敲打器皿声。保姆把婴儿从摇篮里抱出来,高举过头。前来祝贺的孩子们拿着点燃的蜡烛跟在她后面,唱着歌在房间里绕圈。保姆把婴儿再次送到母亲的怀抱,母亲抱着婴儿走到亲戚朋友旁边,接受他们的礼物。大家边吃糖果边唱着几乎人人都会唱的流行歌曲:“好孩子快长大,长得和哥哥姐姐一个样……”。“苏布尔”日喜庆活动的最后一个仪式,是保姆保护婴儿。保姆捧着一个罐子,里面装着盐水浸泡的花草叶子,在母亲的欢呼声中,保姆把盐水洒在房间的角落、家什和来宾的脚下,然后把用洗澡水泡的豆子发给孩子们。最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装着七种植物种子和盐的护身袋挂到婴儿脖子上。所有仪式举行完后,大家坐下来品一种用“麦阿忒”植物的叶子做的饮料。如果是给男婴过“苏布尔”日,那么婴儿的父亲还要设晚宴款待男宾。在乡村,庆祝活动更是隆重热烈,除了歌舞诵经、宰牲摆宴外,还整夜鸣枪,以此希望孩子能成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男子汉。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