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兴于诗(《论语·泰伯》)

    孔门以为诗对人的修养重要。孔子说:“颂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何为?”他以为诗能教人说话的本领......

  • 赋诗与引诗

    赋诗与引诗两种情形,与“兴”的意义很有关系。因为赋诗、引诗是断章取义地借用原诗的。这种情形,在赋诗、引......

  • 《郑笺》“兴”义

    《郑笺》释“兴”与《毛传》大致相同,不过是更加详密。因此,在《郑笺》中“兴”诗比在《毛传》中增加了,而......

  • 《毛传》“兴”义

    《大雅·大明》篇:“维予侯兴”,《毛传》:“兴,起也”。我们发现,注明“兴也”的诗,常常用“若”、“如”、......

  • “兴也”用例

    与《诗》有关系的“兴”,从《毛传》可见解释。《毛传》只注“兴”,而不见有注“赋”、“比”的。朱先生著有......

  • 六诗与六义

    《周礼·太师》有所谓六诗:风、赋、比、兴、雅、颂。后《诗大序》举列诗六义也是这六项。《周礼》大概是战......

  • 作诗言志

    诗之有作者,是很晚的事,三百篇无一定作者而为民众之产物。诗之有作者,起于战国时。荀子之《佹》诗是第一篇......

  • 教诗明志

    孔子时代,诗与音乐分开了。春秋末,社会变更,生活紧张起来,礼乐等对生活之装饰不注意了,礼崩乐坏,君主权旁落......

  • 赋诗言志

    赋者,铺陈也。春秋时各国交往,使臣常赋诗。赋诗有两种,一是唱现成的诗,一是唱自己作的。在外交上多赋现成的......

  • 献诗陈志

    古代因音乐可表示意思,臣对君有所劝谏,常会编一首歌,使歌者歌于君前,以表白自己的意思,或使歌流行而闻于君......

  • 三科

    《春秋繁露·玉杯》篇分为三科,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三科中,以诗书一科影响最大。礼乐则注重实行。易......

  • 六学

    六学皆大,汉人又有六科之称。......

  • 元白诗论

    自唐以来,比兴一直是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后世所谓比兴虽与毛、郑不尽同,可是论诗的人所重的不是比兴本身,而......

  • 怀疑论

    “兴”的意义从来不清楚,而《毛传》中多有穿凿附会、支离破碎的解释。到六朝,人们发现文学有其自身的价值,......

  • 兴变义

    郑玄《周礼注》:“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这是说直接赞美不好意思,故用比喻来赞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