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吴趼人著。十回。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九月上海广智书局初版,以后世界书局等曾多次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俗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等都先后重印。
《恨海》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未婚夫妻在战乱中离散,他们的爱情、幸福被毁灭的悲剧。其大概情节是: 工部主事陈戟临,广东南海人,与其妻李氏住北京。其子伯和、仲霭与同乡商人张鹤亭之女棣华、中表亲戚未补实缺的内阁中书王乐天之女娟娟同窗读书,后订婚约。义和团起,王携全家回苏州原籍,张则只身往上海行商。庚子事变发,伯和送白氏、棣华母女南下避难,半道失散。白氏经不起路途惊扰而病故,棣华由其父接回上海。伯和历尽艰险,竟发横财;旋至上海,因坏人勾引,堕落成为乞丐。棣华得讯后,不弃贫贱,坚践前约,将其接回家中,苦苦相劝,终无成效。伯和几番离家出走,最后贫病而死。棣华悲伤不已,削发为尼。时留京的戟临夫妇在战乱中被害。仲霭料理丧事毕,经父亲同年、安肃知县李灼然推存,到陕西孙观察处当采办,收入颇丰。不久,当了巡检,请假回京,扶父母灵柩南归。路过苏州,访王家,知乐天已故,其妻、女去上海。乃赴沪,寻娟娟母女。一天,见娟娟已为妓女,遂万念俱灰,即运父母兄长之柩回粤安葬,尽散资财,披发入山。书中虽然描写两对青年男女婚烟的悲剧,但着重表现的是棣华与伯和爱情的变迁。
小说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是比较复杂的。它一方面全力塑造一个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古训的典型棣华来宣扬封建礼教;另一方面,对棣华大量心理活动的描写,又表现了 “情”和 “礼” 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束缚。作者主观上极力描绘和赞扬棣华不“非礼越分”的德行;而实际上她给读者的印象却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作品既肯定婚烟应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又认为早订婚约“是干不得的”,危害非浅。它称颂“割股疗亲”的孝行; 可是同时指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是古人的欺人之谈。书中对《红楼梦》的看法无疑是错误的; 但对当时社会上嫖客丑行的揭露和狎邪小说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它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堕落和深入揭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恶残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由“王公大臣们招来的”庚子事变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直接展示了洋人到处开枪杀人的罪行。作者对义和团固然仍持一般封建士子的传统观点,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但确也明显地透露出他们所进行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拚死斗争。因此,小说对我们尚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它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由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所造成的庚子之役中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并从中了解清末一般身负封建礼教枷锁的青年女子对待爱情、婚烟的思想、态度及其悲惨命运。
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它一问世,即受到许多人的赞扬。如新广云: “是书独出新裁,不落窠臼”,“笔墨之妙,无以复加。”(《说小说·恨海》,《月月小说》第三号,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出版)报癖曰: “吾读《恨海》,觉其悱恻,咄咄逼人,而万种之感情,爰荟萃一时,辘轳五内:始而目炯炯注,继而心怦怦动, 终而泪潸潸堕; 时而废书长叹,时而拍案狂呼, 瞬息变迁, 有不期然而然者。” ( 《说小说·恨海》,《月月小说》第六号,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出版) 寅半生谓: “区区十回,独能压倒一切情书,允推杰构。……是笔是墨,是泪是血,凝成一片。灯下读此,真觉悲风四起,鬼语啾啾……为之不欢者累日。” ( 《小说闲评》,《游戏世界》第十五期,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出版)……这虽不免有些言之过甚,然亦并非全为凿空之论。小说在艺术上确有它的独到之处。这除了文字清婉,结构完整、紧凑,题材注意剪裁等优点之外,最大的长处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真切,叙景状物生动如见,富有美学情趣和艺术魅力。如第二回写棣华母女和伯和主仆一起逃难。伯和与棣华因碍于未婚之礼,不能同居一室,夜间便在客堂打盹,结果受凉生病。棣华一腔爱恋之情,上下翻腾:欲叫他回来,羞于启口;欲待不叫,又于心不忍。忽然她站起来,“轻轻把白氏推了一推,叫道:‘母亲醒醒!’”可是当白氏醒后问她何事,她却“只是低头不语”。问急了,她才“向外间一指”,而眼边不觉已红成一片……这真是传神笔墨。接着写第二天清晨棣华为伯和盖被一段,欲行不行,行而又怕被母亲看见,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第三回起,写伯和在郎坊失散之后,棣华一路上更是心如辘轳,七上八下,万斛愁思,千回百转,未嫁小儿女情怀,历历如绘。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展开故事情节,显示思想性格,很少直接描写心理活动。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到《红楼梦》,人物的心理描写有了明显增加,但终未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段。《恨海》就不同了:它对于女主人公张棣华的描写绝大部分是心理活动。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此外,伯和这个荡子的形象也很突出,他那败子的气质、烟鬼的模样,他那深深陷入邪恶的泥潭而苦苦不能自拔的情状,都刻画尽致,真实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他如写车夫有车夫的性情,乡人有乡人声口;梦境则朦胧恍惚,似真似假;晕厥则虚无缥缈,若存若失:亦可谓描摹入微,情真理切。凡此种种,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恨海》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未婚夫妻在战乱中离散,他们的爱情、幸福被毁灭的悲剧。其大概情节是: 工部主事陈戟临,广东南海人,与其妻李氏住北京。其子伯和、仲霭与同乡商人张鹤亭之女棣华、中表亲戚未补实缺的内阁中书王乐天之女娟娟同窗读书,后订婚约。义和团起,王携全家回苏州原籍,张则只身往上海行商。庚子事变发,伯和送白氏、棣华母女南下避难,半道失散。白氏经不起路途惊扰而病故,棣华由其父接回上海。伯和历尽艰险,竟发横财;旋至上海,因坏人勾引,堕落成为乞丐。棣华得讯后,不弃贫贱,坚践前约,将其接回家中,苦苦相劝,终无成效。伯和几番离家出走,最后贫病而死。棣华悲伤不已,削发为尼。时留京的戟临夫妇在战乱中被害。仲霭料理丧事毕,经父亲同年、安肃知县李灼然推存,到陕西孙观察处当采办,收入颇丰。不久,当了巡检,请假回京,扶父母灵柩南归。路过苏州,访王家,知乐天已故,其妻、女去上海。乃赴沪,寻娟娟母女。一天,见娟娟已为妓女,遂万念俱灰,即运父母兄长之柩回粤安葬,尽散资财,披发入山。书中虽然描写两对青年男女婚烟的悲剧,但着重表现的是棣华与伯和爱情的变迁。
小说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是比较复杂的。它一方面全力塑造一个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古训的典型棣华来宣扬封建礼教;另一方面,对棣华大量心理活动的描写,又表现了 “情”和 “礼” 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束缚。作者主观上极力描绘和赞扬棣华不“非礼越分”的德行;而实际上她给读者的印象却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作品既肯定婚烟应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又认为早订婚约“是干不得的”,危害非浅。它称颂“割股疗亲”的孝行; 可是同时指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是古人的欺人之谈。书中对《红楼梦》的看法无疑是错误的; 但对当时社会上嫖客丑行的揭露和狎邪小说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它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堕落和深入揭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恶残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由“王公大臣们招来的”庚子事变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直接展示了洋人到处开枪杀人的罪行。作者对义和团固然仍持一般封建士子的传统观点,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但确也明显地透露出他们所进行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拚死斗争。因此,小说对我们尚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它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由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所造成的庚子之役中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并从中了解清末一般身负封建礼教枷锁的青年女子对待爱情、婚烟的思想、态度及其悲惨命运。
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它一问世,即受到许多人的赞扬。如新广云: “是书独出新裁,不落窠臼”,“笔墨之妙,无以复加。”(《说小说·恨海》,《月月小说》第三号,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出版)报癖曰: “吾读《恨海》,觉其悱恻,咄咄逼人,而万种之感情,爰荟萃一时,辘轳五内:始而目炯炯注,继而心怦怦动, 终而泪潸潸堕; 时而废书长叹,时而拍案狂呼, 瞬息变迁, 有不期然而然者。” ( 《说小说·恨海》,《月月小说》第六号,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出版) 寅半生谓: “区区十回,独能压倒一切情书,允推杰构。……是笔是墨,是泪是血,凝成一片。灯下读此,真觉悲风四起,鬼语啾啾……为之不欢者累日。” ( 《小说闲评》,《游戏世界》第十五期,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出版)……这虽不免有些言之过甚,然亦并非全为凿空之论。小说在艺术上确有它的独到之处。这除了文字清婉,结构完整、紧凑,题材注意剪裁等优点之外,最大的长处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真切,叙景状物生动如见,富有美学情趣和艺术魅力。如第二回写棣华母女和伯和主仆一起逃难。伯和与棣华因碍于未婚之礼,不能同居一室,夜间便在客堂打盹,结果受凉生病。棣华一腔爱恋之情,上下翻腾:欲叫他回来,羞于启口;欲待不叫,又于心不忍。忽然她站起来,“轻轻把白氏推了一推,叫道:‘母亲醒醒!’”可是当白氏醒后问她何事,她却“只是低头不语”。问急了,她才“向外间一指”,而眼边不觉已红成一片……这真是传神笔墨。接着写第二天清晨棣华为伯和盖被一段,欲行不行,行而又怕被母亲看见,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第三回起,写伯和在郎坊失散之后,棣华一路上更是心如辘轳,七上八下,万斛愁思,千回百转,未嫁小儿女情怀,历历如绘。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展开故事情节,显示思想性格,很少直接描写心理活动。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到《红楼梦》,人物的心理描写有了明显增加,但终未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段。《恨海》就不同了:它对于女主人公张棣华的描写绝大部分是心理活动。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此外,伯和这个荡子的形象也很突出,他那败子的气质、烟鬼的模样,他那深深陷入邪恶的泥潭而苦苦不能自拔的情状,都刻画尽致,真实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他如写车夫有车夫的性情,乡人有乡人声口;梦境则朦胧恍惚,似真似假;晕厥则虚无缥缈,若存若失:亦可谓描摹入微,情真理切。凡此种种,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