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娱情
不题撰人。小说传奇合刻本。有顺治丁亥 (1674)来凤馆主人序。
上栏刻小说,下栏刻传奇。原写四集,残。从目录得知第三集上栏选
录《虬髯客》、《大内盗》、《焦土夫人》 等二十一篇。残存通俗小说四
篇半,为 《郑元和》(前缺)、《王魁》、《女翰林》、《贵贱交情》、《玉堂
春》 (残)。《郑元和》 ( 《李亚仙》)、《王魁》、《女翰林》、《贵贱交情》
收于路工、谭天合编《古本平话小说集》(1984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名 《明刻话本四种》,认为是明万历末年 (约1610) 小说传奇
刻本。
(一) 郑元和
《郑元和》篇,首二页残佚,路工本标为 “李亚仙”,提出 “此篇疑即 《宝 文堂书目》所载《李亚仙记》,和《燕居笔记》中的《郑元和嫖遇李亚仙记》不 同,可能是宋元之间的话本” 的看法。
故事情节与唐白行简传奇《李娃传》同。前缺部分白行简本为唐天宝中常 州刺史之子郑元和应试赴京,居布政里,因访友途经平康里,偶遇名妓李娃,见 之徘徊不能去,假装坠鞭于地以稽留片刻,归后不能忘怀,访知李娃情况,他 日专程再往求见。残篇从侍儿“见生疾忙奔入,大叫道: ‘前日坠鞭郎君至矣’” 开始,写郑元和在李家与李娃情爱甚密,不到一年,资妆罄尽。老鸨以去竹林 院拜佛求子为由,骗郑元和至所谓“姨家”暂息,又差人谎报老鸨有急病,让 李娃仓促先行。等郑元和再至李家时,李家之人已不知去向;再回“姨家”时, 方知并无“姨家”。郑元和回布政里原客店,贫病气愤,头眩发狂,生命垂危, 店主忧惧,夜半将郑元和弃于凶肆。凶肆中众歌郎哀怜之,照顾多日,使康复, 郑元和遂亦为歌郎,替丧事人家唱哀歌以糊口。时长安有东、西两肆。为争胜, 以五万钱打赌,举行歌郎赛歌胜会。郑元和是东肆歌郎,因资质聪慧,无人能 与比并,因而扬名露面。适郑父至京,闻知郑元和情况,大怒,用马鞭鞭之至 气绝,弃之于野。又被众歌郎救活,郑元和遂沦为乞丐。一日大雪,沿街乞食, 偶至李娃迁居之所,饥冻之声凄惨之极,为李娃所闻。李娃奔出,拥之痛哭,以 为“令子一旦及此,我之罪也。”自己出资赎身,悉心照料郑生,使得康复,再 令苦读三年,名登甲科,授成都府尹。李娃告郑生: “妾今始不负君矣”,嘱郑 生另婚大族,自己则辞去。郑生固不从,李娃只允送至剑门即回。正值郑父任 成都府尹,知其事,甚感李娃之德,遣媒妁,备六礼迎李娃至任所,与郑生成 亲,李娃后封汧国夫人,事翁姑至孝,四子显贵。
这是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此《郑元和》较白行简之《李娃传》,有以下几 方面的发展。
一、名妓李娃的形象塑造更为完美,主要表现在:
1. 去竹林院求子以甩掉郑元和的诡计,是最无情最狠毒的手段,是使郑元 和精神陷于溃崩和生活从此无着的转折点。白行简原作是这样写的:“娃谓生曰: ‘与郎相知一年,尚无孕嗣,常闻竹林神者,报应如响,将到荐酹求之,可乎?’” 诡计似由李娃提出,显然有损李娃形象,且与上句 ‘迩来姥意渐怠,娃情弥 笃”的意思矛盾。话本则改为毒计由鸨母提出: “一日,鸨儿向生道: ‘自古不 孝有三,无后为大。郎君与吾女伉俪已久,并无子嗣,此去西北有竹林院,求 嗣甚灵,明日可办香烛素供,同吾女去祈求,倘生得一男半女,也不枉吾女终 身之托,使我老朽亦有所依矣。’”明确毒计出之鸨母,且完全是老妪的口吻。这 样写,无损李娃形象,且与上面一句 “鸨妈之意已怠,亚仙之情愈笃”相一 致。
2.李娃与郑元和分开之后如何?白行简原作未作交代,只写了郑元和一线。 话本写李娃对郑元和一往情深:“只因当初用计撇了他,后因亚仙时尝思想,啼 啼哭哭,几次寻死觅活不能接客,鸨妈无可奈何,故此车马寂然,门庭冷落。”
3. 李娃于风雪中认郑元和,并决心赎身救护时,白行简原作只有“姥度其 志不可夺,因许之”,一语交代。话本则丰富多了: “那鸨儿被亚仙一席话说得 顿口无言,心里暗道: ‘这丫头说的话也不差,果是我当初用计太狠,撇他太毒。 况他又一向不接客,逼他也没用,他既肯把千金赎身,也只得随他便了……’” 这里不仅写明了 “姥度其志不可夺,因许之”之意,更交代了鸨儿自认“我当 初用计太狠,撇他太毒”,明确毒计之施,责在鸨儿; 再交代李娃“一向不接 客”,与上文呼应,净化了李娃形象,与后面李娃赎身救助郑元和,使郑元和重 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形成李娃钟情、善良、义侠的完美性格。
二、民间色彩更鲜明。
除使妓女李娃的形象更美好外,对凶肆及众歌郎的情谊也写得更具体更详 尽。歌郎赛歌会上,郑元和赢得第一,东肆亦因此得了五万钱。因此事郑父方 知郑元和之沦落,大怒之下鞭之死。歌郎们闻知此事时的反映,白行简原作为 “其师(郑元和的教歌师)命相狎日匿者阴随之,归告同党,共加伤叹。令二人 斋苇席瘗焉。”只是“共加伤叹”,使二人埋葬而已。话本就情义深重多了:“郑 元和的教歌师放心不下,远远在那里打听,闻说死了,疾忙跑回对东肆长道: ‘郑元和今日之死,都是我们害他的,如今尸首暴露在野外,须是埋葬他,也见 得一场相处’。东肆长道: ‘说那里话,我们今日若无郑郎,不但输五万钱与西 肆,连主顾被他们抢了去。郑郎是我东肆恩人,我拼着二三万钱买办衣衾棺椁 盛殓了,埋葬他才是。’”教歌师说:“都是我们害他的”,并非事实,但见情谊; 东肆长着眼点固然是钱,但以 “郑郎是我东肆之恩人”,“拼着二三万钱”来葬 他,较之白行简原作更具体,更动情。可以看出,作为话本的《郑元和》,具有 更明显的民间色彩,对市井中人的妓女、歌郎评价更高,对他们身上的侠义、善 良、同情心都加强点染。让 “下层” 的歌郎两次救活濒于死地的郑元和。让 “卑贱”的妓女李娃,于郑元和落魄之时救护了他,拯救了他;当郑元和获得了 新生,科举及第,显贵在望时,又提出离开他。而郑元和的亲生父亲荥阳公,却 因家世,门楣之利,将落魄之郑元和致于死地; 而当郑元和科举及第,行将显 贵时再来认亲。荥阳公的人情义理,且不及歌郎、妓女市井中地位卑贱之人。
此外,话本还对原作中个别地方作了补正。如骗局中 “姨家”的问题,郑 元和寻李娃家不得,返回 “姨家”进行询问时,白行简原作为“开门者”答: “此崔尚书宅”,使人发生疑问,尚书之宅岂能无家眷仆从居住?怎能让妓家之 人借“税此宅”一日,以待客行骗?此宅必须是空宅无人居住,方可被人借用 一日。在话本中,处理较妥,改为 “这里是崔尚书别业”,问题就解决了,“别 业”可以暂无人居住,遂有临时租借一日之可能,写得针线更为细密。
三、话本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市井人物的风貌。
白行简原作有文言的简洁,而话本则用口语,使人物口吻逼肖,如李娃与 郑元和至所谓的“姨家”时,白本为:“俄有一妪至,年可四十余,与生相迎曰: ‘吾甥来否?’ 娃下车,妪迎访之曰: ‘何久疏绝?’”话本写: “只听得里边一妇 人带着笑声,一路说将出来道: ‘李家大姐,自从招赘姐夫,恩爱情密,姨母至 亲,许久不来一看,今日甚风吹得来也?’ 既出,与生相见,生视之,年可四十 余,笑问生曰: ‘才说吾甥在外,为何不见?’ 言未绝,亚仙已至。相见间,妇 人笑道: ‘何久疏绝耶?’”
李娃、郑元和故事或源于唐代流传的 “一枝花”说话。元石君宝《曲江 池》,明薛近兖 (一说徐霖) 《绣襦记》等戏曲均取材于此。话本《郑元和》承 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李娃传》而来,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构 完整,话本在传奇基础上又有新发展。
(二) 王魁
徐渭 《南词叙录》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 魁》实首之。”知宋光宗时已有王魁戏曲,故事已经定型。周密《武林旧事》卷 十 “官本杂剧段数”也有《王魁三乡题》的剧目。王魁负桂英传说在宋人笔记 中亦多次提到,然长久不见话本或戏曲的原文。这里保留的王魁故事,文字古 朴简洁,民间色彩浓重,当是宋话本。也许是《醉翁谈录》甲集《小说存目》中 的 《王魁负心》,明人或有加工修改。
故事写宋山东济宁秀才王魁,字俊民,落第归来,至莱阳,因友人相邀至 妓家,与妓女敫桂英相恋,居一年,再入京赴试。临行,二人同至海神庙焚香 发誓,各不负心。王魁中状元,授徐州佥判,嫌桂英出身低贱,另聘崔相国之 女,将桂英送信来之家人逐出。桂英悲愤之极,自刎而死。桂英鬼魂怒斥王魁, 王魁父母请马道士逐鬼驱邪。马道士神游至海神庙,见王魁与桂英结发而立,桂 英正千负心,万负心地骂詈。马道士向海神为王魁求情,海神不允,将马道士 推入水中。马道士醒来将神游之事与众人陈说,王魁亦即身亡。
王魁是一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典型。是一始为贫寒之士,而后地位改变, 为追求富贵荣华而丧尽天良,人性泯灭的典型。王魁初识桂英,是下第归来,于 落魄中结识桂英于风尘。对桂英的“姿容艳丽”,眷恋不已;对桂英一年来的衣 食供养,深情厚惠,“感激”不尽。故有在海神庙的山誓海盟: “魁与桂英,誓 不相负,若生离异,神当殛之!”而一旦中了状元,地位急剧改变,王魁立即热 衷于富贵功名,先是对桂英“竟不在念”,桂英连次寄书,“竟生厌恶之心”。他 在这新的情况下考虑一个问题:“我今身既富贵,岂可将烟花下贱为妻。”“倘亲 友闻知,岂不玷辱。我今只绝他便了。”至此,王魁唯有攀求富贵的利益在念, 已经丧失良知。顺着他的这条思路,他必然另攀高门,故“聘崔相国之女”,以 便“衣锦还乡”。
王魁完全沉醉于自己的青云得志富贵梦中,他对一切都估计得过于乐观,他 打出桂英差来送信的家人后,一度桂英处杳无消息,他以为这是自己“喝令左 右,即时逐出”的结果,使桂英不敢来“缠”了,自以为得计。当王魁再听说 桂英自刎已死时,不但毫无内疚之心,毫无怜恤之意,而是“暗喜”,这是进一 步写王魁已丧尽天良,并具体交代此时王魁的内心活动: “这妇人倒也识时务, 恐我去摆布他,故先自尽了。也好,如今拔去眼中钉了。”这里让王魁自己道出 了他的狠毒处: 他本是要“去摆布他”的。也就是说,假如桂英自己不死,为 扫除他再婚于崔相国家的障碍,他将主动去除掉这“眼中钉”的。他之所以 “暗喜”,是不费吹灰之力,棘手的问题已自行解决了——桂英自己死了。他认 为桂英之死是 “识时务”,他以为桂英已先知自己将被杀被除,不如自己先死。 这是王魁的思路,王魁的逻辑。王魁不会也不可能理解桂英之死是愤于真情的 被亵渎,真情的被毁灭,他不会有这种体验。这种内心描写,正反映了他的歹 毒。在心理描写并不发达的中国传统小说中,对王魁内心独白的这一笔,有着 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敫桂英这一形象,除聪慧美丽之外,作品写她有情,从始至终,一往情深; 写她有义,识王魁于落第之时,倾心相爱; 写她对王魁有恩,王魁落魄时,一 年衣食所需,悉赖桂英措办,这是王魁得以安心读书的条件,临行还为王魁置 办一切资妆行李。因此王魁负她,不仅是负情,更兼忘恩负义,情理难容。敫 桂英又是一不屈的女性。自刎后变成鬼魂,仍来痛斥王魁,不论王魁此时如何 许以“斋僧礼忏,多化纸钱超度”,也决不宽饶。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构成了敫 桂英形象的正义性,并使这一悲剧形象闪烁着战斗的、胜利的光辉。
作品谴责王魁负心的主题是非常强烈的。马道士为王魁向海神求饶时,有 这样的话: “……也须看,他是状元及第,阳世为官的情面”。判官听到这里, “呼呼的笑道: ‘咳! 可惜你是个有名的法官 (道家法师),原来只晓得阳间势利 套子! 富贵人只顾把贫贱的欺凌摆布,不死不休。堆积这一生的冤孽帐,到俺 这里来,俺又不与他算个明白,则怕他利上加利,日后索冤债的多了,他纵官 居极品,富比陶朱,也偿不清哩! 况俺大王心如镜,耳似铁,只论人功过,那 管人情面?只论人善恶,那顾人贵贱?料王魁今日负义忘恩的罪,自然要结了。 ……,”这段极好的伸张正义之词,不仅在定王魁的罪,而且揭示了更广阔的社 会内容。作品的结尾写王魁父母为请马道士来本是为王魁驱鬼做醮事的,最后 却成了为王魁做 “入殓功德”道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最后,小说写道: “可惜一个状元大人,呜呼哀哉死了也” 口吻也充满了讥诮。
《王魁》在艺术上有完整的情节,严谨的结构,语言通俗,并有心理描写及 精彩的细节描写。写桂英的鬼魂出现,在冯梦龙 《情史》 中的 《王魁》条是很 简单的: “魁自南都试院,有人自烛下出,乃英也。魁曰: ‘汝固无恙乎?’ ……”。而《王魁》 话本则生动得多: “只听得壁间如猫捕鼠的一响,王魁回眸 一看,烛光之下早已站着一个桂英在面前。”
《王魁》后附 《严武》一则,写唐西川节度使严武,少年时居京师,与军使 邻居。军使女美,严武诱而窃之以逃。军使告官,严武惧罪,至巩县解琵琶索 缢死此女,沉于河。明日,追捕官搜之不得,严武逃脱。三十年后,严武病,有 道士来谒,言严武所缢之女冤魂欲见。令洒扫堂中斋戒以待,女披发颈弦而出, 严武悔谢求免,女不允。明晚严武遂卒。此则主题比较单纯: 冤死者索命报仇。 但与 《王魁》 同为女子向负心男子进行报复。行文简洁。
(三) 女翰林
写宋神宗时,苏洵之女、苏轼之妹苏小妹,能诗善文,才学常在须眉之上。 她读王安石之子王雯之文,批其才多命短,后果中其言。小妹以文选夫婿,选 中秦观,秦观假扮道人,窥视小妹烧香,亦相中小妹,因而求聘。适礼部大试, 秦观一举成名,两人完婚。洞房之夜,小妹三试新郎,秦观得苏轼暗示,才得 解题,夫妻和美。苏轼、秦观、小妹常试文为戏,生活颇多雅趣。一次,佛印 为苏轼作长歌谜,苏轼不能解,小妹为之解。秦观宦游浙中,与小妹互寄叠字 诗,传递思念之情。后秦观、苏轼同为京官,小妹诗亦盛传于京师,且传入宫 中,小妹先秦观而卒,秦观亦不再娶。
这是一篇赞扬女子才学的作品。开场诗中有“若许裙钗应科举,状元榜眼 属佳人”。但又认为 “这都是山川秀气,偶然不中于男子,而钟于女人”所致。
写苏小妹,不炫耀其“貌”,而着重夸耀其 “才”。写她从小有奇才,十岁 续咏绣球花诗,即使苏洵叹服不已。成年后,将她与苏轼、秦观比,苏、秦难 解之题,小妹能解,以突出她的才华。又让她批阅王雯之文,以突出她识人的 眼力。这些都是从多方面表现她是一个突出的女才子。作品还交代了她的家庭 教育:“恣其诵读博学,不复以女红督之”。虽然常常将她放在宋代大文豪苏轼、 著名诗人秦观之上,未免有些溢美和过誉之处,但作品着意突出女子才华,突 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是十分可取的。
这也是一篇对婚姻观提出某种新要求的作品。写苏小妹与秦观的婚姻,是 以双方都有才学为基础的婚姻。苏小妹首先以文才选中了秦观。而秦观选苏小 妹时,“闻他容貌不扬,额颅凸出,两眼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故必欲亲见 一番。当他假扮道人在庙中看见苏小妹时,觉得 “虽不十分妖娆艳丽,却也清 雅幽闲,风姿飘逸,全无半点俗韵”,即虽非美貌,却气质很好。而且 “对答如 流,其才自不必言”,从而决定求亲。可见秦观对容貌要求不高,只要 “不丑”, 而对才学、气质看得更重。这里的婚姻,已不是传统的以 “郎才女貌” 为理想 的婚姻,而是郎才女 “才”,得以 “两相唱和”的恩爱夫妻。也就是提出了男女 双方更重精神上相契合,在婚姻观上有了新的发展。此文的缺点是过多地解文 字题,有的近于文字游戏,使作品显得冗杂。
(四)贵贱交情
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春秋时俞瑞,字伯牙,楚郢人,任晋国上大夫。 出使楚,归途至汉阳江口,正值中秋之夜,泊舟抚琴,曲未终而弦断。惊疑间, 见有樵夫听琴。樵夫乃集贤村钟子期。伯牙邀子期上船论琴,二人甚相契,结 为兄弟。约来年中秋再会。至期,伯牙至,不见子期,抚琴,觉哀怨之音生。次 日,寻往集贤村,路遇子期之父,言子期已死,死前嘱葬江边,以践伯牙之约。 伯牙大恸,至坟上哭祭,弹琴一曲,悲极而摔碎所弹之琴,以谢知音。并拟回 朝上表,告归林泉,那时迎取子期父母归养。
这本是一个叙述真挚友谊的古老故事,这种友谊以双方都具有较高的文化 修养为基础,以志同道合为前提,具有高尚的情操,纯正的心灵,笃厚的情意, 就象所奏琴曲的含义那样:“高山流水”般的崇高、纯洁和久长,这当是这古老 的故事的本义。但一到民间的话本之中,它的重点就有所转移。题目命名为 “贵贱交情”,即从单纯写高尚的友谊,转向贵贱地位不等者之间的高尚友谊,突 出了这种友谊双方地位的落差。
作品一开头就提出: “常言道: ‘一富一贫,乃见交情; 一贵一贱,交情乃 见’,”可见作品的用意在 “贵”与 “贱”之交。伯牙是晋国上大夫,受晋王之 命出使楚国;楚王又 “十分相敬”,临行 “赠以黄金彩缎,高车驷马”,“命水师 拨大号舡二只,一正一副,正舡单坐晋国来使,副舡安顿仆从行李,一派兰桡 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至江边”。俞伯牙舟行江面,好不气派, 他显然是 “贵”者。钟子期却是个 “头戴箬笠,身披草衣,手持尖担,腰插板 斧,足着芒鞋”的村野樵夫,一个布衣,论地位,自然是个 “贱”者。作品写 他们两人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是对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习俗的冲击,有一种 朴素的平等观,具有理想性。
作品写伯牙与子期之交,亦即 “贵”与 “贱”之交,并非写成 “贵”者向 “贱”者俯就式的结交,不是写成 “贵”者宽宏大量式的、“不耻下问”式的谦 逊或恩赐; 而是 “贱”者使 “贵”者折服。而后,“贵”者不以等级地位为念, 而以才德为念,与 “贱”者结交。作品详写了两人 “相交”的过程。
最初,伯牙从弦断觉察有人“盗听吾琴”,由于在荒野之处,对听者的估计 是: “想是仇家差来刺客”,或是 “盗贼”欲来劫财。后见听琴人是樵夫: “大笑 道: ‘山中打柴之人晓得什么听琴’”,“左右,叫他去罢”。对樵夫,显然是不屑 一顾的态度。
由于钟子期 “出语不俗”,对答如流,伯牙才 “回嗔作喜”,叫这樵夫上船 来。子期行礼,伯牙由于生平不交布衣,“下来还礼,恐失去了官体”,“没奈何, 微微举手道: ‘免礼罢’。”接着 “童子取杌子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 樵夫一努道: ‘你且坐了’。”作者至此也议论: “你、我之称,怠慢可知”。樵夫 公然坐下,“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这些都表现了“贵”者伯牙, 开始时是居尊傲下的,根本还谈不上友谊。
谈话间,钟子期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虽尚未使伯牙完全折服,但不再 称 “你”,已改称 “足下”了。而伯牙弹琴,意之所到,钟必心知,并道出伯牙 的心思。这时,“伯牙大惊,推琴而起”,明白已遇到知音。重施宾主之礼,连 呼 “失敬,失敬”。推子期坐于客位,点茶酌酒,拜问高姓大名,伯牙已是钦佩 之至,一心要结交子期了。
伯牙认为子期有如此的学问才识,应当求取功名,“立身廊庙,垂名于竹 帛”,不该埋没于山野。但子期不慕功名富贵,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由辞却, 是个“宠辱无惊”的人物,使伯牙“愈加爱重”,再为子期高尚的人品所折服, 尊之为 “高贤”,主动提出结拜为兄弟。此时到是子期提出 “大人乃上国名仕, 钟微乃贫乡贱子”,贵贱有别。伯牙呢,则推心置腹地说: “相识满天下,知心 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以高贤相契,实乃生平之万幸。”并表示 “若以富贵 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至此,又显示了伯牙高尚的胸襟。
总之,伯牙与子期相交,伯牙对子期有一认识过程。从才学、人品、相知 三方面逐步发现子期的可贵处,从而以结识子期为 “生平之万幸”。
钟子期虽然是一樵夫,实是一不愿出仕的隐者形象,博学多才,人品高尚。 他以听琴知音而结识伯牙,并非因伯牙高官而趋附之。伯牙开始不了解他,他 不卑不亢。入见时,他脱去打柴之斗笠、蓑衣,去掉芒鞋中的泥水,放下尖担、 斧头,不慌不忙,入见有礼,对方少礼时,他颇有傲气。伯牙侍从叫他进去要 “叩头”、“小心答应”,“他 “长揖”不跪,更不叩头,而且不告而坐。对方有礼 时,他却更加谦逊。他为人至孝,重然诺,虽死亦嘱葬江边以践约。他终以渊 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和对伯牙的充分理解,与伯牙结为生死之交。作品中他 是“贱”者一方,他形象高大,在两人相交中,实际上是处于轴心部位。
此文收于冯梦龙的“三言”之中,文中有缺字,“三言”补之。两文情节相 同,文字上也无大修改。
(五)玉堂春(残本)
大体上当与《情史》所收情节类同。
(一) 郑元和
《郑元和》篇,首二页残佚,路工本标为 “李亚仙”,提出 “此篇疑即 《宝 文堂书目》所载《李亚仙记》,和《燕居笔记》中的《郑元和嫖遇李亚仙记》不 同,可能是宋元之间的话本” 的看法。
故事情节与唐白行简传奇《李娃传》同。前缺部分白行简本为唐天宝中常 州刺史之子郑元和应试赴京,居布政里,因访友途经平康里,偶遇名妓李娃,见 之徘徊不能去,假装坠鞭于地以稽留片刻,归后不能忘怀,访知李娃情况,他 日专程再往求见。残篇从侍儿“见生疾忙奔入,大叫道: ‘前日坠鞭郎君至矣’” 开始,写郑元和在李家与李娃情爱甚密,不到一年,资妆罄尽。老鸨以去竹林 院拜佛求子为由,骗郑元和至所谓“姨家”暂息,又差人谎报老鸨有急病,让 李娃仓促先行。等郑元和再至李家时,李家之人已不知去向;再回“姨家”时, 方知并无“姨家”。郑元和回布政里原客店,贫病气愤,头眩发狂,生命垂危, 店主忧惧,夜半将郑元和弃于凶肆。凶肆中众歌郎哀怜之,照顾多日,使康复, 郑元和遂亦为歌郎,替丧事人家唱哀歌以糊口。时长安有东、西两肆。为争胜, 以五万钱打赌,举行歌郎赛歌胜会。郑元和是东肆歌郎,因资质聪慧,无人能 与比并,因而扬名露面。适郑父至京,闻知郑元和情况,大怒,用马鞭鞭之至 气绝,弃之于野。又被众歌郎救活,郑元和遂沦为乞丐。一日大雪,沿街乞食, 偶至李娃迁居之所,饥冻之声凄惨之极,为李娃所闻。李娃奔出,拥之痛哭,以 为“令子一旦及此,我之罪也。”自己出资赎身,悉心照料郑生,使得康复,再 令苦读三年,名登甲科,授成都府尹。李娃告郑生: “妾今始不负君矣”,嘱郑 生另婚大族,自己则辞去。郑生固不从,李娃只允送至剑门即回。正值郑父任 成都府尹,知其事,甚感李娃之德,遣媒妁,备六礼迎李娃至任所,与郑生成 亲,李娃后封汧国夫人,事翁姑至孝,四子显贵。
这是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此《郑元和》较白行简之《李娃传》,有以下几 方面的发展。
一、名妓李娃的形象塑造更为完美,主要表现在:
1. 去竹林院求子以甩掉郑元和的诡计,是最无情最狠毒的手段,是使郑元 和精神陷于溃崩和生活从此无着的转折点。白行简原作是这样写的:“娃谓生曰: ‘与郎相知一年,尚无孕嗣,常闻竹林神者,报应如响,将到荐酹求之,可乎?’” 诡计似由李娃提出,显然有损李娃形象,且与上句 ‘迩来姥意渐怠,娃情弥 笃”的意思矛盾。话本则改为毒计由鸨母提出: “一日,鸨儿向生道: ‘自古不 孝有三,无后为大。郎君与吾女伉俪已久,并无子嗣,此去西北有竹林院,求 嗣甚灵,明日可办香烛素供,同吾女去祈求,倘生得一男半女,也不枉吾女终 身之托,使我老朽亦有所依矣。’”明确毒计出之鸨母,且完全是老妪的口吻。这 样写,无损李娃形象,且与上面一句 “鸨妈之意已怠,亚仙之情愈笃”相一 致。
2.李娃与郑元和分开之后如何?白行简原作未作交代,只写了郑元和一线。 话本写李娃对郑元和一往情深:“只因当初用计撇了他,后因亚仙时尝思想,啼 啼哭哭,几次寻死觅活不能接客,鸨妈无可奈何,故此车马寂然,门庭冷落。”
3. 李娃于风雪中认郑元和,并决心赎身救护时,白行简原作只有“姥度其 志不可夺,因许之”,一语交代。话本则丰富多了: “那鸨儿被亚仙一席话说得 顿口无言,心里暗道: ‘这丫头说的话也不差,果是我当初用计太狠,撇他太毒。 况他又一向不接客,逼他也没用,他既肯把千金赎身,也只得随他便了……’” 这里不仅写明了 “姥度其志不可夺,因许之”之意,更交代了鸨儿自认“我当 初用计太狠,撇他太毒”,明确毒计之施,责在鸨儿; 再交代李娃“一向不接 客”,与上文呼应,净化了李娃形象,与后面李娃赎身救助郑元和,使郑元和重 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形成李娃钟情、善良、义侠的完美性格。
二、民间色彩更鲜明。
除使妓女李娃的形象更美好外,对凶肆及众歌郎的情谊也写得更具体更详 尽。歌郎赛歌会上,郑元和赢得第一,东肆亦因此得了五万钱。因此事郑父方 知郑元和之沦落,大怒之下鞭之死。歌郎们闻知此事时的反映,白行简原作为 “其师(郑元和的教歌师)命相狎日匿者阴随之,归告同党,共加伤叹。令二人 斋苇席瘗焉。”只是“共加伤叹”,使二人埋葬而已。话本就情义深重多了:“郑 元和的教歌师放心不下,远远在那里打听,闻说死了,疾忙跑回对东肆长道: ‘郑元和今日之死,都是我们害他的,如今尸首暴露在野外,须是埋葬他,也见 得一场相处’。东肆长道: ‘说那里话,我们今日若无郑郎,不但输五万钱与西 肆,连主顾被他们抢了去。郑郎是我东肆恩人,我拼着二三万钱买办衣衾棺椁 盛殓了,埋葬他才是。’”教歌师说:“都是我们害他的”,并非事实,但见情谊; 东肆长着眼点固然是钱,但以 “郑郎是我东肆之恩人”,“拼着二三万钱”来葬 他,较之白行简原作更具体,更动情。可以看出,作为话本的《郑元和》,具有 更明显的民间色彩,对市井中人的妓女、歌郎评价更高,对他们身上的侠义、善 良、同情心都加强点染。让 “下层” 的歌郎两次救活濒于死地的郑元和。让 “卑贱”的妓女李娃,于郑元和落魄之时救护了他,拯救了他;当郑元和获得了 新生,科举及第,显贵在望时,又提出离开他。而郑元和的亲生父亲荥阳公,却 因家世,门楣之利,将落魄之郑元和致于死地; 而当郑元和科举及第,行将显 贵时再来认亲。荥阳公的人情义理,且不及歌郎、妓女市井中地位卑贱之人。
此外,话本还对原作中个别地方作了补正。如骗局中 “姨家”的问题,郑 元和寻李娃家不得,返回 “姨家”进行询问时,白行简原作为“开门者”答: “此崔尚书宅”,使人发生疑问,尚书之宅岂能无家眷仆从居住?怎能让妓家之 人借“税此宅”一日,以待客行骗?此宅必须是空宅无人居住,方可被人借用 一日。在话本中,处理较妥,改为 “这里是崔尚书别业”,问题就解决了,“别 业”可以暂无人居住,遂有临时租借一日之可能,写得针线更为细密。
三、话本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市井人物的风貌。
白行简原作有文言的简洁,而话本则用口语,使人物口吻逼肖,如李娃与 郑元和至所谓的“姨家”时,白本为:“俄有一妪至,年可四十余,与生相迎曰: ‘吾甥来否?’ 娃下车,妪迎访之曰: ‘何久疏绝?’”话本写: “只听得里边一妇 人带着笑声,一路说将出来道: ‘李家大姐,自从招赘姐夫,恩爱情密,姨母至 亲,许久不来一看,今日甚风吹得来也?’ 既出,与生相见,生视之,年可四十 余,笑问生曰: ‘才说吾甥在外,为何不见?’ 言未绝,亚仙已至。相见间,妇 人笑道: ‘何久疏绝耶?’”
李娃、郑元和故事或源于唐代流传的 “一枝花”说话。元石君宝《曲江 池》,明薛近兖 (一说徐霖) 《绣襦记》等戏曲均取材于此。话本《郑元和》承 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李娃传》而来,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构 完整,话本在传奇基础上又有新发展。
(二) 王魁
徐渭 《南词叙录》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 魁》实首之。”知宋光宗时已有王魁戏曲,故事已经定型。周密《武林旧事》卷 十 “官本杂剧段数”也有《王魁三乡题》的剧目。王魁负桂英传说在宋人笔记 中亦多次提到,然长久不见话本或戏曲的原文。这里保留的王魁故事,文字古 朴简洁,民间色彩浓重,当是宋话本。也许是《醉翁谈录》甲集《小说存目》中 的 《王魁负心》,明人或有加工修改。
故事写宋山东济宁秀才王魁,字俊民,落第归来,至莱阳,因友人相邀至 妓家,与妓女敫桂英相恋,居一年,再入京赴试。临行,二人同至海神庙焚香 发誓,各不负心。王魁中状元,授徐州佥判,嫌桂英出身低贱,另聘崔相国之 女,将桂英送信来之家人逐出。桂英悲愤之极,自刎而死。桂英鬼魂怒斥王魁, 王魁父母请马道士逐鬼驱邪。马道士神游至海神庙,见王魁与桂英结发而立,桂 英正千负心,万负心地骂詈。马道士向海神为王魁求情,海神不允,将马道士 推入水中。马道士醒来将神游之事与众人陈说,王魁亦即身亡。
王魁是一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典型。是一始为贫寒之士,而后地位改变, 为追求富贵荣华而丧尽天良,人性泯灭的典型。王魁初识桂英,是下第归来,于 落魄中结识桂英于风尘。对桂英的“姿容艳丽”,眷恋不已;对桂英一年来的衣 食供养,深情厚惠,“感激”不尽。故有在海神庙的山誓海盟: “魁与桂英,誓 不相负,若生离异,神当殛之!”而一旦中了状元,地位急剧改变,王魁立即热 衷于富贵功名,先是对桂英“竟不在念”,桂英连次寄书,“竟生厌恶之心”。他 在这新的情况下考虑一个问题:“我今身既富贵,岂可将烟花下贱为妻。”“倘亲 友闻知,岂不玷辱。我今只绝他便了。”至此,王魁唯有攀求富贵的利益在念, 已经丧失良知。顺着他的这条思路,他必然另攀高门,故“聘崔相国之女”,以 便“衣锦还乡”。
王魁完全沉醉于自己的青云得志富贵梦中,他对一切都估计得过于乐观,他 打出桂英差来送信的家人后,一度桂英处杳无消息,他以为这是自己“喝令左 右,即时逐出”的结果,使桂英不敢来“缠”了,自以为得计。当王魁再听说 桂英自刎已死时,不但毫无内疚之心,毫无怜恤之意,而是“暗喜”,这是进一 步写王魁已丧尽天良,并具体交代此时王魁的内心活动: “这妇人倒也识时务, 恐我去摆布他,故先自尽了。也好,如今拔去眼中钉了。”这里让王魁自己道出 了他的狠毒处: 他本是要“去摆布他”的。也就是说,假如桂英自己不死,为 扫除他再婚于崔相国家的障碍,他将主动去除掉这“眼中钉”的。他之所以 “暗喜”,是不费吹灰之力,棘手的问题已自行解决了——桂英自己死了。他认 为桂英之死是 “识时务”,他以为桂英已先知自己将被杀被除,不如自己先死。 这是王魁的思路,王魁的逻辑。王魁不会也不可能理解桂英之死是愤于真情的 被亵渎,真情的被毁灭,他不会有这种体验。这种内心描写,正反映了他的歹 毒。在心理描写并不发达的中国传统小说中,对王魁内心独白的这一笔,有着 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敫桂英这一形象,除聪慧美丽之外,作品写她有情,从始至终,一往情深; 写她有义,识王魁于落第之时,倾心相爱; 写她对王魁有恩,王魁落魄时,一 年衣食所需,悉赖桂英措办,这是王魁得以安心读书的条件,临行还为王魁置 办一切资妆行李。因此王魁负她,不仅是负情,更兼忘恩负义,情理难容。敫 桂英又是一不屈的女性。自刎后变成鬼魂,仍来痛斥王魁,不论王魁此时如何 许以“斋僧礼忏,多化纸钱超度”,也决不宽饶。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构成了敫 桂英形象的正义性,并使这一悲剧形象闪烁着战斗的、胜利的光辉。
作品谴责王魁负心的主题是非常强烈的。马道士为王魁向海神求饶时,有 这样的话: “……也须看,他是状元及第,阳世为官的情面”。判官听到这里, “呼呼的笑道: ‘咳! 可惜你是个有名的法官 (道家法师),原来只晓得阳间势利 套子! 富贵人只顾把贫贱的欺凌摆布,不死不休。堆积这一生的冤孽帐,到俺 这里来,俺又不与他算个明白,则怕他利上加利,日后索冤债的多了,他纵官 居极品,富比陶朱,也偿不清哩! 况俺大王心如镜,耳似铁,只论人功过,那 管人情面?只论人善恶,那顾人贵贱?料王魁今日负义忘恩的罪,自然要结了。 ……,”这段极好的伸张正义之词,不仅在定王魁的罪,而且揭示了更广阔的社 会内容。作品的结尾写王魁父母为请马道士来本是为王魁驱鬼做醮事的,最后 却成了为王魁做 “入殓功德”道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最后,小说写道: “可惜一个状元大人,呜呼哀哉死了也” 口吻也充满了讥诮。
《王魁》在艺术上有完整的情节,严谨的结构,语言通俗,并有心理描写及 精彩的细节描写。写桂英的鬼魂出现,在冯梦龙 《情史》 中的 《王魁》条是很 简单的: “魁自南都试院,有人自烛下出,乃英也。魁曰: ‘汝固无恙乎?’ ……”。而《王魁》 话本则生动得多: “只听得壁间如猫捕鼠的一响,王魁回眸 一看,烛光之下早已站着一个桂英在面前。”
《王魁》后附 《严武》一则,写唐西川节度使严武,少年时居京师,与军使 邻居。军使女美,严武诱而窃之以逃。军使告官,严武惧罪,至巩县解琵琶索 缢死此女,沉于河。明日,追捕官搜之不得,严武逃脱。三十年后,严武病,有 道士来谒,言严武所缢之女冤魂欲见。令洒扫堂中斋戒以待,女披发颈弦而出, 严武悔谢求免,女不允。明晚严武遂卒。此则主题比较单纯: 冤死者索命报仇。 但与 《王魁》 同为女子向负心男子进行报复。行文简洁。
(三) 女翰林
写宋神宗时,苏洵之女、苏轼之妹苏小妹,能诗善文,才学常在须眉之上。 她读王安石之子王雯之文,批其才多命短,后果中其言。小妹以文选夫婿,选 中秦观,秦观假扮道人,窥视小妹烧香,亦相中小妹,因而求聘。适礼部大试, 秦观一举成名,两人完婚。洞房之夜,小妹三试新郎,秦观得苏轼暗示,才得 解题,夫妻和美。苏轼、秦观、小妹常试文为戏,生活颇多雅趣。一次,佛印 为苏轼作长歌谜,苏轼不能解,小妹为之解。秦观宦游浙中,与小妹互寄叠字 诗,传递思念之情。后秦观、苏轼同为京官,小妹诗亦盛传于京师,且传入宫 中,小妹先秦观而卒,秦观亦不再娶。
这是一篇赞扬女子才学的作品。开场诗中有“若许裙钗应科举,状元榜眼 属佳人”。但又认为 “这都是山川秀气,偶然不中于男子,而钟于女人”所致。
写苏小妹,不炫耀其“貌”,而着重夸耀其 “才”。写她从小有奇才,十岁 续咏绣球花诗,即使苏洵叹服不已。成年后,将她与苏轼、秦观比,苏、秦难 解之题,小妹能解,以突出她的才华。又让她批阅王雯之文,以突出她识人的 眼力。这些都是从多方面表现她是一个突出的女才子。作品还交代了她的家庭 教育:“恣其诵读博学,不复以女红督之”。虽然常常将她放在宋代大文豪苏轼、 著名诗人秦观之上,未免有些溢美和过誉之处,但作品着意突出女子才华,突 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是十分可取的。
这也是一篇对婚姻观提出某种新要求的作品。写苏小妹与秦观的婚姻,是 以双方都有才学为基础的婚姻。苏小妹首先以文才选中了秦观。而秦观选苏小 妹时,“闻他容貌不扬,额颅凸出,两眼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故必欲亲见 一番。当他假扮道人在庙中看见苏小妹时,觉得 “虽不十分妖娆艳丽,却也清 雅幽闲,风姿飘逸,全无半点俗韵”,即虽非美貌,却气质很好。而且 “对答如 流,其才自不必言”,从而决定求亲。可见秦观对容貌要求不高,只要 “不丑”, 而对才学、气质看得更重。这里的婚姻,已不是传统的以 “郎才女貌” 为理想 的婚姻,而是郎才女 “才”,得以 “两相唱和”的恩爱夫妻。也就是提出了男女 双方更重精神上相契合,在婚姻观上有了新的发展。此文的缺点是过多地解文 字题,有的近于文字游戏,使作品显得冗杂。
(四)贵贱交情
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春秋时俞瑞,字伯牙,楚郢人,任晋国上大夫。 出使楚,归途至汉阳江口,正值中秋之夜,泊舟抚琴,曲未终而弦断。惊疑间, 见有樵夫听琴。樵夫乃集贤村钟子期。伯牙邀子期上船论琴,二人甚相契,结 为兄弟。约来年中秋再会。至期,伯牙至,不见子期,抚琴,觉哀怨之音生。次 日,寻往集贤村,路遇子期之父,言子期已死,死前嘱葬江边,以践伯牙之约。 伯牙大恸,至坟上哭祭,弹琴一曲,悲极而摔碎所弹之琴,以谢知音。并拟回 朝上表,告归林泉,那时迎取子期父母归养。
这本是一个叙述真挚友谊的古老故事,这种友谊以双方都具有较高的文化 修养为基础,以志同道合为前提,具有高尚的情操,纯正的心灵,笃厚的情意, 就象所奏琴曲的含义那样:“高山流水”般的崇高、纯洁和久长,这当是这古老 的故事的本义。但一到民间的话本之中,它的重点就有所转移。题目命名为 “贵贱交情”,即从单纯写高尚的友谊,转向贵贱地位不等者之间的高尚友谊,突 出了这种友谊双方地位的落差。
作品一开头就提出: “常言道: ‘一富一贫,乃见交情; 一贵一贱,交情乃 见’,”可见作品的用意在 “贵”与 “贱”之交。伯牙是晋国上大夫,受晋王之 命出使楚国;楚王又 “十分相敬”,临行 “赠以黄金彩缎,高车驷马”,“命水师 拨大号舡二只,一正一副,正舡单坐晋国来使,副舡安顿仆从行李,一派兰桡 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至江边”。俞伯牙舟行江面,好不气派, 他显然是 “贵”者。钟子期却是个 “头戴箬笠,身披草衣,手持尖担,腰插板 斧,足着芒鞋”的村野樵夫,一个布衣,论地位,自然是个 “贱”者。作品写 他们两人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是对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习俗的冲击,有一种 朴素的平等观,具有理想性。
作品写伯牙与子期之交,亦即 “贵”与 “贱”之交,并非写成 “贵”者向 “贱”者俯就式的结交,不是写成 “贵”者宽宏大量式的、“不耻下问”式的谦 逊或恩赐; 而是 “贱”者使 “贵”者折服。而后,“贵”者不以等级地位为念, 而以才德为念,与 “贱”者结交。作品详写了两人 “相交”的过程。
最初,伯牙从弦断觉察有人“盗听吾琴”,由于在荒野之处,对听者的估计 是: “想是仇家差来刺客”,或是 “盗贼”欲来劫财。后见听琴人是樵夫: “大笑 道: ‘山中打柴之人晓得什么听琴’”,“左右,叫他去罢”。对樵夫,显然是不屑 一顾的态度。
由于钟子期 “出语不俗”,对答如流,伯牙才 “回嗔作喜”,叫这樵夫上船 来。子期行礼,伯牙由于生平不交布衣,“下来还礼,恐失去了官体”,“没奈何, 微微举手道: ‘免礼罢’。”接着 “童子取杌子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 樵夫一努道: ‘你且坐了’。”作者至此也议论: “你、我之称,怠慢可知”。樵夫 公然坐下,“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这些都表现了“贵”者伯牙, 开始时是居尊傲下的,根本还谈不上友谊。
谈话间,钟子期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虽尚未使伯牙完全折服,但不再 称 “你”,已改称 “足下”了。而伯牙弹琴,意之所到,钟必心知,并道出伯牙 的心思。这时,“伯牙大惊,推琴而起”,明白已遇到知音。重施宾主之礼,连 呼 “失敬,失敬”。推子期坐于客位,点茶酌酒,拜问高姓大名,伯牙已是钦佩 之至,一心要结交子期了。
伯牙认为子期有如此的学问才识,应当求取功名,“立身廊庙,垂名于竹 帛”,不该埋没于山野。但子期不慕功名富贵,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由辞却, 是个“宠辱无惊”的人物,使伯牙“愈加爱重”,再为子期高尚的人品所折服, 尊之为 “高贤”,主动提出结拜为兄弟。此时到是子期提出 “大人乃上国名仕, 钟微乃贫乡贱子”,贵贱有别。伯牙呢,则推心置腹地说: “相识满天下,知心 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以高贤相契,实乃生平之万幸。”并表示 “若以富贵 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至此,又显示了伯牙高尚的胸襟。
总之,伯牙与子期相交,伯牙对子期有一认识过程。从才学、人品、相知 三方面逐步发现子期的可贵处,从而以结识子期为 “生平之万幸”。
钟子期虽然是一樵夫,实是一不愿出仕的隐者形象,博学多才,人品高尚。 他以听琴知音而结识伯牙,并非因伯牙高官而趋附之。伯牙开始不了解他,他 不卑不亢。入见时,他脱去打柴之斗笠、蓑衣,去掉芒鞋中的泥水,放下尖担、 斧头,不慌不忙,入见有礼,对方少礼时,他颇有傲气。伯牙侍从叫他进去要 “叩头”、“小心答应”,“他 “长揖”不跪,更不叩头,而且不告而坐。对方有礼 时,他却更加谦逊。他为人至孝,重然诺,虽死亦嘱葬江边以践约。他终以渊 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和对伯牙的充分理解,与伯牙结为生死之交。作品中他 是“贱”者一方,他形象高大,在两人相交中,实际上是处于轴心部位。
此文收于冯梦龙的“三言”之中,文中有缺字,“三言”补之。两文情节相 同,文字上也无大修改。
(五)玉堂春(残本)
大体上当与《情史》所收情节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