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三种目的
第一个问题是: 音乐是否应该列入教育课程。上文已提到音乐的三种目的: 教育、消遣和精神方面的享受。音乐就应该从这三方面去考虑它对这三方面都有所贡献。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当然是愉快的,因为它可以消除劳苦工作所产生的困倦。精神方面的享受是大家公认为不仅含有美的因素,而且含有愉快的因素,幸福正在于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无论是否伴着歌词。缪苏斯说得好,“对凡人来说最快乐的事是歌唱”。人们聚会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从这一点着眼,我们可以断定音乐是青年人应该学习的,因为和一切无害的娱乐一样,音乐不仅符合人生最高目的,而且使人得到松散。人往往很少能达到他的最高目的,但是经常需要休息和消遣,这不是为着最高目的而只是为着娱乐,所以人时常从音乐那里得到休息和娱乐,完全是很自然的事。
……除掉凡人都能享受到的这种通常的娱乐以外 (因为音乐所产生的快感是合乎自然的,所以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是否对于人的性格和心灵也发生影响呢?如果能证明音乐对人的道德品质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问题就显然容易解决了。人的道德品质的确可以受到音乐的影响,这有许多事物可以证明,特别是奥林普斯的诗歌,这些诗歌能鼓舞起宗教狂热,这是大家公认的,而宗教狂热是涉及伦理范畴的一种情绪。就连没有乐调和节奏陪伴的简单模仿也可以在我们心里唤起同情。既然音乐是产生快感的,既然德行在于爱憎得当,我们应该最关心的就莫过于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以及对于高尚品质和行为的喜爱了。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这是可以由经验证明的。在倾听节奏和乐调时,我们的心情就随着它变化。看到模仿的形象就起快感或痛感,这种习惯可以导致我们在看到现实蓝本时也起同样的快感或痛感。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雕像,单是为着些形状而感到快感,等到我们看到那个人本身,也就必然感到快感。……
由此可知,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应该列入青年的教育课程里,音乐教学是适合这种年龄的,因为青年人不会自愿地努力学习不能引起快感的东西,而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或血缘关系,所以有些哲学家说心灵就是和谐,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说,心灵具有和谐。……
……除掉凡人都能享受到的这种通常的娱乐以外 (因为音乐所产生的快感是合乎自然的,所以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是否对于人的性格和心灵也发生影响呢?如果能证明音乐对人的道德品质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问题就显然容易解决了。人的道德品质的确可以受到音乐的影响,这有许多事物可以证明,特别是奥林普斯的诗歌,这些诗歌能鼓舞起宗教狂热,这是大家公认的,而宗教狂热是涉及伦理范畴的一种情绪。就连没有乐调和节奏陪伴的简单模仿也可以在我们心里唤起同情。既然音乐是产生快感的,既然德行在于爱憎得当,我们应该最关心的就莫过于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以及对于高尚品质和行为的喜爱了。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这是可以由经验证明的。在倾听节奏和乐调时,我们的心情就随着它变化。看到模仿的形象就起快感或痛感,这种习惯可以导致我们在看到现实蓝本时也起同样的快感或痛感。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雕像,单是为着些形状而感到快感,等到我们看到那个人本身,也就必然感到快感。……
由此可知,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应该列入青年的教育课程里,音乐教学是适合这种年龄的,因为青年人不会自愿地努力学习不能引起快感的东西,而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或血缘关系,所以有些哲学家说心灵就是和谐,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说,心灵具有和谐。……
—朱光潜译,摘自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