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朱熹的“读书之训”

    朱熹(1130—1200年),南宋人,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是理学思想的综合者,是南宋以后到清中叶的封建......

  • 陈东伏阙

    宋高宗镇压爱国太学生事件。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青年时代即有异常的名声、恃才负气,不甘于自己地位......

  • 伪学案

    又名“庆元党禁”,是南宋宁宗时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祸及学术和教育的事件。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侘胄曾共同......

  • 苏轼“知贡举而失李方叔”

    在科举考试中,有许多本来很有才气的人,由于不适应这种考试,过不了关,尽管试官挖空心思帮他的帮,也帮不上去,......

  • 三学之横

    宋代太学分为外、内、上三个等级,也称三学。南宋淳祐(1241—1252)、景定(1260—1264)之际,太学的学生运动十......

  • 学校之横,京尹之难

    宋代太学招生虽然放宽了许多,但其封建等级性还是很强的,在太学读书的学生都是世家子弟、公卿后裔。他们往往......

  • 科举制度之下的爱情悲歌

    南宋高宗赵构在屈辱的“绍兴和约”签订以后,只求苟且偷安,保住皇帝的宝座,根本不去考虑收复失地。而金统治......

  • 元好问的科场挫折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歌评论家,但在科场上却屡遭不幸。 金代的科举考试,随着金政府的腐败,到......

  •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这是元代有名的知识分子政策。 在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生,特别是由政府官学培养和经过科举初级考试的......

  • 科举的停止与恢复

    元朝建国后七十多年停止了科举考试。也就是说官吏的选拔改变了制度。主要是从亲信侍卫中提拔,世袭官爵及由......

  • 东冈书院事件

    元泰定四年(1327年)许熙载(东冈)卒,原建长沙义学诸生因感其对地方教育的贡献,将其原建地方学塾改建为东冈书......

  • 元代科举的左右榜

    元代政治上的种族歧视在科举上也有明确的反映。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在考试政策、内容、方法、结果、......

  • 朱元璋的忌讳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的教育政策,一方面重视儒士,让他们做官,为他的新政权服务,另一方面又对知识分子取严重......

  • 投江的黄观

    明初的黄观,在科举考试曾连夺“三元”——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殿试的状元,可称饱学,但年青时却颇历坎坷......

  • 朱元璋的南北榜案

    这是中国人才选拔史上的一桩糊涂大案。 洪武三十年(1392年)初春,南京城正是翠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季节,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