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先民的智慧与现代人的智商

2023-08-01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想知道李白怎么思考问题, 必先弄清, 什么是思考?现在也还是先下结论, 再作推断。结论是, 思考就是比较。怎么比较呢?比较就是计数, 从一到十, 再到二十, 以至于无穷尽。可以用手指头计数, 也可以手指头和脚趾头合在一起数。这是从先民那里学来的。先民就是猴子, 猴子的思考是比较, 看看是“三”大?还是“四”大?《庄子•齐物论》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狙公给众猴橡子吃, 先说早上给三个, 猴子不高兴, 再说早上给四个, 猴子高兴了。猴子能比较, 知道三和四, 究竟哪个大, 这就是思考。这是两千多年前, 庄子的伟大发现。
 
 
        那么, 现代人的智商会不会超过我们的先民呢?比如, 六千和一万, 哪个大呢?最近几年, 澳门也曾有个实验。澳门是个赌城, 每年收益很多, 怎么办呢?派给老百姓。第一任特首派两次, 一次五千元、一次六千元。第二任特首上来, 派多少呢?一万, 但这一万不能一下子给, 而是先给六千, 剩下四千, 六十五岁再给。这么一来, 大家都不高兴, 认为还是一次给好。相比之下, 现代人的智商超得过我们的先民吗?很难说得清楚。这就叫思考。
 
 
        明白这一道理, 现在回到李白与杜甫的话题上来。前面说, 李白会思考, 杜甫不会思考。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大致上说来, 杜甫在朝廷不思考, 离开朝廷才思考。在朝廷为何不思考呢?因为有人代他思考。而李白就不一样, 他在朝廷会思考, 在朝廷以外也会思考, 即一直在思考。
 
 
        以下是李白的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是诗还是词?是诗也是词。一直以来, 分得不是太清楚, 放在诗集里就是诗, 放在词集里就是词。现在被看作三首歌词。这三首歌词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呢?先看看现代人的解释:第一首用花来写贵妃, 第二首专门写贵妃, 第三首把花和人合在一起写。这是目前一般的评价。有没有什么问题呢?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不过, 我的解释不一样, 我用人文视角来解读, 主要考虑李白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三首歌词之所歌咏的背景是, 有一天, 宫中牡丹花盛开, 其中四本开得特别好, 大概是红、白、蓝、紫四本。玄宗很高兴, 带着美人前来观赏。这个时候, 有好的歌手, 没有好的歌词, 就想起了李白。李白是翰林院供奉, 随时听从召唤, 尽管昨天晚上喝了酒, 早上还没有清醒过来, 但还是填了三首《清平调》。
 
 
        第一首, 咏花。“云想衣裳花想容”, 有没有思考问题呢?没有。有没有把花的样子写出来呢?没有。有人说“想”就是“像”, 云好像衣裳, 花好像容貌, 用花写美人, 似不易讲得通。底下两名仙子, 究竟是仙子像花, 还是花像仙子, 也糊里糊涂。这一首随便写没有关系, 因为写的是花, 不可能杀了他的头。
 
 
        第二首, 咏贵妃。一枝红艳, 写得非常好。刚刚以花喻人, 花像是贵妃, 此时以人喻人, 以为全天下美人只有汉宫的赵飞燕可与之相比, 而且, 要洗好澡、换好衣服的那一刻, 才能跟她比。咏花马马虎虎, 咏贵妃特别用心。
 
 
        第三首, 咏名花、倾国, 亦咏君王。“名花倾国两相欢”, 为什么呢?因为君王带笑看。君王如果不喜欢, 得不了宠, 再美好也没用。歌颂谁呢?君王。试问, 歌颂得到位不到位?也可以说是拍马屁拍得服帖不服帖?如果到这里为止, 李白就是一名百分之一百的奴才。但是, 现实中的李白, 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大家又愿意不愿意让李白成为这样的奴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 真实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里头有一个关键的字眼, 须特别加以留意, 那就是“解释春风无限恨”中的那个“恨”字。“解释春风无限恨”, 依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依意为:“春风解释无限恨” (平平仄仄平仄仄) 。为了协调平仄, 将位置作了调整。真正的意思是, 春风将恨解释出来。“春风”是主语, “解释”是谓语, “恨”是宾语。“解释”, 分解、释放。可见, 这不是春风自身的“恨”。那是谁的“恨”呢?是不是名花的“恨”?倾国的“恨”?或者是君王的“恨”?如果说, 名花有恨, 倾国有恨, 君王也有恨, 那么, 李白有没有恨?我们有没有恨呢?香港有一部电视剧叫《杨贵妃》, 指杨在入宫之前, 李白就和她认识了, 以为乃李白之恨。那是胡编乱造。清代学者据“云雨巫山枉断肠”推断, 说是寿王的恨, 可能有点道理。其实, 就歌词自身看, 所谓“沉香亭北倚阑干”, 作者已经将事情交代清楚了, 说明这是在沉香亭思考问题所揭示出来的“恨”。这也就是李白当时所思考的问题。说明这个“恨”, 不仅仅是名花的“恨”, 倾国的“恨”, 也不仅仅是君王的“恨”, 这个“恨”是大家所共有的。这种“恨”, 李白那个时候有, 现在我们也有;既四海皆准, 又千古不变。这个“恨”是什么?是我们的“恨”,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在华侨大学文学院的一个讲题中, 提出这个问题, 有一位同学回答出来了。这个“恨”是名花的“恨”, 是倾国的“恨”, 是君王的“恨”, 是李白的“恨”, 也是我们大家的“恨”。“恨”什么呢?“恨”花不常开、月不常圆、人不常好。是不是呢?如果是, 说明我们现在的“恨”, 李白那个时候已经知道了。我发现这一问题, 写了篇文章叫《李白诗中的李白》, 发表在《文史知识》[2]上。这就是李白的思考。
 
 
        正如上文所说, 杜甫不思考, 五十四岁时, 皇帝不要他了, 靠山没有了, 只剩下老病与孤舟, 才思考问题。这就是上文所说《旅夜书怀》一诗。其云: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谓于旅途中的一个夜晚, 独自书写怀抱。前解布景, 后解说情。大致描述, 危坐孤舟, 看到岸边青草在微风中摇动, 一根根、一丝丝, 都数得出来;桅杆上的风帆, 独自在夜空行驶。星斗倒挂, 平野显得格外宽阔;明月高升, 大江随着波涛翻滚。岸与舟, 星与月, 平野与大江, 共同构成一幅江岸夜泊图。是为布景。杜甫面对这广阔的画图发牢骚。谓一个人出名, 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官做到老、做到病, 就应当休矣。言下之意是, 文章写得好, 不见得就出名;老了、病了, 不用休, 没老、没病却要休。对现实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表示不满。最后两句, 说自己流离失所, 四处漂泊, 到头来不过是天地间的一只小沙鸥。仍旧是发牢骚。是为说情。后解发牢骚, 一个在人与人之间, 为人本层面的思考, 另一个在天、地、人之间, 为人文层面的思考。这是杜甫的思考。
 
 
        以上从人本与人文两个层面, 对于李白《清平调》及杜甫《旅夜书怀》尝试作了分析与批判, 说明二人都在思考。一个在沉香亭北, 面对名花、倾国和君王, 思考瞬间与永恒的问题;一个在江岸孤舟, 面对广阔的天地, 思考有限与无限的问题。二人的思考, 均已由人本层面, 上升到人文层面。近一点讲, 二人的思考, 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种警告;远一点讲, 二人的思考, 对于未来社会, 无疑是一种警示。李白与杜甫, 在各自的生活历程中, 其所作人文思考, 虽有迟早之分、层面之别, 但终究都已达至一个共同的目标。李白配得上杜甫, 杜甫也配得上李白。“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 两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可堪敬仰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