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分析

2018-04-12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自开元末年起, 唐朝的政治就一步步走向了腐败之路, 各种各样的矛盾先后涌现, 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此外, 法律与制度也开始崩坏, 土地兼并的问题日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 府兵制也难以再支撑下去, 唐朝帝国真正走向了衰落。此时, 李白却怀抱经邦济世、救国救民的希冀, 被唐玄宗召进长安, 开始了为官生涯。然而, 在京城的生活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在朝廷中所扮演的不过是一个小角色, 担任文学侍从, 并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于是, 他感到十分苦恼和不满, 也因此写下了“叹息光阴逝”、“谁贵经纶才”这样的诗句。他不愿意和腐朽的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也不愿对权佞之臣溜须拍马。他这种轻蔑而孤傲的态度, 导致他最终遭到了谗言诋毁。最后, 他被赶出长安, 遭遇了仕途上的重大挫折。[1]
 
 
     但经历了这次事件后, 李白进一步看清了统治阶级腐败黑暗的本质。他对此感到非常愤懑, 感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遭到了重大打击。而由于事业发展受阻, 他丧失了在朝廷展示才能的机会, 于是他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诗句, 认为“我辈岂是蓬蒿人”。但当他离开京城后, 他发现自己报国无门, 一腔热血无处发泄, 这种难言的苦楚不断侵蚀着他的内心, 让他备受煎熬。他将精神寄托在酒上, 饮醉以后又不断写诗, 在放浪形骸中创造了不少千古名句。正所谓“酒酣心自开”, 他在这样的状态下, 给后世留下了一篇又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