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神仙诗

2024-11-23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玄宗天宝三载 (公元744年) 秋冬之际, 李白在齐州 (治今济南) 紫极宫 (即老子庙) 向北海高天师如贵道士学道, 随后又请其为他传授道箓。他有《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诗纪此事。不过, 这道箓是他先前专程去安陵 (今河南鄢陵县) 请道士盖寰事先造好, 再交高如贵天师正式授予的。他又有《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一首纪其事。诗曰:
 
 
     ……
 
 
     为我草真箓, 天人惭妙工。
 
 
     七元洞豁落, 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 蛟龙翼微躬。
 
 
     举手谢天地, 虚无齐始终。
 
 
     黄金献高堂, 答荷难克允。
 
 
     下笑世上事, 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 今成一科蓬。
 
 
     赠言若可重, 实此轻华嵩。
 
 
     诗歌传递出李白获捧盖寰为自己所制珍贵道箓的喜悦心情, 以为从此已获天神护佑而飞升在天, 成道为仙。从诗中还可发现, 盖寰为李白所造真箓, 应当就是能够消灾解厄而致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的长生箓。所以他欢欣鼓舞, 喜不能禁, 下笑世俗之人 (包括人间君王) 不谙死后万事皆空的道理。李长之先生在谈到李白崇道的原因时, 有一段话可谓切中肯綮:
 
 
     道教非常现世, 非常功利, 有浓厚的人间味, 有浓厚的原始味。我说李白的体质是生命和生活, 所以他之接受道教思想是当然的了。生活上的满足是功名富贵, 因此李白走入游侠;生命上的满足只有长生不老, 因此李白走入神仙。[1]
 
 
     道教的源头之一是神仙传说和方仙道。最早的神仙家史料, 保存在《史记•封禅书》中。那里面说, 大约在战国中期, 燕齐一带出现了一批神仙方士。他们宣传人可以得道成仙, 长生不老, 自由邀游于人世之外。燕国人宋毋忌、正伯侨、羡门子高等正是修仙得道的仙人。燕齐东临大海。海市蜃楼的幻影, 又促使方士们编造出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神话, 说三神山上的宫殿都是用黄金、白银打造的, 有白色的飞禽和走兽, 住着许多仙人;更重要的是藏着一种吃了会不死的仙药……这就是所谓的仙话。
 
 
     尽管燕齐方士们的“仙话”或称“神仙家言”荒诞不经, 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因此丢掉了性命 (或入海求仙遇难, 或被君王迁怒处死) , 但是, 却反映出上古人对永生的渴望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后来的道教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而接过“神仙家言”大张其辞, 使之成为道教神仙传说的重要蓝本之一。正是有了这个蓝本, 东晋道士葛洪才能在《抱朴子•对俗》里为人们描绘出一个集长生、享乐、尊贵于一体的美丽天堂, 并代表道教喊出“我命在我不在天, 还丹成金亿万年” (《抱朴子•黄白》) 的冲天呼声, 树立起道教把握自我、反抗死亡的人文主义的生命旗帜。
 
 
     道教在上古中国人不死信仰的基础上, 建构起自己的长生—神仙之道。这应该说是道教信仰的基础, 或者说是最基本的信仰。如果不信仰神仙、神仙境界以及人可成仙并进入神仙的天地, 那么也就是不承认创世主——“道”的浩然与无所不达, 从而祈禳斋醮符箓等等也就没有必要了;更为重要的是道教也便失去了立教的根基。所以, 道教教义的核心就在于弘扬长生久视之道, 就在于张扬得道成仙的理论, 就在于宣扬人与仙界的联系。道教为此还引经据典, 罗列出一大串长生不死的人——真人、神人、仙人。这些真人、神人、仙人——上自黄帝、老子, 下至彭祖、八仙——原来都是凡人, 尔后又都得道成仙 (成为地仙、尸解仙一类) , 既可在天国里飘来飘去, 又可在人世间自由往来,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 , 是何等的快意潇洒, 何等的风流倜傥!直令处于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尘世里的人们钦羡死了——这之中当然包括李白在内。
 
 
     李白在匡山学道时期曾熟读《老子》《庄子》《列仙传》 (旧题汉刘向撰) 《抱朴子》《神仙传》 (葛洪撰) 诸典籍 (李白诗歌里的神仙、神仙典故以及某些晦涩的道教理论均出自这些典籍) , 对神仙说深信不疑。“他常常看到一些神人、仙人的形象, 向他招手, 对他说话, 授他以仙诀……使他飞行于太清。”[2]
 
 
     李白在《古风》里说自己“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 飙车绝回轮” (《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这是他在池州秋浦的大楼山遇见乘鸾鹤、御风云的仙人希望追随到天境, 与之长相亲。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古风五十九首》其五) 这是他在周至县太白山 (即终南山) 遇见貌若少年的绿发仙人, 教他长生不老术。
 
 
     “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邀我登云台, 高揖卫叔卿。”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七) 这是他在同州莲花山 (即西岳华山) 遇见霓裳广带的明星 (即仙女) 凌空而行, 邀请他去云台 (华山东北高峰) 拜见仙人卫叔卿。他恍惚之间, 竟与仙女同驾鸿雁翱翔云天……
 
 
     “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萧飒古仙人, 了知是赤松。”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八) 这是他在齐州华不注山遇见御青龙飞升的赤松仙子 (神农时的雨师) , 借给他一只白鹿, 使之“欣然愿相从”。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十一里评李白《古风》中的神仙诗 (游仙诗) 说:
 
 
     李太白《古风》两卷, 近七十篇[3], 身欲为神仙者, 殆十三四:或欲把芙蓉而蹑太清, 或欲挟两龙而凌倒景, 或欲留玉舄而上蓬山, 或欲折若木而游八极, 或欲结交王子晋, 或欲高揖卫叔卿, 或欲借白鹿于赤松, 或欲餐金光于安期生……
 
 
     李白在这些神仙诗里, 登仙山, 驾云鹤, 踏星月, 御飞龙, 信步徜佯于太虚境, 自由来往于天地间, 拜高士为师, 与仙人同游, 无所不能, 无所不达。这应该属于李白所信奉的道教神仙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就是张扬神仙法术的威力无比。李白读过的《抱朴子》描绘这种神仙法术说, 它不仅能将神仙本人化形为飞禽走兽及金木玉石, 可以隐身易形, 而且还能够变化创造出自己所需的各种东西, 乃至画地为河, 撮壤成山, 兴云致雨……这些描绘, 大胆而浪漫, 质朴而动人;其中有一些, 譬如说在空中自由飞行, 以人工兴云致雨, 今天来看, 当为古代的科学幻想, 现代科学技术已将它们变为现实。而有些描绘虽属离奇得近乎荒诞, 可是道教认为“有生最灵, 莫过乎人” (《抱朴子•论仙》) , 相信人的能力最终可以达到“无所不作”的地步, 这应该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李白在漫游仙境里所看到的, 听到的以及他自己所做的和想到而未及做的, 大多记载在《抱朴子》里。它们表现了人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外, 还试图掌控大自然、驾驭大自然的美丽梦想。在道教徒看来, 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太难。因为他们握有“道”这个制胜法宝。包括李白在内的道教徒眼中的“道”, 乃是宇宙的本原、本体, 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世间万物都由此派生而出并发展演变, 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就是这个意思。人只要牢牢把握住“道”, 顺应“道” (就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 做到庄子所讲的“物化”, 实现天人合一, 便会获得最大自由, 拥有最大能量。
 
 
     李白在《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里开篇就讲:“天地为橐籥, 周流行太易。造化合元符, 交构腾精魄。”诗中橐籥, 原系古代冶铸用的大皮囊、大竹管, 相当于后来的大风箱、鼓风机, 李白用来代指“道”。《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李白化用老子之言, 将天地比做一个大熔炉, 只要吹动橐籥 (道) , 万物就会被鼓铸而化生, 生生不息。李白诗中还讲:“赫然称大道, 与道本无隔。”明人朱谏《李诗选注》道破了此句的潜台词, 说是:人得造化 (指自然) 之妙, 与天地为一体;“然则大易之道, 不在天地, 而在于我矣。我即造化也, 夫何间然之有?”
 
 
      
 
 
      
 
 
     《瑶池霓裳图》 (清•任熏绘)
 
 
     李白自认为大道在我, 我即自然, 万物皆备于我, “观化游无垠” (《送岑君归鸣皋山》) 。有了这种信念, 以及相应而来的自信心, 李白看万物备感亲近, 视世事如过眼烟云。他自言“得心自虚妙, 外物空颓靡” (《金门答苏秀才》) , “一身自潇洒, 万物何嚣喧”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 相信自己已是仙人中的一员了, 滚滚红尘于我何干?他在天宝四载 (公元745年) 作《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 将好友、也是道士的元丹丘视为仙人 (李白自己当然也属仙人之列) , 描述他和元丹丘出入九重, 恩宠光辉的景况:
 
 
     ……
 
 
     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 东求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是诗书写仙人李白的自信一如故往:让玉女、麻姑这些名声显赫的女仙都来亲自为他们服务;天帝则轻启门户迎接, 与之聊天叙旧;他和丹丘子又共饮玉浆, 各骑茅龙遨游天堂, 无比快乐……在李白看来, 这是他学道的成果, 做仙人的惬意, 道外之人是无法体味的。
 
 
     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 李白登泰山后所作《游太山六首》, 亦是他述说与神仙打交道时的感受, 在据仙山而小天下之外, 又颇有些自美和炫耀:
 
 
     ……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
 
 
     (其一)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二)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四)
 
 
     朝饮王母池, 瞑投天门阙。
 
 
     独抱绿绮琴, 夜行清山间。
 
 
     ……
 
 
     扪天摘匏瓜, 怳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其六)
 
 
     在这些游仙诗里, 李白作“雄飞啸傲于岳颠之想”, 摘天星 (星名匏瓜, 一名天鸡) , 戏河汉 (借清浅代河汉) , 饮瑶池水, 宿天门阙;得羽人天书, 叹道里乾坤;有众神护卫, 堪乘云驾风;获玉女眷顾, 捧流霞丹液……精神飞扬而觉与天地通, 悠悠然有小宇宙而脱落尘世之意。清乾隆皇帝敕编《唐宋诗醇》卷七评李白《游太山六首》, 称其“状景奇特而无刻削之迹。盖浩浩落落, 独往独来, 自然而成, 不假人力。大家所以异人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