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22-11-03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唐诗篇名。七绝。韦应物作。见《韦江州集》卷八。滁州,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作于建中三年至兴元元年(782—784)任滁州刺史期间,写春游滁州西涧所见:“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中有画,景中寓情,在涧边草幽、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中,传达出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为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以飞动流转之势衬出闲淡宁静之景,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沈德潜誉之为“即景好句”(《唐诗别裁》卷二○)。后世据此所作的诗意画和受此影响所作诗句颇多,宋寇準《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即由此脱化而来。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①滁州: 即今安徽滁县。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②幽草: 深草。③黄鹂: 即黄莺。深树: 茂密的树木。
 
 
【今译】
最使人怜爱的
是生长在涧溪边的幽幽小草,
有几只黄鹂鸟
在深密的树林里鸣叫,
暮色里,雨水汇入了春潮,
卷起湍急的波涛,
荒郊野渡,人迹杳杳,
只有渡船在水上横漂。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任滁州刺史时写的。唐代的滁州城, 在现在的安 徽滁县。西涧在州城的西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美的风景画,过去 有人说,诗的前两句是“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之象”,已经有人指出, 这是迂腐之见。
 
    “独怜幽草涧边生”,于西涧的各种景物中,惟独爱那生在涧边 的毫无世俗情味的花草。独怜,不是说“只有自己爱”,而是说“于 许多种中只爱这一种。幽,是远绝世俗的意思。草,也包括花。这一 句写地面的景物,舍弃其它不写,单写涧边的花草。花草本身也没有 多着笔墨,只着一个“怜” 和一个“幽”字。纯然采用素描笔法,就 活现出涧水旁边的一片嫩绿湿润的春草,草上点缀着淡雅清香的野花。
 
   “上有黄鹂深树鸣”,也是没有多作描写,采用素描的手法,写 涧上的景物。上一句写静,这一句写动,写黄鹂宛转的啼叫,而这鸟 叫给人的感觉是更深层的静,实际上是以动写静,同上一句描绘的意 境是和谐的。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晚来,如潮上涨的春水, 挟带着雨更加急切了,荒寂的渡口杳无人迹,只有一条船独自横泊在 那里。由自然景色写到人事,更进一层写寂静。这两句诗写得含蓄而 富于诗情画意,在动静的对照中,表现了静谧而富于生机的野趣,并 抒写了诗人一种闲逸潇散、悠然自得的情怀,可以引起人们无穷的美 的想象,难怪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过去许多画家用这两句诗为题材 作画。
 
 
【赏析2】
 
     韦应物(737-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做过地方州刺史官,最后为苏州刺史,人称“韦苏州”。诗歌内容较广,主要有山水寄情之作。滁州:今安徽滁州。西涧:城西门外的一条山涧。
 
       诗如画,画面独特是本篇的突出特点。画面的背景是春天里一个傍晚时分,一个山涧旁的小渡口,那里长满了青草,水边树上的浓阴深处黄莺鸟在鸣叫。画面的醒目之处是涧水流得很急,春潮汹涌,一只渡船被冲得歪斜横着。这种常见的村野之景,当地人是不会注意的,但诗人是到这里来做地方长官刺史的,他要到处去视察,关注民情。他在另一首诗中写到:“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可见他是一个爱民,有良知的官员。既是官,又是诗人,自然有不同于他人的敏锐感觉,所以他看到这样的村野之景不仅在意,而且立即将之纳入到审美的视野,引起其他的联想。村野之景是诗人爱的,首句“独怜”二字可见。他人未必爱,“我”偏爱。“我”是父母官,这是“我”的人民生息的地方,应该爱。另外,景中有情,“我”为什么爱此景?因为此景就是自然,就是本真。下雨了,渡口无人;水涨了,渡船被冲得歪斜;天晴了,有人过涧,就有人摆渡。一切都自然而然,这不是为政之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