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5-22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①初发:启程。扬子:长江又称扬子江。此处指长江上渡口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姓元的朋友,行大。校书:官名,掌校理典籍。唐代秘书省及弘文馆均设校书郎。②亲爱:指好友。③归棹洛阳人:指自己乘舟回归洛阳。广陵:郡名,即今江苏扬州市。④沿洄:顺流而下叫沿,逆流而行叫洄。
 
【解题】
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前后曾游广陵(今江苏扬州),次年西归。此诗约作于由扬州启程返归时。初发,启程。扬子:扬子津,渡口名,在今江苏扬州南,近瓜洲。元大,名不详。校书,官名,唐秘书省置校书郎,掌校勘典籍。诗中抒写辞别友人之依依离情,生动感人;末以舟行回旋,喻世事反复难以自主,感慨遥深。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
 
【译文】 凄楚而别,我离开了亲爱的友人;扁舟轻荡,驶入了烟波浩渺的长江。回归洛阳的船儿,离广陵已越来越远,但云雾中广陵的树色仍依稀可见,晓钟的残音还萦绕在耳边……。今日一别,天各一方,再次相逢,未知何处?世事如波上之舟,颠簸不定;身世随宦海浮沉,又怎能定居一乡?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代宗广德元年(763),韦应物被任命为洛 阳丞。乘船离广陵赴任洛阳的途中,因思念友人元大,故作此诗。
 
   “凄凄去亲爱”,诗人怀着凄怆的心情告别朋友元大。以“亲爱”二字 称友人,足见二人交谊的深厚与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泛泛入烟雾”,但船 终于启行了,荡漾着慢慢驶入大江茫茫烟雾之中。“泛泛”,荡漾的样子、 浮动的样子。诗人惆怅若失的心恰如荡漾在烟雾迷蒙的江面上的客船, 景物也似不自觉地染上了诗人的离情,变得朦胧迷茫了。
 
    诗人摇桨向着洛阳归去,忽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 隐隐传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向为人称道,号为“六朝佳句”。 对仗工严又无人工痕迹,且用倒装语序,正常的语序是“人划棹归洛阳,广 陵残钟响彻树林”。这是一种诗意的语言,一种诗性的表达。钟声越来越 细,树影越来越小,友人越来越远,离别背景物全然引出,更觉离别的苦痛 与心伤。
 
    在这分别之际,朋友之间难舍难分,诗人满怀愁绪。“亲爱的朋友啊, 今天我们在此分别,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呢?世事难料,如同江上浮动的 小船,不一定要飘向何方,哪能由我们自己做主啊。”诗人一方面申述朋 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自我开解,亦安慰友人。看似平淡,却饱含着诗 人浓浓的深情,传达无限情意。
 
   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人心弦。《唐诗笺要》评此诗 说:“数字内无数逗露,无数包含,了却情人多少公案。元明间才人为一 ‘情’字作传奇千百出,不敌这首。”话说虽得有些夸张,却把握住了此诗 “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高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