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小姑
聊城县窦某者,乾隆间以武艺举于乡,有三子一女,皆骁勇趫捷,女即小姑也。窦尝为客商保镖,以红三角旗为记,南北往来,无少差误,以是人皆信之。后踵门求保者无虚日,父子应接不暇,广请伙友,开行于城东射书台下,是时北五省绿林豪杰最多,然无不知窦家红旗标之不可犯。惟直隶某寨盗魁黄天狗者,膂力过人,啸聚颇众,不甚心服。 窦偶经其地, 亦加意提防,从未相值,一较低昂。
一日,省垣某达官干仆,领健骡百余头,驼银十数万金,将诣京师,限有日期,投窦行中乞保,行中人适皆派出,无一在家者。某仆绕床头顿足迭唤奈何。窦妻踌躇无计。欲出辞之。小姑从容起曰:“路上失镖。固败吾名;标至行中而不能行。误人家事,亦败吾名也。”母曰:“然则奈何?”小姑曰:“儿亦曾从父学习弓马,雄冠而出, 自问尚堪胜任。”母曰:“吾闻某寨之恶,汝父尚惮之,此去必过其地,汝能当之乎?”小姑曰:“请试之。”遂易男子装束,挟弹牵马,驱镖而出。
行六七日,将过某寨,小姑见距寨十余里,有店甚大,时且薄暮。率众投之。小姑坐店外,倚弓于墙,把壶啜茗。无何,一总角小儿,以火寸爇火,嬉戏左右,小姑不以为意,小儿潜焦其弓弦而遁。及晓复行, 离店数里,丛树中群盗突至,牵其驼骡而走。小姑奋臂关弓,弹丸未出,崩然一声,弦分两段,谛审之,始悟昨日火寸之有由。即策马反身而走,违盗稍远,截发接弦,试之颇固。仍跃马前来,见驼骡已半进寨门,乃厉声曰:“汝等不识乃公,而来讨死耶?”霹雳一声,一盗已倒于地。手中丸未尽,百步间,伏尸十数人。天狗知不能敌,忙摇手曰:“且勿且勿! 小子无知,遽犯宝镖,幸不见罪!”即回头叱去左右。 已而又曰:“知足下路出敝寨,备有菲酌,能不吝光顾否?”小姑意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径允之,遂与天狗并辔而进。寨外驼骡,以及夫役人等,命左右就地供给。及至其处,水陆珍羞,咄嗟而办。三巡酒后,天狗以匕首戳肉一脔,起向小姑曰:“戋戋微敬,幸不我辞。”意将伺小姑启吻,直刺其喉。小姑致声:“不敢!”以口接之,即嚼折刀头半寸许,适见燕语梁间,唾刀头刺之,燕立堕。天狗为之失色, 因谓小姑曰:“虎父无犬子,信然!今日几交臂失之!敢请俯收门下,厕诸弟子之列。”且商之曰:“君家红旗,人多假冒,此后旗上,望添二白带缀之,则燕赵诸寨,无人敢正眼觑矣。”于是将所劫之物,一并送还,及出,某仆惊喘不能动,强扶上马同行。
年余后,绿林中始知为窦某之女,共相咋舌曰:“其女如此,其父子可知!”由是东昌窦家镖之名噪天下,因戏呼旗上白带为窦小姑裹足帛云。
《窦小姑》选自清代人须方岳所著的《聊摄丛谈》一书,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短篇小说,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山东聊城开镖局的窦某的女儿窦小姑,在父兄不在的情况下,慨然承诺解银护镖的重任,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和高超的武艺,降服“盗魁”黄天狗一伙的故事。作者通过带有夸张性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武功绝伦的巾帼女豪杰的形象。
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人物性格塑造是小说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一位人物,他的性格都是由诸多方面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做到从每一个侧面来反映人物性格,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作者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选取几个侧面,集中笔墨去勾勒渲染,以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所讲的“以少总多”的效果。读过《窦小姑》这篇小说后,就会为作者的“以少总多”的深湛功力所折服。
作者在开篇先有条不紊地向读者介绍了窦小姑的家庭和其父所创设的窦家镖局。顺便提到了“膂力过人,啸聚颇众”而又对窦家镖局一向“不甚心服”的直隶盗魁黄天狗。黄天狗的出现,为下文窦小姑同其发生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某达官欲以“驼银十数万金”诣京师,而令干仆到窦家镖局寻求保标,恰恰此时“行中人适皆派出,无一在家者”。作者以“某仆绕床头顿足迭唤奈何”,窦妻“踌躇无计,欲出辞之”,来表现仆人的焦急和窦妻的无奈。作者只用了三言两话,就勾勒出一种紧迫的形势,造出了种种悬念,为窦小姑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就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窦小姑出场了:
“小姑从容起曰:‘路上失镖,固败吾名;镖至行中而不能行,误人家事,亦败吾名也。’母曰:‘然则奈何?’小姑曰:‘儿亦曾从父学习弓马,雄冠而出, 自问尚堪胜任。’”
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寥寥数语,将窦小姑那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窦小姑同黄天狗一伙盗寇的交锋,是小说的中心环节,作者以其周密的构思和精当的剪裁,将窦小姑降服盗魁黄天狗的经过写得曲折摇曳,变幻跌宕,如波澜起伏,似峰回路转,惊心动魄,引人入胜。黄天狗先是派一名“总角小儿”在窦小姑周围“嬉戏”,“以火寸爇火”,烧焦了小姑的弓弦。黄天狗的狡诈从中可见一斑。而未曾交手,兵器先损,读者亦不能不为小姑捏一把汗。果然窦小姑在同强盗交手时“弹丸未出,崩然一声,弦分两段”,在这性命攸关之际,小姑“即策马反身而走,违盗稍远,截发接弦,试之颇固。仍跃马前来……霹雳一声,一盗已倒于地。手中弹丸未尽,百步间,伏尸十数人。”这一退一进,以及窦小姑的一连串的动作,将其遇乱不惊,从容不迫的风度和高强的射技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至于强贼黄天狗用匕首戳肉让窦小姑“品尝”一段,写得更是精采纷呈,惊险异常。狡猾的黄天狗想借献肉之机刺杀窦小姑,窦小姑明知其中之诈,却泰然处之,“以口接之,即嚼折刀头半寸许,适见燕语梁间,唾刀头刺之,燕立堕。天狗为之失色……”作者以其夸张的笔法,描绘了窦小姑以牙齿啮断利刃,并随口喷出,射杀梁间栖燕,威慑群寇的故事,奇特之处,大大超出了一般的见闻,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酣畅淋漓,快人朵颐。至此,一位生动丰满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但作者并未就此止笔,仿佛信手拈上一句:“及出,某仆惊喘不能动,强扶上马同行”。这一笔既照顾了故事情节的完整,又从另一侧面对窦小姑的形象作了有力的衬托。
在这篇八百多字的小说中,作者运笔生风,将窦小姑等众多人物描绘得生动逼真,窦小姑的勇敢机智、黄天狗的狡诈险毒、窦妻的踌躇耽忧,仆人的焦躁懦弱,无不神形毕肖,就如清人金圣叹说的那样:“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者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名,一睹事实,就知其某人某人也。”
还应补充一笔的是,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窦小姑的面目身段,作者一笔未提,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意造成的空白,以启迪读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女英雄的形象。鲁迅先生讲:“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我们读《窦小姑》,也有同感。读者不妨驰骋想象,一想小姑的风采。
一日,省垣某达官干仆,领健骡百余头,驼银十数万金,将诣京师,限有日期,投窦行中乞保,行中人适皆派出,无一在家者。某仆绕床头顿足迭唤奈何。窦妻踌躇无计。欲出辞之。小姑从容起曰:“路上失镖。固败吾名;标至行中而不能行。误人家事,亦败吾名也。”母曰:“然则奈何?”小姑曰:“儿亦曾从父学习弓马,雄冠而出, 自问尚堪胜任。”母曰:“吾闻某寨之恶,汝父尚惮之,此去必过其地,汝能当之乎?”小姑曰:“请试之。”遂易男子装束,挟弹牵马,驱镖而出。
行六七日,将过某寨,小姑见距寨十余里,有店甚大,时且薄暮。率众投之。小姑坐店外,倚弓于墙,把壶啜茗。无何,一总角小儿,以火寸爇火,嬉戏左右,小姑不以为意,小儿潜焦其弓弦而遁。及晓复行, 离店数里,丛树中群盗突至,牵其驼骡而走。小姑奋臂关弓,弹丸未出,崩然一声,弦分两段,谛审之,始悟昨日火寸之有由。即策马反身而走,违盗稍远,截发接弦,试之颇固。仍跃马前来,见驼骡已半进寨门,乃厉声曰:“汝等不识乃公,而来讨死耶?”霹雳一声,一盗已倒于地。手中丸未尽,百步间,伏尸十数人。天狗知不能敌,忙摇手曰:“且勿且勿! 小子无知,遽犯宝镖,幸不见罪!”即回头叱去左右。 已而又曰:“知足下路出敝寨,备有菲酌,能不吝光顾否?”小姑意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径允之,遂与天狗并辔而进。寨外驼骡,以及夫役人等,命左右就地供给。及至其处,水陆珍羞,咄嗟而办。三巡酒后,天狗以匕首戳肉一脔,起向小姑曰:“戋戋微敬,幸不我辞。”意将伺小姑启吻,直刺其喉。小姑致声:“不敢!”以口接之,即嚼折刀头半寸许,适见燕语梁间,唾刀头刺之,燕立堕。天狗为之失色, 因谓小姑曰:“虎父无犬子,信然!今日几交臂失之!敢请俯收门下,厕诸弟子之列。”且商之曰:“君家红旗,人多假冒,此后旗上,望添二白带缀之,则燕赵诸寨,无人敢正眼觑矣。”于是将所劫之物,一并送还,及出,某仆惊喘不能动,强扶上马同行。
年余后,绿林中始知为窦某之女,共相咋舌曰:“其女如此,其父子可知!”由是东昌窦家镖之名噪天下,因戏呼旗上白带为窦小姑裹足帛云。
《窦小姑》选自清代人须方岳所著的《聊摄丛谈》一书,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短篇小说,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山东聊城开镖局的窦某的女儿窦小姑,在父兄不在的情况下,慨然承诺解银护镖的重任,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和高超的武艺,降服“盗魁”黄天狗一伙的故事。作者通过带有夸张性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武功绝伦的巾帼女豪杰的形象。
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人物性格塑造是小说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一位人物,他的性格都是由诸多方面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做到从每一个侧面来反映人物性格,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作者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选取几个侧面,集中笔墨去勾勒渲染,以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所讲的“以少总多”的效果。读过《窦小姑》这篇小说后,就会为作者的“以少总多”的深湛功力所折服。
作者在开篇先有条不紊地向读者介绍了窦小姑的家庭和其父所创设的窦家镖局。顺便提到了“膂力过人,啸聚颇众”而又对窦家镖局一向“不甚心服”的直隶盗魁黄天狗。黄天狗的出现,为下文窦小姑同其发生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某达官欲以“驼银十数万金”诣京师,而令干仆到窦家镖局寻求保标,恰恰此时“行中人适皆派出,无一在家者”。作者以“某仆绕床头顿足迭唤奈何”,窦妻“踌躇无计,欲出辞之”,来表现仆人的焦急和窦妻的无奈。作者只用了三言两话,就勾勒出一种紧迫的形势,造出了种种悬念,为窦小姑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就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窦小姑出场了:
“小姑从容起曰:‘路上失镖,固败吾名;镖至行中而不能行,误人家事,亦败吾名也。’母曰:‘然则奈何?’小姑曰:‘儿亦曾从父学习弓马,雄冠而出, 自问尚堪胜任。’”
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寥寥数语,将窦小姑那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窦小姑同黄天狗一伙盗寇的交锋,是小说的中心环节,作者以其周密的构思和精当的剪裁,将窦小姑降服盗魁黄天狗的经过写得曲折摇曳,变幻跌宕,如波澜起伏,似峰回路转,惊心动魄,引人入胜。黄天狗先是派一名“总角小儿”在窦小姑周围“嬉戏”,“以火寸爇火”,烧焦了小姑的弓弦。黄天狗的狡诈从中可见一斑。而未曾交手,兵器先损,读者亦不能不为小姑捏一把汗。果然窦小姑在同强盗交手时“弹丸未出,崩然一声,弦分两段”,在这性命攸关之际,小姑“即策马反身而走,违盗稍远,截发接弦,试之颇固。仍跃马前来……霹雳一声,一盗已倒于地。手中弹丸未尽,百步间,伏尸十数人。”这一退一进,以及窦小姑的一连串的动作,将其遇乱不惊,从容不迫的风度和高强的射技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至于强贼黄天狗用匕首戳肉让窦小姑“品尝”一段,写得更是精采纷呈,惊险异常。狡猾的黄天狗想借献肉之机刺杀窦小姑,窦小姑明知其中之诈,却泰然处之,“以口接之,即嚼折刀头半寸许,适见燕语梁间,唾刀头刺之,燕立堕。天狗为之失色……”作者以其夸张的笔法,描绘了窦小姑以牙齿啮断利刃,并随口喷出,射杀梁间栖燕,威慑群寇的故事,奇特之处,大大超出了一般的见闻,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酣畅淋漓,快人朵颐。至此,一位生动丰满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但作者并未就此止笔,仿佛信手拈上一句:“及出,某仆惊喘不能动,强扶上马同行”。这一笔既照顾了故事情节的完整,又从另一侧面对窦小姑的形象作了有力的衬托。
在这篇八百多字的小说中,作者运笔生风,将窦小姑等众多人物描绘得生动逼真,窦小姑的勇敢机智、黄天狗的狡诈险毒、窦妻的踌躇耽忧,仆人的焦躁懦弱,无不神形毕肖,就如清人金圣叹说的那样:“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者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名,一睹事实,就知其某人某人也。”
还应补充一笔的是,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窦小姑的面目身段,作者一笔未提,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意造成的空白,以启迪读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女英雄的形象。鲁迅先生讲:“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我们读《窦小姑》,也有同感。读者不妨驰骋想象,一想小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