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第三十三、三十四回节选)
却说王夫人唤上金钏儿的母亲来,拿了几件簪环,当面赏了;又吩咐:“请几众僧人念经超度他。”金钏儿的母亲磕了头,谢了出去。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进来又被王夫人数说教训了一番,也无可回说。看见宝钗进来,方得便走出,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信步走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早不觉倒抽了一口凉气,只得垂手一旁站着。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委委琐琐的。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是什么原故?”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如今见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明白了, 只是怔怔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门上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与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命:“快请厅上坐。”急忙进内更衣。 出来接见时,却是忠顺府长府官,一面彼此见了礼,归坐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府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先生做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摸不着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府官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老先生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说:‘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先生转致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之意,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出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忙赶来, 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况更加以‘引逗’二字!”说着便哭。
贾政未及开口,只见那长府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隐饰:或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呢?”宝玉连说:“实在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府官冷笑两声道:“现有证据,必定当着老大人说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说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了魂魄, 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知道?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不过他,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府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了!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告辞走了。
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去了。才回身时,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命小厮:“给我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吓得骨软筋酥,赶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去, 由你野马一般!”喝叫:“跟上学的人呢?”
贾环见他父亲甚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脑袋这么大,身子这么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过来了。”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 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 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若外人知道,祖宗的颜面何在!”喝命:“叫贾琏、赖大来!”
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去叫,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句,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其意,将眼色一丢,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去,喝命:“今日再有人来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咬指吐舌,连忙退出。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连声:“拿宝玉来!拿大棍拿绳来!把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到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齐答应着,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凶多吉少;那里知道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旋转,怎得个人往里头捎信,偏偏的没个人来,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妈妈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偏又耳聋,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做“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呢?”
宝玉急的手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宝玉自知不能讨饶,只是呜呜的哭。贾政还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 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
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赶着上来,恳求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 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知道气急了,忙乱着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听了,不及去回贾母,便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扶了一个丫头,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贾政正要再打,一见王夫人进来,更加火上浇油,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手走开, 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且炎暑天气,老太太身上又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一片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去,由腿看至臀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苦命的儿”来。因哭出“苦命儿”来,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李纨、凤姐及迎、探姊妹两个,也都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李纨禁不住也抽抽搭搭的哭起来了。贾政听了,那泪更似走珠一般滚了下来。正没开交处,忽听丫环来说:“老太太来了——”一言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就干净了!”
贾政见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摇头喘气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说道:“大暑热的天,老太太有什么吩咐,何必自己走来,只叫儿子进去吩咐便了。”贾母听了,便止步喘息,一面厉声道:“你原来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老太太这话,儿子如何当的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了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儿就禁的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日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着!”说着,也不觉泪往下流。贾政又陪笑道:“老太太也不必伤感,都是儿子一时性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两声道:“你也不必和我赌气,你的儿子, 自然你要打就打。想来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命人:“去看轿!——我和你太太、宝玉儿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答应着。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儿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是不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说道:“母亲如此说,儿子无立足之地了!”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不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命:“快打点行李车辆轿马回去!”贾政直挺挺跪着,叩头谢罪。
贾母一面说,一面来看宝玉,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
早有丫环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这个样儿,怎么搀着走的?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众人听了,连忙飞跑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放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屋里。
彼时贾政见贾母怒气未消,不敢自便,也跟着进来。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一声“肉”一声“儿”的哭道:“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撂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己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儿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该打到这个分儿!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算吗?”贾政听说,方诺诺的退出去了。
此时薛姨妈、宝钗、香菱、袭人、湘云等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 自己插不下手去,便索性走出门,到二门前,命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儿和金钏儿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知道了?”焙茗道:“那琪官儿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昔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挑唆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蛆。那金钏儿姐姐的事,大约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跟老爷的人说。”
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来,只见众人都替宝玉疗治调停完备。贾母命:“好生抬到他屋里去。”众人一声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的散去了,袭人方才进前来,经心服侍细问。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略动一动,宝玉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下来了。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阔的僵痕高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环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你们别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 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 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道:“明日再来看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这有什么的?只劝他好生养着,别胡思乱想,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栉沐。宝玉默默的躺在床上,无奈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热如火炙,略展转时,禁不住“嗳呦”之声。那时天色将晚, 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两三个丫环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 因说道:“你们且去梳洗,等我叫时再来。”众人听了,也都退出。
这里宝玉昏昏沉沉,只见蒋玉函走进来了,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一时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里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又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了?”黛玉急得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们拿咱们取笑儿了。”宝玉听说,赶忙的放了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刚出了后院,凤姐从前头已进来了。问宝玉:“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接着薛姨妈又来了。一时贾母又打发了人来。
至掌灯时分,宝玉只喝了两口汤,便昏昏沉沉的睡去。接着周瑞媳妇、吴新登媳妇、郑好时媳妇,这几个有年纪长来往的,听见宝玉捱了打,也都进来。袭人忙迎出来,悄悄的笑道:“婶娘们略来迟了一步,二爷睡着了。”说着,一面陪他们到那边屋里坐着,倒茶给他们吃。那几个媳妇子都悄悄的坐了一回,向袭人说:“等二爷醒了,你替我们说罢。”
《宝玉挨打》虽然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断,但不少读者注意到它,并把它作为封建卫道士与封建叛逆者的矛盾激化去看待。这是正确的,因为有助于对其主题的理解。
《红楼梦》的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的:“玄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佳人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流言家见宫闱秘事。”鲁迅这段话,一方面批判了“别求深义”的“揣测之说”,另一方面确实也强调了读者的主观感受,对主题理解的多样性。这部优秀小说,令人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
宝玉挨打,在《红楼梦》里有两处,一实一虚,实的就是三十三回,虚的是三十四回薛蟠的一段话:“难道宝玉是天玉?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夫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治的,好好儿的叫去骂了一顿。今日越发扯上我了!”实写的就是三十三回。由于贾环的诬陷以及宝玉对琪官的态度,激怒了贾政,宝玉遭到一顿狠打,最后在贾母的干预下以贾政的失败而告终。
要了解宝玉挨打的意义,既要从这段小说描写的本身去看,也要结合小说的整体和时代背景去看。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百家争呜的局面消失了,人的尊严也消失了。其后又经过宋代的存天理、灭人欲,明、清残酷的文字狱,对人性的摧残达到了顶点。但是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是压抑不了的。晋陶潜的归隐山林,唐李白的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明袁宏道的“各任其性”,清戴震的“使人各得其情,各遂所欲”。这些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佼佼者,与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反封建宣言“做你所愿意做的”是相似的。作为一个深深扎根于现实的作家,曹雪芹虽不可能预见封建制度的崩溃,但“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他呼吸而领会之,写出了人性解放的悲剧。“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不少人把它看成封建制度的灭亡。当然也是一家之言,但作为个性解放在浓黑的封建社会里的悲惨结局,可不可以呢?应该是可以的。
宝玉挨打在全书里确实是宝玉与贾政最激烈的一次较量。在“父为子纲”的社会里,宝玉吃苦头是免不了的,但结果却是贾政失败,不得不说:“从此以后,再也不打他了。”宝玉的个性丝毫没有改变,当黛玉说:“你可都改了吧!”他却说:“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看来真是其志弥坚。
表面上看这是个性解放的胜利,是人的尊严的胜利,但这胜利仍然是个悲剧,因为它是建筑在贾母这个贾府最高权威的疼爱上。疼爱超过了家法,超过了父亲的尊严,超过了封建制度的约制,但这并非普遍真理,天地君臣父子依然等级森严。被统治者依赖于统治者的人治社会依然存在,只要贾母一死或改变了主意,个性解放就失去了依据。三百多年前的曹雪芹虽然不能找到出路,但客观上却反映出在封建的人治社会里,个性解放的悲凉。
宝玉为什么挨打呢?贾政说了几条理由:“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习,逼淫母婢。”这理由似是堂堂正正,其实只是表面的理由。即使不说上述所举是否真实,就算真实,但在贵家公子里,也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事。当贾琏与鲍二家的媳妇私通被王熙凤发现,告状告到贾母,贾母也只说:“那个猫儿不吃腥”,并不以为犯罪。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通奸,也并不以为耻。至于流荡优伶,更是不屑一提的小事。靠祖宗的庇荫,有几个公子哥儿是认真读书上进的,就连贾政年青时也未必循规蹈矩,所以贾母揭他的老底:“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日你父亲怎样教训你来着!”贾政不是通过科举去当官的,他没有这本事,他是靠“顶班”去当官的。但贾政是讲究为官作宦、仕途经济的人,而宝玉恰恰是极端反对为官作宦、仕途经济的人。一个代表封建,一个是代表封建的叛逆,是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激化的结果,以宝玉挨打而达到高潮。
为了强化宝玉这种性格,在前一回里,作者安排了一段宝玉和湘云的对话。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你就不愿考举人进士的,也应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 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什么来?”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到别的屋里坐吧,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知经济的人。”看来宝玉的观点确实很鲜明,即使对他敬重的湘云,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个性。
除了观点的冲突之外,挨打的原因还由于贾环的诬陷和人类意识中的逆反心理。贾政具有这种逆反心理,贾环也有这种心理。由于贾母对宝玉的疼爱保护,贾政虽是宝玉之父,却一直管束不了宝玉,这是以“父为子纲”的贾政受不了的,所以一听贾环的谗言,问也不问,举起板子就打宝玉。当王夫人抱住板子并抬出老太太的招牌庇护宝玉时,贾政却冷笑说出这样的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就是这心理的具体表现。贾环是庶出之子,地位比宝玉低,不平等的境遇,也使他产生一种要报复的逆反心理,诬陷就不足为怪了。作者心中雪亮,在题目上腕底生风地用一个“手足耽耽”。虽然是同父兄弟,但却虎视眈眈、势同水火,必欲去之而后快。这在一个未成年的小兄弟中出现,实在可怖,而封建罪恶却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这段故事中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各具性格,并非是苍白无力概念化的图解。宝玉是封建社会的狂人,“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在挨打这一回里,“如狂”的性格非常突出。他执着于自己的追求,虽挨打而不悔。在虚伪的社会里,他偏要追求真情和纯洁的爱。被打后有两个细节可以看出他性格的深化。一是三十四回宝钗来看他。他想到:“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样怜惜之意,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如何悲戚呢?……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在封建社会里,能如此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压迫而动摇,境界确实高出常人一筹。其二是他送两帕旧手绢给黛玉,作为定情的信物,如果说他以前还迟疑彷徨的话,这一打却使他对黛玉的爱情坚贞不移了。
贾政是这场戏的主角之一,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出自光宗耀祖,发扬家风的立场,他对宝玉不满,但他又是宝玉的生父。维护封建制度是他性格的主流,在这主流之下还有他的个性。当王夫人抱着宝玉大哭时,他长叹一声,向椅子坐了,泪如雨下,后来跟着贾母进屋,也觉得自己打重了。这不能不说除了阶级性之外他多少还有点人性。他外表似乎威严刚毅,实际上却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奴才。贾母责备他时,他只能“直挺挺跪着,叩头谢罪。”对弱者是狼,对强者是羔羊,正是贾政这类奴才的本质。
贾母这个人物的性格最复杂,她既代表了等级森严的封建上层人物,但又处处支持宝玉的逆反性格。她既珍惜门第的光荣历史,却不严格要求宝玉读书致仕,而听任宝玉在女孩的队伍中厮混。在一定程度上她爱宝玉超过了封建礼法,即使后来她拆散宝、黛的姻缘,但其出发点还是为了宝玉好。在挨打这一节里,她是贾政的对立面。她的形象是“溺爱”型的形象。
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即使是一个片断,也闪耀着瑰丽的艺术光彩。不但结构宏大。前后紧密呼应,而且波澜叠出,舒缓有致。
描写的场面是封建贵族家里的特定场面,挨打的人——宝玉是特定的人。他是贾母的命根子,因而他的挨打,就象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同的人物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态度。先说凤姐,宝玉挨打之后,有关她的描写只有三处,一是宝玉刚被打完, 丫环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糊涂东西!也不睁眼瞧瞧,这个样儿,怎么搀着走的?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春凳抬出来呢?”二是在怡红院黛玉看宝玉的时候,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凤姐进来以后,只问:“可好了些?想吃什么?叫人往我那里取去。”作者著墨不多,三言两语,活脱脱写出凤姐这个管家的少奶奶的身份。三是黛玉站在花阴下,看见李纨、迎春等人,一批一批的去怡红院,只不见凤姐来。心里想:“他怎么不来瞧瞧宝玉呢?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太太的好儿才是呢。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果然,贾母搭着凤姐的手来了。以黛玉的眼光去看凤姐:与其说凤姐关心宝玉,不如说她关心大管家的地位,她必须讨好贾母!
再看袭人,她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她将来的出路在宝玉身上。她对宝玉的态度与别的丫头自然又不同,先是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因为她是下人,眼泪是不必象小姐那样遮遮掩掩的。随着看到宝玉腿上被打得伤痕累累,不觉咬着牙喊出:“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一个温柔敦厚的典型的封建奴才,也喊出了对主子的埋怨,这除了她确实爱着宝玉并和她将来的出路有关之外,还由于她这个阶层一直处于受压迫的地位。金钏儿之死,不能不在她心里留下长长的阴影。宝玉有个三长两短,她的靠山就失去了,“可叫人怎么办呢?”
宝玉在怡红院养伤时,第一个来探望的是宝钗。她是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的。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托”字,一方面说明宝钗的端庄凝重,一方面也说明宝钗对宝玉的爱,所以连送个药丸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她又向袭人说了药的用法和效果。这并非闲笔,它不但写了宝钗学识的广博,更主要的是鼓舞宝玉治病的信心。后面作者对宝钗又作了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宝钗见他睁开眼睛说话,不象先时,心里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一个娇羞庄重,欲言又止的少女形象,被勾划得活灵活现,明显地流露出她对宝玉的爱。五十年代论宝钗,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总冠之以奸诈邪恶、权谋机变。这不符合书里宝钗的艺术形象,也不符合作者的“金钗雪里埋”的悲剧意图。舒芜说得对:“在芙蓉与恶草之间选择芙蓉,不算什么希奇;在芙蓉与牡丹之间选择芙蓉,这才是风流高格调。”贬低宝钗,实际贬低了宝玉、黛玉。
黛玉是带着哭肿了的眼睛去看宝玉的。“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她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仅就眼睛肿得象桃儿一般,就足够说明了黛玉的深情。远非宝钗和其他人所能比。“身子欠起来”这是写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也比他对宝钗要深得多,宝钗来时,宝玉只是睁开眼睛而已。这样深刻、细微的描写,更是处处可见,接着写到黛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已经浸透了浓重的悲凉,而黛玉千言万语只凝得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宝玉的回答是:“你放心。……我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黛玉的话真是大有深意,不但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而且包含着对爱情肯定的期望。宝玉真不愧是黛玉的唯一知己,他深知黛玉之心,所以回答非常真诚和肯定:“你放心。”三个普通的字,却字字千钧。如果他们不是在公开场合谈话,那么“这些人,”只能是指黛玉,因为宝玉对黛玉的爱是专一的。宝玉既然表了态,后面送帕定情就是事件必然的发展。我们看曹雪芹写得多么妙!
除了围绕挨打描绘出形形式式的众生相之外,其他精彩之处,令人美不胜收。如贾政打宝玉之前神态的多层次变化:先是无气的,但见宝玉对应不似往日,就有了三分气;听到琪官的事以后,气得目瞪口歪;及至听了贾环的谗言,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这一声大叫,简直是睛天霹雳,蕴蓄已久的对封建逆子的愤怒,一下全爆发出来。又如宝玉将要被打,密锣紧鼓中,作者忽又忙里偷闲,从容不迫地插入一段“急惊凤遇着慢郎中的情节。宝玉急于向贾母报讯,可叹却偏偏找上一个又聋又傻的老婆子。一急一缓,互为对应,真写得妙趣横生,令人啼笑皆非,叹为观止。至于文字的凝练、通俗,对话的各具个性等等,在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进来又被王夫人数说教训了一番,也无可回说。看见宝钗进来,方得便走出,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信步走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早不觉倒抽了一口凉气,只得垂手一旁站着。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委委琐琐的。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是什么原故?”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如今见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明白了, 只是怔怔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门上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与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命:“快请厅上坐。”急忙进内更衣。 出来接见时,却是忠顺府长府官,一面彼此见了礼,归坐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府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先生做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摸不着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府官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老先生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说:‘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先生转致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之意,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出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忙赶来, 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况更加以‘引逗’二字!”说着便哭。
贾政未及开口,只见那长府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隐饰:或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呢?”宝玉连说:“实在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府官冷笑两声道:“现有证据,必定当着老大人说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说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了魂魄, 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知道?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不过他,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府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了!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告辞走了。
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去了。才回身时,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命小厮:“给我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吓得骨软筋酥,赶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去, 由你野马一般!”喝叫:“跟上学的人呢?”
贾环见他父亲甚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脑袋这么大,身子这么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过来了。”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 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 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若外人知道,祖宗的颜面何在!”喝命:“叫贾琏、赖大来!”
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去叫,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句,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其意,将眼色一丢,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去,喝命:“今日再有人来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咬指吐舌,连忙退出。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连声:“拿宝玉来!拿大棍拿绳来!把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到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齐答应着,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凶多吉少;那里知道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旋转,怎得个人往里头捎信,偏偏的没个人来,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妈妈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偏又耳聋,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做“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呢?”
宝玉急的手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宝玉自知不能讨饶,只是呜呜的哭。贾政还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 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
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赶着上来,恳求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 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知道气急了,忙乱着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听了,不及去回贾母,便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扶了一个丫头,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贾政正要再打,一见王夫人进来,更加火上浇油,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手走开, 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且炎暑天气,老太太身上又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一片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去,由腿看至臀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苦命的儿”来。因哭出“苦命儿”来,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李纨、凤姐及迎、探姊妹两个,也都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李纨禁不住也抽抽搭搭的哭起来了。贾政听了,那泪更似走珠一般滚了下来。正没开交处,忽听丫环来说:“老太太来了——”一言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就干净了!”
贾政见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摇头喘气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说道:“大暑热的天,老太太有什么吩咐,何必自己走来,只叫儿子进去吩咐便了。”贾母听了,便止步喘息,一面厉声道:“你原来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老太太这话,儿子如何当的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了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儿就禁的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日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着!”说着,也不觉泪往下流。贾政又陪笑道:“老太太也不必伤感,都是儿子一时性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两声道:“你也不必和我赌气,你的儿子, 自然你要打就打。想来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命人:“去看轿!——我和你太太、宝玉儿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答应着。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儿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是不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说道:“母亲如此说,儿子无立足之地了!”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不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命:“快打点行李车辆轿马回去!”贾政直挺挺跪着,叩头谢罪。
贾母一面说,一面来看宝玉,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
早有丫环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这个样儿,怎么搀着走的?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众人听了,连忙飞跑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放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屋里。
彼时贾政见贾母怒气未消,不敢自便,也跟着进来。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一声“肉”一声“儿”的哭道:“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撂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己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儿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该打到这个分儿!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算吗?”贾政听说,方诺诺的退出去了。
此时薛姨妈、宝钗、香菱、袭人、湘云等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 自己插不下手去,便索性走出门,到二门前,命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儿和金钏儿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知道了?”焙茗道:“那琪官儿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昔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挑唆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蛆。那金钏儿姐姐的事,大约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跟老爷的人说。”
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来,只见众人都替宝玉疗治调停完备。贾母命:“好生抬到他屋里去。”众人一声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的散去了,袭人方才进前来,经心服侍细问。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略动一动,宝玉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下来了。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阔的僵痕高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环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你们别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 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 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道:“明日再来看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这有什么的?只劝他好生养着,别胡思乱想,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栉沐。宝玉默默的躺在床上,无奈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热如火炙,略展转时,禁不住“嗳呦”之声。那时天色将晚, 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两三个丫环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 因说道:“你们且去梳洗,等我叫时再来。”众人听了,也都退出。
这里宝玉昏昏沉沉,只见蒋玉函走进来了,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一时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里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又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了?”黛玉急得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们拿咱们取笑儿了。”宝玉听说,赶忙的放了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刚出了后院,凤姐从前头已进来了。问宝玉:“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接着薛姨妈又来了。一时贾母又打发了人来。
至掌灯时分,宝玉只喝了两口汤,便昏昏沉沉的睡去。接着周瑞媳妇、吴新登媳妇、郑好时媳妇,这几个有年纪长来往的,听见宝玉捱了打,也都进来。袭人忙迎出来,悄悄的笑道:“婶娘们略来迟了一步,二爷睡着了。”说着,一面陪他们到那边屋里坐着,倒茶给他们吃。那几个媳妇子都悄悄的坐了一回,向袭人说:“等二爷醒了,你替我们说罢。”
袭人答应了,送他们出去。
《宝玉挨打》虽然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断,但不少读者注意到它,并把它作为封建卫道士与封建叛逆者的矛盾激化去看待。这是正确的,因为有助于对其主题的理解。
《红楼梦》的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的:“玄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佳人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流言家见宫闱秘事。”鲁迅这段话,一方面批判了“别求深义”的“揣测之说”,另一方面确实也强调了读者的主观感受,对主题理解的多样性。这部优秀小说,令人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
宝玉挨打,在《红楼梦》里有两处,一实一虚,实的就是三十三回,虚的是三十四回薛蟠的一段话:“难道宝玉是天玉?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夫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治的,好好儿的叫去骂了一顿。今日越发扯上我了!”实写的就是三十三回。由于贾环的诬陷以及宝玉对琪官的态度,激怒了贾政,宝玉遭到一顿狠打,最后在贾母的干预下以贾政的失败而告终。
要了解宝玉挨打的意义,既要从这段小说描写的本身去看,也要结合小说的整体和时代背景去看。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百家争呜的局面消失了,人的尊严也消失了。其后又经过宋代的存天理、灭人欲,明、清残酷的文字狱,对人性的摧残达到了顶点。但是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是压抑不了的。晋陶潜的归隐山林,唐李白的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明袁宏道的“各任其性”,清戴震的“使人各得其情,各遂所欲”。这些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佼佼者,与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反封建宣言“做你所愿意做的”是相似的。作为一个深深扎根于现实的作家,曹雪芹虽不可能预见封建制度的崩溃,但“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他呼吸而领会之,写出了人性解放的悲剧。“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不少人把它看成封建制度的灭亡。当然也是一家之言,但作为个性解放在浓黑的封建社会里的悲惨结局,可不可以呢?应该是可以的。
宝玉挨打在全书里确实是宝玉与贾政最激烈的一次较量。在“父为子纲”的社会里,宝玉吃苦头是免不了的,但结果却是贾政失败,不得不说:“从此以后,再也不打他了。”宝玉的个性丝毫没有改变,当黛玉说:“你可都改了吧!”他却说:“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看来真是其志弥坚。
表面上看这是个性解放的胜利,是人的尊严的胜利,但这胜利仍然是个悲剧,因为它是建筑在贾母这个贾府最高权威的疼爱上。疼爱超过了家法,超过了父亲的尊严,超过了封建制度的约制,但这并非普遍真理,天地君臣父子依然等级森严。被统治者依赖于统治者的人治社会依然存在,只要贾母一死或改变了主意,个性解放就失去了依据。三百多年前的曹雪芹虽然不能找到出路,但客观上却反映出在封建的人治社会里,个性解放的悲凉。
宝玉为什么挨打呢?贾政说了几条理由:“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习,逼淫母婢。”这理由似是堂堂正正,其实只是表面的理由。即使不说上述所举是否真实,就算真实,但在贵家公子里,也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事。当贾琏与鲍二家的媳妇私通被王熙凤发现,告状告到贾母,贾母也只说:“那个猫儿不吃腥”,并不以为犯罪。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通奸,也并不以为耻。至于流荡优伶,更是不屑一提的小事。靠祖宗的庇荫,有几个公子哥儿是认真读书上进的,就连贾政年青时也未必循规蹈矩,所以贾母揭他的老底:“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日你父亲怎样教训你来着!”贾政不是通过科举去当官的,他没有这本事,他是靠“顶班”去当官的。但贾政是讲究为官作宦、仕途经济的人,而宝玉恰恰是极端反对为官作宦、仕途经济的人。一个代表封建,一个是代表封建的叛逆,是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激化的结果,以宝玉挨打而达到高潮。
为了强化宝玉这种性格,在前一回里,作者安排了一段宝玉和湘云的对话。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你就不愿考举人进士的,也应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 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什么来?”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到别的屋里坐吧,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知经济的人。”看来宝玉的观点确实很鲜明,即使对他敬重的湘云,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个性。
除了观点的冲突之外,挨打的原因还由于贾环的诬陷和人类意识中的逆反心理。贾政具有这种逆反心理,贾环也有这种心理。由于贾母对宝玉的疼爱保护,贾政虽是宝玉之父,却一直管束不了宝玉,这是以“父为子纲”的贾政受不了的,所以一听贾环的谗言,问也不问,举起板子就打宝玉。当王夫人抱住板子并抬出老太太的招牌庇护宝玉时,贾政却冷笑说出这样的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就是这心理的具体表现。贾环是庶出之子,地位比宝玉低,不平等的境遇,也使他产生一种要报复的逆反心理,诬陷就不足为怪了。作者心中雪亮,在题目上腕底生风地用一个“手足耽耽”。虽然是同父兄弟,但却虎视眈眈、势同水火,必欲去之而后快。这在一个未成年的小兄弟中出现,实在可怖,而封建罪恶却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这段故事中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各具性格,并非是苍白无力概念化的图解。宝玉是封建社会的狂人,“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在挨打这一回里,“如狂”的性格非常突出。他执着于自己的追求,虽挨打而不悔。在虚伪的社会里,他偏要追求真情和纯洁的爱。被打后有两个细节可以看出他性格的深化。一是三十四回宝钗来看他。他想到:“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样怜惜之意,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如何悲戚呢?……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在封建社会里,能如此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压迫而动摇,境界确实高出常人一筹。其二是他送两帕旧手绢给黛玉,作为定情的信物,如果说他以前还迟疑彷徨的话,这一打却使他对黛玉的爱情坚贞不移了。
贾政是这场戏的主角之一,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出自光宗耀祖,发扬家风的立场,他对宝玉不满,但他又是宝玉的生父。维护封建制度是他性格的主流,在这主流之下还有他的个性。当王夫人抱着宝玉大哭时,他长叹一声,向椅子坐了,泪如雨下,后来跟着贾母进屋,也觉得自己打重了。这不能不说除了阶级性之外他多少还有点人性。他外表似乎威严刚毅,实际上却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奴才。贾母责备他时,他只能“直挺挺跪着,叩头谢罪。”对弱者是狼,对强者是羔羊,正是贾政这类奴才的本质。
贾母这个人物的性格最复杂,她既代表了等级森严的封建上层人物,但又处处支持宝玉的逆反性格。她既珍惜门第的光荣历史,却不严格要求宝玉读书致仕,而听任宝玉在女孩的队伍中厮混。在一定程度上她爱宝玉超过了封建礼法,即使后来她拆散宝、黛的姻缘,但其出发点还是为了宝玉好。在挨打这一节里,她是贾政的对立面。她的形象是“溺爱”型的形象。
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即使是一个片断,也闪耀着瑰丽的艺术光彩。不但结构宏大。前后紧密呼应,而且波澜叠出,舒缓有致。
描写的场面是封建贵族家里的特定场面,挨打的人——宝玉是特定的人。他是贾母的命根子,因而他的挨打,就象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同的人物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态度。先说凤姐,宝玉挨打之后,有关她的描写只有三处,一是宝玉刚被打完, 丫环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糊涂东西!也不睁眼瞧瞧,这个样儿,怎么搀着走的?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春凳抬出来呢?”二是在怡红院黛玉看宝玉的时候,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凤姐进来以后,只问:“可好了些?想吃什么?叫人往我那里取去。”作者著墨不多,三言两语,活脱脱写出凤姐这个管家的少奶奶的身份。三是黛玉站在花阴下,看见李纨、迎春等人,一批一批的去怡红院,只不见凤姐来。心里想:“他怎么不来瞧瞧宝玉呢?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太太的好儿才是呢。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果然,贾母搭着凤姐的手来了。以黛玉的眼光去看凤姐:与其说凤姐关心宝玉,不如说她关心大管家的地位,她必须讨好贾母!
再看袭人,她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她将来的出路在宝玉身上。她对宝玉的态度与别的丫头自然又不同,先是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因为她是下人,眼泪是不必象小姐那样遮遮掩掩的。随着看到宝玉腿上被打得伤痕累累,不觉咬着牙喊出:“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一个温柔敦厚的典型的封建奴才,也喊出了对主子的埋怨,这除了她确实爱着宝玉并和她将来的出路有关之外,还由于她这个阶层一直处于受压迫的地位。金钏儿之死,不能不在她心里留下长长的阴影。宝玉有个三长两短,她的靠山就失去了,“可叫人怎么办呢?”
宝玉在怡红院养伤时,第一个来探望的是宝钗。她是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的。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托”字,一方面说明宝钗的端庄凝重,一方面也说明宝钗对宝玉的爱,所以连送个药丸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她又向袭人说了药的用法和效果。这并非闲笔,它不但写了宝钗学识的广博,更主要的是鼓舞宝玉治病的信心。后面作者对宝钗又作了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宝钗见他睁开眼睛说话,不象先时,心里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一个娇羞庄重,欲言又止的少女形象,被勾划得活灵活现,明显地流露出她对宝玉的爱。五十年代论宝钗,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总冠之以奸诈邪恶、权谋机变。这不符合书里宝钗的艺术形象,也不符合作者的“金钗雪里埋”的悲剧意图。舒芜说得对:“在芙蓉与恶草之间选择芙蓉,不算什么希奇;在芙蓉与牡丹之间选择芙蓉,这才是风流高格调。”贬低宝钗,实际贬低了宝玉、黛玉。
黛玉是带着哭肿了的眼睛去看宝玉的。“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她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仅就眼睛肿得象桃儿一般,就足够说明了黛玉的深情。远非宝钗和其他人所能比。“身子欠起来”这是写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也比他对宝钗要深得多,宝钗来时,宝玉只是睁开眼睛而已。这样深刻、细微的描写,更是处处可见,接着写到黛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已经浸透了浓重的悲凉,而黛玉千言万语只凝得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宝玉的回答是:“你放心。……我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黛玉的话真是大有深意,不但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而且包含着对爱情肯定的期望。宝玉真不愧是黛玉的唯一知己,他深知黛玉之心,所以回答非常真诚和肯定:“你放心。”三个普通的字,却字字千钧。如果他们不是在公开场合谈话,那么“这些人,”只能是指黛玉,因为宝玉对黛玉的爱是专一的。宝玉既然表了态,后面送帕定情就是事件必然的发展。我们看曹雪芹写得多么妙!
除了围绕挨打描绘出形形式式的众生相之外,其他精彩之处,令人美不胜收。如贾政打宝玉之前神态的多层次变化:先是无气的,但见宝玉对应不似往日,就有了三分气;听到琪官的事以后,气得目瞪口歪;及至听了贾环的谗言,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这一声大叫,简直是睛天霹雳,蕴蓄已久的对封建逆子的愤怒,一下全爆发出来。又如宝玉将要被打,密锣紧鼓中,作者忽又忙里偷闲,从容不迫地插入一段“急惊凤遇着慢郎中的情节。宝玉急于向贾母报讯,可叹却偏偏找上一个又聋又傻的老婆子。一急一缓,互为对应,真写得妙趣横生,令人啼笑皆非,叹为观止。至于文字的凝练、通俗,对话的各具个性等等,在这里就不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