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琴精记
邓州人金生,名鹤云,美风调,乐琴书,为时辈所称许。宋嘉熙间,薄游秀州,馆一富家。其卧室,贴近招提寺。夜闻隔墙有歌声,乍远乍近,或高或低;初虽疑之, 自后无夜不闻,遂不为意。
一夕,月明风细,人静更深,不觉歌声起自窗外。窥之,则一女子,约年十七八,风鬟露鬓,绰约多姿。料是主家妾媵,夜出私奔,不敢启户。侧耳听其歌曰:
音音音,你负心,你真负心,孤负我到如今。记得当时,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寂寞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何处寻?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禁!
女子歌竟,敲户言曰:“闻君倜傥俊才,故冒禁以相亲,今乃闭户不纳,欲效鲁男子行耶?”鹤云闻言,不能自抑。才启户,女子拥至榻前矣。鹤云曰:“如此良夜,更会佳人,奈何烛灭樽前,竟不能为一款曲也。”女子曰:“得抱衾禂,以荐枕席,期在岁月,何必泥于今宵,况‘醉翁之意不在酒’乎?”乃解衣共入帐中,曲尽缱绻之乐。迨隔窗鸡唱,邻寺钟鸣,女子揽衣起曰:“奴回也。”鹤云嘱之再至。女子曰:“弗多言,管不教郎独宿。”遂悄悄而去。次夜,鹤云具酒肴以待,女子果迤逦而来。相与并坐。酣畅,女子仍歌昨夕之词。鹤云曰:“对新人,不宜歌旧曲;逢乐地,讵可道忧情!”因赓前韵而歌之曰:
音音音,知有心,知伊有心,勾引我到如今。最堪斯夕,灯前耦,花下斟;一笑胜千金。俄然云雨弄春阴,玉山齐倒绛帷深,须知此乐更何寻?来经月白,去会风清,兴益难禁。
女子闻歌,起而谢曰:“君之斯咏,可谓转旧为新,翻忧就乐也。”彼此欢情,顿浓于昨。自是无夕不会,荏苒半载,鲜有知者。忽一夕,女子至而泣下。鹤云怪问,始则隐忍,既则大恸。鹤云慰之良久,乃收泪言曰:“妾本曹刺史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谪降。感君夙契,久奉欢娱,讵料数尽今宵。君前程远大,金陵之会,夹山之从,殆有日耳。幸惟善保始终。”云亦不胜凄怆。至四鼓,赠女子以金,别去。未几,大雨翻盆。霹雳一声,窗外古墙悉震倾矣,鹤云神魂飘荡。明日,遂不复留此。
二年后,富家筑墙,于基下掘一石匣,获琴与金,竟莫晓其故。时闻鹤云宰金陵,念其好琴,使人携献。鹤云见琴,光采夺目,知非凡材,欣然受之。置于石床,远而望之,则前女子;就而抚之,则依然琴也。方悟女子为琴精,且惊且喜。适有峡州之游,鹤云得重疾,临死,乃命家人以琴送葬。琴精之言,胥验之矣。
《招提琴精记》选自明代中期钓鸳湖客的《鸳湖志余雪窗谈异》。
这篇小说描绘人妖恋爱的故事。人物刻画较有特点,情节处理离奇曲折,词藻也较华美,颇有可读性。
在人物刻画时,有时简洁概括,有时着意渲染,都能做到各臻其妙。介绍男主人公金鹤云时,作品采取简括的概述法,仅用六个字便突出了人物的两个特点:“美风调”、“乐琴书”。前三字描绘了他的姿质,能引起琴精的爱悦;后三字点出了他的兴趣,尤其着一琴字,并不是泛泛的写金鹤云的技艺,而是强调了琴精倾心于他的基础,暗示他将与琴精恋爱。在刻画琴精时,作品着重于出场的安排,采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先是“夜闻隔墙有歌声,乍远乍近,或高或低。”寥寥十五字,把歌声写得飘忽不定、幻妙莫测,引起一睹歌者的遐想。而且,“无夜不闻”,只是不见其人。人在何处?琴精出现之前,作者又从景物上予以渲染。“一夕,月明风细,人静更深,不觉歌声起自窗外。”良宵美景,配以忧怨的歌声,此情此景,确有震颤人心的魅力。经过一番渲染后,人物出场了:歌者是一女子,“约年十七八,风鬟露鬓,绰约多姿。”她是什么人?为什么深夜到此?迷离恍惚,似幻似真,充满神秘的色彩。这种写法,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志异类的小说的特点是“异”,蒲松龄的《聊离志异》几乎篇篇都异。人妖恋爱,这是题材之异,除此之外,情节的“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篇作品的情节离奇曲折,颇得志怪小说的旨趣。金鹤云同女子相聚后,直至“隔窗鸡唱,邻寺钟鸣”,女子便飘然而去。一到晚上,她又迤逦而来。其行踪扑朔迷离,充满怪异的色彩。两人更深酣饮,静夜弦歌,一派欢乐的情调。情好正浓,女子突然哭泣,只因离别在即。情节出现转折。在转折的关节地方,女子自言身份:她是曹刺史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只因凡心未除,才谪降人间。并预言后会有期。金鹤云便赠金给女子。两人凄然而别。女子预言将来还会重逢,鹤云赠金,表示爱情坚定。这便留下一个悬念:何时相逢,相逢又是什么情景?是象现在这般宵来昼去,还是在仙境里喜结良缘?读者正求索解的时候,鹤云留宿的富家筑墙时从地下挖出一张古琴。正因为鹤云“乐琴书”,富家便将琴送给他。当他把琴“置于石床”时,怪异便出现了:“远而望之,则前女子,就而抚之,则依然琴也。”原来女子并非仙人,只是一琴精而已。鹤云死后,家人用琴陪葬,女子预言的“金陵之会,夹山之从”,原来如此。这个聚——散——聚的过程,颇曲折,又离奇。两次相聚,而聚的情景又不相同。前次相聚是实的,后次相聚是虚的。不仅情景不同,情绪也不同。前次是欢乐的,后次却是惆怅的。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是作者还描绘了相似的景物。初聚时“月明风细”,景物清丽。再聚前“大雨翻盆”、惊雷毁墙。景物渲染了不同气氛,恰巧衬托了不同的情绪,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还须提及的是志怪小说的“怪”,这怪是物之精幻化的人。所以,它应有物的特征,又有人的形态和情感。这篇小说描写琴精与人结合,对琴精变的女子,作者赋予他物和人的双重特点,甚为巧妙。如女子初来的行踪,较为神秘,暗示她是人,但有蹊跷。离别时,“女子至而泣下,鹤云怪问,始则隐忍,既则大恸,鹤云慰之良久,方收泪言曰”,这一层情态描写,把女子的情态勾画得真实自然。这时,读者不辨其是人,不辨其是琴。从女子的歌词:“音音音”,“勾引我到如今”,又暗示是琴,从琴音着墨,正写出是琴的特点。人的一面明描,物的一面暗示,人与琴的特点复合,处理得当。缺乏任何一面,便是这类形象塑造上的缺陷。
这篇小说的语言以四字句为基础,同时也有较长的句子。整齐中见错综,读来有节奏感。词藻也较为华丽。尤其是两首歌曲,前者忧怨,荡气回肠,后者欢愉,精舒神畅。作者这种驾驭语言的功夫也是值得借鉴的。
一夕,月明风细,人静更深,不觉歌声起自窗外。窥之,则一女子,约年十七八,风鬟露鬓,绰约多姿。料是主家妾媵,夜出私奔,不敢启户。侧耳听其歌曰:
音音音,你负心,你真负心,孤负我到如今。记得当时,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寂寞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何处寻?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禁!
女子歌竟,敲户言曰:“闻君倜傥俊才,故冒禁以相亲,今乃闭户不纳,欲效鲁男子行耶?”鹤云闻言,不能自抑。才启户,女子拥至榻前矣。鹤云曰:“如此良夜,更会佳人,奈何烛灭樽前,竟不能为一款曲也。”女子曰:“得抱衾禂,以荐枕席,期在岁月,何必泥于今宵,况‘醉翁之意不在酒’乎?”乃解衣共入帐中,曲尽缱绻之乐。迨隔窗鸡唱,邻寺钟鸣,女子揽衣起曰:“奴回也。”鹤云嘱之再至。女子曰:“弗多言,管不教郎独宿。”遂悄悄而去。次夜,鹤云具酒肴以待,女子果迤逦而来。相与并坐。酣畅,女子仍歌昨夕之词。鹤云曰:“对新人,不宜歌旧曲;逢乐地,讵可道忧情!”因赓前韵而歌之曰:
音音音,知有心,知伊有心,勾引我到如今。最堪斯夕,灯前耦,花下斟;一笑胜千金。俄然云雨弄春阴,玉山齐倒绛帷深,须知此乐更何寻?来经月白,去会风清,兴益难禁。
女子闻歌,起而谢曰:“君之斯咏,可谓转旧为新,翻忧就乐也。”彼此欢情,顿浓于昨。自是无夕不会,荏苒半载,鲜有知者。忽一夕,女子至而泣下。鹤云怪问,始则隐忍,既则大恸。鹤云慰之良久,乃收泪言曰:“妾本曹刺史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谪降。感君夙契,久奉欢娱,讵料数尽今宵。君前程远大,金陵之会,夹山之从,殆有日耳。幸惟善保始终。”云亦不胜凄怆。至四鼓,赠女子以金,别去。未几,大雨翻盆。霹雳一声,窗外古墙悉震倾矣,鹤云神魂飘荡。明日,遂不复留此。
二年后,富家筑墙,于基下掘一石匣,获琴与金,竟莫晓其故。时闻鹤云宰金陵,念其好琴,使人携献。鹤云见琴,光采夺目,知非凡材,欣然受之。置于石床,远而望之,则前女子;就而抚之,则依然琴也。方悟女子为琴精,且惊且喜。适有峡州之游,鹤云得重疾,临死,乃命家人以琴送葬。琴精之言,胥验之矣。
《招提琴精记》选自明代中期钓鸳湖客的《鸳湖志余雪窗谈异》。
这篇小说描绘人妖恋爱的故事。人物刻画较有特点,情节处理离奇曲折,词藻也较华美,颇有可读性。
在人物刻画时,有时简洁概括,有时着意渲染,都能做到各臻其妙。介绍男主人公金鹤云时,作品采取简括的概述法,仅用六个字便突出了人物的两个特点:“美风调”、“乐琴书”。前三字描绘了他的姿质,能引起琴精的爱悦;后三字点出了他的兴趣,尤其着一琴字,并不是泛泛的写金鹤云的技艺,而是强调了琴精倾心于他的基础,暗示他将与琴精恋爱。在刻画琴精时,作品着重于出场的安排,采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先是“夜闻隔墙有歌声,乍远乍近,或高或低。”寥寥十五字,把歌声写得飘忽不定、幻妙莫测,引起一睹歌者的遐想。而且,“无夜不闻”,只是不见其人。人在何处?琴精出现之前,作者又从景物上予以渲染。“一夕,月明风细,人静更深,不觉歌声起自窗外。”良宵美景,配以忧怨的歌声,此情此景,确有震颤人心的魅力。经过一番渲染后,人物出场了:歌者是一女子,“约年十七八,风鬟露鬓,绰约多姿。”她是什么人?为什么深夜到此?迷离恍惚,似幻似真,充满神秘的色彩。这种写法,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志异类的小说的特点是“异”,蒲松龄的《聊离志异》几乎篇篇都异。人妖恋爱,这是题材之异,除此之外,情节的“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篇作品的情节离奇曲折,颇得志怪小说的旨趣。金鹤云同女子相聚后,直至“隔窗鸡唱,邻寺钟鸣”,女子便飘然而去。一到晚上,她又迤逦而来。其行踪扑朔迷离,充满怪异的色彩。两人更深酣饮,静夜弦歌,一派欢乐的情调。情好正浓,女子突然哭泣,只因离别在即。情节出现转折。在转折的关节地方,女子自言身份:她是曹刺史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只因凡心未除,才谪降人间。并预言后会有期。金鹤云便赠金给女子。两人凄然而别。女子预言将来还会重逢,鹤云赠金,表示爱情坚定。这便留下一个悬念:何时相逢,相逢又是什么情景?是象现在这般宵来昼去,还是在仙境里喜结良缘?读者正求索解的时候,鹤云留宿的富家筑墙时从地下挖出一张古琴。正因为鹤云“乐琴书”,富家便将琴送给他。当他把琴“置于石床”时,怪异便出现了:“远而望之,则前女子,就而抚之,则依然琴也。”原来女子并非仙人,只是一琴精而已。鹤云死后,家人用琴陪葬,女子预言的“金陵之会,夹山之从”,原来如此。这个聚——散——聚的过程,颇曲折,又离奇。两次相聚,而聚的情景又不相同。前次相聚是实的,后次相聚是虚的。不仅情景不同,情绪也不同。前次是欢乐的,后次却是惆怅的。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是作者还描绘了相似的景物。初聚时“月明风细”,景物清丽。再聚前“大雨翻盆”、惊雷毁墙。景物渲染了不同气氛,恰巧衬托了不同的情绪,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还须提及的是志怪小说的“怪”,这怪是物之精幻化的人。所以,它应有物的特征,又有人的形态和情感。这篇小说描写琴精与人结合,对琴精变的女子,作者赋予他物和人的双重特点,甚为巧妙。如女子初来的行踪,较为神秘,暗示她是人,但有蹊跷。离别时,“女子至而泣下,鹤云怪问,始则隐忍,既则大恸,鹤云慰之良久,方收泪言曰”,这一层情态描写,把女子的情态勾画得真实自然。这时,读者不辨其是人,不辨其是琴。从女子的歌词:“音音音”,“勾引我到如今”,又暗示是琴,从琴音着墨,正写出是琴的特点。人的一面明描,物的一面暗示,人与琴的特点复合,处理得当。缺乏任何一面,便是这类形象塑造上的缺陷。
这篇小说的语言以四字句为基础,同时也有较长的句子。整齐中见错综,读来有节奏感。词藻也较为华丽。尤其是两首歌曲,前者忧怨,荡气回肠,后者欢愉,精舒神畅。作者这种驾驭语言的功夫也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