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僧治猴
徽州休宁县西十里外有小溪,流水甚浅,正鄱江发源之处。溪之北有寺,其南大山,林木蔚然。予尝从其处登舟还乡,因与僧语,僧云:“山间旧多猴,盖以千数,每成群涉水,白昼相暴。炊饭才熟,辄连臂入厨,舁甑著地攫食之,且抛弃蹂践,必尽乃止。寺众不胜厌苦,至坚闭门,携碗盛贮,藏诸袖中,归房内良久,然后敢食。后一游僧来,见其害,谓众曰:‘吾有一计, 当使永断踪迹,今夕试为之。’乃设胃网于厨,而置枣粟。俄顷,二猴堕罥中,不能出。别磨墨烟斗许,拌以水浆,灌沃之, 自头至足通身成黑兽,始纵之,猴自视毛色浸异,急奔窠穴寻其类。其类望见,良以为他恶物也。悉力窜走,不敢回顾。黑者逐之愈切,群猴去益远。不三日,满山皆空。”
长于议论,是宋代诗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欧苏的许多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这种风气自然要影响到文言小说的创作。《寺僧治猴》与其说是小说,勿宁看作一篇发人深思的寓言。作者借此批评那些思想懒惰僵化,消极处世的迂腐思想,赞扬思维灵活、遇事开动脑筋的优良品质。读来既有风趣, 又发人深思。
小说选自《夷坚志补》卷九。全文不过二百余字,简洁清晰,短小精悍,趣味盎然。开篇就很见作者匠心。“徽州休宁县西十里外有小溪,流水甚浅,正鄱江发源之处,溪之北有寺,其南大山,林木蔚然。”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清新幽美的山水画。宋文写景佳作可谓俯拾皆是,但在文言小说中却是凤毛麟角。在咫幅片言的精微之作中更为罕见。《寺僧治猴》全篇二百余字,写景居然足足占了六分之一。景物描写,简练朴实、自然天成,皆为大笔涂抹。但那潺潺流水,静静寺院,连绵大山,蔚然林木,是那么和谐幽静,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神韵。作者所以如此,绝非盲目展现山水之美,而是为故事的发生创设出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小溪、古寺、大山、林木缺一不可。试想,山不深,林不茂,溪不流,寺不在,下面的故事岂能发生呢?足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作了合理的环境铺垫以后,作者以第一人称方式,借助僧人之语,娓娓叙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这种通常的讲故事方法运用得自然纯熟,得心应手,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信性。
借他人之口讲一件奇闻逸事不难,难的是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在方寸之地内完成就更显其难。然而作者竟毕其功,不愧大家手笔。游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但正面描写笔墨不多。却给人以深刻印象,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说的也是对比的艺术作用。鲁迅在《论俗人应避雅人》一文中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环,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既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小说通过群猴的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以及游僧和群僧的对比反衬游僧的聪明才智,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极力渲染群猴的肆虐。这群猴“盖以千数”,猴多势众,胆大妄为,利用佛徒僵守佛戒,光天化日之下入寺捣乱。“炊饭才熟,辄连臂入厨,舁甑著地攫食之,且抛弃蹂践,必尽乃止。”这些描绘精彩绝伦。作者这里紧紧抓住群猴的动作,“连臂”、“舁甑著地攫食”、“抛弃蹂践”,准确、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猴的凶顽恣肆,游僧设计以后,群猴的嚣张气焰一变而为惊慌窜逃。作者也是用“急奔”、“悉力窜走,不敢回顾”等形神兼备的动作描写,活现出群猴作鸟兽散的惊恐狼狈。
面对群猴胡闹,群僧虽“不胜厌苦”,却只是一味消极躲避。作者以“坚闭门,携碗盛贮,藏诸袖中,归房内良久,然后敢食“这一精微的细节描写,形神毕肖地揭示了恪守佛规、束手无策的众僧的狼狈,无能、无可奈何、小心翼翼而又战战兢兢的复杂多变心态。
作者所以不惜笔墨极写群猴之凶闹,群僧之愚怯,目的是突出游僧。这比全部正面描写效果更佳,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有了这些有力的反衬,正面描写就可以大大节省。作者只通过记叙游僧一句话和治猴的简单叙述使最后完成了人物塑造。面对猖獗的猴害,游僧不屑一顾,丢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吾有一计,当使永断踪迹。”何等自信,何等胸有成竹!治猴方法也很简单:以猴治猴。这一情节围绕“治”字,分别以逮猴,灌猴,驱猴三个层次加以展开。一二层次不过是朴实的记叙,第三个层次艺术上很有新意。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和心理刻画,把驱猴写得生动风趣,令人生笑。被墨汁浑身灌黑的二猴“自视毛色浸异,急奔巢穴寻其类。其类望见,良以为他恶物也,悉力窜走,不敢回顾。黑者逐之愈切。”这一情节,准确、生动、传神,维妙维肖地展示出群猴莫名其妙,惊恐急切的心理。
文章最后,作者以“不三日,满山皆空”句戛然而止。看似平平,实则点睛之笔,从事情的结局映衬出游僧过人的智慧。
长于议论,是宋代诗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欧苏的许多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这种风气自然要影响到文言小说的创作。《寺僧治猴》与其说是小说,勿宁看作一篇发人深思的寓言。作者借此批评那些思想懒惰僵化,消极处世的迂腐思想,赞扬思维灵活、遇事开动脑筋的优良品质。读来既有风趣, 又发人深思。
小说选自《夷坚志补》卷九。全文不过二百余字,简洁清晰,短小精悍,趣味盎然。开篇就很见作者匠心。“徽州休宁县西十里外有小溪,流水甚浅,正鄱江发源之处,溪之北有寺,其南大山,林木蔚然。”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清新幽美的山水画。宋文写景佳作可谓俯拾皆是,但在文言小说中却是凤毛麟角。在咫幅片言的精微之作中更为罕见。《寺僧治猴》全篇二百余字,写景居然足足占了六分之一。景物描写,简练朴实、自然天成,皆为大笔涂抹。但那潺潺流水,静静寺院,连绵大山,蔚然林木,是那么和谐幽静,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神韵。作者所以如此,绝非盲目展现山水之美,而是为故事的发生创设出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小溪、古寺、大山、林木缺一不可。试想,山不深,林不茂,溪不流,寺不在,下面的故事岂能发生呢?足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作了合理的环境铺垫以后,作者以第一人称方式,借助僧人之语,娓娓叙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这种通常的讲故事方法运用得自然纯熟,得心应手,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信性。
借他人之口讲一件奇闻逸事不难,难的是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在方寸之地内完成就更显其难。然而作者竟毕其功,不愧大家手笔。游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但正面描写笔墨不多。却给人以深刻印象,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说的也是对比的艺术作用。鲁迅在《论俗人应避雅人》一文中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环,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既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小说通过群猴的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以及游僧和群僧的对比反衬游僧的聪明才智,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极力渲染群猴的肆虐。这群猴“盖以千数”,猴多势众,胆大妄为,利用佛徒僵守佛戒,光天化日之下入寺捣乱。“炊饭才熟,辄连臂入厨,舁甑著地攫食之,且抛弃蹂践,必尽乃止。”这些描绘精彩绝伦。作者这里紧紧抓住群猴的动作,“连臂”、“舁甑著地攫食”、“抛弃蹂践”,准确、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猴的凶顽恣肆,游僧设计以后,群猴的嚣张气焰一变而为惊慌窜逃。作者也是用“急奔”、“悉力窜走,不敢回顾”等形神兼备的动作描写,活现出群猴作鸟兽散的惊恐狼狈。
面对群猴胡闹,群僧虽“不胜厌苦”,却只是一味消极躲避。作者以“坚闭门,携碗盛贮,藏诸袖中,归房内良久,然后敢食“这一精微的细节描写,形神毕肖地揭示了恪守佛规、束手无策的众僧的狼狈,无能、无可奈何、小心翼翼而又战战兢兢的复杂多变心态。
作者所以不惜笔墨极写群猴之凶闹,群僧之愚怯,目的是突出游僧。这比全部正面描写效果更佳,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有了这些有力的反衬,正面描写就可以大大节省。作者只通过记叙游僧一句话和治猴的简单叙述使最后完成了人物塑造。面对猖獗的猴害,游僧不屑一顾,丢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吾有一计,当使永断踪迹。”何等自信,何等胸有成竹!治猴方法也很简单:以猴治猴。这一情节围绕“治”字,分别以逮猴,灌猴,驱猴三个层次加以展开。一二层次不过是朴实的记叙,第三个层次艺术上很有新意。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和心理刻画,把驱猴写得生动风趣,令人生笑。被墨汁浑身灌黑的二猴“自视毛色浸异,急奔巢穴寻其类。其类望见,良以为他恶物也,悉力窜走,不敢回顾。黑者逐之愈切。”这一情节,准确、生动、传神,维妙维肖地展示出群猴莫名其妙,惊恐急切的心理。
文章最后,作者以“不三日,满山皆空”句戛然而止。看似平平,实则点睛之笔,从事情的结局映衬出游僧过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