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文学”一词的出现,始自孔子。孔门四科,有文学一类,《论语·先进》曰:“文学子游、子夏。”子游即言偃,子......

  • 党人奋斗

    用主义征服人心,靠宣传造成群力,这里还有一个党人奋斗的问题。党人奋斗也就是党人为宣传主义、实现主义而奋......

  • 图之屋壁,以训将来

    由于美术具有了直观的形象,它表达思想、宣传教义便可比音乐舞蹈更具体,更接近生活现实。裴孝源在主张绘画的......

  • 助名教而翼群伦

    孔子没有对美术的直接言论,曾提到“绘事后素”也是用以比喻“礼后”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

  • 内心情感的外化

    虽然用于重大典礼和正统教育的乐舞,其内容多是歌颂统治者列祖列宗的功德,宣扬当时宗族制度的合理性,但儒家......

  • 无以取代的艺术

    由于舞蹈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物质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尽管它与音乐无法分割,它的独立价值还是体现在了儒家以及后......

  • 动其容

    诗乐舞本不能分开,因而舞蹈理论也常伴着诗乐理论而展开。《乐记·乐象篇》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

  • “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审美感受

    《大韶》这一产生于舜时期的乐曲,历经夏商至周秦一直流传不绝。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它被赋予了理想的神秘色......

  • “尽善矣,又尽美也”:音乐的审美标准

    由于儒家将乐舞视为巩固统治和加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乐与礼在同一范畴,因而音乐的审美标准就有了美与善的......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的社会功能

    从有国家意识开始,艺术就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音乐作为艺术理论家最早系统研究的艺术体裁,也从一开始就......

  • 文学创作应有功利目的

    汉代文论,始于《诗序》。《诗序》的作者或云孔子弟子子夏,或云子夏、毛公,或云后汉卫宏。但大体而言,它是经......

  • 文学家应原道宗经征圣

    自从荀子提出宗经、征圣、明道的文学创作原则后,文学创作应以六经为准绳,宣扬孔子及儒道,成为中国文学理论......

  • 罗马时代西欧开始与东方的儒学文化圈接触

    在东西交通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当属罗马时代。《汉学发达史》描述:“随罗马之勃兴,希腊文化光被之诸地方,统一......

  • 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

    社会的稳定、进步是靠秩序来维护的,这秩序包括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伦理观念、社会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的范......

  • 戏剧冲突中的精神力量

    戏剧冲突在具体的剧情构成中是多种情态的,诸如性格冲突、事件冲突、情感冲突、人物自身的心理冲突等等,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