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马陵之战
【说明】
《通鉴》 卷二记载了桂林、马陵之战。
齐、魏的桂林、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当时有魏、赵、韩、齐、燕、楚、秦七个强国,史称“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地处中原,齐在东,燕在北,楚在南,秦在西。七国互相兼并,所以战争频繁。魏与赵、韩毗邻,所以魏扩展地盘,势必首先指向赵国和韩国。而魏国势力发展,赵和韩受到威胁,又必然引起东方的齐国的注意和干涉。桂林、马陵之战就是在这种历史情势下发生的。
魏国于战争初期魏文侯时代,先后任用了李悝、吴起等等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建立名为“武卒”的常备部队。但它地处中原,时常与近邻赵国和韩国交争,又受到西方秦国和东方齐国的威胁,所以力量消耗较大,发展大受限制。
齐国原是个大诸侯国,自从田氏掌权之后,政治、经济又有了新的起色。战国中期,齐威王以邹忌为相,重用田忌、孙膑等人,进一步革新政治,整顿吏治,大兴渔盐之利,建立“技击”部队,足以与魏国抗衡。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赵国与魏国为争夺卫国土地发生了矛盾。卫国原是依附于魏的,赵攻卫,魏国不满,派遣庞涓率兵八万进攻赵都邯郸。次年 (前353),赵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决定待魏、赵俱伤之后再去攻魏,先以一部分兵力攻魏之襄陵。然后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了“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建议乘魏国内部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军由赵回来救援,在魏军回国途中予以截击。田忌采纳这个建议,指挥齐军分两路行动,一路以轻兵锐率直驱大梁,以调动庞涓回救,一路以主力屯于桂陵,准备截击魏军。当庞涓率魏军途经桂陵之时,遭到齐军截击而大败。
周显王二十九年 (前340),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威王在孙膑的参谋下,首先答应救韩,以坚韩抗魏之志; 然后抓住魏、韩俱疲的时机,又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攻魏救赵。魏惠王得知齐军行动的消息,立即撤回攻韩的魏军,命太子为上将军, 庞涓为将, 率兵十万迎击齐军。 田忌在孙膑参谋下,确定了退兵减灶、设伏歼敌的方针,照计行动,日益减灶,在马陵设下伏兵。庞涓以为齐军减灶是胆怯逃跑的反映,决定丢下步兵,以轻兵锐卒兼程追击,在马陵遭到伏击,魏军溃败,庞涓自杀。齐军乘机进攻,又败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
这两次战争,实际上是齐与魏争夺中原霸权的较量。战争的结局都是齐胜魏败。齐国由于孙膑作战指导正确,采用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的战略,使魏与赵、韩在相互敌对中削弱,然后乘魏之弊,先打了一次有计划的截击战,继又打了一次伏击歼灭战,因而取得了大胜。魏国由于魏惠王和庞涓骄傲轻敌,悬军于外,内部空虚,给对方以可乘之隙,所以连续失败。
《通鉴》 写这两次战争,笔墨不多,非常简洁。但战争的基本内容,孙膑的军事思想,都已表述清楚。
(十五年) ①
魏惠王伐赵,②围邯郸。③楚王使景舍救赵。④
①十五年: 周显王十五年(前352)。②魏惠王: 也称梁惠王, 姓毕名,在位四十一年(前370—前332)。他被秦国打败,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迁都到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所以有此称。 下文“梁、赵相攻”和“大破梁军”的“梁”,都是指魏。③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④楚王: 楚宣王良夫,在位十八年(前369—前352)。景舍:楚国贵族。
(十六年) ①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②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③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 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④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⑤说齐使者; ⑥齐使者窃载与之齐。⑦田忌而客待之, ⑧进于威王。⑨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⑩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 辞以刑余之人不可,(11)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12)居辎车中,(13)坐为计谋。(14)
①十六年: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 ②齐威王 (?—前320):战国时齐国君,姓田 ,名因齐,一作婴齐。在位三十六年(前378—前343),田忌: 战国初期齐将。齐的宗族成员。 ③孙膑(bin): 战国时齐国人,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因受了古代一种截掉膝盖骨的酷刑(膑)而有此名。④断其两足: 即是膑。黥(qing):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在额颊上刺刻涂墨。这里解作施以黥刑。⑤刑徒: 受过刑罚的罪人。阴见:暗地里去见。⑥说(shui税):用话说动别人。 ⑦窃:偷偷地用车载走。 与之齐: 和他到了齐国。⑧客待: 用宾客之礼接待。⑨进:推荐。⑩师: 参谋。(11)刑余之人: 受过刑罚的人。(12)孙子为师: 孙膑为军师。(13)辎 (zT)车:古代有帷盖的车子,可以载物,也可作卧车。(14)坐为计谋: 暗中运筹画策。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①救斗者不搏撠,②批亢捣虚,③形格势禁,④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⑤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⑥老弱疲于内; 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⑦据其街路,⑧冲其方虚,⑨彼必释赵以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⑩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11)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12)魏师大败。(13)
①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理清乱丝,(只能用手徐徐解开),不能能紧拳头。杂乱纷纠: 指乱丝。②救斗者不搏撠(jǐ):劝相打的(只能分解)不能动手帮着打。搏撠: 搏击; 搏斗。③批亢捣虚;避实击虚。批: 撇开。亢 (gāng冈; 有说读háng杭):通“吭”,喉咙,比喻要害处。捣: 撞击。虚: 虚弱,指虚弱处。④形格势禁: 实际上已受到阻碍,行动上必然停止。形: 形体; 形实。格: 受阻碍。势: 必然。禁: 禁止; 停止。⑤梁: 指魏国。⑥轻兵:轻便锋利的武器。锐卒: 精锐的战士。⑦子: 尊称男子所用。疾走: 赶快跑去。⑧据其街路: 占据魏的交通要道。⑨冲其方虚: 冲击魏正空虚的地方。⑩收弊于魏: 坐收弊困魏军的效果。(11)邯郸降魏:邯郸投降于魏。此处是说赵都邯郸已陷落; 而《吕氏春秋·淫辞》云: 魏军“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即言邯郸没有降魏,今难断哪一说为是。(12) 桂陵: 魏地,在今河南长垣北。(13)以上是《通鉴》写桂陵之战。
(二十八年)①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②成侯曰:③“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④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⑤且魏有破国之志,⑥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⑦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⑧韩因恃齐,⑨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⑩
①二十八年: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②蚤:通“早”。孰与: 犹言何如。③成侯: 名邹忌,战国时人,为齐相而封为成侯。④折:反转,转变方向。⑤顾反: 反而。⑥破国之志: 灭韩的决心。⑦尊名: 尊敬的名声。⑧阴许:暗地里许可。⑨恃: 依靠;凭借。⑩委国于齐:以国托付于齐。委:托付。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 、田盼将之,①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②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③以御齐师。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⑤齐号为怯。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⑦ ‘百里而趣利者上将, ⑧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⑨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⑩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11)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12)孙子度其行,(13)暮当至马陵,(14)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15)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16)“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17)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18)庞涓果夜到斫木下, 见白书,以火烛之,(19)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20)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21)曰:“遂成竖子之名!”(22)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23)
①田婴、田盼: 都是齐国贵族。田婴是孟尝君田文之父。②言: 径直;直接。 ③太子申: 魏国的太子名。 ④御: 抵御。⑤三晋: 指韩、赵、魏。素: 向来。轻齐: 瞧不起齐兵(以为齐兵怯懦)。⑥怯: 怯懦; 胆小。⑦《兵法》:孙武《兵法》。 ⑧百里而利者蹶上将: 走百里去争利,(如果遇敌)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趣: 同“趋”。蹶(jué);挫折; 挫跌。上将: 带领先头部队的将领。⑨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走五十里去争利,(如果遇敌) 队伍只有一半赶得到。孙武《兵法·军争篇》的原文是:“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⑩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灶日益大减,佯云部队减员严重。灶:用砖、土等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11)亡者过半: 逃跑的人过了半数。(12)轻锐: 轻骑兵。轻锐,有时言轻兵锐卒;而此处之前有“弃其步军”,则此“轻锐”当是轻骑兵。倍日并行:一日行两日的路程。(13)度(duó):估计; 推测。(14)马陵:魏地,在今河南范县西南。(15)阻隘: 险阻峻隘之处。(16)斫大树,白而书之; 斫去大树的皮,在露出白底的树干上写字。(17)夹道而伏: 在道路两旁埋伏。(18)期: 等待。(19)以火烛之: 用火光照着它。烛: 照亮。(20)相失(yì):各自奔逃。(21)自刭: 割颈自杀。(22)竖 (shù)子: 鄙贱的称谓,犹小子。(23)虏: 俘获。以上是《通鉴》写马陵之战。
【译文】
(周显王十五年)
魏惠王攻伐赵国,包围了邯郸。楚王派遣景舍救援赵国。(十六年)
齐威王派遣田忌救援赵国。
当初,孙膑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供职,担任将军,他自己认为才能赶不上孙膑,就把孙膑召引来;孙膑到达魏国以后,庞涓却寻机依据刑法截断了他的膑骨,并且施以黥刑,想使孙膑终生不能做事。齐国的使节来到魏国,孙膑以受过刑罚的罪人身份暗中求见,说动齐国的使节; 齐使节偷偷地用车载着孙膑和他一同回到了齐国。田忌非常友好地以宾客之礼接待孙膑,并且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于是拜他为军师。在这种情况下,威王谋画救援赵国,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帅;孙膑以受过刑罚的人不能担任主帅为理由来辞谢,于是以田忌为主帅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饰有帷盖的车里,暗中运筹划策。
田忌想要率领部队打到赵国去。孙膑说:“理清乱丝的人不能握紧拳头,劝打架的人不能动手帮着打,触击要害直捣虚处,形势受到禁阻,那么也就自然缓解了。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进攻,轻便的武器和精锐的士卒必然全部用在战场,而年老病弱者则困守在国内; 您不如率领部队快速奔赴魏国都城,占据它的交通要道,攻陷它正处于虚弱的地方,那么魏国必定放弃进攻赵国而解救自己:这样,我们出 一次兵就既能解赵国之围而又收到挫败魏军的效果。”田忌接受了孙膑的建议。十月,邯郸投降魏国。魏军返回自救,和齐军战于桂陵,魏军大败。
(二十八年)
魏庞涓攻伐韩国。韩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召见大臣谋画说:“早救与晚救相比较,哪个更有利些?”成侯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韩国,那么韩就将受挫折而被魏吞并,不如早点救它。”孙膑说:“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没有疲惫就去救它,这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武力,这不反倒听从韩国的命令了吗?况且魏有破韩的决心,韩看到有亡国的趋势,必然向东来告诉齐国。我们顺势与韩深结友谊而晚点承受魏国的祸患,这样就可以获取重利并且得到尊敬的名声。”齐威王说:“好。”于是暗中答应韩使节并且送走了他。韩因为依赖于齐,五战不胜,就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东方的齐国。
齐国因而兴师,让田忌、田婴、田盼率领部队,孙膑为军师,以救援韩国,径直地奔赴魏国都城。庞涓听到这消息,离开韩国而返回。魏人大规模地出兵,让太子申担任主帅,以抵御齐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韩、赵、魏的士卒向来骠悍勇猛而瞧不起齐国士卒,齐军被称作怯懦者。善于作战的人应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孙武《兵法》 说:‘走百里去争利的,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走五十里去争利的,队伍只有一半赶得到。’”于是让齐军进入魏国领土后修砌十万火灶,第二天修砌五万火灶,第三天修砌两万火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领土三天,士兵逃跑的就超过半数了!”于是舍弃他的步兵,与他的轻骑兵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天黑时应该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军队,于是便砍剥大树的树皮,在露出白底的树干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接着命令齐军擅长射箭的人携带上万的弩弓,沿马陵道两旁埋伏下来,约定好天黑后看到举火把就一齐发射。庞涓果然夜间来到被砍剥的树下,见树干白底上有字,就用火把照亮它去读,还没等读完,万弩一齐发射,魏军大乱,各自逃窜。庞涓自知智竭兵败,于是自刎,说道:“这下子可成就了那小子 (指孙膑) 的名声!”齐军顺势乘胜大破魏军,俘获了魏太子申。
《通鉴》 卷二记载了桂林、马陵之战。
齐、魏的桂林、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当时有魏、赵、韩、齐、燕、楚、秦七个强国,史称“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地处中原,齐在东,燕在北,楚在南,秦在西。七国互相兼并,所以战争频繁。魏与赵、韩毗邻,所以魏扩展地盘,势必首先指向赵国和韩国。而魏国势力发展,赵和韩受到威胁,又必然引起东方的齐国的注意和干涉。桂林、马陵之战就是在这种历史情势下发生的。
魏国于战争初期魏文侯时代,先后任用了李悝、吴起等等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建立名为“武卒”的常备部队。但它地处中原,时常与近邻赵国和韩国交争,又受到西方秦国和东方齐国的威胁,所以力量消耗较大,发展大受限制。
齐国原是个大诸侯国,自从田氏掌权之后,政治、经济又有了新的起色。战国中期,齐威王以邹忌为相,重用田忌、孙膑等人,进一步革新政治,整顿吏治,大兴渔盐之利,建立“技击”部队,足以与魏国抗衡。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赵国与魏国为争夺卫国土地发生了矛盾。卫国原是依附于魏的,赵攻卫,魏国不满,派遣庞涓率兵八万进攻赵都邯郸。次年 (前353),赵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决定待魏、赵俱伤之后再去攻魏,先以一部分兵力攻魏之襄陵。然后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了“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建议乘魏国内部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军由赵回来救援,在魏军回国途中予以截击。田忌采纳这个建议,指挥齐军分两路行动,一路以轻兵锐率直驱大梁,以调动庞涓回救,一路以主力屯于桂陵,准备截击魏军。当庞涓率魏军途经桂陵之时,遭到齐军截击而大败。
周显王二十九年 (前340),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威王在孙膑的参谋下,首先答应救韩,以坚韩抗魏之志; 然后抓住魏、韩俱疲的时机,又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攻魏救赵。魏惠王得知齐军行动的消息,立即撤回攻韩的魏军,命太子为上将军, 庞涓为将, 率兵十万迎击齐军。 田忌在孙膑参谋下,确定了退兵减灶、设伏歼敌的方针,照计行动,日益减灶,在马陵设下伏兵。庞涓以为齐军减灶是胆怯逃跑的反映,决定丢下步兵,以轻兵锐卒兼程追击,在马陵遭到伏击,魏军溃败,庞涓自杀。齐军乘机进攻,又败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
这两次战争,实际上是齐与魏争夺中原霸权的较量。战争的结局都是齐胜魏败。齐国由于孙膑作战指导正确,采用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的战略,使魏与赵、韩在相互敌对中削弱,然后乘魏之弊,先打了一次有计划的截击战,继又打了一次伏击歼灭战,因而取得了大胜。魏国由于魏惠王和庞涓骄傲轻敌,悬军于外,内部空虚,给对方以可乘之隙,所以连续失败。
《通鉴》 写这两次战争,笔墨不多,非常简洁。但战争的基本内容,孙膑的军事思想,都已表述清楚。
(十五年) ①
魏惠王伐赵,②围邯郸。③楚王使景舍救赵。④
①十五年: 周显王十五年(前352)。②魏惠王: 也称梁惠王, 姓毕名,在位四十一年(前370—前332)。他被秦国打败,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迁都到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所以有此称。 下文“梁、赵相攻”和“大破梁军”的“梁”,都是指魏。③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④楚王: 楚宣王良夫,在位十八年(前369—前352)。景舍:楚国贵族。
(十六年) ①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②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③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 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④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⑤说齐使者; ⑥齐使者窃载与之齐。⑦田忌而客待之, ⑧进于威王。⑨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⑩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 辞以刑余之人不可,(11)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12)居辎车中,(13)坐为计谋。(14)
①十六年: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 ②齐威王 (?—前320):战国时齐国君,姓田 ,名因齐,一作婴齐。在位三十六年(前378—前343),田忌: 战国初期齐将。齐的宗族成员。 ③孙膑(bin): 战国时齐国人,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因受了古代一种截掉膝盖骨的酷刑(膑)而有此名。④断其两足: 即是膑。黥(qing):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在额颊上刺刻涂墨。这里解作施以黥刑。⑤刑徒: 受过刑罚的罪人。阴见:暗地里去见。⑥说(shui税):用话说动别人。 ⑦窃:偷偷地用车载走。 与之齐: 和他到了齐国。⑧客待: 用宾客之礼接待。⑨进:推荐。⑩师: 参谋。(11)刑余之人: 受过刑罚的人。(12)孙子为师: 孙膑为军师。(13)辎 (zT)车:古代有帷盖的车子,可以载物,也可作卧车。(14)坐为计谋: 暗中运筹画策。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①救斗者不搏撠,②批亢捣虚,③形格势禁,④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⑤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⑥老弱疲于内; 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⑦据其街路,⑧冲其方虚,⑨彼必释赵以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⑩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11)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12)魏师大败。(13)
①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理清乱丝,(只能用手徐徐解开),不能能紧拳头。杂乱纷纠: 指乱丝。②救斗者不搏撠(jǐ):劝相打的(只能分解)不能动手帮着打。搏撠: 搏击; 搏斗。③批亢捣虚;避实击虚。批: 撇开。亢 (gāng冈; 有说读háng杭):通“吭”,喉咙,比喻要害处。捣: 撞击。虚: 虚弱,指虚弱处。④形格势禁: 实际上已受到阻碍,行动上必然停止。形: 形体; 形实。格: 受阻碍。势: 必然。禁: 禁止; 停止。⑤梁: 指魏国。⑥轻兵:轻便锋利的武器。锐卒: 精锐的战士。⑦子: 尊称男子所用。疾走: 赶快跑去。⑧据其街路: 占据魏的交通要道。⑨冲其方虚: 冲击魏正空虚的地方。⑩收弊于魏: 坐收弊困魏军的效果。(11)邯郸降魏:邯郸投降于魏。此处是说赵都邯郸已陷落; 而《吕氏春秋·淫辞》云: 魏军“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即言邯郸没有降魏,今难断哪一说为是。(12) 桂陵: 魏地,在今河南长垣北。(13)以上是《通鉴》写桂陵之战。
(二十八年)①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②成侯曰:③“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④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⑤且魏有破国之志,⑥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⑦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⑧韩因恃齐,⑨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⑩
①二十八年: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②蚤:通“早”。孰与: 犹言何如。③成侯: 名邹忌,战国时人,为齐相而封为成侯。④折:反转,转变方向。⑤顾反: 反而。⑥破国之志: 灭韩的决心。⑦尊名: 尊敬的名声。⑧阴许:暗地里许可。⑨恃: 依靠;凭借。⑩委国于齐:以国托付于齐。委:托付。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 、田盼将之,①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②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③以御齐师。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⑤齐号为怯。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⑦ ‘百里而趣利者上将, ⑧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⑨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⑩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11)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12)孙子度其行,(13)暮当至马陵,(14)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15)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16)“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17)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18)庞涓果夜到斫木下, 见白书,以火烛之,(19)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20)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21)曰:“遂成竖子之名!”(22)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23)
①田婴、田盼: 都是齐国贵族。田婴是孟尝君田文之父。②言: 径直;直接。 ③太子申: 魏国的太子名。 ④御: 抵御。⑤三晋: 指韩、赵、魏。素: 向来。轻齐: 瞧不起齐兵(以为齐兵怯懦)。⑥怯: 怯懦; 胆小。⑦《兵法》:孙武《兵法》。 ⑧百里而利者蹶上将: 走百里去争利,(如果遇敌)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趣: 同“趋”。蹶(jué);挫折; 挫跌。上将: 带领先头部队的将领。⑨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走五十里去争利,(如果遇敌) 队伍只有一半赶得到。孙武《兵法·军争篇》的原文是:“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⑩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灶日益大减,佯云部队减员严重。灶:用砖、土等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11)亡者过半: 逃跑的人过了半数。(12)轻锐: 轻骑兵。轻锐,有时言轻兵锐卒;而此处之前有“弃其步军”,则此“轻锐”当是轻骑兵。倍日并行:一日行两日的路程。(13)度(duó):估计; 推测。(14)马陵:魏地,在今河南范县西南。(15)阻隘: 险阻峻隘之处。(16)斫大树,白而书之; 斫去大树的皮,在露出白底的树干上写字。(17)夹道而伏: 在道路两旁埋伏。(18)期: 等待。(19)以火烛之: 用火光照着它。烛: 照亮。(20)相失(yì):各自奔逃。(21)自刭: 割颈自杀。(22)竖 (shù)子: 鄙贱的称谓,犹小子。(23)虏: 俘获。以上是《通鉴》写马陵之战。
【译文】
(周显王十五年)
魏惠王攻伐赵国,包围了邯郸。楚王派遣景舍救援赵国。(十六年)
齐威王派遣田忌救援赵国。
当初,孙膑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供职,担任将军,他自己认为才能赶不上孙膑,就把孙膑召引来;孙膑到达魏国以后,庞涓却寻机依据刑法截断了他的膑骨,并且施以黥刑,想使孙膑终生不能做事。齐国的使节来到魏国,孙膑以受过刑罚的罪人身份暗中求见,说动齐国的使节; 齐使节偷偷地用车载着孙膑和他一同回到了齐国。田忌非常友好地以宾客之礼接待孙膑,并且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于是拜他为军师。在这种情况下,威王谋画救援赵国,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帅;孙膑以受过刑罚的人不能担任主帅为理由来辞谢,于是以田忌为主帅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饰有帷盖的车里,暗中运筹划策。
田忌想要率领部队打到赵国去。孙膑说:“理清乱丝的人不能握紧拳头,劝打架的人不能动手帮着打,触击要害直捣虚处,形势受到禁阻,那么也就自然缓解了。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进攻,轻便的武器和精锐的士卒必然全部用在战场,而年老病弱者则困守在国内; 您不如率领部队快速奔赴魏国都城,占据它的交通要道,攻陷它正处于虚弱的地方,那么魏国必定放弃进攻赵国而解救自己:这样,我们出 一次兵就既能解赵国之围而又收到挫败魏军的效果。”田忌接受了孙膑的建议。十月,邯郸投降魏国。魏军返回自救,和齐军战于桂陵,魏军大败。
(二十八年)
魏庞涓攻伐韩国。韩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召见大臣谋画说:“早救与晚救相比较,哪个更有利些?”成侯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韩国,那么韩就将受挫折而被魏吞并,不如早点救它。”孙膑说:“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没有疲惫就去救它,这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武力,这不反倒听从韩国的命令了吗?况且魏有破韩的决心,韩看到有亡国的趋势,必然向东来告诉齐国。我们顺势与韩深结友谊而晚点承受魏国的祸患,这样就可以获取重利并且得到尊敬的名声。”齐威王说:“好。”于是暗中答应韩使节并且送走了他。韩因为依赖于齐,五战不胜,就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东方的齐国。
齐国因而兴师,让田忌、田婴、田盼率领部队,孙膑为军师,以救援韩国,径直地奔赴魏国都城。庞涓听到这消息,离开韩国而返回。魏人大规模地出兵,让太子申担任主帅,以抵御齐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韩、赵、魏的士卒向来骠悍勇猛而瞧不起齐国士卒,齐军被称作怯懦者。善于作战的人应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孙武《兵法》 说:‘走百里去争利的,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走五十里去争利的,队伍只有一半赶得到。’”于是让齐军进入魏国领土后修砌十万火灶,第二天修砌五万火灶,第三天修砌两万火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领土三天,士兵逃跑的就超过半数了!”于是舍弃他的步兵,与他的轻骑兵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天黑时应该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军队,于是便砍剥大树的树皮,在露出白底的树干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接着命令齐军擅长射箭的人携带上万的弩弓,沿马陵道两旁埋伏下来,约定好天黑后看到举火把就一齐发射。庞涓果然夜间来到被砍剥的树下,见树干白底上有字,就用火把照亮它去读,还没等读完,万弩一齐发射,魏军大乱,各自逃窜。庞涓自知智竭兵败,于是自刎,说道:“这下子可成就了那小子 (指孙膑) 的名声!”齐军顺势乘胜大破魏军,俘获了魏太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