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儿行
[清]陆嵩
老夫牵儿上街鬻,老妇相随道旁哭。 “儿年虽幼颇有知,扫地烹茶习已熟。”客问鬻儿几何钱?老夫老妇俱涕涟: “是儿亲生不论价,但愿小过休笞鞭。”儿随客去远难唤,老妇归来哭且怨。可怜老夫不敢言,忍泪吞声欲谁劝!君不见,东家有男朝无餐,西家有女衣不完。老夫老妇慎莫叹,儿虽远去无饥寒。呜呼!儿苟无饥寒,鬻儿何用心悲酸。
《鬻儿行》为乐府旧题。本诗是陆嵩所作的拟乐府诗。诗作叙述了一对老夫妇忍痛卖儿的经过,反映了劳动人民在鸦片战争时期的苦难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贫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全诗前半部分写老夫妇卖儿的整个过程,后半部分写诗人对此抒发的感慨 前半部分可分作三层:卖儿前,卖儿时和卖儿后。
我们先看卖儿前。 “老夫牵儿上街鬻,老妇相随道旁哭”。由于诗的主题是通过卖儿来反映人民的苦难,因此一开始即截断众流,排除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一切,甚至不点明卖儿原因,而直接点出事情的当事人:老夫和老妇。一个“鬻”字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及其悲剧性结局。老妇的“道旁哭”是由老夫的“牵儿上街鬻”引发的,它为以下的诉说酝酿出悲痛的气氛。“儿年虽幼颇有知,扫地烹茶习已熟。”知子者莫若父母。这是母亲对买主的诉说,希望买主买走,也是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再看卖儿之时。当买主问价时,老夫妇禁不住涕泪涟涟:亲生儿子不忍心讨价还价,只求小儿有温饱的生活,偶有过失能不遭鞭笞。“不论价”与“休笞鞭”足以显出父母疼爱儿子之深。这两句诗逼真地反映了这对老夫妇卖儿时的复杂心理:既愿儿子被人买去以免受饥寒之苦,又怕儿子离开父母遭人鞭笞,既想卖又怕卖的矛盾心理在客主对话里得到真实的体现。
再看卖儿之后。眼看着儿子被陌生人领走,这对老夫妇大声呼唤已难以追回,生离死别,做母亲的可谓是肝肠寸断,心如刀绞,只有相对哭泣和埋怨。诗句着一“怨”字,可谓意味深长,是怨买主无情,也许在她的深层意识里希望儿子不被买去,也是怨老夫无力抚养,同时,还是对自己的深深谴责。寥寥两句,既烘托了儿去室空的悲凉气氛,又细腻刻划了老妇的情感心理。面对老妇的“哭且怨”,老夫欲说无话,欲哭不能,竟无以言语,只有“忍泪吞声”,面面相觑。诗歌至此已完整地叙述了卖儿的经过。一连串的几个动词,如“哭”,“涕涟”,“怨”、“劝”可以说是声声含悲、字字带泪。
后半部分诗人对此大发感慨。既是对第一部分的深化,也是对卖儿原因的交代。 “君不见,东家有男朝无餐,西家有女衣不完”,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概括描述,诗人以“东家”与“西家”,“朝无餐”与“衣不完”互文见义,实际上是说东家与西家都是朝无餐,衣不完。贫苦人民无力抚养儿女,为求得活命,只好忍疼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挣扎在死亡线上。面对一幕幕生活悲剧,诗人无力扭转现实,只有发出深沉的喟叹,他劝慰这对老夫妇:且莫为儿子的远去而叹息,纵然儿子离开父母,但可以免受饥寒。最后,诗人发出悲怆的慨叹: “呜呼!儿苟无饥寒,鬻儿何用心悲酸。”全诗蓄势至此,非此浩叹不能抒其内心郁闷与不平。它象是诗人的劝慰,又象是这对老夫妇精神上的自我解脱:既然儿子可以免受饥寒之苦,卖掉后又何必心情悲酸。这故作洒脱之语,读后尤觉悲苦,令人泫然泪下。这是无言的控诉,是心灵的震颤和呐喊。 “何用”一词,毕竟是诗的语言,不宜呆看。
这首诗语言质朴浑厚,读来恻恻感人,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因此,虽直陈其事,但并不显得平板。全诗紧紧围绕着情与理的冲突,即舍不得卖与必须卖的矛盾来展开情节,刻划人物心理,在矛盾冲突过程中体现主人公的情感过程与心理过程。诗中老夫代表理智的一方,老妇代表情感的一方。先看老夫:最初他牵儿上街,内心必定是复杂的,痛苦的,无可奈何的,但由于无力改变贫苦的生活,不得不忍疼卖儿,这是一种深沉的理智的爱。对于老妇的“道旁哭。”他只有默默忍受,是无言,而当买主问价时,他再也忍受不了割舍亲生骨肉的心灵巨痛,和老妇一同痛哭流涕,发出“是儿亲生不论价”的悲鸣,这是言,卖儿后老妇的哭且怨使他苦不堪言,只有忍泪吞声,又归于无言。从无言到言,又由言归于无言的交替转换,深刻地反映了老夫无力抚养又不忍卖儿,但最终卖儿的复杂深层心理。再看老妇。作为母亲,面对与儿子的生离死别,她只有哭,只有用泪水来抒发她对儿子的爱和对现实的恨。由“道旁哭”到“涕涟”又到“哭且怨”,一个“哭”字贯穿始终,刻划了母亲对儿子特有的情感。诗人刻划老夫老妇,运用不同的语言和动作,很有个性特征,如果互换一下,便不能如此真切地传达出人物心理特征和身份。
诗人陆嵩家境贫寒,耳闻目睹劳动人民卖儿鬻女的悲惨现实,忿时感事,悲天悯人,诉之于诗便是一幅悲惨的画面。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人民生活现实,几乎是一字一泪,写得声情并茂,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