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2024-08-18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沈沈朱门宅,中有乳臭儿。状貌如妇人,光明膏梁肌。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评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悲哉行》是古乐府中的杂曲歌辞名,相传为魏明帝(曹叡)所创。白居易一方面和他的朋友元稹一道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新体乐府,同时,还袭用乐府旧题而创作。这首以同情寒儒指斥贵胄为旨意的《悲哉行》就是一个例子。
        这首诗共三十二句,前十二句,写寒儒命运之悲。诗歌以浩叹起笔,点出本诗所悲悯的对象是出身寒微的儒生。下面接着一一写出他们的可悲之处。一写他们“力学不能疲”,“读书眼欲暗, 秉笔手生胝。”(“胝”,手上磨出的茧子)他们不得不为踏上仕宦之阶而“力学”,又因“力学”而付出健康的代价!二写他们“成名常苦迟。”其中“十上”,是借用战国苏秦的典故,苏秦用连横之策游说秦惠王, “书十上而说不行,”其意在悲叹儒生要经多次考试的煎熬才能取得一次中第的机会。三写他们中第入宦之后,还得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爬,所以“成名”也就很迟很晚;纵然有个别官运亨通的幸运者,发迹时早已两鬓白发如丝了。四写儒生的悲剧:由于力学致衰,成名苦迟,所以儒生少壮贫贱,年长老病。因此,诗人激愤地质问道: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中间十六句,写纨袴子弟之享乐。作者在这里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世界,展现出一群纨袴子弟依仗权贵门第,终日纵情享乐的生活画面。这些贵族子弟有着姣好的容貌。他们住在深深的红门大院里,形貌就象年青的妇女,肌肤用精美的食品养得光彩照人;他们手里从来不拿书卷,身上也从来不穿军衣,不须读书求仕,不须战场立功,一到成年之时,就可凭借前辈的地位或家庭的门第而继承爵位和勋级。唐代由朝廷封赐的爵位共有九等,子孙可以继承;官员根据品级的高低也可以使子孙“荫封”等级不同的官位;勋级也是由朝廷赐给;不同的勋级可以得到与之相当的官位的待遇。因此,这些膏粱子弟“春来日日出”,冬来衣轻裘,骑肥马。白天与一群赌徒饮酒作乐,夜晚则有倡楼妓女的约会。品评封爵高低偿还酒债,拿出大堆金银挑选美女。他们除了会纵情声色,狗骑马之外,一无所知。这十六句依次从三个方面描绘贵族子弟养尊处优的外貌,揭露他们猎取爵禄的奥秘,铺陈他们声色狗马的生活,可算是极尽渲染之能事。作者这样大笔挥洒,正是要与前十二句所写寒儒的生活情景作对照,形成一苦一乐的强烈对比,把诗人胸中对社会不平现象的强烈愤慨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如果说前十二句是正面写出儒者命运之可悲,那么,这十六句则是以乐比苦,用曲笔揭示整个社会的可悲。这样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竟然存在,这不是民族的最大悲剧吗?
        结束四句写诗人胸中的感慨。“山苗与涧松”两句,由晋代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脱化出来,对当时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现象作了鲜明的描绘与深刻的揭露,使用典而不露痕迹,指明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古来无奈何”的历史积淀。因此“非君独伤悲”。由古人而及今人,说明这种“悲哉为儒者”的感叹是古今同调,千古同悲。这样由今溯古,深掘一层,就能更好地揭示这一现实悲剧的历史根源,因而扩大了这首诗的艺术容量,增强了它的批判力度。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