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侬歌·〔江陵去扬州〕
[南朝]民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懊侬歌》在《乐府诗集》中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古今乐录》说,《懊侬歌》最早为东晋石崇的爱妾绿珠所制作,但只有一首,名为《丝布涩难缝》。《宋书·五行志》说: “晋安帝隆安中,民忽作《懊侬歌》”,其中有两句唱的是统治阶级的女儿将来也可以为人所有。后来桓玄纂晋安帝,被宋武帝刘裕起兵打败,其宫女及其同党之子女、妓妾都被用来犒赏刘裕的军队了,东到浙江东部,北到淮水和泗水流域,都有得到这些女儿的人。民歌中老百姓的预见得到了证实。
《懊侬歌》也写作《懊(aonao)歌》和《懊恼(ao nao )歌》。 “懊” (ao nong傲农)是使我烦恼和病悔的意思。从曲名看,这类歌当多属怨歌。这类歌现存十四首。 《江陵去扬州》是其中的第三首。
《江陵去扬州》是一首游子返乡恨路长的歌。它极其含蓄、深刻地表现了游子在返乡途中归心似箭,急不可待的心情。这首歌既不直抒胸臆,也不采用比兴的手法,而是让返乡的游子在归途中默默计算行程的里数,以表现游子归家心切的心理状态。读之,使人仿佛看到这位游子呆坐船上,面对长江两岸的美景和江上、船内渔歌互答,琴音袅袅,以及墨客、骚人、商旅者的谈笑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只顾独个儿地暗暗想心事,算行程,想象不久就会回到故乡同家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人们好象听到他在喃喃自语地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到扬州(南北朝时扬州的治所在建业,即今南京市)总共三千三百里,现在已航行了一千三百里,到家还剩两千里的路程,再行两千里,就可以看到久别的家乡和家人了……他兴奋、激动,浮想联翩,心猿意马,沉浸在幸福的、复杂的想象之中;他甚至连哗哗的江水声也没听到,只恨江船行得慢,归途路太长。
此诗构思新颖、奇巧、匠心独运。它突破比兴惯例和双关、隐喻、借景抒情的窠臼,独辟蹊径,专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着笔,言浅意深,意在言外,意蕴深长,不失为乐府诗中别具一格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