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2024-01-06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清代张玉谷说:“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赏析》卷八)他对本诗的主题把握得是很准的。
        诗的前八句主要慨叹年命如流,人生短暂。一开头诗人就由眼前歌舞酣筵的极乐场面发生强烈的人生感慨:人生是美好的,但又是多么短暂啊!接下去诗人又想到自己逝去的年华已经不少,大有夕阳黄昏之感。思来想去,心中慷慨不平之气愈益强烈,只好再借酒浇愁。表面看来,曹操似乎在贪恋及时行乐,所以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就曾将此诗主题归起为“言当及时为乐”。其实,结合全诗来看,曹操人生价值观绝非如此消极,他对时光的留恋是和他毕生的事业相联系的。他在《秋胡行》中写道“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正道出了他内心的衷曲。
        中间十六句,就转入对贤才的渴望、欢迎延揽之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四句写他求贤才不得时日夜想慕的感情。谭元春在《古诗归》中对“但为”两句评点到:“热肠余情,八字之外,含吐纸上。”可见诗句的真挚感人。“悠悠鹿鸣”四句,引自《小雅·鹿鸣》,《鹿鸣》本来就是古代宴饮宾客时所唱之诗,曹操化用于此,表示他对贤才的竭诚欢迎,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以上八句,分别从两方面写对贤才的渴慕,极为生色。 “明明如月”四句,是诗人向贤才吐诉衷曲,前两句是比体,后两句是喻体,说自己忧虑贤才不至功业不成的思想就如那永远不会停止运行的月亮一样。这个比喻又新颖又真切,想落天外,情在理中,它使人感觉到诗人的忧患意识真可充塞宇宙矣! “越陌度阡”四句,又回到贤才既至,欣喜无比上来。这一忧一喜,又从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地深化了诗篇思贤若渴的主题。这一段十六句诗,正如清代吴淇所说是“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六朝选诗定论》)看似散缓但意脉贯通,看似复沓,但每层角度又有变化,使人感到作者感情至细至厚,深挚恳切。
        最后八句,是全诗结穴之处,表达了作者要让天下贤才归心于己,与之共建大业的心志。前四句可谓作者冷静地分析形势。他纯用比兴的手法写出在动乱纷争的年代,贤才犹如靡有定处的鸟鹊,他们也要择主而事,往往也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正写出他们的这种心志。政治斗争,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人心向背的较量,是人才的竞争,曹操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深谙此理的。所以他决心用周公“一饭三吐哺”的精神对待贤才,塑造自己礼贤下士的明主的形象,以期“天下归心”。清代陈沅说: “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可谓揭示了它的底蕴。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它既带有建安时代“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又显明地表现了作者思力深沉、胸怀博大、气势雄浑的个性特色,使人感到它很有深度、厚度和力度,读后不觉思接千载,回肠荡气,受到强烈的感染。
        在表现手法上,或化用成语典故,或熔《诗经》成句入诗,都不露堆砌、琢削的痕迹 真率直接的感情抒发中,时而插入比兴,衔接自然,浑成一体。其关键在于作者能以气运辞,手法虽变化而意气不壅隔,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既多姿多采又整体浑然的美感。
        在诗歌体式方面,曹操是中兴四言诗的高明作手,他的成功之处恰在敢于变革。钟惺说:“四言至此,出脱《三百篇》殆尽。”(《古诗归》卷七)曹操虽用四言,却改变了它凝重板滞的格调,使其节奏变得“轶荡自如”。(许学夷《诗源辩体》)他用乐府的神韵去写四言,自然与“风、“雅”异体。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于此亦可见一斑。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