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了代号为“六分仪”的首脑会议。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西线各个战场发生转折性变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意大利投降,德意日轴心解体,同盟军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美国在太平洋连战告捷后又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阿留申群岛、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但距攻击日本本土和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还相当遥远。
此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中战绩不佳,前线失利,外援匮乏,文武百官人心浮动,叛国投敌者不绝如缕。罗斯福认为,国民党“搞单方面和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对美国极为不利。美国海军上将李海回忆1943年的形势时写道,美国将领们认为,尽管中国国民党军队打得不好,但它几百万军队毕竟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和使盟国的事业得到成功,支持中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把蒋介石的军队“留在战场上,要打败日本就得付出更多的船只、生命,更不用说金钱了”。
所以罗斯福“至为关心的……是使中国继续打下去”。他说:“事实上,在中国的工作只有一个重点:我们必须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以牵制日本的军队。”
为稳住中国协调对日作战,讨论战后有关问题,罗斯福希望与中国国民党政府首脑晤谈。这时美英苏三国已商定在德黑兰召开首脑会议,他想邀请蒋介石参加,但遭到斯大林拒绝。丘吉尔则想在德黑兰同苏联首脑打交道之前先同罗斯福进行个别会谈。这样,罗斯福决定先在开罗召开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
开罗会议首先讨论对缅作战的问题。
美国认为,为使中国政府坚持抗战,除维持空运给养武器外,还需打通陆上交通线。因此,当务之急是在1944年初雨季到来之前攻取缅甸,以修建从印度经由缅甸通往中国的公路。为完成此项计划,即需中国陆军参加,又需得到英国海军支持。
蒋介石也希望打通缅甸陆上交通线。孙立人、廖耀湘等统领的“驻印军”和驻云南的“远征军”共14个师,全部美式装备,可供进攻缅甸之用。但是蒋介石担心英军不予配合,孤军深入,遭到失败。所以蒋介石坚持,只有当英国在孟加拉湾发动大规模两栖作战时,中国军队才能入缅作战。
丘吉尔反对对缅甸进行大规模两栖进攻。他主张先占新加坡,再占香港,切断日本海上交通线,用封锁扼杀日本。他坚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认为在缅甸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将占用大量登陆艇,削弱拟议中的登陆法国的计划,并妨碍在意大利的大规模战役。
在对缅作战计划上,蒋介石同丘吉尔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罗斯福出面向蒋介石保证,几个月内将在孟加拉湾发起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蒋介石遂同意在此条件下出兵进攻缅北。
但是丘吉尔坚持己见。开罗会议结束第3天,丘吉尔书面通知英国三军参谋长:“首相明确拒绝蒋介石大元帅要我们在缅进行陆地战役的同时负责发动一次两栖作战的要求。”德黑兰会议之后,丘吉尔又称,由于苏联应允在对德战争胜利后对日作战,东南亚战区巳失去其重要性,孟加拉湾两栖作战自应取消,登陆艇应调往欧洲。丘吉尔态度坚决,罗斯福终于让步。12月5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收回开罗会议上的承诺,请蒋介石在以下两个方案中作一选择:一、不管英国海军动作与否,中国仍调军入缅;二、将缅甸作战计划延到1944年11月后实行。
蒋介石复电表示接受第二方案,同时指出:“盟邦对于中日战场之如此措施,实可引起各方忧虑。”
开罗会议第二天晚上,罗斯福设宴招待蒋介石。宴会后,罗斯福同蒋介石就广泛的政治问题长谈到深夜12点。
会谈末做正式记录。根据1957年国民党政府向美国国务院外文文件编纂处提供的中方记录英译文,谈话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罗斯福表示,中国应取得四强之一的地位,并平等地参加四强机构,参与一切有关决定。蒋介石答称,中国欣然参加四强的一切机构和参与一切有关决定。
关于中国领土。蒋罗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中国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罗斯福问,中国是否想要疏球群岛。蒋介石答称,中国愿同美国共同占领该群岛,最后在一国际组织的托管下由两国共管。罗斯福提起香港问题,蒋介石建议,在进一步考虑之前,请罗斯福与英国当局讨论一下此问题。
罗斯福提到唐努图瓦(唐努乌梁海)。蒋介石指出,该地区在被俄国用武力夺走和并入其版图之前,一直是中国外蒙古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唐努图瓦问题将来必须通过与苏俄谈判,同外蒙古问题一并解决。
关于朝鲜、印度支那和泰国等问题。罗斯福表示中美应对其各自末来之地位达成一项谅解。蒋介石表示同意,并强调给朝鲜以独立的必要性。
关于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罗斯福认为,在战后对日本的军事占领中,中国应担任主要角色。蒋介石说,中国不具备条件担负这项重大责任,只可作为辅助力量参加。蒋介石提议,战后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一部分可用机器、战舰、商船、铁路机车等实物支付。罗斯福表示同意。罗斯福问,战后是否应废除日本天皇制。蒋介石回答,这应由日本人民自己决定。
罗斯福建议,战后中美应作出安排,遇有外来侵略,两国应据以互相支援。蒋介石表示同意,并建议应使每一方的陆海军基地可供另一方使用,中国准备把旅顺交给中美共同使用。罗斯福提议,在对任何有关亚洲的问题作出决定之前,中美应进行磋商。蒋介石表示同意……
蒋介石、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会谈结束之后,由霍普金斯负责起草会议宣言。11月27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从开罗直赴德黑兰,同斯大林会晤。次日,蒋介石离开开罗回国。罗斯福和丘吉尔将美英中三国会议宣言稿交给斯大林,斯大林表示完全同意。1943年12月21日,宣言在开罗正式公布。
宣言严正声明,“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上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岛屿,迫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宣言宣布,中美英“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三大盟国将坚持进行必要的重大的长期作战,以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并“表示决心以不松驰之压力,从陆海空诸方面打击残暴的敌人”。
开罗宣言还宣布,三大盟国“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同盟国举行的十几次最高级会议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中国参加的国际首脑会议。开罗会议的召开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承认。
这次会议虽未就对日作战的计划达成实质性协议,但仍不失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一次积极合作,对盟国团结一致加速打败日本的决心和进程起了鼓舞和促进作用。
开罗宣言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中国收复全部失地,恢复国家领土完整的神圣权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确认。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西线各个战场发生转折性变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意大利投降,德意日轴心解体,同盟军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美国在太平洋连战告捷后又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阿留申群岛、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但距攻击日本本土和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还相当遥远。
此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中战绩不佳,前线失利,外援匮乏,文武百官人心浮动,叛国投敌者不绝如缕。罗斯福认为,国民党“搞单方面和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对美国极为不利。美国海军上将李海回忆1943年的形势时写道,美国将领们认为,尽管中国国民党军队打得不好,但它几百万军队毕竟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和使盟国的事业得到成功,支持中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把蒋介石的军队“留在战场上,要打败日本就得付出更多的船只、生命,更不用说金钱了”。
所以罗斯福“至为关心的……是使中国继续打下去”。他说:“事实上,在中国的工作只有一个重点:我们必须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以牵制日本的军队。”
为稳住中国协调对日作战,讨论战后有关问题,罗斯福希望与中国国民党政府首脑晤谈。这时美英苏三国已商定在德黑兰召开首脑会议,他想邀请蒋介石参加,但遭到斯大林拒绝。丘吉尔则想在德黑兰同苏联首脑打交道之前先同罗斯福进行个别会谈。这样,罗斯福决定先在开罗召开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
开罗会议首先讨论对缅作战的问题。
美国认为,为使中国政府坚持抗战,除维持空运给养武器外,还需打通陆上交通线。因此,当务之急是在1944年初雨季到来之前攻取缅甸,以修建从印度经由缅甸通往中国的公路。为完成此项计划,即需中国陆军参加,又需得到英国海军支持。
蒋介石也希望打通缅甸陆上交通线。孙立人、廖耀湘等统领的“驻印军”和驻云南的“远征军”共14个师,全部美式装备,可供进攻缅甸之用。但是蒋介石担心英军不予配合,孤军深入,遭到失败。所以蒋介石坚持,只有当英国在孟加拉湾发动大规模两栖作战时,中国军队才能入缅作战。
丘吉尔反对对缅甸进行大规模两栖进攻。他主张先占新加坡,再占香港,切断日本海上交通线,用封锁扼杀日本。他坚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认为在缅甸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将占用大量登陆艇,削弱拟议中的登陆法国的计划,并妨碍在意大利的大规模战役。
在对缅作战计划上,蒋介石同丘吉尔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罗斯福出面向蒋介石保证,几个月内将在孟加拉湾发起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蒋介石遂同意在此条件下出兵进攻缅北。
但是丘吉尔坚持己见。开罗会议结束第3天,丘吉尔书面通知英国三军参谋长:“首相明确拒绝蒋介石大元帅要我们在缅进行陆地战役的同时负责发动一次两栖作战的要求。”德黑兰会议之后,丘吉尔又称,由于苏联应允在对德战争胜利后对日作战,东南亚战区巳失去其重要性,孟加拉湾两栖作战自应取消,登陆艇应调往欧洲。丘吉尔态度坚决,罗斯福终于让步。12月5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收回开罗会议上的承诺,请蒋介石在以下两个方案中作一选择:一、不管英国海军动作与否,中国仍调军入缅;二、将缅甸作战计划延到1944年11月后实行。
蒋介石复电表示接受第二方案,同时指出:“盟邦对于中日战场之如此措施,实可引起各方忧虑。”
开罗会议第二天晚上,罗斯福设宴招待蒋介石。宴会后,罗斯福同蒋介石就广泛的政治问题长谈到深夜12点。
会谈末做正式记录。根据1957年国民党政府向美国国务院外文文件编纂处提供的中方记录英译文,谈话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罗斯福表示,中国应取得四强之一的地位,并平等地参加四强机构,参与一切有关决定。蒋介石答称,中国欣然参加四强的一切机构和参与一切有关决定。
关于中国领土。蒋罗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中国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罗斯福问,中国是否想要疏球群岛。蒋介石答称,中国愿同美国共同占领该群岛,最后在一国际组织的托管下由两国共管。罗斯福提起香港问题,蒋介石建议,在进一步考虑之前,请罗斯福与英国当局讨论一下此问题。
罗斯福提到唐努图瓦(唐努乌梁海)。蒋介石指出,该地区在被俄国用武力夺走和并入其版图之前,一直是中国外蒙古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唐努图瓦问题将来必须通过与苏俄谈判,同外蒙古问题一并解决。
关于朝鲜、印度支那和泰国等问题。罗斯福表示中美应对其各自末来之地位达成一项谅解。蒋介石表示同意,并强调给朝鲜以独立的必要性。
关于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罗斯福认为,在战后对日本的军事占领中,中国应担任主要角色。蒋介石说,中国不具备条件担负这项重大责任,只可作为辅助力量参加。蒋介石提议,战后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一部分可用机器、战舰、商船、铁路机车等实物支付。罗斯福表示同意。罗斯福问,战后是否应废除日本天皇制。蒋介石回答,这应由日本人民自己决定。
罗斯福建议,战后中美应作出安排,遇有外来侵略,两国应据以互相支援。蒋介石表示同意,并建议应使每一方的陆海军基地可供另一方使用,中国准备把旅顺交给中美共同使用。罗斯福提议,在对任何有关亚洲的问题作出决定之前,中美应进行磋商。蒋介石表示同意……
蒋介石、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会谈结束之后,由霍普金斯负责起草会议宣言。11月27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从开罗直赴德黑兰,同斯大林会晤。次日,蒋介石离开开罗回国。罗斯福和丘吉尔将美英中三国会议宣言稿交给斯大林,斯大林表示完全同意。1943年12月21日,宣言在开罗正式公布。
宣言严正声明,“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上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岛屿,迫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宣言宣布,中美英“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三大盟国将坚持进行必要的重大的长期作战,以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并“表示决心以不松驰之压力,从陆海空诸方面打击残暴的敌人”。
开罗宣言还宣布,三大盟国“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同盟国举行的十几次最高级会议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中国参加的国际首脑会议。开罗会议的召开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承认。
这次会议虽未就对日作战的计划达成实质性协议,但仍不失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一次积极合作,对盟国团结一致加速打败日本的决心和进程起了鼓舞和促进作用。
开罗宣言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中国收复全部失地,恢复国家领土完整的神圣权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确认。
今日更新
-
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魁首落网
[2019-06-01]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举行签约会议
[2019-06-01]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手
[2019-06-01]
-
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2019-06-01]
-
多国出兵索马里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