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行/宣州清溪

2022-10-06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诗。唐代李白作。此诗为天宝十二年(753年)秋后李白游安徽池州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而风景名胜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李白游清溪写下许多诗篇,这首《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全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清溪行/宣州清溪》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 《 qīnɡ xī xínɡ / xuān zhōu qīnɡ xī 》 
    《 清   溪 行   / 宣   州   清   溪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qīnɡ xī qīnɡ wǒ xīn , shuǐ sè yì zhū shuǐ 。 
    清   溪 清   我 心  , 水   色 异 诸  水   。 
    jiè wèn xīn ān jiānɡ , jiàn dǐ hé rú cǐ 。 
    借  问  新  安 江    , 见   底 何 如 此 。 
    rén xínɡ mínɡ jìnɡ zhōnɡ , niǎo dù pínɡ fēnɡ lǐ 。 
    人  行   明   镜   中    , 鸟   度 屏   风   里 。 
    xiànɡ wǎn xīnɡ xinɡ tí , kōnɡ bēi yuǎn yóu zǐ 。 
    向    晚  猩   猩   啼 , 空   悲  远   游  子 。 
     

  • 《清溪行/宣州清溪》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清溪的水色给我清心的感受,清溪水色其它水泽的地方不同。就算新安江的水色清澈见底,那又总么能与清溪相比呢?
    人好像在明镜中,鸟好像在屏风里的。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我听来,就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
     
  • ⑴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⑵诸:众多,许多。
    ⑶新安江:河流名。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
    ⑷度:这里是飞过的意思。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⑸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⑹游子:久居他乡的人。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安徽池州风景宜人,尤其是清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颇受 人们喜爱。天宝十二载(753)秋,李白游池州,写下了许多赞美清溪的诗 篇,这是其中之一,又名《宣州清溪》。
     
              这首诗紧紧扣住清溪“清”的特色展开,先总写清溪给诗人的最直观、 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清溪之水色,与众不同,诗人的心也仿佛随之变得 清净明亮。溪水之清,超过了许多作者所游历的名川大河。新安江向来 以水清著称,如沈约有诗《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洞澈随 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但即使那里的水也比不上 清溪的清澈。人行走在清溪岸边,鸟穿越在山间,这些倒映在溪水中,就 如同人在明镜中,鸟在屏风里,恍如进入仙境一般。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可能受到了沈佺期的名句“人疑天上坐, 鱼似镜中悬”(《钓竿篇》)的影响,或是从相传为王羲之所作的“山阴路上 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两句脱化而来,但李白的这两句,写景更为生动 细致,语言更为精丽工整。王、沈二人所作,以镜为喻,确实写出了湖水、 潭水的清澈明亮,也生动地传达出了他们如身临其境的愉悦心情。

             李白 则不用“疑”、“似”、“如”之类的模糊词语,直说人行走在明镜之中,写实性 更强,不容人置疑,也更真切地表达出了他为清溪之清水所迷的感受。诗 人面对如此美景,自有一番怡然之情,但沉浸在清寂的氛围里,孤独的感 受也会随之滋生。所以傍晚时猩猩的啼叫,就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怀,似 乎是在为他的长期飘零而哀鸣。诗人情绪的低徊,反映出了他内心的落 寞悒郁,留下无穷的回味。《唐宋诗醇》对结尾尤其赞赏:“伫兴而言,铿然 古调,一结有言不尽意之妙。”
     
  •           天宝十三载 (754),李白来到皖南,观赏池州 (州治在今安徽贵池)一带的美丽风光。位于池州城北的清溪以其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和两岸秀色可餐的迷人景致,深深地吸引了李白,于是他写下了 《清溪行》 这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清溪一如其名,以水清为最大的特点,这也是诗人游清溪时最突出的感受。所以,在“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的开头里,作者有意连用两个“清”与两个“水”字,以强调此水清澈无比。李白一生游历大江南北,寻访过许多名山大川。写此诗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了,凭着自己周览山水的丰富体验,通过比较,他给清溪作出了 “异诸水” 的高度评价。诗人之爱清溪,不单是因为它悦人眼目,更重要的是感到它能“清心”。污浊的官场、颓靡的世风令诗人厌恶,当他来到清溪岸边的时候,似乎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得到洗涤,一种远离尘嚣、心宁神爽、异常愉悦的快感油然而生。不难看出,本诗的发端貌似平淡,实则不同凡响,与古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名句堪称异曲同工。
     
               清溪究竟清到什么程度呢? 诗人另举一条闻名于世的江流进行比较,他写道:“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无疑,在诗人的眼中,新安江是远不及清溪的。新安江发源于安徽,东流入浙江,其水之清澈洁净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南朝梁沈约有诗云:“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明如“皎镜”、“百丈”之下犹见 “游鳞” 的新安江竟然不在话下,那么,就清澈见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而言,清溪显然已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了。
     
               在以新安江作侧面衬托之后,本诗对清溪的美景进行正面的形象的描绘:“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明镜”亦如沈约之 “皎镜”,形容清澈宁静的溪水;屏风则比喻溪水两岸重迭绵延的山岭。诗人勾勒出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 人在曲折逶迤的岸边行走,鸟在高高低低的山间飞翔,全都倒影于明澈如镜的清溪之中。饱览如此可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啊! 晋王羲之 《镜湖》 诗云:“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南朝陈释惠标有《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李白的 “人行明镜中” 不愧为善于借鉴前人而又能在表达上出新的佳句。
     
             诗的末尾,作者由写景转向抒情:“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左思《蜀都赋》 有 “猩猩夜啼”句,刘逵注云:“猩猩……似猿,人面,能言语。夜闻其声,如小儿啼。”可见,诗人傍晚时听到的猩猩啼叫声是何等的凄厉。清溪之所见足以使人心旷神怡,而两岸之所闻却不能不使人动容伤心,这真切地反映了李白思想深处的矛盾和苦闷。诗人有济世的宏愿,但却无法实现,以至“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书情赠蔡舍人雄》)。他远游异乡,纵情山水,意在避开纷浊的尘世,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然而,失意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诗人的心头,他感到抑郁孤单,觉得猩猩似乎也在为自己而悲鸣。当然,这只是“空悲”而已,三两声凄切的鸣叫,又岂能消除长期郁积在诗人内心的愁闷呢!
     
    综观本诗,以 “清心”开篇,以 “空悲” 结尾,在抒情上遥相呼应。中间四句或发问,或陈述,分别从侧、正两面写景。全诗语言质朴,比喻生动,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是一首值得反复吟诵、令人回味无穷的杰作。
     

  •           清溪在池州(今安徽贵池)境内。它发源于石台县,细狭如带,弯 环曲折,流至池州府城西南七十里,汇成玉镜潭。潭深二、三丈,清 澈见底。李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诗曰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 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大楼即大楼山,在池州府城南六十里。 读者从诗中可以想见溪水之澄净。天宝十三载(754)李白在东游金陵、 扬州后回返池州,数游秋浦,深深爱上了清溪,一连写下多篇咏唱清 溪的诗歌,《清溪行》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清溪清我心”,开首就点明酷爱清溪的缘因。溪水纯净一同无 瑕之碧玉,又似皎洁的月光,清波潋滟,把诗人落人尘埃的心灵都洗 得晶澈透明了。这句是说,我从清溪中重新发现了自己,而这在别的 溪流中是未曾真切感受过的,所以 “水色异诸水”。接下来又以新安 江来作比衬,“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距清溪东南一百多 里,也是以水清著称的,古人有“百丈见游鳞”之誉。但是与清溪相 比,又怎能够这般晶澈透底呢? 前四句把清溪的清碧渲染到了极致。 诗人步行在清溪滩旁,拨开遮避眼帘的桃枝垂柳,追踪那时隐时现的 溪光潭影,他仿佛走入了一个清新的神化世界,“人行明镜中,鸟度 屏风里。”只见岸上的景物倒映在水中,似乎比真实的还要美好,酷 似一幅绚烂的山水画, 连远处归来的祥鸟也好似穿行在屏风一般的大 楼山里,人、鸟都成为画中的形象。不知不觉地天色昏暗下来,深山 中传来猩猩的啼叫声,“向晚猩猩啼”。秋浦一带山中多猿,“秋浦多 白猿,超腾若飞雪”,夜来悲啼之声令人肠断,最不堪闻。

              李白《秋浦 歌》云“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那 凄厉悲怆、若断若续的猿声回荡在空旷的群山之中,萦绕在暮霭升腾 的清溪之上,它们把诗人从理想的明镜里一下子拉回严酷的现实中来。 政治上的失意,权贵的冷嘲,人间知音的稀少难觅,远离家乡、飘零 湖海的忧思孤愁一起涌上李白的胸怀,把他明镜般的心撞碎了,“空 悲远游子”。清溪可以为诗人洗心,却不能为他洗净世道的污浊,创 造一个现实中的理想世界。既然是这样,我们又有何理由去责怪猩猩 的悲叫呢?
     
              全诗从欣悦发端,经幻觉升向理想的高峰,然后突然落下,极跌 宕之致,令人读后久久不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