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对酒》属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本篇是诗人政治理想的自述。诗中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图景,这是作者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
诗篇开始就描绘出了政治清明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都举杯畅饮,尽情歌唱,太平盛世,官吏不上门催租逼债。君主贤能而又明智,宰相、大臣都是忠良之士。人人都守礼谦让,百姓没有诉讼纠纷。这是诗人想象出的理想社会,与作者生活的社会现实恰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曹操生活的时代,则是战乱频仍,政治黑暗的社会,“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这是个君主昏庸,大臣不良,互相残杀,争势夺利的动乱不安社会。曹操目睹了战乱的社会现实,并要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因而幻想出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尽管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但曹操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是值得称道的。
清明的政治,必然带来经济的繁荣,继而诗篇接着写道:“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三年耕种就有九年的储备,仓里的粮食堆得满满的,这是一片五谷丰登、生活富庶的景象。《礼记·王制》云:“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又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而诗人在此提出“三年耕有九年储”,可见曹操又比前人进了一步。由于粮食储备充足,以致“斑白不负戴”,老年人不用做繁重的体力劳动。当然,这种理想孟子在《梁惠王》篇也曾谈及:“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由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庶,老年人就再也不用头顶肩扛,做体力劳动。而可以衣帛食肉,安度晚年了。“雨泽如此,百谷用成”二句,是指风调雨顺,各种庄稼都丰收。社会安定,粮食丰收,一片太平景象,为此,诗人顺势引出下二句“却走马以粪其土田”,收回那些奔跑在外的良马,用它来耕种田地。这两句也是用典。《老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在太平社会里,人们都安居乐业,生活知足愉快,无需各处奔走,因而那些善跑的良马可以不在战场上驰骋,收回来耕田种地。曹操在这首诗里也将其作为理想社会的一个方面。
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靠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诗人在诗篇最后十二句中所要表达的。“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这六句言官吏要爱民,要赏善罚恶。周天子分封诸侯,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这些诸侯都应该爱护自己的百姓,并能从爱民出发,赏罚严明,迁升美善,贬退丑恶。“黜陟幽明”,语出《尚书·舜典》。诸侯和官吏爱养其民犹如父兄之于子弟。若有犯礼法者,对其处刑轻重适当。曹操的这种爱民、赏罚严明思想,是他的一贯主张。他曾在《度关山》中写道:“黜陟幽明,黎庶繁息。”他把“黜陟幽明”,看作是“黎庶繁息”的关键。如果不能做到“黜陟幽明”,爱民又从何谈起;曹操一贯“用法峻急,有犯必戮”,在任济南相对,对凭借宦官、权势贪赃枉法,作威作福的官吏 “奏免其八”,显示了这位地主阶级政治家不凡的魄力。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那些诸侯和官吏不可能 “咸爱其民”、“子养有若父与兄”,更不可能完全做到“黜陟幽明”、“犯礼法,轻重随其刑”,尽管如此,曹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为之努力身体力行,还是极为可贵的。“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这三句则是上述理想的所随之而出现的社会效果。官爱民,民守礼法,人们都没有私心,也就出现了路不拾遗的现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然也就没有犯法的事情出现,因而监狱空荡荡,冬至那天也无须判处罪犯。冬节,即冬至日。史载,汉代在冬至这一天判决罪犯。由此也必然出现下面的情形:“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由于社会太平,生活幸福安乐,人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终其天年,就连草木昆虫都能普遍地受到仁政的恩惠和德泽。
在诗人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中,在那里人们尽情欢乐,没有剥削和压迫。君王贤明,大臣忠良,人人都讲礼让,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都能活到高寿而死!这是一幅太平盛世图!这同他在《度关山》中所描绘的社会图景一样,从而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当然,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决不会实现的。朱加徵对此诗评论说: “ ‘对酒歌太平’,思治也。孟德抚今追昔,盛王之思。” ( 《乐府广序》)
此诗由于是诗人政治理想的自述,因而主要采用了赋的手法,描绘其理想盛世,极尽铺陈形容。诗中多处用典,使诗歌内容显得充实而富有寓意。另外,此诗也充分显示了“清峻”、“通脱”的特色,心中所想,毫不隐晦地在诗中表现出来,从中可见其胸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