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短歌行二首 ·其一

2025-01-06 可可诗词网-建安诗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东汉末年,由于封建豪强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农民大起义,摧垮了东汉王朝的统治。黄巾起义失败以后,接着出现了封建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连年不断的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结束封建割据,统一国家,成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时,由于曹操军事实力上的不足,人材缺乏,统一事业受到了严重障碍,曹操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他当时那种渴望能够得到贤才的辅佐,尽快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心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开端这四句,写诗人在欢宴之际,想到功业未成,年华易老,苦于日子过去得太多了,因此,在碰杯接盏、欢歌笑语之时,不免产生了“人生几何”的感叹,反映了诗人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思想。但是继续读下去,格调逐渐高昂,意境越来越明朗、开阔,内容充实,意义积极。

接着诗人写道: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本来宴席上歌声慷慨激昂,但诗人内心的忧思却不能忘怀,用什么来排遣忧愁?只有杯中的酒浆。古来士大夫文人,往往借酒解愁。李白就曾有过“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的诗句。但是酒浆又怎能解除诗人心中的忧思?他所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统一的大业,考虑的是如何延揽人才,使天下归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盛年易失,应抓紧时间,赶快招贤纳士,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其中“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其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是写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并责其忘己。此处诗人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曹操引用此诗,是把他日夜思慕的贤才比成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情真意切,念念不忘,可见其对贤才思念之切、之深。这几句,在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在欢宴之际,想到人生之短暂,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感叹,情绪比较低沉。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写到对贤才的思念,一下子使诗歌进入了新的意境,情绪由低沉而变得高昂。从呦呦长鸣的鹿召唤同伴来吃野苹,联想到迎接尊贵的客人,鼓瑟又吹笙,反映了诗人得到贤才后那种载歌载舞、满心喜悦的心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以明月停止运行为喻,进一步说明作者求贤不得的忧虑。皎皎的明月,是不会停止运行的;同样,诗人的忧愁出自内心,也同样是不可断绝的。紧接着下面的四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诗人以驰骋的想象,有声有色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贤士来访图:那些贤能之士越过田间小路,屈驾来访,诗人同客人久别重逢,欢宴款待,席间,时而切切嘁嘁,促膝谈心,时而高谈阔论,慨然抒情。诗人同客人推心置腹、谈古论今的情景跃然纸上。写到这里,诗人并不就此撂笔,而以鸟择林为喻,比喻贤者在寻找依托。“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高山、大海般的博大胸怀,周公吐哺般的礼贤下士,才能得到天下贤士的衷心拥戴。诗人写到这里,感情的急流起伏跌宕,无法阻挡,使本来急转直下的诗意又进入了新的境界,新的天地,读来引人入胜。诗人在这里以周公自比,他决心要像周公对待贤士那样殷勤、谦虚、诚恳地接待贤士,袒露出一片真诚的感情。两个“厌”字和 “吐哺”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殷切思念和使天下归心的愿望。

总之,这是一首感情激昂的诗篇,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表明了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此诗在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可取之处。这是一篇抒情言志之作,诗人思想感情的波涛跌宕起伏,并不断地发展。由“对酒当歌”、“去日苦多”着墨,继而转向思贤、求贤、述志,其中又描写了求贤难得的忧愁和宴饮嘉宾的畅想。作者将自己豪壮的情怀,缠绵的忧思直接地抒发了出来,使诗歌具有慷慨苍凉的格调,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诗中比兴的运用,清新自然,如用朝露比喻人生之短暂,用月光不可阻塞断绝,来比喻求贤不得的忧思不能抑止等。景色的描写,有声有色。经文的引用信手拈来,浑然一体,毫无一点粘合的痕迹。全诗联想丰富,跌宕起伏,一气呵成。诗人那种渴望贤才的感情溢于诗中。此诗不愧为一首抒情言志的佳篇。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