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钓竿行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钓竿行》为乐府诗题,在《乐府诗集》里属《鼓吹曲辞》。古辞已亡佚。崔豹 《古今注》曰:“《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曹丕的这首诗,也是一首表现男女爱情的诗。
全诗共六句,开端“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二句,描写思念者寻找情人踪迹的情景。东渡黄河和济水,遥望大海之涯。这两句只是虚写。思念者日思夜想的情人在何处呢?向东渡过黄河和济水也难以寻觅,于是才向茫茫的大海之涯远望。这位情人可能在极遥远的望不见、更难及的地方。“东越”和“遥望”四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思念者的相思、踌躇、忧伤之情。
接着,思念者又把视线从远处移回,映入眼帘的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珊珊,当是姗姗之误,钓竿姗姗,形容鱼竿在水中随波而动的情状。簁簁,形容鱼尾摆动的姿态。钓竿随波而动,鱼尾轻柔地摇摆。古代歌谣里,常用钓鱼来隐喻男女求偶。黄节对这两句诗评论说:“鱼仰首则入钓,见尾则逝,诗言虽钓而鱼不可得也。”从上下诗意来看,这种解释是极为恰切的,进一步表现了相思者的思念之情。
最后“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二句,则表达了相思者对所思念的情人忠贞不移。好,即爱悦、喜欢。喜欢钓鱼的过路人,即使投下香饵,但也得不到什么。也许这位思念者在对情人的思念之际,正处于望而不见,觅而不得的忧伤中,过路人喜欢她、向她表示了爱慕,然而这位思念者思念的只有自己的爱人,渡河涉水就是为了寻找自己日夜相思之人,因而他人不管怎样求爱,自己是决不会上钩的,表现了执著如一的爱情、忠贞不变的操守。
对此诗的主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黄节认为这是一首“思君子”之诗。“诗言虽欲得鱼,而鱼方纵尾而逝; 虽欲得贤,而贤方遵路而去。犹钓者之有其芳饵,何所用也。” ( 《魏文帝诗注》) 所言自成一说。
全诗诗言简洁含蓄,极富有韵味。所用之比又极为恰切深婉,状物形象细腻,体现了诗人清丽婉柔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