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于谯作诗

2024-07-07 可可诗词网-建安诗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

此诗大概写于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时曹操已死,曹丕嗣丞相魏王,是年夏,丕率军南征。据《魏志》记载,七月甲午,“军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于邑东。”谯是曹丕的出生地,当时被誉为帝王之邦。曹丕此次归来,可谓踌躇满志、衣锦还乡,自然要大事张扬一番,一可夸耀于故里,再可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以酬扫六合履至尊之壮志。事实也确乎如此,这次凯旋回归后不久,汉献帝即拱手把天子宝座让给曹丕。本乎此,就不难理解作者写作此诗的意旨。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起笔交待宴宾的时间是凄清的秋夜,宴请对象是六军将士和家乡父老,场面之宠大、景象之壮观可想而知,诗人自然要一逞其才情,极力敷陈宴席的盛况:杆杆明烛焰火高烧,光华耀目;六军帐内,珍馐玉盘多如夜空中的星星;旨液琼浆,芬芳四溢;觥筹交错,笑语鼎沸,好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诗人用“星陈”、“玉觞”等词语比拟,形象鲜明、夸饰生动。接下去,诗人由酒馔转入乐的描写:“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有不绝于耳的丝竹之声,但决不是靡靡之者,那直冲丹梁的新曲定是激励将士的豪迈进行曲;伴随着急促音节而高吟的是激昂慷慨的歌声,而且这歌声绝不出一人之口,定是六军将士威武雄壮的大合唱。此情此景,令诗人热血喷张、心旌摇动。诗中用“拂丹梁”、“赴迅节”、“激扬”、“慷慨”等字样极力渲染演奏场面慑人心魄。“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在一片相互致酒的热烈气氛之后,诗人又推出闻歌起舞的动人场面:六军将士手执长剑、舞姿飒爽,在烁烁烛光中,剑影掩抑,如银蛇飞舞,似流星驰奔,千万条饰剑罗缨在秋风中飘曳,场面何其动人壮观!至此,宴会达到了最高潮。尾声,“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既是祝福,又是勉励,宴会在一片融融和悦的气氛中结束了。

赋酒是魏晋诗歌一大特色,“对酒当歌”“慷慨多气”这又是充满建功立业抱负的诗人诗作的一大特色。如前所述,对曹丕来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宴请,是在特定时刻特定地点举行的。宴席上诗人的豪情异乎寻常,而且这豪情又感染了三军将士和家乡父老,同样,后者被激励起来的感情又感染了诗人,所以这首诗的底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绪,是激励人心的意绪。从形式上看,诗人对酒、乐、歌、舞的安排层次井然、错落有序,场面描写层层推进,确实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