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从军诗五首 ·其四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连舫愈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一言独败秦。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此诗当作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十月,征吴大军离开邺都之后不久。诗中描写了曹军军势之盛以及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开篇二句叙写曹魏大军的出发地和行程。他们早晨从邺都桥出发,晚上渡过了白马津。白马津,古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城一百多里。从这段距离可以看出诗人是在颂扬曹军行军神速。“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二句,写出了诗人轻松得意的神情。他优游自得地站在堤防上,向左右观看,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壮观的征伐队伍:“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连舫,两船相连。船只舳舻相继超过了一万艘,身披铠甲的将士有千万人。人数众多,意气昂扬。对此,诗人怎能不充满胜利的信心?“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是他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率领这样的队伍向东南方向的东吴进发,定将取得一举而成的大功业。当然,这些都归结于神机妙算有韬略、有武勇的曹公。“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圣君指曹操,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诗人对曹操的颂扬发自于心底,主要是他对曹操的统一事业是积极拥护的,因而诗中的赞扬至诚、至真。
接着诗篇则转入了对自我心态的描写。首先是自责:“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具官臣,即充数的官吏。鞠躬,奉事、服务。中坚内,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诗人怨恨自己拿不出适时的计谋,认为只是充数的无能之官,在极重要的位置上,却一点谋划也不能拿出来。当然这种自责是王粲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他自从投奔曹操以来,一直在为实现统一事业而奋斗着,王粲深得曹操的信任,有了驰骋才力的机会,怎能不大干一番呢?
其次讲自己于朝廷无功而有愧。“许历为完士,一言独败秦。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许历,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据 《史记》记载,当秦攻伐韩时,赵国派赵奢救韩,许历为赵奢出谋划策,最后打败了秦军。许历只是个一般的人,但凭他的几句话就能打败秦军。相比之下,自己无功受禄,于心有愧。
最后他表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自己虽然才能低下,但要尽微薄之力。这和他在第一首中所表示的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第二首中所表示的“输力竭忠贞”是相同的情感。不难看出,他是要为曹魏集团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力。可见这位侍中对曹操的至诚之心。
诗人既能注重写实,又能善于用典和比喻。诗的前半部分对出征的情况直接铺叙,如实道来。这样就给人以真实之感。后半部分,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志,则采取了用典和比喻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