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七哀诗三首 ·其三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
这是一首追忆往事之作。诗中描写了边地苦寒,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情景。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应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之后。余冠英《乐府诗选》说:“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平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这诗所谓 ‘边城’ 或指此。”此次出征,王粲从行,之后,创作了此诗。
诗的开端直抒凄怆之情。想起边地,令人心悲,过去我亲自经过那里。边城为什么使人心悲呢?诗人亲临边地又何所见?这是读者急于要知道的,也正是诗人要叙写的。“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二句,写出了边地恶劣的气候。那里是天寒风大,到处是冰雪,落到肌肤上,宛如刀子割一样,狂风飘飘,无休无止。由于气候环境恶劣,因而人烟稀少,“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迟,料理。百里见不到人影,草木无人治理,那里自然是野草杂木丛生,令人不辨阡陌。这里,诗人用含蓄的手法写出了边地荒凉的景象。“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二句,极形象地描写出了边地特有景致。亭隧,古代在边境筑的烽火亭,有敌人来犯时放烽火以报告军情。戍旗,即军旗。边防驻军有旗帜挂在上空。登上城楼远望烽火亭,只见随风飘飞的军旗。诗篇写到此,一幅边塞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由冰雪、寒风、草木、亭隧、戍旗编织成的边塞画面极为真实。没到过边地的人绝不会写出如此真切动人的画面。
接着,诗人便将笔墨转向了对出征人的描写。边地如此凄凉苦寒,出征人为了讨伐敌人,还必须来到此地。“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行者,指出征之人。不顾反,指不能再回还。出征之人来到边地不能再回还,他们出门时都与家人话别告辞。这里有两层含义,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很多人要在战场上丧失生命,同时又写出了出征人的决心,要同敌人决以死战,有去无还。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是下二句所写:“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出征的许多青壮年士兵多被俘去,这种情况怎么不令人心悲! 战争是残酷的。它本身就意味着你死我活,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这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二句很委婉地写出了诗人到边地的目的。边地自然环境恶劣,那为什么要滞留在这里呢?就是为了使天下有“乐土”。正因为没有乐土,才来到这里。王粲归曹操之后,他和曹操有共同的理想,那就是统一天下,实现封建治世。事实上,他也一直在为这个理想奋斗着。最后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二句,写久留边地之苦。蓼,植物名,即水蓼。味苦。蓼虫,指生长在水蓼上的水虫,喜欢吃带苦味的东西。咨,商量。蓼虫吃苦味,是得其所,而人久滞边地不得其所,表现他对征人长期滞留边地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从描写的内容到情调都不同于前二首。前二首多忧伤悲怆之情,这首则是多遒劲刚健之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了边塞的景致,表达了将士誓死苦战的决心。可以说这是一首很好的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将士在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在唐代大量涌现,然而在建安时代却并不多见,王粲能够独辟蹊径,描写边塞景光以及征战者之苦,这是王粲在诗歌创作上的又一贡献。
这首诗和王粲的其他诗篇一样,情感饱满真挚。写他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事,因而真切感人。可谓曲尽悲苦,情至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