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损沉黄泥。简珠坠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翼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已畅,乃肯顾细徽,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且为极欢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此诗是应玚现存诗篇中很重要的一首。创作时间当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之后。诗中叙写了自己的经历及与曹丕等人宴饮的情景。侍,陪侍在尊者的身旁。五官中郎将,指曹丕。建章台,汉建章宫内一高台名。
全诗一共二十八句,可分为二层。前十八句为第一层。写自己有志难骋,迁移流离的悲痛经历。开篇以雁自喻。“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孤雁在空中鸣叫,发出悲哀的声音。这只哀鸣的孤雁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也同雁一样过着流转迁徙的生活,因而他望着空中的飞雁,发出疑问:“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子,指雁。这雁好像是听到问话了,于是它收敛了翅膀,徘徊不前。雁本来是不懂人意,不通人语,而此时诗人将其拟人化,雁与诗人心灵相通。雁回答说:“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寒门,指北方寒冷之地,衡阳,指湖南衡阳。衡阳南有回雁峰。传说雁飞至此,就不再往南飞了。我从北方的寒冷之地飞来,将要飞往衡阳栖息,往往春天我飞往北方之地栖息,而冬天我要客居南方温暖之地。雁是侯鸟,它随季节而改变栖息之地。从雁叙说的语气看,这无疑是秋季。雁的迁徙蕴藉了作者的遭遇。“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这四句还是雁的叙说。在南来北往的飞行中,还要蒙受霜雪的侵袭。毛羽时常受到摧折而陨落。常常担心肌骨受到损伤,落在黄泥中被埋没。从这四句看,作者借雁之口写自己的遭遇更为明显。流离转行,经涉艰苦,环境险恶,他常常忧虑不安。“每恐失身于污浊卑贱之流。”“简珠坠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翼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这六句是诗人以雁之口进一步倾诉自己在人生路上的苦闷。简珠,大玉珠,这是喻中之喻。李善注云:“简珠喻贤人也。沙石喻群小也。”贤能之人一旦落在邪恶群小的周围中,岂能与之和谐相处!想要趁着云雨的际遇,洗涤毛羽,登上高梯,然而却一直没有得到好知遇,伸眉扬志无阶。云雨,喻恩泽,此处指曹丕。这番话,诗人在于表明,在人生路上,由于没有好的际遇,因而壮志难酬,苦闷无穷,今恰值良遇,否则永无伸眉之机。从雁所说的十四句话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雁之声,完全是诗人的心声。音调悲切,叙致款曲,凄楚动人。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十句,为第二层。写与五官中郎将宴饮的快乐。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经常宴饮赋诗。这一次他们宴饮更是乐趣无穷。公子敬爱宾客,饮酒欢乐不知疲倦。从中可见曹丕与其他文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诗人如今遇到知己的喜悦之情。“和颜既已畅,乃肯顾细微。”这二句是对曹丕爱宾客的进一步叙写。公子和蔼可亲,相处融洽,竟能顾眷我这个微贱之人。这时诗人内心充满了喜悦、感激之情。特别是主人的赠诗存慰,使他更觉不敢当了。诗人在经过迁徙流转、人生的险恶环境之后,如今公子的敬宾客,“和颜”、“顾细微”、“存慰”,怎能不使他百感交集,激动不已!因此他要 “且为极欢情,不醉其无归。”要尽情欢乐,直到喝醉而归。最后诗人表示,“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诗经·小雅·雨无正》有“凡百君子,各敬尔位”的诗句,诗人化用此意,表示决心供职,来报达公子的知遇之恩。
整首诗层次分明,立言得体。特别是以雁代词,且又写出不断变化的姿态,更觉新妙。正如沈德潜所云:“篇中代雁为词,音调悲切异于众作,存此以备一格。”(《古诗源》)诗篇抒情宛曲深至,曲尽而意未终,特别是第一层,更为明显。对此,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赞叹曰: “德琏《侍集》一诗,吞吐低徊,宛转深至,意将宣而复顿,情欲尽而终含,务使听者会其无已之衷,达于不言之表,此申诉怀来之妙术也。”这首诗在建安诗坛上是一篇倍受人们称赞的佳制,应玚为建安诗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