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经典
我国主要流传大乘佛教,大乘经典也非常多,在此不可能一一介绍。本书的其他章节也已经介绍了若干经典,在此只介绍几部最为重要的。
《金刚经》
吕澂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金刚经》出现得最早。有的研究者指出,《金刚经》在形式上比较接近小乘经,也说明它产生的年代应比较早。《金刚经》产生虽早,却是大乘经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在中国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三论宗、天台宗、禅宗、唯识宗都把它当作重要典籍来学习。唐玄宗为了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从三教中各选一本典籍,亲自进行注释,颁行天下。其中于儒教选的是《孝经》,于道教选的是《道德经》,于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明成祖朱棣也曾编纂《金刚经集注》。有的信徒甚至把《金刚经》当作全部佛法的代表来信仰、供奉。
由于《金刚经》受到历代僧俗各界的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译本共有六个,以姚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通行。
《金刚经》叙述,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在一起。有一次,到了快吃饭的时候,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舍卫城中去乞化,然后将乞化到的饭食持回祗树给孤独园。食毕,收衣、钵、洗足。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个名叫须菩提的长老过来,恭恭敬敬地向释迦牟尼行礼后,问道:人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怎么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超人的,只有佛才具有。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一定要成就这种智慧,也就是一定要成佛。这是大乘修行的全部目的。
《金刚经》说释迦牟尼听了须菩提的问题,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释迦牟尼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秋晨的清露,太阳一出就会消散;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因此,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事物真正的形相(实相)是“无相”。所以,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迷恋和追求,这叫作“无住”。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系无念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经中说释迦牟尼说法后,须菩提长老及一切天神、凡人、阿修罗(魔神)都欢欣鼓舞,接受了释迦牟尼的教诲。
《金刚经》最后有一首偈颂,是这么说的: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首偈颂的意义我们前面已经解释,它反映了《金刚经》思想的精华,故此流传很是广泛。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十六部经典,称十六会。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他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诃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显庆五年(660)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六十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噩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由于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十月二十三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作“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这种“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这部经还宣称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大般若经》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后成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经在中国译出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广泛。被当作是“镇国之典”,认为书写、受持、读诵、流布该经,均有莫大功德,死后可以升天,得到最终解脱。所以许多寺庙都诵读、供养此经,作为积聚功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有三个汉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十卷本,名叫《正法华经》;姚泰鸠摩罗什译的七卷本,名叫《妙法莲华经》;隋阇那崛多等改编的七卷本,名叫《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为广泛。
我国古代僧人对这部经典十分重视,称之为“经中之王”。它还成为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有不少僧人专门念诵这部经,如僧神皓专诵《法华经》九千余遍;僧延寿诵一万三千多遍;僧守素诵三万七千多遍;僧亡名则“恒诵《法华经》,口无它言”。出于虔诚,有的人甚至刺血书写它。
为什么《法华经》受到这样的重视?它究竟讲了些什么?
《法华经》出现在印度佛教大小乘激烈斗争的时期,它站在大乘的立场上,力图调和大小乘的矛盾,力图用大乘去会融小乘。经中称释迦牟尼虽然曾宣说过小乘“声闻乘”、“缘觉乘”的法,也宣说过大乘“菩萨乘”的法,但都只是针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条件说的,不是最高级最圆满的佛法。最圆满的应是“佛乘”。从而主张“三乘归一”。经中举例说,有一个长者,他有三个儿子。有一天,房子突然着火,烈焰冲天,眼看三个儿子要被大火吞没。可是,这三个孩子因年幼无知,还在那里嬉戏玩耍,一点也没有觉察正在逼近的威胁。长者在房外大声呼唤,叫他们赶紧出来,可他们不相信火能烧死人,都不出来。长者无奈,大声喊:你们快出来吧!我这儿有一辆羊车,一辆鹿车,一辆牛车,谁出来就给谁玩。三个孩子一听有车玩,便从房子一拥而出。长者见孩子们得救,欣喜异常,便每人各给一辆七宝大车。《法华经》用羊、鹿、牛等三车比喻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用七宝大车比喻佛乘,认为前三乘都是为了让人从生死轮回的烈火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方便设教,只有佛乘才能真正导人进入涅槃。经中还宣扬一切众生均能成佛的思想,所以深得人们欢迎。
《法华经》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宣称佛说此经时,多宝塔从地涌现,十方诸佛集会证明此经所说道理真实不虚。六万恒河沙等菩萨及其眷属护持本经,流传四方。经中还称无论何人,只要能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便可获得无量功德。而如果有人胆敢毁谤《法华经》,则会得到恶报。
因此,不少人把念诵、抄写《法华经》作为修功德的手段之一。从而又出现大量的“灵验记”之类的传说,比如说有一个和尚,专诵《法华经》。有一次与其他三人一起进山洞采钟乳石,三人都掉入水中淹死,火把也熄灭了。但由于他有念《法华经》的功德感得萤火虫领路,出了山洞。这类宗教传说对《法华经》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法华经》本身既是一种宗教宣传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色彩浪漫,行文顺畅,词藻优美,所以很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欢迎,这也是使它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例如经中谈到大火焚烧房屋时,用了这么一段偈颂来形容:“于后舍宅,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炎俱炽。栋梁椽柱,爆声震裂。摧折堕落,墙壁崩倒。诸鬼神等,扬声大叫。雕鹫诸鸟,鸠槃荼等,周章惶怖,不能自出。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薄德福故,为火所逼。共相残害,饮血啖肉。野干之属,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竟来食啖。 臭烟熢㶿,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鸠槃荼鬼,随取而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章闷走。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这是一派多么可怕的景象啊!三个天真无邪的小孩竟陷溺在这样的火宅中不知自拔,又多么令人惊心动魄啊!佛教由此引申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么一个观点。在这里,文学的描写与宗教的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观音经》
《观音经》本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称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由于它主要宣扬观世音崇拜,故有人把它从《妙法莲华经》中抄出,单独流传。过去有的研究者认为,该经原称《观世音经》,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称《观音经》。不过这种观点看来站不住,因为早在南北朝时,《观音经》之名已出现,可见与避李世民之讳无关。
《观音经》宣称无论什么人,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念诵他的名号,便可以得到观世音的救助,免去一切灾祸。经中举例说:念诵观世音名号后,火不能烧,水不得淹;入海遇罗刹鬼,可得解脱;刀砍刀坏,枷锁枷断;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我国曾流传一部中国人假托佛说伪撰的经典叫《高王观世音经》,关于这部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南北朝元魏天平年间,定州有一个军士,名叫孙敬德。他一心敬奉观音,特意修造了一尊观音像,天天礼拜。后来,他被贼人诬陷,抓进大牢。因不堪毒刑,屈打成招,第二天就要被处以死刑。当天夜里,孙敬德一心一意向观音祈祷,希望能得到救助。忽然,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和尚向他传授《救生观世音经》,说:“你只要把这部经念上一千遍,就可以摆脱这场灾难。”孙敬德醒来,梦境历历在目,经文也记得一清二楚,便连忙念诵起来。天亮了,刽子手把他绑赴刑场,他一路走一路念经。午时三刻,斩首的时间到了,他也刚好念满一千遍。刽子手举刀向他砍去,没想到头没有掉下,刀反断为三截。一连换了三把刀都是这样,孙敬德的皮肉却一点也没伤害。监斩人问起原因,孙敬德一五一十如实禀告。监斩人把此事报告给丞相高欢,高欢下令免除孙敬德的死罪。这件事从此流传开来,《救生观世音经》从此被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上面这个故事当然是虚假的,但它说明哀苦无告的普通百姓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好把救援的希望寄托在大慈大悲的菩萨身上。这也说明为什么《观音经》这一类宣传外力救援的经典在古代竟如此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欢迎。
《观音经》除了宣传观世音菩萨能解救人们的苦难外,还特别宣扬了观世音的另一神通:他有无数种化身,可以根据救度对象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形态。例如,对国王他可显国王身;对将军可显将军身;对天神显天神身;对鬼怪显鬼怪身;对男人显男人身;对女人显女人身;对大人显大人身;对小孩显小孩身,如此等等。由于观世音有如此众多的化身,也因为中国古代的雕塑家为了强调观世音的慈悲,常把他塑成一个女像,故而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观世音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其实,就佛教的立场而言,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她要成佛,必须先投胎为男身。具体到观世音而言,由于他已处在无住涅槃位的大菩萨,因此也可以说他已超越了男、女性别。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印度佛教的一部重要典籍,关于它的产生地区,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它很可能产生于我国新疆的和田地区(古于阗国);也有人认为它最早产生于南印度,后流传到西北印度与中印度。
我国翻译的《华严经》的主要译本共有三个。第一个本子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三十四品,又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后来武则天派人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并聘求高僧实叉难陀在长安译出第二个本子,共八十卷,三十九品,又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贞元年间,我国又译出《华严经》的第三个本子。这个本子由般若译,共四十卷,故称《四十华严》。该经只有一品,即《入法界品》。这一品在《六十华严》中占十三卷;在《八十华严》中占二十一卷;而在《四十华严》中占了整整四十卷。
《华严经》的主要内容是讲因果缘起理实法界。该经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显现,而毗卢遮那佛并非在这世界之外、世界之上或背后,而是就在这世界当中,就是这世界本身。该经用“四法界”的理论来说明这一道理:(1)事法界,指世界万事万物,这些万事万物看来各有各的特征,互相具有无限的差别性。(2)理法界,指千差万别的事物内部蕴含着平等 、同一的理性,也就是“真如法性”,也可称“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它实际就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因为世间、出世间一切现象,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由“清净心”随缘生起。归根结蒂,所谓毗卢遮那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3)理事无碍法界,是指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相互圆融无碍。由于理法界是事法界内在的本性,存在的基础;事法界是理法界外在的表现;因此,两者自然是互相依持,相即相入的。(4)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有差别的事法,由于内在的理性同一,所以其差别实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本质则是相互契合,圆融无碍。进而,由于每一事法都内蕴着理法,故而每一事法实际上蕴含与代表了无限的万事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多相即,重重无尽。从因果理法的角度看,宇宙万事万物都互为因果;一物为因,万物为果;一物为果,万物为因。都织在一张总体的因果之网的背景上。因此,事物的相互关系仍是相互扶持,相入相即,无穷展开、圆融无碍。
《华严经》用“海印三昧”描绘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佛境,形容此时世界上的森罗万物像海水一样地被显现出来。每一滴水都相互圆融,每一滴海水又都具备百川之味,代表与体现了海水的特征。由此说明一切事物就其相互关系来说都是无尽圆融,成了一种范围无限广大而又相互包容、相互贯通而无个体区分的大法界。由于有为、无为诸法都在统一中存在,从而说明佛与众生、净土与秽土、佛国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交融统一。
撇开《华严经》中的宗教因素暂且不谈,它所表述的上述哲学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它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一切个体都存在,也只能存在于这整体之中,从而要求人们从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中看到其底蕴的同一性;从相互对立的矛盾物间看出它们的统一性。它的一滴水具备百川之味的思想,与现代的全息理论有相似之处。
为了进一步展开关于理实法界的理论,《华严经》还用六相、十玄等法门来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外,经中强调依据“三界唯心”的教义进行修行实践,认为解脱的关键应在“心(阿赖耶识)”上用功,主张依十地而辗转增胜的普贤愿行最终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经中还对修行浅深的阶次及实践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叙述了善财童子为了访求佛法真理,到处寻师,共参拜五十三人以参悟佛法。这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成为佛教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北京广济寺就有以此为题材的檀香木牌。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又名《维摩经》、《维摩诘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三卷,姚秦鸠摩罗什译。该经在我国曾多次译出,现存异译本两种: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三种译本中,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
这部经中塑造了一个在家居士维摩诘的形象,称他家庭资财无量,十分富有。他虽然不是出家人,却遵行沙门的戒律;虽有妻子,却修梵行;虽有眷属,却乐远离;虽生活在三界中,却不贪恋三界。常为一切众生说法,使无数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据说有一次维摩诘为了显示“无常”这一佛教的理法,便生起病来。释迦牟尼听到消息,就派遣弟子们前去探视,可舍利弗等弟子都不敢前往,因维摩诘聪明善辩,以前舍利弗等人都曾在辩论中输给他,所以怕去。最后,文殊菩萨等受命前往。接下来经中叙述维摩诘与文殊等人共论佛法精义,最终又一起来到释迦牟尼处论说佛法等。
本经的主题在于宣传大乘般若思想,批评小乘的片面性。故此传统称它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经中出现的舍利弗等小乘声闻弟子,都比不上大乘菩萨们法力高强,深悟佛法。如经中叙述当维摩诘说法时,房中出现天女散花。这些花落在菩萨们身上便纷纷坠落在地,而落到舍利弗等大弟子身上便粘住了,无论弟子们使出什么神通,花都掉不下来。原来这是由于大乘菩萨们对万事万物都没有“分别想”,即对万事万物都能一视同仁,把香花与大粪等同视之,所以香花不粘在他们身上。而声闻弟子们却未能做到这一点。经中还提出,只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也就是说,“出家”、“不出家”不是能否得道的必要条件,只要发愿求取佛智,就能成为得道佛教徒。从而颂扬了大乘菩萨行,批评了小乘必须出家才能解脱的观点。
《维摩诘经》特别提倡“入不二法门”,所谓“入不二法门”就是强调泯灭矛盾双方的差别性,等同视之。比如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垢与净,在小乘佛教看来都是对立的。小乘佛教的目的就是要从污垢世间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抵清净的出世间——涅槃。但《维摩诘经》认为“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见垢实相,则无净相,顺于灭相”;要求从思想上取消“分别想”。既然根本没有“分别想”,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有“分别”的感觉。《维摩诘经》进而把“无有文字语言”作为“入不二法门”的最高境界,亦即认为最深的佛法真理是无法用语言、概念来表述的,要求人们去努力体认它。
《维摩诘经》在我国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我国门阀士族占据统治地位,《维摩诘经》所塑造的维摩诘形象,正好成为门阀士族掩盖自己穷奢极欲生活的庇护伞。《维摩诘经》想象富丽,文字优美流畅,本身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喜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取字为摩诘,即来源于本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又名《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本经以释迦牟尼在拘尸那伽涅槃为题材,着重论述了佛肉身虽然灭亡,但法身却永世长存的思想。针对过去小乘佛教主张的“无常”、“苦”、“空”、“无我”等四法印,《涅槃经》提出涅槃界具备“常”(永远存在)、“乐”(无限幸福)、“我”(具备享乐主体)、“净”(无限清净)的观点,更加增强了佛教的宗教出世性。尤其它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佛教史上是一大突破。以前,小乘佛教认为要成佛,必须经过累世的修行,还要有极大的功德与机缘。一般人修行,只能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大乘佛教虽然反对小乘佛教的这种观点,但也认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据说有一种人称为“一阐提”,已经断绝了佛性,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佛。但《涅槃经》主张连一阐提人都可以成佛,使得佛教的宗教理论更加圆满和自圆其说。
《涅槃经》译出后,对中国佛教界产生强烈的震动。从教义上讲,本经对鸠摩罗什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般若性空思想以极大的冲击,对一代学风的改变产生极大的影响。本经又对竺道生提出的“一阐提人亦可成佛”的思想予以极大的支持(参见下编“僧哲同人”的有关内容),使中国对佛性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从宗教实践上讲,本经又促成了中国佛教断肉素食传统的形成。
《金刚经》
吕澂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金刚经》出现得最早。有的研究者指出,《金刚经》在形式上比较接近小乘经,也说明它产生的年代应比较早。《金刚经》产生虽早,却是大乘经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在中国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三论宗、天台宗、禅宗、唯识宗都把它当作重要典籍来学习。唐玄宗为了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从三教中各选一本典籍,亲自进行注释,颁行天下。其中于儒教选的是《孝经》,于道教选的是《道德经》,于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明成祖朱棣也曾编纂《金刚经集注》。有的信徒甚至把《金刚经》当作全部佛法的代表来信仰、供奉。
由于《金刚经》受到历代僧俗各界的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译本共有六个,以姚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通行。
唐代咸通九年刊本《金刚经》
《金刚经》叙述,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在一起。有一次,到了快吃饭的时候,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舍卫城中去乞化,然后将乞化到的饭食持回祗树给孤独园。食毕,收衣、钵、洗足。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个名叫须菩提的长老过来,恭恭敬敬地向释迦牟尼行礼后,问道:人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怎么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超人的,只有佛才具有。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一定要成就这种智慧,也就是一定要成佛。这是大乘修行的全部目的。
《金刚经》说释迦牟尼听了须菩提的问题,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释迦牟尼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秋晨的清露,太阳一出就会消散;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因此,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事物真正的形相(实相)是“无相”。所以,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迷恋和追求,这叫作“无住”。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系无念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经中说释迦牟尼说法后,须菩提长老及一切天神、凡人、阿修罗(魔神)都欢欣鼓舞,接受了释迦牟尼的教诲。
《金刚经》最后有一首偈颂,是这么说的: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首偈颂的意义我们前面已经解释,它反映了《金刚经》思想的精华,故此流传很是广泛。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十六部经典,称十六会。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他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诃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显庆五年(660)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六十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噩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由于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十月二十三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作“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这种“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这部经还宣称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大般若经》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后成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经在中国译出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广泛。被当作是“镇国之典”,认为书写、受持、读诵、流布该经,均有莫大功德,死后可以升天,得到最终解脱。所以许多寺庙都诵读、供养此经,作为积聚功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有三个汉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十卷本,名叫《正法华经》;姚泰鸠摩罗什译的七卷本,名叫《妙法莲华经》;隋阇那崛多等改编的七卷本,名叫《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为广泛。
清代金书《妙法莲华经》经卷(陕西法门寺藏)
经折装妙法莲华经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国古代僧人对这部经典十分重视,称之为“经中之王”。它还成为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有不少僧人专门念诵这部经,如僧神皓专诵《法华经》九千余遍;僧延寿诵一万三千多遍;僧守素诵三万七千多遍;僧亡名则“恒诵《法华经》,口无它言”。出于虔诚,有的人甚至刺血书写它。
为什么《法华经》受到这样的重视?它究竟讲了些什么?
《法华经》出现在印度佛教大小乘激烈斗争的时期,它站在大乘的立场上,力图调和大小乘的矛盾,力图用大乘去会融小乘。经中称释迦牟尼虽然曾宣说过小乘“声闻乘”、“缘觉乘”的法,也宣说过大乘“菩萨乘”的法,但都只是针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条件说的,不是最高级最圆满的佛法。最圆满的应是“佛乘”。从而主张“三乘归一”。经中举例说,有一个长者,他有三个儿子。有一天,房子突然着火,烈焰冲天,眼看三个儿子要被大火吞没。可是,这三个孩子因年幼无知,还在那里嬉戏玩耍,一点也没有觉察正在逼近的威胁。长者在房外大声呼唤,叫他们赶紧出来,可他们不相信火能烧死人,都不出来。长者无奈,大声喊:你们快出来吧!我这儿有一辆羊车,一辆鹿车,一辆牛车,谁出来就给谁玩。三个孩子一听有车玩,便从房子一拥而出。长者见孩子们得救,欣喜异常,便每人各给一辆七宝大车。《法华经》用羊、鹿、牛等三车比喻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用七宝大车比喻佛乘,认为前三乘都是为了让人从生死轮回的烈火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方便设教,只有佛乘才能真正导人进入涅槃。经中还宣扬一切众生均能成佛的思想,所以深得人们欢迎。
《法华经》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宣称佛说此经时,多宝塔从地涌现,十方诸佛集会证明此经所说道理真实不虚。六万恒河沙等菩萨及其眷属护持本经,流传四方。经中还称无论何人,只要能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便可获得无量功德。而如果有人胆敢毁谤《法华经》,则会得到恶报。
因此,不少人把念诵、抄写《法华经》作为修功德的手段之一。从而又出现大量的“灵验记”之类的传说,比如说有一个和尚,专诵《法华经》。有一次与其他三人一起进山洞采钟乳石,三人都掉入水中淹死,火把也熄灭了。但由于他有念《法华经》的功德感得萤火虫领路,出了山洞。这类宗教传说对《法华经》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法华经》本身既是一种宗教宣传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色彩浪漫,行文顺畅,词藻优美,所以很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欢迎,这也是使它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例如经中谈到大火焚烧房屋时,用了这么一段偈颂来形容:“于后舍宅,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炎俱炽。栋梁椽柱,爆声震裂。摧折堕落,墙壁崩倒。诸鬼神等,扬声大叫。雕鹫诸鸟,鸠槃荼等,周章惶怖,不能自出。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薄德福故,为火所逼。共相残害,饮血啖肉。野干之属,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竟来食啖。 臭烟熢㶿,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鸠槃荼鬼,随取而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章闷走。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这是一派多么可怕的景象啊!三个天真无邪的小孩竟陷溺在这样的火宅中不知自拔,又多么令人惊心动魄啊!佛教由此引申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么一个观点。在这里,文学的描写与宗教的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观音经》
《观音经》本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称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由于它主要宣扬观世音崇拜,故有人把它从《妙法莲华经》中抄出,单独流传。过去有的研究者认为,该经原称《观世音经》,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称《观音经》。不过这种观点看来站不住,因为早在南北朝时,《观音经》之名已出现,可见与避李世民之讳无关。
《观音经》宣称无论什么人,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念诵他的名号,便可以得到观世音的救助,免去一切灾祸。经中举例说:念诵观世音名号后,火不能烧,水不得淹;入海遇罗刹鬼,可得解脱;刀砍刀坏,枷锁枷断;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我国曾流传一部中国人假托佛说伪撰的经典叫《高王观世音经》,关于这部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南北朝元魏天平年间,定州有一个军士,名叫孙敬德。他一心敬奉观音,特意修造了一尊观音像,天天礼拜。后来,他被贼人诬陷,抓进大牢。因不堪毒刑,屈打成招,第二天就要被处以死刑。当天夜里,孙敬德一心一意向观音祈祷,希望能得到救助。忽然,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和尚向他传授《救生观世音经》,说:“你只要把这部经念上一千遍,就可以摆脱这场灾难。”孙敬德醒来,梦境历历在目,经文也记得一清二楚,便连忙念诵起来。天亮了,刽子手把他绑赴刑场,他一路走一路念经。午时三刻,斩首的时间到了,他也刚好念满一千遍。刽子手举刀向他砍去,没想到头没有掉下,刀反断为三截。一连换了三把刀都是这样,孙敬德的皮肉却一点也没伤害。监斩人问起原因,孙敬德一五一十如实禀告。监斩人把此事报告给丞相高欢,高欢下令免除孙敬德的死罪。这件事从此流传开来,《救生观世音经》从此被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上面这个故事当然是虚假的,但它说明哀苦无告的普通百姓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好把救援的希望寄托在大慈大悲的菩萨身上。这也说明为什么《观音经》这一类宣传外力救援的经典在古代竟如此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欢迎。
《观音经》除了宣传观世音菩萨能解救人们的苦难外,还特别宣扬了观世音的另一神通:他有无数种化身,可以根据救度对象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形态。例如,对国王他可显国王身;对将军可显将军身;对天神显天神身;对鬼怪显鬼怪身;对男人显男人身;对女人显女人身;对大人显大人身;对小孩显小孩身,如此等等。由于观世音有如此众多的化身,也因为中国古代的雕塑家为了强调观世音的慈悲,常把他塑成一个女像,故而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观世音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其实,就佛教的立场而言,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她要成佛,必须先投胎为男身。具体到观世音而言,由于他已处在无住涅槃位的大菩萨,因此也可以说他已超越了男、女性别。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印度佛教的一部重要典籍,关于它的产生地区,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它很可能产生于我国新疆的和田地区(古于阗国);也有人认为它最早产生于南印度,后流传到西北印度与中印度。
我国翻译的《华严经》的主要译本共有三个。第一个本子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三十四品,又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后来武则天派人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并聘求高僧实叉难陀在长安译出第二个本子,共八十卷,三十九品,又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贞元年间,我国又译出《华严经》的第三个本子。这个本子由般若译,共四十卷,故称《四十华严》。该经只有一品,即《入法界品》。这一品在《六十华严》中占十三卷;在《八十华严》中占二十一卷;而在《四十华严》中占了整整四十卷。
元代刻《观音经》扉画(日本龙谷大学藏)
明代僧人无瑕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的主要内容是讲因果缘起理实法界。该经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显现,而毗卢遮那佛并非在这世界之外、世界之上或背后,而是就在这世界当中,就是这世界本身。该经用“四法界”的理论来说明这一道理:(1)事法界,指世界万事万物,这些万事万物看来各有各的特征,互相具有无限的差别性。(2)理法界,指千差万别的事物内部蕴含着平等 、同一的理性,也就是“真如法性”,也可称“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它实际就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因为世间、出世间一切现象,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由“清净心”随缘生起。归根结蒂,所谓毗卢遮那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3)理事无碍法界,是指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相互圆融无碍。由于理法界是事法界内在的本性,存在的基础;事法界是理法界外在的表现;因此,两者自然是互相依持,相即相入的。(4)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有差别的事法,由于内在的理性同一,所以其差别实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本质则是相互契合,圆融无碍。进而,由于每一事法都内蕴着理法,故而每一事法实际上蕴含与代表了无限的万事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多相即,重重无尽。从因果理法的角度看,宇宙万事万物都互为因果;一物为因,万物为果;一物为果,万物为因。都织在一张总体的因果之网的背景上。因此,事物的相互关系仍是相互扶持,相入相即,无穷展开、圆融无碍。
《华严经》用“海印三昧”描绘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佛境,形容此时世界上的森罗万物像海水一样地被显现出来。每一滴水都相互圆融,每一滴海水又都具备百川之味,代表与体现了海水的特征。由此说明一切事物就其相互关系来说都是无尽圆融,成了一种范围无限广大而又相互包容、相互贯通而无个体区分的大法界。由于有为、无为诸法都在统一中存在,从而说明佛与众生、净土与秽土、佛国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交融统一。
撇开《华严经》中的宗教因素暂且不谈,它所表述的上述哲学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它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一切个体都存在,也只能存在于这整体之中,从而要求人们从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中看到其底蕴的同一性;从相互对立的矛盾物间看出它们的统一性。它的一滴水具备百川之味的思想,与现代的全息理论有相似之处。
为了进一步展开关于理实法界的理论,《华严经》还用六相、十玄等法门来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外,经中强调依据“三界唯心”的教义进行修行实践,认为解脱的关键应在“心(阿赖耶识)”上用功,主张依十地而辗转增胜的普贤愿行最终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经中还对修行浅深的阶次及实践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叙述了善财童子为了访求佛法真理,到处寻师,共参拜五十三人以参悟佛法。这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成为佛教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北京广济寺就有以此为题材的檀香木牌。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又名《维摩经》、《维摩诘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三卷,姚秦鸠摩罗什译。该经在我国曾多次译出,现存异译本两种: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三种译本中,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
这部经中塑造了一个在家居士维摩诘的形象,称他家庭资财无量,十分富有。他虽然不是出家人,却遵行沙门的戒律;虽有妻子,却修梵行;虽有眷属,却乐远离;虽生活在三界中,却不贪恋三界。常为一切众生说法,使无数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据说有一次维摩诘为了显示“无常”这一佛教的理法,便生起病来。释迦牟尼听到消息,就派遣弟子们前去探视,可舍利弗等弟子都不敢前往,因维摩诘聪明善辩,以前舍利弗等人都曾在辩论中输给他,所以怕去。最后,文殊菩萨等受命前往。接下来经中叙述维摩诘与文殊等人共论佛法精义,最终又一起来到释迦牟尼处论说佛法等。
本经的主题在于宣传大乘般若思想,批评小乘的片面性。故此传统称它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经中出现的舍利弗等小乘声闻弟子,都比不上大乘菩萨们法力高强,深悟佛法。如经中叙述当维摩诘说法时,房中出现天女散花。这些花落在菩萨们身上便纷纷坠落在地,而落到舍利弗等大弟子身上便粘住了,无论弟子们使出什么神通,花都掉不下来。原来这是由于大乘菩萨们对万事万物都没有“分别想”,即对万事万物都能一视同仁,把香花与大粪等同视之,所以香花不粘在他们身上。而声闻弟子们却未能做到这一点。经中还提出,只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也就是说,“出家”、“不出家”不是能否得道的必要条件,只要发愿求取佛智,就能成为得道佛教徒。从而颂扬了大乘菩萨行,批评了小乘必须出家才能解脱的观点。
《维摩诘经》特别提倡“入不二法门”,所谓“入不二法门”就是强调泯灭矛盾双方的差别性,等同视之。比如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垢与净,在小乘佛教看来都是对立的。小乘佛教的目的就是要从污垢世间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抵清净的出世间——涅槃。但《维摩诘经》认为“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见垢实相,则无净相,顺于灭相”;要求从思想上取消“分别想”。既然根本没有“分别想”,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有“分别”的感觉。《维摩诘经》进而把“无有文字语言”作为“入不二法门”的最高境界,亦即认为最深的佛法真理是无法用语言、概念来表述的,要求人们去努力体认它。
《维摩诘经》在我国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我国门阀士族占据统治地位,《维摩诘经》所塑造的维摩诘形象,正好成为门阀士族掩盖自己穷奢极欲生活的庇护伞。《维摩诘经》想象富丽,文字优美流畅,本身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喜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取字为摩诘,即来源于本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又名《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本经以释迦牟尼在拘尸那伽涅槃为题材,着重论述了佛肉身虽然灭亡,但法身却永世长存的思想。针对过去小乘佛教主张的“无常”、“苦”、“空”、“无我”等四法印,《涅槃经》提出涅槃界具备“常”(永远存在)、“乐”(无限幸福)、“我”(具备享乐主体)、“净”(无限清净)的观点,更加增强了佛教的宗教出世性。尤其它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佛教史上是一大突破。以前,小乘佛教认为要成佛,必须经过累世的修行,还要有极大的功德与机缘。一般人修行,只能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大乘佛教虽然反对小乘佛教的这种观点,但也认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据说有一种人称为“一阐提”,已经断绝了佛性,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佛。但《涅槃经》主张连一阐提人都可以成佛,使得佛教的宗教理论更加圆满和自圆其说。
《涅槃经》译出后,对中国佛教界产生强烈的震动。从教义上讲,本经对鸠摩罗什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般若性空思想以极大的冲击,对一代学风的改变产生极大的影响。本经又对竺道生提出的“一阐提人亦可成佛”的思想予以极大的支持(参见下编“僧哲同人”的有关内容),使中国对佛性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从宗教实践上讲,本经又促成了中国佛教断肉素食传统的形成。
清代《大般涅槃经》(浙江普陀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