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佛教
终南山佛教是长安佛教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终南山可谓长安佛教之摇篮。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南山也开始建立弘教的据点,这就是其北麓户县境内庞村的罗汉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初名白马招觉院。西晋惠帝于太安元年(302)驾幸此寺,并竖碑记其事。三国时,朱士行于甘露五年(260)从雍州出发,前往于阗求取《般若经》,这件事也说明了三国时雍州境内已有佛教信仰。东晋十六国时,长安佛教进入大发展的阶段,而终南圭峰山下的大寺(草堂寺前身)与长安城北的逍遥园则成了此一时期长安佛教的大本营。这里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还成立了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自此开始至于唐亡,长安成了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也成了众多僧人栖隐修行之所、佛教诸宗的策源地和废佛时期佛教徒们的避难所。
当中国佛教开始向前发展而又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分别于公元446年和574年发动了两次废佛运动,长安均成为废佛的中心而因此受打击最大。此时,长安城里的僧人即逃入终南山以保存力量,废佛过后,他们再重新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高僧传》载,僧周及其弟子僧亮等数十人曾在第一次废佛前夕逃入“寒山”(或即太白山)隐居。文成帝继位后下令复兴佛法,派人入山请僧周师徒同兴法事,僧亮随使至长安,受到了全城百姓的欢迎。镇守长安的永昌王奉旨“亲自枉道接足致敬”,并在其建议下修复故寺、延请沙门,史称“关中大法更兴,亮之力也”。北周废佛时期,逃入终南山避祸的僧人更多,主要者略如以下数人可代表之:普安曾栖隐于终南楩梓谷西坡,同时又引静(一作)渊法师同止林野,后渊法师于此置寺结徒,是为至相寺之始,后来由此而演成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静霭法师于时亦携其徒侣三十余人入终南山,东西造寺二十七所,依岩附险,使逃逸之僧人得以安置。普安本人则于隋季被频请入京,为皇储门师,住长公主所建之静法寺。法应亦避迹终南,“饭衣松萝,潜形六载”。当隋代复兴佛法之后,应复至长安师事昙崇,并代其维持五百徒众。开皇十二年(592),当选为全国“三学业长”的二十五人之一,并领徒三百于长安实际寺相续传业。道判法师曾西奔于太白山,逃难之中不忘讲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周宣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法,判当选为一百二十名“菩萨僧”之一;隋立,复充大兴善寺住持。开皇七年(587),敕于终南山交谷东岭由天竺人监工建造龙池寺,请其居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某种程度上,终南山成了佛教屏避劫难的堡垒。
中国佛教的宗派,若将三阶教包括在内,便共有九宗,其中三阶教、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的祖庭都在长安,六宗之中,又有四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是在终南山中。另外,南北朝时的学派三论宗,也是在终南山发展起来的。此处介绍三论、净土、华严、律宗等四派的祖庭或中心寺院。
草堂寺,在户县境内终南山北麓的圭峰脚下。始建于西晋,姚秦时称为“大寺”。弘始三年(401)至十三年(413),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应秦主姚兴之请,在逍遥园——大寺建立中国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译出经律论三藏经典三十五部四百二十五卷,诸经以大乘为主,间杂小乘。他翻译的经典关涉到天台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等,不少还成了创宗立说所依据的经典。罗什所弘以中观性空学说为主,其高足僧肇被称为“解空第一”,在自己的撰述中阐明并确立了“诸法缘生性空”的理论,成为罗什学说的正宗传人。后来,辽东僧朗传得此学,并至江东弘扬,至吉藏而正式确立三论宗大旨和仪轨。由于本宗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而立说,推鸠摩罗什为初祖,大寺也便成了该宗的祖庭。魏周之际,大寺分为草堂、常住、京兆王寺、大乘等四寺,独草堂存留至今。唐季,华严宗四祖澄观法师于此撰成《新译华严经后分经疏》十卷,五祖宗密住此教禅双弘,飞锡法师于此据《法华》而说“净土”,可见,这个三论宗的祖庭此时与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至相寺,其创始及位置已如前述。普安法师学重《华严》,创建者渊法师亦以义学称著。 至相寺从一开始便是弘扬华严学的重镇。 隋代,高僧智正曾至此从渊研习《华严》;华严宗的初祖法顺、二祖智俨、三祖贤首国师法藏都曾在此研习、弘扬《华严经》义。至相寺实际上是华严宗的发祥地。后人只是因为法顺寂后葬于樊川北之少陵原华严寺才称之为祖庭,这其实是欠确切的。真正的祖庭应当是至相寺。
净业寺,位于终南山北沣峪口内柳林坪(昔名清官村)后庵山上。始建于隋末。唐初,道宣律师常住此寺,潜心研习弘扬律学。麟德二年(665),奉诏于此寺内创设戒坛授戒。因此寺地处南山,故道宣律师依《四分律》而创立的律宗亦称南山宗。道宣逝世后,门徒于寺后峰起舍利塔供养,今寺后石崖间仍有其静修遗址。寺东南又有唐代诗人白居易衣冠冢。
丰德寺,位于终南山北沣峪口东山坡上。北周武帝灭法时,此地乃禅僧智藏隐居之所,开皇三年(583)正式定居于此。文帝以其道望隆广,多所施赐,并诏以所住寺为丰德寺。唐贞观十六年(642)至十九年,道宣住此,撰成《比丘尼钞》三卷(今作六卷),后一度参与玄奘译场工作。贞观二十年,复返丰德寺,将前作《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扩充为二卷,将《羯磨疏》二卷增为四卷。永徽二年(651),又将《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此戒本《疏》进行增订。至此,南山律宗宗义大备,而丰德寺成了他完善本宗理论的重要场所。寺院今存,为尼寺。
百塔寺,位于终南山天子峪鵄鸣坞。开皇十四年(594),三阶教创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后葬于此,因成塔院。后代僧人慕其德行,死后亦多建塔于此。唐大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后称兴教院。明代秦藩重修,民国初尚存残破砖城、北门城楼、照壁,残垣内有三所寺院,各有堂殿、僧舍,残垣西北方有砖塔一座,方形、十三层;东南方有舍利塔数十座。由此尚可见出当年院宇的规模。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由于执着“末法”思想,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欲望产生矛盾,先后于隋开皇末年、武后圣历二年(699)、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被敕禁或限制,但从若多僧人慕名随葬的情况看,它在佛教徒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作为三阶教在隋代长安城中的五所寺院即化度寺、光明寺、慈门寺、慧日寺和弘善寺早已无存,百塔寺因此而更具历史价值。
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北子午峪口外数里处。据《隆禅法师碑》载,唐永隆二年(681),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和尚人寂,弟子怀恽为其崇灵塔于神禾原。“其地前终(南山)峰之南镇,后帝城之北里”。“歌钟沸出,移上界于阴门;泉流激洒,比连于阳面”。又于塔侧“广构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直写祗园”。 环境清幽,寺院雅致。王维有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寺院建成后,不仅成了净土宗祖师的塔院,而且成了弘扬净土宗的中心道场,怀恽、净业相继充任寺主,继续弘扬净土教义。由于善导正式创立了净土宗,香积寺也因此成为本宗的祖庭。
古代长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是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山水如画,又距帝京不远,因此,这里的佛寺比其它任何一处名山都多,人谓“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这是最恰当不过的比喻了。据志书记载,迨至明代,仅鄠(同户)县一地便有佛寺千余所之多,而且几乎是“无地不寺,无寺不奇”。长安县境乃神居帝里,寺院之多不亚于鄠。这偌多的寺院好大一部分即在终南山中,除上述祖庭、中心寺院外,比较重要的尚多。
西段的太白山中,昔有九林寺,是九大寺院的总称,九寺之中今存铁佛寺。相传这里是北周武帝灭佛时禁锢关西僧人的地方。此外又有不少僧人因避祸或隐修来至山中结茅,既有汉僧,亦有胡僧。唐代诗人岑参有《太白胡僧歌》云:“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哪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经过历代营建,山上寺院达数十座,由此构成了太白山独特的古建筑群,这些寺院多用铁瓦覆顶,佛像多为铁铸或木雕。如今,由远门口登山,于海拔3060米处有下坂寺、上坂寺;由营头口登山,于海拔2000米处有菩萨山(俗称大殿),往上又有平安寺、明心寺、向阳寺等。由太白山向东渐次有骆峪寺,原为隋大业间(605—617)高僧道哲潜隐之所,后又“营构禅宇,立徒策业,教以正法,训以律仪”,寂后葬此。黑水峪内之仙游寺,始建于开皇二十一年(即仁寿元年,601),初时亦宫亦寺。隋文帝第一次下令在全国建数十座舍利塔,仙游寺占其一 。此塔至今犹存,名法王塔,方形七级,高27米余。咸通元年(860)分而为三寺,现留二寺,分置于黑水南北岸。这里山水环抱、到处是茂林修竹,甘泉飞瀑,加之薄雾缭绕,古洞幽奇,素有“洞天福地”之谓,古今皆为山水胜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住此写成不朽名篇《长恨歌》。如今,寺院已将毛泽东手书此诗中之一段镌刻成巨碑供游人观赏。田峪内之神田寺,高僧僧照于周武灭法时避祸于终南山,独处幽居,“高步松苑,顾影与心,相娱自得”,至隋初兴法,乃于田峪立神田寺,养徒纵业,名振渭川。
终南山中段无论于古于今都是佛寺最多的地方。其中,栗峪口西有明阳寺,本隋甘泉宫旧址,唐时改为佛寺,清代方毁于火,今仍存石碑、铁钟、舍利塔数座。栗峪口东慈云山山腰有大悲寺,创建年代不详,今寺内尚存清代石碑三通。直峪口的新兴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今存。皂峪、潭峪分水岭南端的九华山寺,因此地九峰相连,故名,周围茂林修竹,有十二佳景;山下阿姑泉村有弥陀寺,寺内有唐代石佛像一尊,此两寺均建于唐代。西圭峰之阳面有圭峰寺,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时曾来此坐禅;其山阴有重云寺,五代后梁开平五年(911)京兆僧智晖创建,时有祥云叠出于众峰间,故名,后唐明宗天成五年(930)改名长兴寺;其西之牛头山下有金峰寺,唐代高僧一行和尚曾住锡此寺,今寺内塑有一行立像。西圭峰东山脚太平峪口有太平宫寺,隋文建宫,大业末改为佛寺,以法藏(俗姓苟,颍川颍阴人)名望洽闻,补为上座,直至贞观时。太平峪内山水奇绝,殆非人境。唐高祖、太宗都到过太平宫寺游历避暑。由太平峪口入山,经重云寺下院,入长啸洞、过虎溪、凤池,然后可达云际寺。此寺创建于魏武之始,初名居贤捧日寺,因寺在山巅,山峰孤高,白云缭绕,故又称云际寺,宋代改名大定寺。今存古迹“风月楼”,楼外有“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对联,楼内有“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对联。此寺在唐代颇负盛名,与新罗求法僧有着密切关系。在紫阁峰山阴,除昔日由“大寺”分出的四寺外,还有高冠峪东侧小圭峰(或称东圭峰)上的圭峰寺,宗密禅师寂后曾于此荼毗;高冠峪西侧岭上的青龙寺,隋大业末年,高僧慧赜由长安至此静修,并因岩构室而成寺;紫阁峪口杜家庄南有大圆寺,传说汉时这里称“子房庄”,即所谓张良辟谷处。大圆寺则由僧大圆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创建。寺据终南之胜,南控黄崖,北看紫壁,西依仙掌,东俯量空,寺院朱阁丹楼,修竹成林,内多名人题咏。直至“文革”前,寺内尚存韦陀铜立像和弥勒、如来佛铜像三尊,或说为五代时物。从紫阁峪口往里走6里,可达宝林寺,为贞观年间由大将尉迟敬德监修,寺南山峰顶有密檐式唐塔,俗称敬德塔,高15米左右。此寺又名紫阁寺,曾一度藏有高僧玄奘三藏的头盖骨一份。
属于中段的长安县境内山区,也有多处寺院群。沣峪寺院群除净业寺、丰德寺之外,还有观音寺,又称望香台,创建年月不详,但唐代已为终南名寺。寺院所在的山峰海拔2166米,居高临下,周围众山如奔马涌浪,远近景色尽在眼底,李白《登观音台望城》中“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诗句,活画出登寺远眺的景象。当年寺宇多达五百余间,现存山门和中佛、送子、观音三殿。此寺之周围又有南雅寺、金禅寺、万峰寺、水帘洞及东西南北四景池等殿宇,诸寺虽依岩而建,但周围都长满树木。寺院隐藏在茂林深处,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主峰东面为悬崖峭壁,站在南天门往前可看见一尊在岩壁上雕造的巨佛,高约150余米,佛头顶的面积也有百余平方米,此像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一倍。太和峪寺庙群包括翠微寺与龙田寺、黄峪寺以及西邻青华山的卧佛寺。翠微寺由翠微宫改成,龙田寺即翠微宫侧之太子宫,《贞元释教录》又谓大和宫之正院为大和寺,至贞元时,龙田寺与大和寺合并为翠微寺。黄峪寺今已无存。卧佛寺创建于唐代,今存,内有一卧佛,总长17米,系就自然山石雕造而成。此外又有十余尊铁铸佛像。南五台寺院群由塔寺沟与五个峰台的寺院组成。南五台自隋唐至于明清,这里建有寺院数以百计,而早在唐代即已成为全国四大佛教“灵境”之一。民国时期,这里仍有七十余座寺庙。现在,沟内台上主要的寺庙有:弥陀寺,位于塔寺沟口,建于隋,盛于唐。现已毁后修复,新建罗汉堂中置一六面五层木塔,高5米多,上四层各置石雕佛、菩萨像六尊,堂壁嵌有五百罗汉石像,造型十分精致。圣寿寺,在塔寺沟内。隋仁寿间(601—604)创建,昔日规模已无从考证。今尚存山门、大殿、僧房等二十余间。大殿北侧有隋建方形楼阁式砖塔一座,其旁又有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影塔。唐代惟政禅师等高僧曾于此居住弘法。现寺内种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赠八十棵落叶松,后又育苗增种六百余株,已经蔚然成林。西林寺,在观音台南坡上。光绪十六年(1891)由僧觉朗创建,初名大茅蓬,民国时改为今名。印光大师曾一度住此习法。清末民国间为南五台的主要寺院之一。常住僧达五十至六十人。现存寺宇九间并觉朗舍利塔。圆光寺,在南五台最高峰观音台上,隋仁寿年间(601—604)创建,初名观音寺。唐代改名圣寿寺,宋代改为今名。明代建殿宇四十余间。民国以来两次被火,现尚存寺舍数间。除上述寺庙群之外,还有蛟峪的天池寺、白道峪嘉五台的兴庆寺和新安寺、大峪的莲花洞寺、小峪口的清禅寺等,其历史都很久远。
终南山东段的主要佛寺,临潼境内有石瓮寺,在骊山绣岭山腰,开元年间(713—741)以造华清宫余材造此寺,初名福崖寺,玄宗题额。当时寺内有幽州所贡白玉佛像、名家杨慧之所塑佛像,寺旁飞泉上方的红楼内有玄宗皇帝题诗、王维的山水画。后寺毁复建,名石瓮寺,以悬泉瀑布激石成臼故。寺存至今,内有宋代石雕佛像三尊。庆山寺,始建于隋,初名灵岩寺。唐垂拱二年(688),寺附近地涌成山,刚刚登基的武则天以此为瑞,制以山名庆山,灵岩寺改名庆山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曾重修此寺,后或毁于“会昌法难”中。1985年于此废寺址出土“释迦如来舍利宝帐”一座及金棺银椁、珠宝、三彩狮子等珍贵文物一百二十七件。蓝田县境内山中有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在王顺山巅,殿堂依山势而起伏,共四千余间,周围修竹成林,故上寺亦称竹林寺。诗人白居易曾游王顺山五日,写有长诗记叙山寺胜景、古迹、文物。隋唐高僧净业、慧超、善导、法诚、归真等人曾住寺弘法。下寺在王顺山脚。现存之水陆庵亦名蓝渚庵,是悟真寺的组成部分,明代为秦藩王家佛堂,堂内始作巨形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等壁塑以及横三世佛、报应身佛以及儒、道、医人物等塑像。据说西檐墙上的兜率天(俗称千人听经图)壁塑为五代作品。这些塑像多达三千七百余尊,作工精细,神态各异,脱俗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乃至于被人称作“第二个敦煌”。玉泉寺,在蓝田散谷,始建于隋,唐武德初大仆卿宇文明达之子世寿重建,因山有润玉、下有流泉而改名玉泉寺。高僧静藏奉敕住持,弘化远近道俗。空寂寺,在县城东北20公里东咀村沟道中,始建于唐,首任住持为大福和尚(曾充任庆山寺住持)。有唐一代,该寺地产横跨渭南、蓝田两县境。除以上诸寺外,蓝田山中尚有清原寺、丰盈寺、玉山寺、汤兴寺、红门寺等三十余座。
终南山不仅寺庙数量、富丽程度甲诸山,住山高僧也称第一。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的终南山僧人有西域的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阇那崛多,中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䂮、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僧亮等。这批僧人中的绝大部分主要活动于圭峰大寺(即今之草堂寺),是“逍遥园——大寺”国立译经场的译主和骨干力量。南朝梁代以后的僧人有:昙相、法藏(隋之法藏)、僧照、静藏、道删、法应、静霭、普济、普安、(静)渊、法诚、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净业(悟真寺主)、慧远、灵润、会通、觉朗、智诜、弘智、法顺、智俨、善导、道判、慧赜法藏(唐贤首国师)、道宣、澄观、宗密、净业(香积寺主)、怀恽、玄奘、飞锡、惟政等等。此外还有一批生不曾涉足终南,死后却长埋于此的僧人,如通幽葬至相寺南峰、昙迁葬终南山北麓胜光寺山苑、昙崇葬至相寺之右、信行葬鸣阜山足、普旷葬龙池之峰、道宗葬至相寺南岩、吉藏葬至相寺北岩、僧邕葬于终南山北、慧藏葬于至相寺前峰、智梵葬终南山、明瞻葬太乙山智炬寺、灵干葬终南之阴、慧頵葬丰德寺东岩、昙伦葬终南山、灵藏葬至相寺前峰、玄琬葬终南山、慧满葬龙池寺侧、慧乘葬南山谷口、空藏葬于龙池寺侧、德美葬楩梓谷、道氤葬逍遥园侧、慧因葬至相寺等等。这批僧人有的是某宗某派的创立者,有的在法难劫后振兴佛教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的以某一方面的学说见长,总之都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起过促进作用,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高僧大德的活动和死后竖起的无数灵塔,无疑给峻秀的终南山增添了不少庄严与神圣的色彩。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南山也开始建立弘教的据点,这就是其北麓户县境内庞村的罗汉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初名白马招觉院。西晋惠帝于太安元年(302)驾幸此寺,并竖碑记其事。三国时,朱士行于甘露五年(260)从雍州出发,前往于阗求取《般若经》,这件事也说明了三国时雍州境内已有佛教信仰。东晋十六国时,长安佛教进入大发展的阶段,而终南圭峰山下的大寺(草堂寺前身)与长安城北的逍遥园则成了此一时期长安佛教的大本营。这里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还成立了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自此开始至于唐亡,长安成了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也成了众多僧人栖隐修行之所、佛教诸宗的策源地和废佛时期佛教徒们的避难所。
当中国佛教开始向前发展而又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分别于公元446年和574年发动了两次废佛运动,长安均成为废佛的中心而因此受打击最大。此时,长安城里的僧人即逃入终南山以保存力量,废佛过后,他们再重新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高僧传》载,僧周及其弟子僧亮等数十人曾在第一次废佛前夕逃入“寒山”(或即太白山)隐居。文成帝继位后下令复兴佛法,派人入山请僧周师徒同兴法事,僧亮随使至长安,受到了全城百姓的欢迎。镇守长安的永昌王奉旨“亲自枉道接足致敬”,并在其建议下修复故寺、延请沙门,史称“关中大法更兴,亮之力也”。北周废佛时期,逃入终南山避祸的僧人更多,主要者略如以下数人可代表之:普安曾栖隐于终南楩梓谷西坡,同时又引静(一作)渊法师同止林野,后渊法师于此置寺结徒,是为至相寺之始,后来由此而演成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静霭法师于时亦携其徒侣三十余人入终南山,东西造寺二十七所,依岩附险,使逃逸之僧人得以安置。普安本人则于隋季被频请入京,为皇储门师,住长公主所建之静法寺。法应亦避迹终南,“饭衣松萝,潜形六载”。当隋代复兴佛法之后,应复至长安师事昙崇,并代其维持五百徒众。开皇十二年(592),当选为全国“三学业长”的二十五人之一,并领徒三百于长安实际寺相续传业。道判法师曾西奔于太白山,逃难之中不忘讲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周宣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法,判当选为一百二十名“菩萨僧”之一;隋立,复充大兴善寺住持。开皇七年(587),敕于终南山交谷东岭由天竺人监工建造龙池寺,请其居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某种程度上,终南山成了佛教屏避劫难的堡垒。
中国佛教的宗派,若将三阶教包括在内,便共有九宗,其中三阶教、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的祖庭都在长安,六宗之中,又有四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是在终南山中。另外,南北朝时的学派三论宗,也是在终南山发展起来的。此处介绍三论、净土、华严、律宗等四派的祖庭或中心寺院。
草堂寺,在户县境内终南山北麓的圭峰脚下。始建于西晋,姚秦时称为“大寺”。弘始三年(401)至十三年(413),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应秦主姚兴之请,在逍遥园——大寺建立中国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译出经律论三藏经典三十五部四百二十五卷,诸经以大乘为主,间杂小乘。他翻译的经典关涉到天台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等,不少还成了创宗立说所依据的经典。罗什所弘以中观性空学说为主,其高足僧肇被称为“解空第一”,在自己的撰述中阐明并确立了“诸法缘生性空”的理论,成为罗什学说的正宗传人。后来,辽东僧朗传得此学,并至江东弘扬,至吉藏而正式确立三论宗大旨和仪轨。由于本宗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而立说,推鸠摩罗什为初祖,大寺也便成了该宗的祖庭。魏周之际,大寺分为草堂、常住、京兆王寺、大乘等四寺,独草堂存留至今。唐季,华严宗四祖澄观法师于此撰成《新译华严经后分经疏》十卷,五祖宗密住此教禅双弘,飞锡法师于此据《法华》而说“净土”,可见,这个三论宗的祖庭此时与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陕西草堂寺鸠摩罗什塔
至相寺,其创始及位置已如前述。普安法师学重《华严》,创建者渊法师亦以义学称著。 至相寺从一开始便是弘扬华严学的重镇。 隋代,高僧智正曾至此从渊研习《华严》;华严宗的初祖法顺、二祖智俨、三祖贤首国师法藏都曾在此研习、弘扬《华严经》义。至相寺实际上是华严宗的发祥地。后人只是因为法顺寂后葬于樊川北之少陵原华严寺才称之为祖庭,这其实是欠确切的。真正的祖庭应当是至相寺。
净业寺,位于终南山北沣峪口内柳林坪(昔名清官村)后庵山上。始建于隋末。唐初,道宣律师常住此寺,潜心研习弘扬律学。麟德二年(665),奉诏于此寺内创设戒坛授戒。因此寺地处南山,故道宣律师依《四分律》而创立的律宗亦称南山宗。道宣逝世后,门徒于寺后峰起舍利塔供养,今寺后石崖间仍有其静修遗址。寺东南又有唐代诗人白居易衣冠冢。
丰德寺,位于终南山北沣峪口东山坡上。北周武帝灭法时,此地乃禅僧智藏隐居之所,开皇三年(583)正式定居于此。文帝以其道望隆广,多所施赐,并诏以所住寺为丰德寺。唐贞观十六年(642)至十九年,道宣住此,撰成《比丘尼钞》三卷(今作六卷),后一度参与玄奘译场工作。贞观二十年,复返丰德寺,将前作《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扩充为二卷,将《羯磨疏》二卷增为四卷。永徽二年(651),又将《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此戒本《疏》进行增订。至此,南山律宗宗义大备,而丰德寺成了他完善本宗理论的重要场所。寺院今存,为尼寺。
百塔寺,位于终南山天子峪鵄鸣坞。开皇十四年(594),三阶教创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后葬于此,因成塔院。后代僧人慕其德行,死后亦多建塔于此。唐大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后称兴教院。明代秦藩重修,民国初尚存残破砖城、北门城楼、照壁,残垣内有三所寺院,各有堂殿、僧舍,残垣西北方有砖塔一座,方形、十三层;东南方有舍利塔数十座。由此尚可见出当年院宇的规模。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由于执着“末法”思想,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欲望产生矛盾,先后于隋开皇末年、武后圣历二年(699)、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被敕禁或限制,但从若多僧人慕名随葬的情况看,它在佛教徒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作为三阶教在隋代长安城中的五所寺院即化度寺、光明寺、慈门寺、慧日寺和弘善寺早已无存,百塔寺因此而更具历史价值。
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北子午峪口外数里处。据《隆禅法师碑》载,唐永隆二年(681),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和尚人寂,弟子怀恽为其崇灵塔于神禾原。“其地前终(南山)峰之南镇,后帝城之北里”。“歌钟沸出,移上界于阴门;泉流激洒,比连于阳面”。又于塔侧“广构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直写祗园”。 环境清幽,寺院雅致。王维有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寺院建成后,不仅成了净土宗祖师的塔院,而且成了弘扬净土宗的中心道场,怀恽、净业相继充任寺主,继续弘扬净土教义。由于善导正式创立了净土宗,香积寺也因此成为本宗的祖庭。
古代长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是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山水如画,又距帝京不远,因此,这里的佛寺比其它任何一处名山都多,人谓“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这是最恰当不过的比喻了。据志书记载,迨至明代,仅鄠(同户)县一地便有佛寺千余所之多,而且几乎是“无地不寺,无寺不奇”。长安县境乃神居帝里,寺院之多不亚于鄠。这偌多的寺院好大一部分即在终南山中,除上述祖庭、中心寺院外,比较重要的尚多。
陕西西安香积寺砖塔(净业禅师塔)
西段的太白山中,昔有九林寺,是九大寺院的总称,九寺之中今存铁佛寺。相传这里是北周武帝灭佛时禁锢关西僧人的地方。此外又有不少僧人因避祸或隐修来至山中结茅,既有汉僧,亦有胡僧。唐代诗人岑参有《太白胡僧歌》云:“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哪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经过历代营建,山上寺院达数十座,由此构成了太白山独特的古建筑群,这些寺院多用铁瓦覆顶,佛像多为铁铸或木雕。如今,由远门口登山,于海拔3060米处有下坂寺、上坂寺;由营头口登山,于海拔2000米处有菩萨山(俗称大殿),往上又有平安寺、明心寺、向阳寺等。由太白山向东渐次有骆峪寺,原为隋大业间(605—617)高僧道哲潜隐之所,后又“营构禅宇,立徒策业,教以正法,训以律仪”,寂后葬此。黑水峪内之仙游寺,始建于开皇二十一年(即仁寿元年,601),初时亦宫亦寺。隋文帝第一次下令在全国建数十座舍利塔,仙游寺占其一 。此塔至今犹存,名法王塔,方形七级,高27米余。咸通元年(860)分而为三寺,现留二寺,分置于黑水南北岸。这里山水环抱、到处是茂林修竹,甘泉飞瀑,加之薄雾缭绕,古洞幽奇,素有“洞天福地”之谓,古今皆为山水胜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住此写成不朽名篇《长恨歌》。如今,寺院已将毛泽东手书此诗中之一段镌刻成巨碑供游人观赏。田峪内之神田寺,高僧僧照于周武灭法时避祸于终南山,独处幽居,“高步松苑,顾影与心,相娱自得”,至隋初兴法,乃于田峪立神田寺,养徒纵业,名振渭川。
终南山中段无论于古于今都是佛寺最多的地方。其中,栗峪口西有明阳寺,本隋甘泉宫旧址,唐时改为佛寺,清代方毁于火,今仍存石碑、铁钟、舍利塔数座。栗峪口东慈云山山腰有大悲寺,创建年代不详,今寺内尚存清代石碑三通。直峪口的新兴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今存。皂峪、潭峪分水岭南端的九华山寺,因此地九峰相连,故名,周围茂林修竹,有十二佳景;山下阿姑泉村有弥陀寺,寺内有唐代石佛像一尊,此两寺均建于唐代。西圭峰之阳面有圭峰寺,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时曾来此坐禅;其山阴有重云寺,五代后梁开平五年(911)京兆僧智晖创建,时有祥云叠出于众峰间,故名,后唐明宗天成五年(930)改名长兴寺;其西之牛头山下有金峰寺,唐代高僧一行和尚曾住锡此寺,今寺内塑有一行立像。西圭峰东山脚太平峪口有太平宫寺,隋文建宫,大业末改为佛寺,以法藏(俗姓苟,颍川颍阴人)名望洽闻,补为上座,直至贞观时。太平峪内山水奇绝,殆非人境。唐高祖、太宗都到过太平宫寺游历避暑。由太平峪口入山,经重云寺下院,入长啸洞、过虎溪、凤池,然后可达云际寺。此寺创建于魏武之始,初名居贤捧日寺,因寺在山巅,山峰孤高,白云缭绕,故又称云际寺,宋代改名大定寺。今存古迹“风月楼”,楼外有“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对联,楼内有“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对联。此寺在唐代颇负盛名,与新罗求法僧有着密切关系。在紫阁峰山阴,除昔日由“大寺”分出的四寺外,还有高冠峪东侧小圭峰(或称东圭峰)上的圭峰寺,宗密禅师寂后曾于此荼毗;高冠峪西侧岭上的青龙寺,隋大业末年,高僧慧赜由长安至此静修,并因岩构室而成寺;紫阁峪口杜家庄南有大圆寺,传说汉时这里称“子房庄”,即所谓张良辟谷处。大圆寺则由僧大圆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创建。寺据终南之胜,南控黄崖,北看紫壁,西依仙掌,东俯量空,寺院朱阁丹楼,修竹成林,内多名人题咏。直至“文革”前,寺内尚存韦陀铜立像和弥勒、如来佛铜像三尊,或说为五代时物。从紫阁峪口往里走6里,可达宝林寺,为贞观年间由大将尉迟敬德监修,寺南山峰顶有密檐式唐塔,俗称敬德塔,高15米左右。此寺又名紫阁寺,曾一度藏有高僧玄奘三藏的头盖骨一份。
属于中段的长安县境内山区,也有多处寺院群。沣峪寺院群除净业寺、丰德寺之外,还有观音寺,又称望香台,创建年月不详,但唐代已为终南名寺。寺院所在的山峰海拔2166米,居高临下,周围众山如奔马涌浪,远近景色尽在眼底,李白《登观音台望城》中“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诗句,活画出登寺远眺的景象。当年寺宇多达五百余间,现存山门和中佛、送子、观音三殿。此寺之周围又有南雅寺、金禅寺、万峰寺、水帘洞及东西南北四景池等殿宇,诸寺虽依岩而建,但周围都长满树木。寺院隐藏在茂林深处,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主峰东面为悬崖峭壁,站在南天门往前可看见一尊在岩壁上雕造的巨佛,高约150余米,佛头顶的面积也有百余平方米,此像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一倍。太和峪寺庙群包括翠微寺与龙田寺、黄峪寺以及西邻青华山的卧佛寺。翠微寺由翠微宫改成,龙田寺即翠微宫侧之太子宫,《贞元释教录》又谓大和宫之正院为大和寺,至贞元时,龙田寺与大和寺合并为翠微寺。黄峪寺今已无存。卧佛寺创建于唐代,今存,内有一卧佛,总长17米,系就自然山石雕造而成。此外又有十余尊铁铸佛像。南五台寺院群由塔寺沟与五个峰台的寺院组成。南五台自隋唐至于明清,这里建有寺院数以百计,而早在唐代即已成为全国四大佛教“灵境”之一。民国时期,这里仍有七十余座寺庙。现在,沟内台上主要的寺庙有:弥陀寺,位于塔寺沟口,建于隋,盛于唐。现已毁后修复,新建罗汉堂中置一六面五层木塔,高5米多,上四层各置石雕佛、菩萨像六尊,堂壁嵌有五百罗汉石像,造型十分精致。圣寿寺,在塔寺沟内。隋仁寿间(601—604)创建,昔日规模已无从考证。今尚存山门、大殿、僧房等二十余间。大殿北侧有隋建方形楼阁式砖塔一座,其旁又有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影塔。唐代惟政禅师等高僧曾于此居住弘法。现寺内种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赠八十棵落叶松,后又育苗增种六百余株,已经蔚然成林。西林寺,在观音台南坡上。光绪十六年(1891)由僧觉朗创建,初名大茅蓬,民国时改为今名。印光大师曾一度住此习法。清末民国间为南五台的主要寺院之一。常住僧达五十至六十人。现存寺宇九间并觉朗舍利塔。圆光寺,在南五台最高峰观音台上,隋仁寿年间(601—604)创建,初名观音寺。唐代改名圣寿寺,宋代改为今名。明代建殿宇四十余间。民国以来两次被火,现尚存寺舍数间。除上述寺庙群之外,还有蛟峪的天池寺、白道峪嘉五台的兴庆寺和新安寺、大峪的莲花洞寺、小峪口的清禅寺等,其历史都很久远。
终南山东段的主要佛寺,临潼境内有石瓮寺,在骊山绣岭山腰,开元年间(713—741)以造华清宫余材造此寺,初名福崖寺,玄宗题额。当时寺内有幽州所贡白玉佛像、名家杨慧之所塑佛像,寺旁飞泉上方的红楼内有玄宗皇帝题诗、王维的山水画。后寺毁复建,名石瓮寺,以悬泉瀑布激石成臼故。寺存至今,内有宋代石雕佛像三尊。庆山寺,始建于隋,初名灵岩寺。唐垂拱二年(688),寺附近地涌成山,刚刚登基的武则天以此为瑞,制以山名庆山,灵岩寺改名庆山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曾重修此寺,后或毁于“会昌法难”中。1985年于此废寺址出土“释迦如来舍利宝帐”一座及金棺银椁、珠宝、三彩狮子等珍贵文物一百二十七件。蓝田县境内山中有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在王顺山巅,殿堂依山势而起伏,共四千余间,周围修竹成林,故上寺亦称竹林寺。诗人白居易曾游王顺山五日,写有长诗记叙山寺胜景、古迹、文物。隋唐高僧净业、慧超、善导、法诚、归真等人曾住寺弘法。下寺在王顺山脚。现存之水陆庵亦名蓝渚庵,是悟真寺的组成部分,明代为秦藩王家佛堂,堂内始作巨形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等壁塑以及横三世佛、报应身佛以及儒、道、医人物等塑像。据说西檐墙上的兜率天(俗称千人听经图)壁塑为五代作品。这些塑像多达三千七百余尊,作工精细,神态各异,脱俗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乃至于被人称作“第二个敦煌”。玉泉寺,在蓝田散谷,始建于隋,唐武德初大仆卿宇文明达之子世寿重建,因山有润玉、下有流泉而改名玉泉寺。高僧静藏奉敕住持,弘化远近道俗。空寂寺,在县城东北20公里东咀村沟道中,始建于唐,首任住持为大福和尚(曾充任庆山寺住持)。有唐一代,该寺地产横跨渭南、蓝田两县境。除以上诸寺外,蓝田山中尚有清原寺、丰盈寺、玉山寺、汤兴寺、红门寺等三十余座。
终南山不仅寺庙数量、富丽程度甲诸山,住山高僧也称第一。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的终南山僧人有西域的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阇那崛多,中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䂮、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僧亮等。这批僧人中的绝大部分主要活动于圭峰大寺(即今之草堂寺),是“逍遥园——大寺”国立译经场的译主和骨干力量。南朝梁代以后的僧人有:昙相、法藏(隋之法藏)、僧照、静藏、道删、法应、静霭、普济、普安、(静)渊、法诚、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净业(悟真寺主)、慧远、灵润、会通、觉朗、智诜、弘智、法顺、智俨、善导、道判、慧赜法藏(唐贤首国师)、道宣、澄观、宗密、净业(香积寺主)、怀恽、玄奘、飞锡、惟政等等。此外还有一批生不曾涉足终南,死后却长埋于此的僧人,如通幽葬至相寺南峰、昙迁葬终南山北麓胜光寺山苑、昙崇葬至相寺之右、信行葬鸣阜山足、普旷葬龙池之峰、道宗葬至相寺南岩、吉藏葬至相寺北岩、僧邕葬于终南山北、慧藏葬于至相寺前峰、智梵葬终南山、明瞻葬太乙山智炬寺、灵干葬终南之阴、慧頵葬丰德寺东岩、昙伦葬终南山、灵藏葬至相寺前峰、玄琬葬终南山、慧满葬龙池寺侧、慧乘葬南山谷口、空藏葬于龙池寺侧、德美葬楩梓谷、道氤葬逍遥园侧、慧因葬至相寺等等。这批僧人有的是某宗某派的创立者,有的在法难劫后振兴佛教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的以某一方面的学说见长,总之都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起过促进作用,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高僧大德的活动和死后竖起的无数灵塔,无疑给峻秀的终南山增添了不少庄严与神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