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话法事
普陀山的佛教事业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寺院的兴建沿革、高僧大德的弘法修持和宗派的演变。
在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形成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僧纷纷慕名来投,寺院、庵、蓬也因此渐次增加。至元代,岛上至少已有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多处佛事活动场所。明清两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已有三大寺八十八处庵堂和一百二十八处茅蓬。其中的三大寺为普济禅寺、法雨寺和慧济寺。三大寺是全岛佛事活动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了普陀山佛教的主干和代表。
普济寺,亦名前寺,在白华顶南、灵鹫峰麓,为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名称代有不同,后梁时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赐名为宝陀寺。绍兴元年(1131),真歇清了禅师复在此结庵,名曰海岸孤绝禅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住持僧德韶请朝廷赐钱万缗建大殿,并为御书“圆通宝殿”额。元代颁赐尤隆。明洪武十九年(1386),信国公汤和徙岛上居民、焚毁殿宇,迎观音像供于郡东栖心寺,并奏改栖心寺为补陀寺。正德十年(1515),僧淡斋募缘入岛兴复。嘉靖三十二年(1553),再次内徙。隆庆六年(1572),山西五台山僧真松入岛修殿宇。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发帑金千两造藏殿。三十三年,迁寺址至山麓(即今址),又发帑金重建圆通等殿,改辰向为丙向,赐寺额曰“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敕准每年度僧一人。清康熙四年(1665),葡萄牙侵略者至岛劫掠,至十年,第三次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毁残一如洪武时。二十三年,弛海禁,设县治,佛法再次复兴,僧照机任住持,开始重建寺宇。后经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的三次赐帑金大修,终于奠定了后来的寺院规模。殿堂巍峨,佛像庄严,寺宇达二百余间。康熙帝于三十八年重修后赐二额,曰“普济群灵”、“普济禅寺”。在重修中,定海总兵广大来、蓝理、僧潮音也都出了大力。寺面纵深60丈,横宽80丈。寺有三门,即中山门,东山门和西山门。殿宇有天王殿、大圆通殿、藏殿、景命殿、伽蓝殿、祖师殿、绣佛殿、白衣殿、灵应殿、关帝殿。寺内还有堂十七处、楼十二处、轩四处、亭一处、寮一处。寺外原来又有下院五处,即本山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松江下院、台州下院。
法雨寺,亦名后寺,在白华顶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1580)由僧大智真融结茅创庵,名海潮庵。二十二年(1594)由郡守吴安江改名海潮寺。二十六年(1598)毁于火。二十七年(1599)钦赐大藏。三十三年(1605)增建殿宇,次年赐额“护国镇海寺”,再赐大藏。四十年(1612)尽毁于火,旋复建。崇祯十六年(1643),大殿又毁。清顺治三年(1646),复于旧殿址建小殿五间,供奉观音大士。小殿前建伽蓝小殿五间。康熙八年(1669),海寇毁寺;十年(1671),水师提督张杰建殿五间,是年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残毁如普济寺。弛海禁后,寺院随之复兴。二十六年(1687),住持别庵先后建藏经阁、东禅堂、三圣堂、三生堂、官厅、印寮。二十八年(1689),朝廷赐帑金增建,三十二年(1693)建成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继又建成大雄殿,供诸佛。三十八年(1699)和雍正九年(1731)复两次获赐帑金,继续修建,其中,康熙帝还于赐帑同时御题“天花法雨”、“法雨禅寺”等额赐之。由是殿堂楼阁整齐完美,与普济寺同耀海山。同治(1862—1874)和光绪(1875—1908)间曾进行大规模的修茸。整个寺院儿成正方形,纵深约62丈,面宽69丈,左右有山门,寺宇计有七殿(天王殿、大圆通殿、珠宝观音殿、大雄殿、伏魔殿、準提殿、伽蓝殿)、十三堂、四阁、十楼等,总数达数百间,今尚存二百四十五间。过去曾有六座下院,名道头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杭州下院、温州下院、上海下院。
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在白华顶右。旧有亭,内供石佛。明初,僧圆慧在此结茅,创慧济庵,额曰“宝月含空”。康熙八年(1669)僧普明重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临济宗僧能积立志复兴,建圆通、玉皇二殿和大悲楼、斋楼,扩庵为寺。嘉庆三年(1798)挂单安众,咸丰元年(1851),始行传戒,光绪三十三年(1907),住持文质大兴土木进行扩建,遂成巨刹,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两寺相同,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全寺有四殿(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雷祖殿)、七堂、六楼、二阁等。过去曾有一座下院,名道头下院。
除三大寺之外,山上的主要庵堂尚有十余处,诸如妙峰庵、朝阳洞、悦岑庵、鹤鸣庵、长生庵、大乘庵、常乐庵、双泉庵、逸云庵、药师庵、息来庵、伴云庵、澄心庵、常明庵、三圣庵、锡麟堂、洪筏堂、文昌阁等等。三大寺和诸多的庵堂、茅蓬散布于普陀山各处,“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普陀山的确成了名符其实的佛国净土了。
《普陀洛迦新志》云:“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事实正是如此,普陀山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这与众多名僧大德在此兴衰起蔽,不惮劬劳,虔诚弘法,甘自清苦的努力和精神是分不开的。而但凡称得上是名僧大德的僧人,又往往是三大寺的住持。截止于《普陀洛迦新志》撰成,普济寺与法雨寺的住持分别为五十五任和十九任。
除二大寺住持之外,又有众多的本山出家、十方寄住的名僧大德。他们或弘法,或兴建,都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为建设这座佛教名山奉献一颗虔诚之心。
仅就两大寺的众多住持而言,其中主要的又有以下数名:普济寺有宋之真歇清了禅师、元之孚中怀信、清之潮音通旭。
真歇俗姓雍,蜀人,年十一依圣果寺俊僧受业,十七岁试《华严经》得度,具戒听讲,玄解经论,但以为“言说终未究竟”,所以离蜀经三峡到达沔汉,投丹霞淳和尚门下习禅。后又北游五台,继至汴京,最后南抵仪征(今江苏扬州附近),谒长芦祖照禅师。绍兴元年浮海至普陀山结庵于山椒,自此禅林英秀多依之。就在这时,朝廷应其之请,寺院“易律为禅”。后来,真歇先后主持过国清寺、雪峰寺,育王寺、龙翔寺、兴庆寺、双经寺。“五承紫泥之诏”,“得度弟子四百”,嗣法者三十余人。遗著有《语录》二集。寂后建塔于普陀山无畏石旁。歇为普陀山禅宗的祖师。
孚中俗姓姜,明州奉化人。十五岁离家投法华院僧子思,执童子役,不久被度为僧,受具戒于鄞县五台寺,又从延庆半岩学三观十乘之旨,后以教相繁多、浩如烟海、欲穷之必自困,于是往参天童山景德禅寺竺西坦公,大彻玄旨,因于当寺就职维那。坦灭,复命司藏钥。泰定三年(1326)奉宣政院请住(四)明之观音寺。天历二年(1329)迁住普陀,历时十四年。其间不以位望之高而盛饰车舆,始终自持一钵乞食于吴楚间。镇南王、宣让王或迎至府中问道,或遣使送衣物,请示法要。曾以姑苏奇石造多宝塔上三层载归普陀,是为后来之太子塔。驸马都尉高丽王绎、丞相撒敦将其德行上奏于朝,皇帝乃赐号曰“广慧妙悟智宝宏教禅师”。又赐金襕袈裟等。后主金陵龙翔寺教务,明太祖亲幸听法。每天坚持默诵《法华经》七卷,四时不断。卒后分别起塔于金陵牛首山和天童山。遗著有《五会语录》。
潮音俗姓俞,祖籍新安,生于松江华亭。初于普陀山栴檀林薙染,于白龙慧镜受具戒。后遍参海内名席,随侍啸堂、寒泉二宿,悉入堂奥,当机不让。受天台万年无碍徹老宿之请,开法于慈谿寿峰寺、姚江圣寿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圣祖南巡,赐银千两重修普陀佛殿,定海总兵蓝理请音为普济寺住持,主兴复之事。凡所经营,必使之能坚固垂久。前后历时十年,复使普济寺百废俱兴,“近举八十余年之陋习,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德业望闻,焕然中兴。”音崇尚曹溪禅法,主张“为人无致意,世情随顺是菩提”,反对“多游族姓,修饰竿牍,务为求名”的“狂禅”,并认此为“大法之坏”的根源。普陀自开山后,或禅或律,屡废屡复,甚而縻爵披紫,梵行益弛。至潮音住持之后,复又易律为禅,于是玄风大振,法灯重朗。这件事与其高足绎堂心明的鼎力协佐是分不开的。康熙三十七年(1698)音入寂,终年五十岁,建塔于普陀息来院外,又有衣钵塔在普贤塔后。遗著有《语录》、《随录》、《普陀列祖录》、《百岁老祖宗谱》等。潮音之后,他的法子法孙相继为普济寺的六任住持,可见其法脉之久远,他的声名、地位之显著。
法雨寺的住持大德中,也有三个代表,一为明初创庵的大智,二是清初的别庵,三是清末的立山。
大智为楚之麻城人,十五岁投本邑定慧寺出家,数年后至建康牛首山,嘉靖二十七年(1548),居燕京崇国寺,数月后在万寿山受具戒。然后住五台山五年,住伏牛山三年。三十六年还楚,住龙华寺转经,一年后入蜀至峨眉山,住十二年。万历二年(1574)移住蜀北金莲庵,八年渡海至普陀光熙峰下结茅,曰海潮庵,并逐渐建立殿宇,是为法雨寺之始。不久,郡守改庵为寺。时值禅教中衰,大智以持戒精严知名,与云栖、憨山、紫柏诸宿并称于当时。万历二十年(1592)入寂,终年六十九岁,建塔于寺西雪浪山之麓。有弟子性贤、如寿,亦随住海潮寺,后者曾继任为住持。大智是法雨寺的开山祖,法雨寺开始时为一律寺。别庵俗姓龙,蜀高梁(今四川梁山县)人。十二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戒。之后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应请前往普陀山任法雨寺住持。庵于瓦砾场中结茅,持律说戒,四方释子于是望风云集。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赐帑敕建寺宇,庵亲自经理,法雨寺自大智开创,如光再造,后复被毁,至此而首创殿楼,功毕之后,别庵入京祝寿,被八次召见,九次进诗,凡所启请,无不应允,赐翰赐紫,为自古宠幸所未有。别庵还改革万历以来第习讲律的旧规,提倡禅宗大乘之学。法雨寺至此中兴,而别庵则为本寺禅宗的开山初祖。五十六年(1717)入寂,终年五十七岁,建塔于本寺莲花峰下之右。遗著有《续灯正统》、《祖师正宗道影》、《高峰宗旨纂要录》、《梅岑集》、《经山录》等。法嗣有洞彻、翠厓、玉峰、见灴、乐道、在璿、文樵。其中的玉峰、见灯、乐道以及在璿的弟子法泽四人相继为法雨寺住持。立山,俗姓缪,华亭(今江苏松江县西境)人。二十岁出家,受具于大崇福寺。之后或住普陀,或住松江。同治九年(1870)掩关于普陀伴山庵,每日礼《华严》,参海众。时法雨寺久经兵荒,凋敝已极,立山应本山尊宿信真和尚及其法眷之请,出任住持,时在同治十一年(1872)。山以兴复为己任,竭力经营,整修不辍,数年间百废俱举,虽未全复旧貌,但大局已具。后在清凉冈筑常明庵作退身之所,至光绪十年(1884)迁居是庵,决志西归,念佛不辍。又令庵内二时课诵,二时念佛,永为恒规。他认为,“末世众生障深根钝,向上一著,不易凑泊,大悟尚难,何况实证? 唯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下凡,皆当修持。”为此,他曾规定:凡违念佛之旨者皆摈出法门。光绪十五年(1889)入寂,终年六十五岁。弟子数十人,其中之化闻继其任法雨寺住持。化闻弟子开如再继为本山住持。
普陀山的佛教主要是观音菩萨信仰,自古及今并无变更。从佛教最初传入普陀山开始,它就与观音菩萨结下了不解的因缘。山上的三大寺,寺寺有圆通殿,代代供奉观音像,其它的许多洞、庵或供奉观音像,或充满了观音显灵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普陀山就是作为四大名山中的观音道场而闻名中外的。然而,就住山的僧人而论,他们除信仰观音、维护此一观音道场的神圣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信仰和修持。从前面有关普陀山三大寺的历史沿革和名僧大德事迹的介绍中可知,这里曾有过以习律持戒为主的时期,也有过所谓“易律为禅”的改革和禅宗称雄的时期。两者比较,禅重于律,禅活动时间长于习律持戒时间。仅仅从禅宗这一方面着眼,所谓的禅其实并非纯粹的禅,而是禅教并重,禅净双修。在禅僧中,有人“默诵《法华经》”、“日课《法华》”,有人“讽《华严经》”、“晨夕诵《华严经》”、“日礼《华严》”,有人“决志西方,念佛不辍”,甚而至于将此定为“恒规”,违者逐出教门等等。普陀山佛教的这些特点,正是中国佛教自宋元以后发展为亦禅亦教,禅教结合,诸宗俱修西方净土倾向的反映。
在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形成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僧纷纷慕名来投,寺院、庵、蓬也因此渐次增加。至元代,岛上至少已有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多处佛事活动场所。明清两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已有三大寺八十八处庵堂和一百二十八处茅蓬。其中的三大寺为普济禅寺、法雨寺和慧济寺。三大寺是全岛佛事活动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了普陀山佛教的主干和代表。
浙江普陀山磐陀石
普济寺,亦名前寺,在白华顶南、灵鹫峰麓,为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名称代有不同,后梁时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赐名为宝陀寺。绍兴元年(1131),真歇清了禅师复在此结庵,名曰海岸孤绝禅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住持僧德韶请朝廷赐钱万缗建大殿,并为御书“圆通宝殿”额。元代颁赐尤隆。明洪武十九年(1386),信国公汤和徙岛上居民、焚毁殿宇,迎观音像供于郡东栖心寺,并奏改栖心寺为补陀寺。正德十年(1515),僧淡斋募缘入岛兴复。嘉靖三十二年(1553),再次内徙。隆庆六年(1572),山西五台山僧真松入岛修殿宇。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发帑金千两造藏殿。三十三年,迁寺址至山麓(即今址),又发帑金重建圆通等殿,改辰向为丙向,赐寺额曰“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敕准每年度僧一人。清康熙四年(1665),葡萄牙侵略者至岛劫掠,至十年,第三次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毁残一如洪武时。二十三年,弛海禁,设县治,佛法再次复兴,僧照机任住持,开始重建寺宇。后经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的三次赐帑金大修,终于奠定了后来的寺院规模。殿堂巍峨,佛像庄严,寺宇达二百余间。康熙帝于三十八年重修后赐二额,曰“普济群灵”、“普济禅寺”。在重修中,定海总兵广大来、蓝理、僧潮音也都出了大力。寺面纵深60丈,横宽80丈。寺有三门,即中山门,东山门和西山门。殿宇有天王殿、大圆通殿、藏殿、景命殿、伽蓝殿、祖师殿、绣佛殿、白衣殿、灵应殿、关帝殿。寺内还有堂十七处、楼十二处、轩四处、亭一处、寮一处。寺外原来又有下院五处,即本山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松江下院、台州下院。
法雨寺,亦名后寺,在白华顶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1580)由僧大智真融结茅创庵,名海潮庵。二十二年(1594)由郡守吴安江改名海潮寺。二十六年(1598)毁于火。二十七年(1599)钦赐大藏。三十三年(1605)增建殿宇,次年赐额“护国镇海寺”,再赐大藏。四十年(1612)尽毁于火,旋复建。崇祯十六年(1643),大殿又毁。清顺治三年(1646),复于旧殿址建小殿五间,供奉观音大士。小殿前建伽蓝小殿五间。康熙八年(1669),海寇毁寺;十年(1671),水师提督张杰建殿五间,是年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残毁如普济寺。弛海禁后,寺院随之复兴。二十六年(1687),住持别庵先后建藏经阁、东禅堂、三圣堂、三生堂、官厅、印寮。二十八年(1689),朝廷赐帑金增建,三十二年(1693)建成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继又建成大雄殿,供诸佛。三十八年(1699)和雍正九年(1731)复两次获赐帑金,继续修建,其中,康熙帝还于赐帑同时御题“天花法雨”、“法雨禅寺”等额赐之。由是殿堂楼阁整齐完美,与普济寺同耀海山。同治(1862—1874)和光绪(1875—1908)间曾进行大规模的修茸。整个寺院儿成正方形,纵深约62丈,面宽69丈,左右有山门,寺宇计有七殿(天王殿、大圆通殿、珠宝观音殿、大雄殿、伏魔殿、準提殿、伽蓝殿)、十三堂、四阁、十楼等,总数达数百间,今尚存二百四十五间。过去曾有六座下院,名道头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杭州下院、温州下院、上海下院。
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在白华顶右。旧有亭,内供石佛。明初,僧圆慧在此结茅,创慧济庵,额曰“宝月含空”。康熙八年(1669)僧普明重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临济宗僧能积立志复兴,建圆通、玉皇二殿和大悲楼、斋楼,扩庵为寺。嘉庆三年(1798)挂单安众,咸丰元年(1851),始行传戒,光绪三十三年(1907),住持文质大兴土木进行扩建,遂成巨刹,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两寺相同,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全寺有四殿(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雷祖殿)、七堂、六楼、二阁等。过去曾有一座下院,名道头下院。
浙江普陀山石刻
除三大寺之外,山上的主要庵堂尚有十余处,诸如妙峰庵、朝阳洞、悦岑庵、鹤鸣庵、长生庵、大乘庵、常乐庵、双泉庵、逸云庵、药师庵、息来庵、伴云庵、澄心庵、常明庵、三圣庵、锡麟堂、洪筏堂、文昌阁等等。三大寺和诸多的庵堂、茅蓬散布于普陀山各处,“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普陀山的确成了名符其实的佛国净土了。
《普陀洛迦新志》云:“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事实正是如此,普陀山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这与众多名僧大德在此兴衰起蔽,不惮劬劳,虔诚弘法,甘自清苦的努力和精神是分不开的。而但凡称得上是名僧大德的僧人,又往往是三大寺的住持。截止于《普陀洛迦新志》撰成,普济寺与法雨寺的住持分别为五十五任和十九任。
除二大寺住持之外,又有众多的本山出家、十方寄住的名僧大德。他们或弘法,或兴建,都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为建设这座佛教名山奉献一颗虔诚之心。
仅就两大寺的众多住持而言,其中主要的又有以下数名:普济寺有宋之真歇清了禅师、元之孚中怀信、清之潮音通旭。
真歇俗姓雍,蜀人,年十一依圣果寺俊僧受业,十七岁试《华严经》得度,具戒听讲,玄解经论,但以为“言说终未究竟”,所以离蜀经三峡到达沔汉,投丹霞淳和尚门下习禅。后又北游五台,继至汴京,最后南抵仪征(今江苏扬州附近),谒长芦祖照禅师。绍兴元年浮海至普陀山结庵于山椒,自此禅林英秀多依之。就在这时,朝廷应其之请,寺院“易律为禅”。后来,真歇先后主持过国清寺、雪峰寺,育王寺、龙翔寺、兴庆寺、双经寺。“五承紫泥之诏”,“得度弟子四百”,嗣法者三十余人。遗著有《语录》二集。寂后建塔于普陀山无畏石旁。歇为普陀山禅宗的祖师。
孚中俗姓姜,明州奉化人。十五岁离家投法华院僧子思,执童子役,不久被度为僧,受具戒于鄞县五台寺,又从延庆半岩学三观十乘之旨,后以教相繁多、浩如烟海、欲穷之必自困,于是往参天童山景德禅寺竺西坦公,大彻玄旨,因于当寺就职维那。坦灭,复命司藏钥。泰定三年(1326)奉宣政院请住(四)明之观音寺。天历二年(1329)迁住普陀,历时十四年。其间不以位望之高而盛饰车舆,始终自持一钵乞食于吴楚间。镇南王、宣让王或迎至府中问道,或遣使送衣物,请示法要。曾以姑苏奇石造多宝塔上三层载归普陀,是为后来之太子塔。驸马都尉高丽王绎、丞相撒敦将其德行上奏于朝,皇帝乃赐号曰“广慧妙悟智宝宏教禅师”。又赐金襕袈裟等。后主金陵龙翔寺教务,明太祖亲幸听法。每天坚持默诵《法华经》七卷,四时不断。卒后分别起塔于金陵牛首山和天童山。遗著有《五会语录》。
潮音俗姓俞,祖籍新安,生于松江华亭。初于普陀山栴檀林薙染,于白龙慧镜受具戒。后遍参海内名席,随侍啸堂、寒泉二宿,悉入堂奥,当机不让。受天台万年无碍徹老宿之请,开法于慈谿寿峰寺、姚江圣寿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圣祖南巡,赐银千两重修普陀佛殿,定海总兵蓝理请音为普济寺住持,主兴复之事。凡所经营,必使之能坚固垂久。前后历时十年,复使普济寺百废俱兴,“近举八十余年之陋习,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德业望闻,焕然中兴。”音崇尚曹溪禅法,主张“为人无致意,世情随顺是菩提”,反对“多游族姓,修饰竿牍,务为求名”的“狂禅”,并认此为“大法之坏”的根源。普陀自开山后,或禅或律,屡废屡复,甚而縻爵披紫,梵行益弛。至潮音住持之后,复又易律为禅,于是玄风大振,法灯重朗。这件事与其高足绎堂心明的鼎力协佐是分不开的。康熙三十七年(1698)音入寂,终年五十岁,建塔于普陀息来院外,又有衣钵塔在普贤塔后。遗著有《语录》、《随录》、《普陀列祖录》、《百岁老祖宗谱》等。潮音之后,他的法子法孙相继为普济寺的六任住持,可见其法脉之久远,他的声名、地位之显著。
法雨寺的住持大德中,也有三个代表,一为明初创庵的大智,二是清初的别庵,三是清末的立山。
大智为楚之麻城人,十五岁投本邑定慧寺出家,数年后至建康牛首山,嘉靖二十七年(1548),居燕京崇国寺,数月后在万寿山受具戒。然后住五台山五年,住伏牛山三年。三十六年还楚,住龙华寺转经,一年后入蜀至峨眉山,住十二年。万历二年(1574)移住蜀北金莲庵,八年渡海至普陀光熙峰下结茅,曰海潮庵,并逐渐建立殿宇,是为法雨寺之始。不久,郡守改庵为寺。时值禅教中衰,大智以持戒精严知名,与云栖、憨山、紫柏诸宿并称于当时。万历二十年(1592)入寂,终年六十九岁,建塔于寺西雪浪山之麓。有弟子性贤、如寿,亦随住海潮寺,后者曾继任为住持。大智是法雨寺的开山祖,法雨寺开始时为一律寺。别庵俗姓龙,蜀高梁(今四川梁山县)人。十二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戒。之后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应请前往普陀山任法雨寺住持。庵于瓦砾场中结茅,持律说戒,四方释子于是望风云集。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赐帑敕建寺宇,庵亲自经理,法雨寺自大智开创,如光再造,后复被毁,至此而首创殿楼,功毕之后,别庵入京祝寿,被八次召见,九次进诗,凡所启请,无不应允,赐翰赐紫,为自古宠幸所未有。别庵还改革万历以来第习讲律的旧规,提倡禅宗大乘之学。法雨寺至此中兴,而别庵则为本寺禅宗的开山初祖。五十六年(1717)入寂,终年五十七岁,建塔于本寺莲花峰下之右。遗著有《续灯正统》、《祖师正宗道影》、《高峰宗旨纂要录》、《梅岑集》、《经山录》等。法嗣有洞彻、翠厓、玉峰、见灴、乐道、在璿、文樵。其中的玉峰、见灯、乐道以及在璿的弟子法泽四人相继为法雨寺住持。立山,俗姓缪,华亭(今江苏松江县西境)人。二十岁出家,受具于大崇福寺。之后或住普陀,或住松江。同治九年(1870)掩关于普陀伴山庵,每日礼《华严》,参海众。时法雨寺久经兵荒,凋敝已极,立山应本山尊宿信真和尚及其法眷之请,出任住持,时在同治十一年(1872)。山以兴复为己任,竭力经营,整修不辍,数年间百废俱举,虽未全复旧貌,但大局已具。后在清凉冈筑常明庵作退身之所,至光绪十年(1884)迁居是庵,决志西归,念佛不辍。又令庵内二时课诵,二时念佛,永为恒规。他认为,“末世众生障深根钝,向上一著,不易凑泊,大悟尚难,何况实证? 唯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下凡,皆当修持。”为此,他曾规定:凡违念佛之旨者皆摈出法门。光绪十五年(1889)入寂,终年六十五岁。弟子数十人,其中之化闻继其任法雨寺住持。化闻弟子开如再继为本山住持。
普陀山的佛教主要是观音菩萨信仰,自古及今并无变更。从佛教最初传入普陀山开始,它就与观音菩萨结下了不解的因缘。山上的三大寺,寺寺有圆通殿,代代供奉观音像,其它的许多洞、庵或供奉观音像,或充满了观音显灵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普陀山就是作为四大名山中的观音道场而闻名中外的。然而,就住山的僧人而论,他们除信仰观音、维护此一观音道场的神圣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信仰和修持。从前面有关普陀山三大寺的历史沿革和名僧大德事迹的介绍中可知,这里曾有过以习律持戒为主的时期,也有过所谓“易律为禅”的改革和禅宗称雄的时期。两者比较,禅重于律,禅活动时间长于习律持戒时间。仅仅从禅宗这一方面着眼,所谓的禅其实并非纯粹的禅,而是禅教并重,禅净双修。在禅僧中,有人“默诵《法华经》”、“日课《法华》”,有人“讽《华严经》”、“晨夕诵《华严经》”、“日礼《华严》”,有人“决志西方,念佛不辍”,甚而至于将此定为“恒规”,违者逐出教门等等。普陀山佛教的这些特点,正是中国佛教自宋元以后发展为亦禅亦教,禅教结合,诸宗俱修西方净土倾向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