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荟萃
嵩山同其他名山一样,是座文化山。中国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此交融荟萃。除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佛教文化外,中国古文化的遗传以及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也在这里蓬勃发展。
祭祀山神的活动,是中国古文化的遗传。古人认为自然物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可以主宰人的命运,故有崇拜自然的习俗。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尤盛于别国。嵩山,历来为享祭之山。少林寺有秦槐,相传被秦始皇封为大夫槐,可见始皇帝东巡曾“登礼于斯”。汉以后,嵩山地位更加重要,据考证,确定五岳祭祀制度即始于汉武帝时。他因至嵩岳礼祭,“听”到“山(一说三)呼万岁”,故特为崇奉,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唐高宗和武则天常住洛阳,嵩岳自然成为他们礼祭和巡幸之地。武则天还留有《幸少林感怀》等诗文数篇。唐玄宗于开元十八年(730),命祀嵩岳以王礼,封岳神为“中天王”。六月遣河南守尹至山下恭祀,终唐无改。宋真宗诏加号为“中天崇圣帝”。元武宗加封号为“中天大宁崇圣帝”,每年初遣使致祭。明太祖朱元璋一改前代做法,尽去其封号,仅以山水本名称嵩岳,称神为中岳嵩山之神。认为上天后土才有资格加封号给自然神,人君岂敢参预。但仍遣使致祭。后世亦祭祀不绝。中岳致祭之所为中岳庙。中岳庙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令祠官加以扩建。北魏迁至山之东南,始定此名。其后庙址屡有变迁,唐代中叶定于现址。中岳庙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为群山所环拱,为古树所掩映,景象非凡。现庙为清代重修后规模,存有楼、阁、宫、殿、台廊、牌楼等建筑四百余间,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中岳庙前有一对东汉石刻“翁仲”,造型古朴大方。其北为中华门。从中华门向北,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十一进,面积计有10余万平方米。其中位于庙宇中心部位的中岳大殿(又称峻极殿)宽九间、深五间,面积达920平方米。殿内供奉“中天王”像。大殿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庙内崇圣门东古神库,四角分立四铁人.为北宋治平元年(1064)铸造,各高约3米,横眉怒目,威严十足,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庙内还有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件。其中尤以北魏中岳庙碑最为著名,为不多见的书法珍品。
道教在嵩山也很活跃。主要的道观有崇福观、土德观、二郎观、承天观。崇福观位于万岁峰下,汉武帝初建时称万岁观。唐改为太乙观。宋代扩建,于天圣中建御容殿,奉真宗像,改本名。明清又多次重修。土德观,位于中岳庙东,元代天历年建。二郎观,位于虎头峰下。承天观位于金壶峰下,金代重庆元年建。清微观,位于少室山麓,元代至正年间建。天封观,即唐嵩阳宫,玄宗请道士炼药处。李林甫有记,后改名天封。观内立石有韩愈题名,有欧阳修跋。宋代梅尧臣曾赋诗云:“车马云外来,衣沾半山雨。弭节叩真居,扪萝笑尘矩。迥溪响石松,灵茹抽坞。 玉槛刻年华,应无媿千古。”描绘出天封观环境的清净和幽深。主要的庙宇除中岳庙外,还有真武庙、九龙圣母庙、迎仙庙、许由庙、启母庙和少姨庙。
儒家在嵩山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讲学传道。嵩山最有名的书院是嵩山书院。书院位于峻极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初名嵩阳寺。隋唐时名嵩阳观、奉天观。后周改为太乙书院,由佛而道而儒。宋代初名太室书院,后改今名。书院宋代最盛,坐徒达数百人,著名学者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朱熹、程颢、程颐先后在此讲学。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院内有巨大的古柏两株,据说曾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和二将军。同时还封有一株“三将军柏”,已在明末毁于火灾。院外西南隅还立有一通唐天宝三年(744)“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碑高8米,为嵩山最大石碑。
历代文人都将嵩山看作游历隐居的胜地,不少人还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碑刻,故嵩山又有“文物宝地”之称。这些文人大多都同僧人和道士交游,同僧、道交游甚至成为传统的风尚。僧、道及寺观成为他们吟咏的主题之一。“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久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淡水木会,兴幽鱼鸟通。稀微了自适,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文人学士从释道的哲理中得到启发,进而发展并融会贯通了这些哲理。也正是文人们的“穿针引线”,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派系,呈现出互有差异,各自蓬勃发展,且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
在中国众多名山中,往往是释教长盛,儒、道中衰,唯此嵩岳三教始终鼎峙并存。三教均衡,三教互容,这是嵩山文化的一大特点。
祭祀山神的活动,是中国古文化的遗传。古人认为自然物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可以主宰人的命运,故有崇拜自然的习俗。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尤盛于别国。嵩山,历来为享祭之山。少林寺有秦槐,相传被秦始皇封为大夫槐,可见始皇帝东巡曾“登礼于斯”。汉以后,嵩山地位更加重要,据考证,确定五岳祭祀制度即始于汉武帝时。他因至嵩岳礼祭,“听”到“山(一说三)呼万岁”,故特为崇奉,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唐高宗和武则天常住洛阳,嵩岳自然成为他们礼祭和巡幸之地。武则天还留有《幸少林感怀》等诗文数篇。唐玄宗于开元十八年(730),命祀嵩岳以王礼,封岳神为“中天王”。六月遣河南守尹至山下恭祀,终唐无改。宋真宗诏加号为“中天崇圣帝”。元武宗加封号为“中天大宁崇圣帝”,每年初遣使致祭。明太祖朱元璋一改前代做法,尽去其封号,仅以山水本名称嵩岳,称神为中岳嵩山之神。认为上天后土才有资格加封号给自然神,人君岂敢参预。但仍遣使致祭。后世亦祭祀不绝。中岳致祭之所为中岳庙。中岳庙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令祠官加以扩建。北魏迁至山之东南,始定此名。其后庙址屡有变迁,唐代中叶定于现址。中岳庙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为群山所环拱,为古树所掩映,景象非凡。现庙为清代重修后规模,存有楼、阁、宫、殿、台廊、牌楼等建筑四百余间,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中岳庙前有一对东汉石刻“翁仲”,造型古朴大方。其北为中华门。从中华门向北,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十一进,面积计有10余万平方米。其中位于庙宇中心部位的中岳大殿(又称峻极殿)宽九间、深五间,面积达920平方米。殿内供奉“中天王”像。大殿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庙内崇圣门东古神库,四角分立四铁人.为北宋治平元年(1064)铸造,各高约3米,横眉怒目,威严十足,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庙内还有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件。其中尤以北魏中岳庙碑最为著名,为不多见的书法珍品。
道教在嵩山也很活跃。主要的道观有崇福观、土德观、二郎观、承天观。崇福观位于万岁峰下,汉武帝初建时称万岁观。唐改为太乙观。宋代扩建,于天圣中建御容殿,奉真宗像,改本名。明清又多次重修。土德观,位于中岳庙东,元代天历年建。二郎观,位于虎头峰下。承天观位于金壶峰下,金代重庆元年建。清微观,位于少室山麓,元代至正年间建。天封观,即唐嵩阳宫,玄宗请道士炼药处。李林甫有记,后改名天封。观内立石有韩愈题名,有欧阳修跋。宋代梅尧臣曾赋诗云:“车马云外来,衣沾半山雨。弭节叩真居,扪萝笑尘矩。迥溪响石松,灵茹抽坞。 玉槛刻年华,应无媿千古。”描绘出天封观环境的清净和幽深。主要的庙宇除中岳庙外,还有真武庙、九龙圣母庙、迎仙庙、许由庙、启母庙和少姨庙。
儒家在嵩山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讲学传道。嵩山最有名的书院是嵩山书院。书院位于峻极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初名嵩阳寺。隋唐时名嵩阳观、奉天观。后周改为太乙书院,由佛而道而儒。宋代初名太室书院,后改今名。书院宋代最盛,坐徒达数百人,著名学者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朱熹、程颢、程颐先后在此讲学。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院内有巨大的古柏两株,据说曾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和二将军。同时还封有一株“三将军柏”,已在明末毁于火灾。院外西南隅还立有一通唐天宝三年(744)“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碑高8米,为嵩山最大石碑。
历代文人都将嵩山看作游历隐居的胜地,不少人还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碑刻,故嵩山又有“文物宝地”之称。这些文人大多都同僧人和道士交游,同僧、道交游甚至成为传统的风尚。僧、道及寺观成为他们吟咏的主题之一。“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久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淡水木会,兴幽鱼鸟通。稀微了自适,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文人学士从释道的哲理中得到启发,进而发展并融会贯通了这些哲理。也正是文人们的“穿针引线”,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派系,呈现出互有差异,各自蓬勃发展,且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
在中国众多名山中,往往是释教长盛,儒、道中衰,唯此嵩岳三教始终鼎峙并存。三教均衡,三教互容,这是嵩山文化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