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下诸寺附帝阙
佛教何时传入北京,现已很难查考。老北京有一句俗谚:“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似乎佛教传入比北京建城还早。但今人考证,“幽州”一名早在殷商时代已经产生,这样俗谚就不足凭信了。
不过,佛教的确很早就传到北京地区,如潭柘寺是西晋时建,距今已一千多年,而北京成为首都,则在其数百年之后,至于“北京”这个名字,出现得更晚。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应承了老北京的另一句俗谚“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畿辅之区,自有种种优势,北京的佛寺,气派自然也非同一般。本节将对北京诸寺逐一介绍之。
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265—316),初名嘉福寺,到唐代(618—907)改为龙泉寺,金代皇统年间(1141—1149)易为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改为岫云寺,现在山门上的横匾“敕建岫云禅寺”即为康熙皇帝所书。后因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嶂,故以俗名“潭柘寺”流传遐迩,其他名称则都湮没无闻。
潭柘寺距北京城40公里,在现门头沟区罗睺岭,西山的潭柘山腰。现在看到的寺庙规模是经历代重修和扩建,尤其是清代的扩建所形成的。现有建筑多是明清两代的遗物。
潭柘寺的建筑表现着明清时期的寺庙建筑特征。总体布局,紧凑严整,建筑群组成对称多进院落形式。中轴线上,自前面的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直至最后的毗卢阁,错落有致、宏伟壮观,寺庙殿堂和山腰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有十间房、方丈院、万岁宫、太后宫、流杯亭、舍利塔等。西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已坍塌)、戒台、大悲坛、观音殿以及一些小的院落。山门外左前方有安乐延寿堂,为和尚退休养老之所;寺前另有上下塔院,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数十座,是本寺及戒台寺历代方丈及有名禅师的墓地。寺庙东西的山坡上各有一座观音洞,另有歇心亭、少师静室等建筑。寺后的半山腰上有一泉水汇成的水潭名龙潭。
千百年来,这座古寺有“潭柘十景”代代相传,“九龙戏珠” ,“雄峰捧日”,“飞泉夜雨”,“千峰拱翠”,“平原红叶”,“锦屏雪浪”,“层峦架月”,“御亭流杯”,“殿阁楠薰”,“万壑堆云”等,至今仍令人留连忘情于其中。
龙潭与柘树为潭柘寺独特标志。龙潭离寺约3里路,为一围有八方石栏的水池,池中有湖石堆彻的假山,池边有一石雕龙头,泉水经龙口入池。传说站在池边往龙嘴里投铜钱,入者便可富贵如意,招致游人纷纷“碰运气”。柘树,属桑科植物,全身是宝,根茎、柘皮、树叶、果实等均可人药,柘木是打制家具的好材料。据寺志记载,山坡原有“柘树千嶂”,由于自古以来,远近百姓传说潭柘寺的柘皮能治妇女不孕症,争相剥取柘皮,致使满山柘树几近绝迹。现在山门前牌楼右侧还有一棵柘树孤独而立。
穿山门迎面便是天王殿。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坐像。塑像两侧柱子上有一对抱柱匾,上书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像后是手持降魔杵的韦驮站像。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下。
大雄宝殿在很多寺庙建筑群中总是最富丽堂皇的,潭柘寺的大雄宝殿也是如此。大雄宝殿门前上檐有康熙皇帝手书的“清静庄严”四字华带匾,下檐有乾隆皇帝写的“福海珠轮”龙戏珠横匾。殿里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弟子阿难和迦叶。
潭柘寺内的帝王树和娑罗树应提上一笔: 大雄宝殿后的斋堂院内那围以六边形汉白玉石栏的两株古树叫娑罗树,也称七叶树,是从印度移植来的,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院内围以八边形石栏的高大银杏树,东边一棵称帝王树,西边一棵为配王树。“帝王树”树名为乾隆皇帝所赐,相传为辽代时种植,距今约有千年历史。“配王树”种植较晚,传说帝王树乃神奇之树,每一新帝王继位后即增生一枝。帝王树高30余米,直径4米多,七人方能合抱。至今枝繁叶茂,毫无衰态。
中轴线上最后一个建筑是毗卢阁。毗卢阁是中路的后殿,为两层硬山木结构建筑,上层有康熙皇帝手书“毗卢阁”横匾,下层廊内有乾隆写的“圆灵宗镜”四字横匾。阁内上层原供有三身佛,下层供有毗卢佛。佛前两柱抱柱匾上有清代大书法家静海励宗手书的对联,上联为“寺枕龙潭七祖分支传妙法”,下联是“山连鹫岭九峰环翠拥诸天”。毗卢阁前有名贵的紫玉兰,还有少见的腊梅、探春。
观音殿为西路建筑的顶端。殿前的龙戏珠横匾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四个金字。
观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塑像。潭柘寺的观音塑像前,原有元世祖忽必烈一家四人的塑像。据寺志记载,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以前曾是一员武艺高超的战将,杀人万千,后“良心发现”,到潭柘寺落发出家。她每日来观音殿拜佛,万分虔诚,年长日久,头、手、足五体几乎将身下的砖磨透。明万历年间(1592),孝定太后将留有脚痕的拜砖镶于花梨木匣之中,带回皇宫中观赏,后又送回本寺保存。妙严大师在潭柘寺修行多年,圆寂后,葬于寺前塔院中。
龙王殿位于观音殿之西。挂在龙王殿西次间廊子上的石鱼是潭柘寺一宝。这条石鱼长1.5米,重150多斤,远看似铜,近看是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东海龙宫之宝,南海龙王将它进贡给玉皇大帝。因人间大旱,瘟疫流行,玉帝便将石鱼“赐”给潭柘寺,以消民灾。据说一天夜晚,石鱼从天而降,落入院内。僧人举灯一照,见院中有一摔得轮廓不清的石鱼,后经匠人精雕细刻,遂成此样。又传说石鱼身上有十三个部位,代表十三个省,哪个省遇旱,击之便可降雨;如有人有病,病在人体的何部位,就摸鱼身上的相同部位,“手到病除”。
舍利塔,在观音殿的东边。塔体洁白如玉。潭柘寺的舍利塔究竟为何人之墓葬,已无史可考,据明代刊印《帝京景物略·秋日游潭柘山礼祖塔》一诗:“老禅寂灭何处寻,孤塔如鹤栖乔林”两句,推测可能是潭柘寺的开山祖师“华严禅师”,也有说仅是佛祖的象征而已。
潭柘寺内还有流杯亭、竹池、讲授《楞严经》的楞严坛、受戒的戒台、塔院等,处处体现出古刹的幽静、庄严。
云居寺
云居寺距北京75公里,位于周口店西南的涿鹿山中,寺院依山而立,坐西朝东,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云居寺原分三路,中路建有佛殿五层,殿宇六进;南北两路建有僧房客舍及行宫院落;寺旁分别耸立着两座外形、结构都截然不同的辽塔。隋唐时代,这里曾是佛教圣地,每天来此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钟声不断,香火不灭。自五代后,寺院历经火焚,残缺不全,经辽、金、元三代,重新修建才恢复旧貌。
据文献和石刻记载,云居寺内有石经数千卷。据说隋朝大业年间,僧静琬为了宣扬佛法,立志发愿刻经,以防法灭。于是他就在幽州北山凿石为室,将四壁磨平并在上面刻经。又取方石板磨平刻经。每刻满一室,就用石头封门,辅以铁加固。他的行为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纷纷施舍资助。唐贞观十三年(639)静琬去世后,他的弟子遵师遗志,续刻石经。唐玄宗时(712 —756),特地又颁赐佛经四千余卷,作为刻经的底本。唐末到五代,刻经中途停顿,到了辽、金两代又转盛,元代有一些补刻,直到明朝末年刻经才告结束。历经千年之久,刻经数千卷,分别藏于九个石洞和压经塔下,因此,云居寺又称石经寺。这些石经,是研究隋唐佛教发展的重要资料。其中辽、金两代的刻经是依据辽代的《契丹藏》刻的,因而是研究《契丹藏》的重要资料。
在云居寺的地面上,还建有很多造型各异的佛塔。南塔是一座八角形十一层的多檐砖塔,建于辽天庆七年(1117),塔下为藏经穴,因此又称压经塔。近年挖掘时,在压经塔下发现舍利函一个,函内盛有银质净水瓶一个,刻花铜炉一只,鎏金佛坐像、菩萨像、观音像各一尊,“大泉五十”铜钱一枚,乾元重宝一锭,庆万重宝一锭,熙宁重宝十锭,元丰通宝二十七锭。北塔原名舍利塔,或称罗汉塔,因塔身遍涂红漆,故又叫红塔,是一座辽代建筑的砖塔。塔身分上下两段,上部为圆椎形,构成九重相轮的形象,塔顶镶有宝珠突入天空。下部是平面八角形,四周的回檐都有斗拱和佛龛浮雕,东、南、西、北及四角分别设有拱门和假窗。在北塔四周有唐代建的四座小石塔,形成一个塔群,小石塔的样式呈方形,每塔有七层,高十尺,上部为楼阁式,下部开一塔门,内设有菩萨石雕像,塔门两则刻有浮雕金刚力士。
云居寺曾遭严重破坏,至四十年代末,地面上的建筑物已所剩无几,保存下来的仅有北塔和唐代建的四座小石塔,以及寺北的静琬石塔。近年做了大量工作,为后代保存下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云居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寺
卧佛寺在北京西山北部的寿安山(聚宝山)的南麓,原名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兜率寺,原供有香檀雕制的卧佛。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改洪庆寺。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重修,又改称寿安寺,并颁《大藏经》一部,安置在诸佛殿。明成化十八年(1482)在寺前建如来宝塔一座,改名永安寺。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重建寺庙后才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一尊元至治元年(1321)铸造的释迦牟尼涅槃铜卧像,故俗称卧佛寺。
卧佛殿是寺内最主要的部分。殿内铜像呈侧卧状,身长5米余,重约54吨,头西面南,神色安详,左手自然平放腿上,右手曲肱托头,也即释迦牟尼灭度圆寂时的姿势。卧佛后面围坐着十二个泥塑弟子,表情沉重悲哀,有一种浑朴、肃穆的宗教气氛。殿外有两株古植的娑罗树,粗约数抱,相传是建寺时由西域移植到此。
卧佛寺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的院落组成。中路寺院山门前耸立着一座四柱七楼的琉璃牌坊,坊前有一条石甬路,两旁的古柏苍翠浓郁,遮天蔽日。坊后山门内是一座十分精致的石桥,下面是半圆形的水池,池水碧绿清彻,几尾金鱼悠然游弋。东西是钟、鼓楼。全寺建筑向北伸展,重列着四座殿堂,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五间藏经楼;在三世佛殿内原供有释迦、药师、弥陀三世佛像。东院有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祖堂等建筑。西院为行宫。四座殿堂两侧都围有廊庑、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三座院落联结成一个整体,这种平面布局,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颇似唐宋时代的伽蓝七堂制度。寺后傍依山岗,有假山、望景亭,山多林木,曲折蜿蜒的石级直通山顶。
法源寺
坐落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的法源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武周时赐名“悯忠寺”,为悼念唐太宗征辽时阵亡的将士。在“安史之乱”时改名“顺天寺”,后两次被毁又修复,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再次修葺,易名“崇福寺”,直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称法源寺。
法源寺坐北朝南,寺院宽广,花木繁茂,古色古香。在长达230米的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大遍觉堂、藏经楼、钟鼓楼等建筑,加上东西两边廊庑、庭院,组成了层次错落、大小不等的空间。
红色的山门之外,左右各有一尊石狮;门额上镶嵌着汉青石雕镌的“法源寺”三个金色大字,显示出一个古老佛寺禅院的庄严雄伟的气派。进得山门,东西钟、鼓二楼相对而立,迎面便是天王殿,殿内塑有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坐像,笑面迎人,全身金朱涂漆。背后是韦驮坐像,左右两壁有四大天王像。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殿前空地上左右分列着明、清两代石碑六座,上面记载着历次修寺的经过。大殿内正中悬挂着乾隆御书“法海真源”匾额。殿中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菩萨,俗称华严三圣。都是木雕贴金罩漆像,妙相庄严,雕制精美,是明代塑像中的佳品,在北京诸寺院中也属少见。两厢有十八罗汉的木雕造像。大雄宝殿后面为观音殿,又名悯忠台。院中有石炉一具,置于须弥座之上,炉身上雕镌的八宝和云纹极为精细。观音殿台基约有一米高,周围护有砖栏。殿宇建于台上,结构颇为别致;外墙以十二柱为架,殿内以十二柱支撑。殿内陈列着本寺历代相传下来的一些文物,如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辽《承进等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佛顶心观观世音陀罗尼幢》、《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金《礼部令史题名记》等石刻。还有唐永徽元年(650)毛藏妹严行造像。
毗卢殿原名净世堂,殿前的巨大石钵,双层石座,雕镂精细,钵身周围海水花纹,还刻有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像,是一件稀有之物。廊下左右陈列着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的观音画像石碑及万历十九年(1591)刻的达摩画像石碑。殿中供奉一座巨大佛雕,通体铜制,与屋顶齐高,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个莲瓣上镶镂一尊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分别是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微妙声佛;最上层是毗卢遮那佛,巨大的铜雕置于石制须弥座上,四面镂有力士龙云之像,与铜佛像浑然一体,古朴庄严。
藏经阁是两层的木建筑物,阁上供奉着三大士像,为明代物。四周陈列着明、清两代所刻的藏经。
寺内数百株丁香花香飘数里,名闻海内。
法源寺今为中国佛学院所在地。
大觉寺
北京西郊的旸台山麓,有一座古老而幽静的寺院——大觉寺。
据志书记载:大觉寺是辽代(960—1127)所建的清水院故址,金章宗(1190)西山八院之一。它的建筑布局坐西向东,因为辽人有“朝日”的习俗。根据现在寺内保存的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建藏经记”碑记载:咸雍四年有南阳信士邓从贵捐钱三十万修建僧房。又另从信士处捐钱五十万,印大藏经五百七十卷,并建成贮藏经卷的房舍。后明宣德三年(1428)对原来的佛寺加以扩建,到正统十一年(1446)又进行过一次重修,而后二百多年间,未加任何修葺。到崇祯时(1628—1644),寺内的建筑大多毁圮,几近废墟。到清代雍正(1723),因他崇信佛门,还为皇子时,就对大觉寺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除重修已倾圮的殿宇外,又在寺院的两侧添建了四宜堂院、领要亭等新的建筑。到乾隆十二年(1747)又重修了寺内的弥勒殿、正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同时在大悲坛的后边,为寺内已故的主持迦陵和尚,建筑了一座秀丽玲珑的舍利塔,形状酷似北海的白塔。塔位于寺院的最高点,远远望去,显得寺院更加雄伟壮丽。
大觉寺内文物古迹众多,景致自然宜人,有文载:“旸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境。”因此这儿一直是京城有名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也常来巡游吟咏。寺内“四宜堂”院北房前有两株玉兰,据传是乾隆时从四川移到此地,每当春天玉兰花盛开的时节,亭亭的花朵绽满枝头,秀色可人。寺院周围是满山遍野的杏林和各种花果树木,阳春三月,远远望去一片缤纷,附近清溪蜿蜒回转,绕寺而去,如诗如画,令人留连驻足。
这座古老而秀丽的寺院,近年来几经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重放异彩。
圣安寺
圣安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创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1123—1135),据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两位大师营建的。早在八百多年前,这座寺庙就建置在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湖水碧波荡漾,垂柳婀娜多姿,因此又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曾重修过一次,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恢复了圣安寺的旧名,所以圣安寺也是北京的古刹之一。
寺的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后殿、瑞象亭、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幽静的庭院,整个建筑对称、庄严、齐整。大雄宝殿建筑宏伟,梁架上的鸳鸯交手拱,是清以前的法式。殿内有三尊大的三世佛,俗称西方三圣,是明代的遗物,采用脱沙的手法制成。佛身色泽呈紫红色,体型粗圆浑厚。佛像背后衬托着高大的背光,外层透出雕火焰纹,内层浮雕三个小坐佛,每个小佛下面都承托着莲花座,整个佛像构成了一组精美的艺术品。大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壁画相传是明代大画家商喜的手笔,共有八幅。壁画用色淡雅柔和,人物各态,动静结合,最为出色的是背屏后的三尊菩萨像,面部丰满方圆,神态安详静穆。整体风格潇洒奔放,面部刻画严谨工整,是我国十五世纪宗教壁画典型之作。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马鞍山麓,距市区35公里。创建于唐代(618—907),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师均在此修建戒坛,开坛传戒。到明朝正统(1436—1449)时重建,改名万寿寺。清代又多次修缮扩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寺院坐西朝东,在中轴线上依次有五座殿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三仙殿和九仙殿。依山而筑,呈阶梯状上升,颇为壮观。
戒坛设在寺的西北院,由汉白玉砌成,高3米多,分成三级,四周雕刻精美,是明代的遗物。殿外有辽、金两代立的石碑。
戒坛前面是明王殿,门外有经幢三座,刻有经文和佛像。两侧还有塔院、方丈院、牡丹院等,古松、红墙、高阁、砖塔交相辉映,显得宁静而古远。寺院后面有极乐峰,峰下有石灰岩山洞,里面有钟乳石、石笋、泉水,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柏林寺
柏林寺在北京安定门内,雍和宫以东。创建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明清两代先后三次重修,其中以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修建的规模最大,据说雍正当年为庆祝他父亲康熙六十寿辰,大兴土木修建此庙作为寿礼。清朝重修时,康熙曾亲笔题“万古柏林”匾额,悬挂在大雄宝殿正中。寺庙中院有两块刻着满、汉文的石碑,则是乾隆亲自书写的柏林寺历史沿革,题刻于此。禅堂、经阁的匾额、对联,也多为雍正、乾隆所题。
柏林寺有五层殿堂,自南而北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维摩阁上的七尊木制漆金佛像,面部丰圆,体态庄严。东配殿有一口康熙四十六年(1707)铸造的交龙钮大铜钟,高2.6米,周身刻满往生净土神咒。
柏林寺内所藏文物中,最名贵的要数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1733—1738)雕刻的“龙藏”经版,这部大藏雕板字体工整秀丽,龙碑、佛像、韦驮等版面也雕刻得非常精美、生动。全部经版选用上好梨木雕造,版面少有裂纹。印刷的部数又很少,三百多年来流行的印本不超过二百部,因此经版至今字口锋棱,完整如初。这套龙藏经板现已移至智化寺内保存。
法海寺
在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的南麓,有一座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的古老庄严的寺院——法海寺。寺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二堂、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鼓楼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规模壮观,装修绚丽,布局紧凑。但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殿内那些满壁风动、栩栩如生的壁画。
这些壁画分布在佛像座龛背壁和北墙门的两旁,以及殿前十八罗汉身后的两面山墙上。
佛龛背后的三幅为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以正中的水月观音最为出色,此像丈余长,一气呵成。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佩璎珞,肌肉柔美,表现温和,色彩艳丽,给人以“出世超凡”之感,显示出画匠高超的技艺。
北墙门左右壁上的两幅是由帝后、天龙八部和鬼众等三十六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组成的礼像护法图。最高的人物有160公分。帝后的服饰华贵,仪态万方,天王横眉怒目,勇猛威严;力士们全身肌肉凸现,刚强遒劲。画面用“叠晕”烘染的手法着色,显得烟云飘渺,幽远静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
十八罗汉身后山墙上的两幅画,是以如来和飞天为主,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乱空衬托,祥云缭绕,庄严肃穆。
这些壁画,充分反映了明代早期壁画艺术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现存明代壁画的珍品。
在法海寺大雄宝殿前有一口大铜钟,高2米多,交龙钮,铸造极为精致。在钟身上半部和钟内铸满经咒,传说这些经咒和著名的世界四大钟王之一的觉生寺大钟上所铸的经咒完全相同,只是觉生寺大钟上没有咒题,而这口钟上则注明了咒题。钟身的下半部铸有一千多个建寺时助缘人的姓名,它将与大钟一起记入史册。
智化寺
智化寺是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司礼监大太监王振所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原来是一座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
王振是“土木之变”的祸首,也是明代第一个弄权的宦官,他贪污纳贿的钱财很多,因此这座寺院的建筑工料及布局都是比较宏大的。
智化寺坐北朝南,四进院落,主要殿堂,自南而北依次是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寺内主要建筑全部用黑色琉璃瓦脊。如来殿分上下两层,楼阁式建筑,内奉如来佛;上层三间,墙四周设有佛龛,供佛近万尊,因此又名万佛阁。周围有围廊,上复庑殿顶,阁内天花藻井是斗八式,门窗格心及彩画,雕刻精致,整细贴金,井周围边缘上还雕饰有小天宫楼阁及楼阁下的小佛龛,美轮美奂。这座藻井在1930—1934年间被美国人史克门盗去,现收藏在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内。藏殿内有“转轮藏”一具,为木制八角形,下面承汉白玉须弥座,藏橱上浮雕着金翅鸟、龙女、神人、狮、兽等各种花纹,古朴雄浑,别具一格。现存大殿内藏经和并经橱二座,都是明英宗颁赐的。
智化寺内建筑虽经历代修缮,但梁架斗拱、内部结构、经橱、佛像和转轮藏上的雕刻,仍较完整地保持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阜成门内,原来是金代西刘村寺的旧址,明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
寺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多宝殿、藏经阁(舍利阁)。多宝殿与藏经阁为同一建筑,楼上为藏经阁,藏有佛教经书十万余册和房山云居寺的石经拓片三万余件;楼下为多宝殿,陈列着各国佛教界赠送的文物和礼品。还珍藏着明代铸造的弥勒菩萨铜坐像和清代铸造的八宝纹青铜鼎等。在西路院内有三层汉白玉石砌成的戒坛。
现在广济寺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大慧寺
大慧寺又名大佛寺,因寺内原有一尊五丈高的大铜佛而得名。大慧寺建于明朝正德八年(1513),由司礼监的太监张雄创建,当时规模很大,有殿宇一百八十一间,历经三百多年的磨难,到光绪年间已逐渐圮毁,只剩下大悲殿一处,它集明代的建筑、壁画和雕塑三大艺术的特色于一身,独具魅力。
大悲殿的建筑完全是明代的风格,它的顶部是重檐庑殿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外檐斗拱较大,台基也较高,从整体看,有庄严敦实的感觉。内檐是镏金斗拱,隔架科为一斗三升重拱荷叶斗拱,井口天花,盘龙藻井,梁、檩都有旋子彩绘。所有的榫头上各装饰着一尊彩色小神像,用它来掩饰梁架之间的衔接处,即美观又增添不少情趣。
在殿内两山墙下有二十八诸天塑像,他们都是大佛的护法,工匠画师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塑造出彼此各异的神态。比如东起第五位是著名的雷神,他仅用战裙系腰,浑身肌肉凸起,手持钢杵,怒目侧视,眉宇间勇猛威武,英气逼人;东起第七位的南方天王则是身披铠甲,侧身而立,青面,发须赤红,神情傲然,无所畏惧。而西北面第一位的菩提树神,却是慈祥敦厚,善良可亲。这二十八神像,除了容貌、神态、姿势各异外,服装和着色也各不相同,更显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在诸天背后山墙和北墙上,有一套很大的彩色工笔连环画,内容描写了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太监们因看不到生活的出路,只求善始善终的心理态势。人物描画得细致逼真、生动传神,色彩多用红色,十分艳丽。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北街路东,是北京保存最完好、规模也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是明代太监的官房,后为雍正帝当皇子时的官邸。胤祯即位后,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宫,实为特务衙署“粘杆处”,主要任务是刺探情报,掌握朝臣动向。这儿养着一群刺客,平时以随从身份出现,名为“粘竿侍卫”。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遵照其母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之意,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庙分为三路,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有七进院落,五进殿宇,由低到高,层层叠叠,宽阔而深邃,给人一种幽秘感。左右两路是各种配楼、配殿。黄色的琉璃瓦顶和多种形式的殿顶交相辉映,绚丽多姿。
走进雍和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东、北、西三座风格各异的高大牌楼,形成一座牌楼院,院后是琉璃结构的门坊昭泰门,为宫内南北分界线。
寺庙区主要的建筑有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法轮殿是全宫最大的殿宇之一,平面呈十字形,正殿有七开间,东西两配殿面宽五间。殿内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的铜像,高15米。东西两壁是关于佛祖释迦牟尼故事的壁画,采用藏画的传统技法,色彩明丽。殿内还存放着藏文大藏经。大殿两侧各有垛楼一座。殿顶是黄琉璃瓦大歇山顶,中间顶上有五个小阁,阁上各建一座小佛塔,这种形式是汉族传统宫殿和西藏宗教式装饰的有机融合。
万福阁不是雍和宫原有的建筑。乾隆十五年(1750),西藏朱尔点特那木扎勒郡王反叛七世达赖,乾隆发兵平定叛乱,将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达赖,达赖为报皇恩,循皇上之意在雍和宫后院造一座高大的楼阁,并从廓尔喀国(今尼泊尔)国王手中买下一棵直径3米的印度白檀树,取道西藏运到雍和宫。由察汉达尔罕喇嘛主持设计,将整根白檀树雕成高18米,再加8米高基座的大佛像,然后做殿基和佛坛,把大佛安置好后,再开工建造万福阁。在万福阁两旁有永康阁和延绥阁,三阁之间用木梁架起两座飞廊,把三阁连成造型新奇的整体。
雍和宫内有三绝: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五百罗汉山就在法轮殿宗喀巴像的背后,是用檀香木雕成的山形,高3.4米,宽3.45米,厚0.3米,层峦叠嶂,洞壑林立,在山窝洞口或平台后侧,有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的五百罗汉,行走坐卧,形态各异。檀木大佛体态雄伟,浓眉凸目,方脸巨口,背上搭着大袍,裸露着胸腹,手臂上搭着一条长几十米的黄绸哈达。这尊大佛头戴宝石金冠,通身贴满金箔,并饰有珠宝,颈部有一挂长达一米的朝珠,均用宝石珠串而制成,看上去雍容华贵,金碧辉煌。
为了便于人们观瞻这么巨大的佛像,在万福阁内沿佛像四周搭柱接梁,架起了三层紧贴四壁、如回廊的楼层,人们可以沿楼梯和环形走廊从各个角度来观瞻大佛。
天王殿北,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铜鼎,此鼎是乾隆十二年(1747)清宫养心殿造办处所制,高4.3米,下面衬以汉白玉石座。铜鼎呈鳝鱼青色,光泽照人,上部有火焰门六个,门上铸有二龙戏珠,底座雕刻着三狮戏球,青白相映,图纹精美,与北京团城的玉瓮、北海的九龙壁堪称“北京三绝”。
在铜鼎北面是重檐御碑亭,雕梁画栋,极有气势,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内石碑上的文字是乾隆的亲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全文六百七十八字,乾隆曾在文中自称:他所以“兴黄教”,目的在于“安蒙古”。
碑亭的北边有一座造型奇特的须弥山,是一件极富有宗教色彩的佛教圣物。在雕满神像的石座上,有一个汉白玉莲瓣形的水池,池中是由古铜铸成的须弥山。平地上有九山八海,山顶上有一座城关式的建筑,里面有一座三重檐殿宇,象征兜率天。整个作品想象奇特,造型奇巧,镂刻精致,代表了佛教徒们想象中的娑婆世界,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雍和宫大殿内供奉三尊2.8米高的三世铜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右边为燃灯佛,是过去佛;左边为弥勒佛,是未来佛。在大殿东西两壁是1.5米高的十八罗汉。殿内东北角有地藏菩萨,西北角有弥勒佛。西墙上的挂像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东墙上的挂像是庇护众生的“大白伞盖”。
永佑殿原名正寝殿,后因陈放雍正的“御容”,而改名为“神御殿”。殿内供2.35米高的大佛三尊。中间是无量寿佛,右边是药师佛,左边是狮吼佛。东西墙上是引人注目的“白度母”和“绿度母”。白救度佛母是画像,绿救度佛母是由四千多块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绸子拼成的补像。
雍和宫南北长约400米,占地约66400平方米。这座寺院,殿宇宏伟,楼阁巍峨,庄严肃穆,每天前往朝拜、观瞻的人络绎不绝。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以东,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它的建筑很平常,但因保存着一口“华严钟”而闻名于世,由于这口钟的体积特别庞大,向有钟王之称,因此寺院就简称大钟寺,而它的原名觉生寺反而无人知晓了。
“华严钟”是明朝永乐初年(1403)铸造的,最初放在万历五年(1577)修建的西郊万寿寺中,到雍正十一年(1733),因万寿寺坍塌,才修建了觉生寺,将大钟放置在里面。这口钟总重量为46.5吨,高6.94米,最大直径为3.67米。要将这么巨大的铜钟搬运和悬挂起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传说那些工匠民夫冬天时把道路挖成水沟,泼水结冰,然后把大钟一点一点滑动推进,在寺庙的基地上堆土成山,同样泼水结冰,把钟推上小山,上面再用粗大的木梁将它悬挂固定,最后铲去土山,方算大功告成。钟楼高16.67米,四周有窗,内有旋梯于钟楼大梁上,然后再在钟楼外面修建起一座攒尖式房屋。
大钟的钟身内外铸满了铭文楷书佛教经咒,计有二十二万七千余字,所铸经咒以明朝永乐皇帝御撰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为主,还有《华严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八种经文、八种咒言和10多种梵文经咒,为研究历史、佛经提供了重要资料。
铸造“华严钟”的初衷,据文献记载,是明成祖的旨意,一是为了驱赶鬼神,超度亡灵;二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三是为迁都北京定鼎、加强封建集权统治的需要。
这口钟王至今完好无恙,钟身无裂隙无锈斑,铜质仍致密而坚固;所刻文字,依旧清晰可辨。钟声浑厚绵长,轻叩圆润悦耳,重击深沉宏亮,声音可传出四十多里,在声学特性上也是居于世界大钟前列。
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的东侧,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白色金刚宝座塔耸立于山顶。金刚宝座塔是指印度菩提伽耶城,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处的纪念塔,凡是仿其形式建造的塔皆称金刚宝座塔。此塔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塔坐西朝东,高34.7米,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最下面两层是塔基,上面建石塔;塔又分两层,下层为塔座,正面中开券洞,左右有石级可上至塔座上,座上的出口是一座屋形的方塔,其前方左右各有一圆形喇嘛塔,其后则有五座十三层密檐的方塔:中央居一塔,四隅各一塔。整个金刚宝座塔,全都布满雕制精致的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凤狮象和云纹等浮雕,显得非常壮观。塔是碧云寺的象征。
这里环境优美,树木葱笼,依着山势,寺院建筑物逐层升高,升至最高处便是金刚宝座塔。由于采取了层层封闭的建筑手法,所以寺院虽依山势渐次高起,但总体布局依然是隐而不露,非得走到近前,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每进院落各具特色,回旋串连,随步变换景致,给人以层出不穷的感觉。
碧云寺创建于元代,当时规模小,称作碧云庵。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御马监的太监于经想以此作为死后葬身之地,就在寺后山上修建了生圹,扩建了碧云寺。天启三年(1623),太监魏忠贤又在于经墓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也想葬于此地,二人后来均死于非命,而心愿未了。但碧云寺因此已具备了基本规模。到乾隆十三年(1748),又加以扩建,除在墓圹所在地建成金刚宝座塔和寺右侧修建了罗汉堂外,还在寺左侧新建了行宫院,碧云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寺内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他端坐正中,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他们都肃穆安详,体态均匀。山墙上有壁塑,悬崖云海中,分布着姿态各异、生动活泼的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塑像,画面上的云山雾海的飘渺神仙世界,形之于立体雕塑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在释迦牟尼佛像后面的隔断墙上,塑着倒座观世音菩萨和龙王、龙女、善才、韦驮等;四周的悬塑上衬着观音救八难的故事,和前殿浑然一体,置身其中,恍如仙境。
大殿后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碑亭,内有乾隆十三年(1748)立的碧云寺碑记。碑亭后面是菩萨殿,正中为观世音菩萨,左是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各自骑着狮、象、犼等坐骑。东西墙壁有高3尺左右的二十四诸天和福禄寿喜四星的塑像,仪态迥异。
菩萨殿后面是1953年整修一新的中山纪念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时,曾在此停灵,现陈列着中山先生革命活动时期的照片和一些遗物、水晶棺。当孙中山先生遗体移至南京中山陵时,将他的衣帽封葬在金刚宝座塔内为衣冠冢。
纪念堂右跨院是乾隆十三年修建的罗汉堂,堂平面呈田字形,中间有四个小天井。堂正面塑有四大天王泥像,堂内有五百罗汉,过道上有七尊神像,左方梁上悬挂着济公活佛,神像都是木制涂金,真人般大小,形象不一。
最后为塔院,形成碧云寺的另一组建筑。前边是一对石狮开路,进去是一座四柱三楼石牌坊,整个牌坊全雕有精美的花纹,牌坊两侧有石照壁,上面有人物浮雕像和题名,左边是节、孝、忠、廉。即:相汝(如)为节、李蜜(密)为孝、诸葛为忠、陶远(渊)明为廉。右边是孝、忠、廉、节。即:狄仁杰为孝、文添(天)祥为忠、赵必(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左右有八字石壁和浮雕。正面雕着麒麟,背面则雕八仙过海。照壁背面雕着披发狮子。从石坊过小桥,左右有两个碑亭,亭内放置着乾隆御制的金刚宝座塔碑,左边碑文是满、蒙文,右边碑文是汉、藏文。
碧云寺的环境也宜人,寺内泉水清琮,寺周高槐绿柳,松柏参天,自古就是西山诸寺之冠,不失为一个旅游消夏的好去处。
不过,佛教的确很早就传到北京地区,如潭柘寺是西晋时建,距今已一千多年,而北京成为首都,则在其数百年之后,至于“北京”这个名字,出现得更晚。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应承了老北京的另一句俗谚“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畿辅之区,自有种种优势,北京的佛寺,气派自然也非同一般。本节将对北京诸寺逐一介绍之。
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265—316),初名嘉福寺,到唐代(618—907)改为龙泉寺,金代皇统年间(1141—1149)易为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改为岫云寺,现在山门上的横匾“敕建岫云禅寺”即为康熙皇帝所书。后因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嶂,故以俗名“潭柘寺”流传遐迩,其他名称则都湮没无闻。
潭柘寺距北京城40公里,在现门头沟区罗睺岭,西山的潭柘山腰。现在看到的寺庙规模是经历代重修和扩建,尤其是清代的扩建所形成的。现有建筑多是明清两代的遗物。
潭柘寺的建筑表现着明清时期的寺庙建筑特征。总体布局,紧凑严整,建筑群组成对称多进院落形式。中轴线上,自前面的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直至最后的毗卢阁,错落有致、宏伟壮观,寺庙殿堂和山腰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有十间房、方丈院、万岁宫、太后宫、流杯亭、舍利塔等。西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已坍塌)、戒台、大悲坛、观音殿以及一些小的院落。山门外左前方有安乐延寿堂,为和尚退休养老之所;寺前另有上下塔院,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数十座,是本寺及戒台寺历代方丈及有名禅师的墓地。寺庙东西的山坡上各有一座观音洞,另有歇心亭、少师静室等建筑。寺后的半山腰上有一泉水汇成的水潭名龙潭。
千百年来,这座古寺有“潭柘十景”代代相传,“九龙戏珠” ,“雄峰捧日”,“飞泉夜雨”,“千峰拱翠”,“平原红叶”,“锦屏雪浪”,“层峦架月”,“御亭流杯”,“殿阁楠薰”,“万壑堆云”等,至今仍令人留连忘情于其中。
龙潭与柘树为潭柘寺独特标志。龙潭离寺约3里路,为一围有八方石栏的水池,池中有湖石堆彻的假山,池边有一石雕龙头,泉水经龙口入池。传说站在池边往龙嘴里投铜钱,入者便可富贵如意,招致游人纷纷“碰运气”。柘树,属桑科植物,全身是宝,根茎、柘皮、树叶、果实等均可人药,柘木是打制家具的好材料。据寺志记载,山坡原有“柘树千嶂”,由于自古以来,远近百姓传说潭柘寺的柘皮能治妇女不孕症,争相剥取柘皮,致使满山柘树几近绝迹。现在山门前牌楼右侧还有一棵柘树孤独而立。
穿山门迎面便是天王殿。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坐像。塑像两侧柱子上有一对抱柱匾,上书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像后是手持降魔杵的韦驮站像。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下。
大雄宝殿在很多寺庙建筑群中总是最富丽堂皇的,潭柘寺的大雄宝殿也是如此。大雄宝殿门前上檐有康熙皇帝手书的“清静庄严”四字华带匾,下檐有乾隆皇帝写的“福海珠轮”龙戏珠横匾。殿里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弟子阿难和迦叶。
潭柘寺内的帝王树和娑罗树应提上一笔: 大雄宝殿后的斋堂院内那围以六边形汉白玉石栏的两株古树叫娑罗树,也称七叶树,是从印度移植来的,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院内围以八边形石栏的高大银杏树,东边一棵称帝王树,西边一棵为配王树。“帝王树”树名为乾隆皇帝所赐,相传为辽代时种植,距今约有千年历史。“配王树”种植较晚,传说帝王树乃神奇之树,每一新帝王继位后即增生一枝。帝王树高30余米,直径4米多,七人方能合抱。至今枝繁叶茂,毫无衰态。
中轴线上最后一个建筑是毗卢阁。毗卢阁是中路的后殿,为两层硬山木结构建筑,上层有康熙皇帝手书“毗卢阁”横匾,下层廊内有乾隆写的“圆灵宗镜”四字横匾。阁内上层原供有三身佛,下层供有毗卢佛。佛前两柱抱柱匾上有清代大书法家静海励宗手书的对联,上联为“寺枕龙潭七祖分支传妙法”,下联是“山连鹫岭九峰环翠拥诸天”。毗卢阁前有名贵的紫玉兰,还有少见的腊梅、探春。
观音殿为西路建筑的顶端。殿前的龙戏珠横匾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四个金字。
观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塑像。潭柘寺的观音塑像前,原有元世祖忽必烈一家四人的塑像。据寺志记载,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以前曾是一员武艺高超的战将,杀人万千,后“良心发现”,到潭柘寺落发出家。她每日来观音殿拜佛,万分虔诚,年长日久,头、手、足五体几乎将身下的砖磨透。明万历年间(1592),孝定太后将留有脚痕的拜砖镶于花梨木匣之中,带回皇宫中观赏,后又送回本寺保存。妙严大师在潭柘寺修行多年,圆寂后,葬于寺前塔院中。
龙王殿位于观音殿之西。挂在龙王殿西次间廊子上的石鱼是潭柘寺一宝。这条石鱼长1.5米,重150多斤,远看似铜,近看是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东海龙宫之宝,南海龙王将它进贡给玉皇大帝。因人间大旱,瘟疫流行,玉帝便将石鱼“赐”给潭柘寺,以消民灾。据说一天夜晚,石鱼从天而降,落入院内。僧人举灯一照,见院中有一摔得轮廓不清的石鱼,后经匠人精雕细刻,遂成此样。又传说石鱼身上有十三个部位,代表十三个省,哪个省遇旱,击之便可降雨;如有人有病,病在人体的何部位,就摸鱼身上的相同部位,“手到病除”。
舍利塔,在观音殿的东边。塔体洁白如玉。潭柘寺的舍利塔究竟为何人之墓葬,已无史可考,据明代刊印《帝京景物略·秋日游潭柘山礼祖塔》一诗:“老禅寂灭何处寻,孤塔如鹤栖乔林”两句,推测可能是潭柘寺的开山祖师“华严禅师”,也有说仅是佛祖的象征而已。
潭柘寺内还有流杯亭、竹池、讲授《楞严经》的楞严坛、受戒的戒台、塔院等,处处体现出古刹的幽静、庄严。
云居寺
云居寺距北京75公里,位于周口店西南的涿鹿山中,寺院依山而立,坐西朝东,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云居寺原分三路,中路建有佛殿五层,殿宇六进;南北两路建有僧房客舍及行宫院落;寺旁分别耸立着两座外形、结构都截然不同的辽塔。隋唐时代,这里曾是佛教圣地,每天来此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钟声不断,香火不灭。自五代后,寺院历经火焚,残缺不全,经辽、金、元三代,重新修建才恢复旧貌。
据文献和石刻记载,云居寺内有石经数千卷。据说隋朝大业年间,僧静琬为了宣扬佛法,立志发愿刻经,以防法灭。于是他就在幽州北山凿石为室,将四壁磨平并在上面刻经。又取方石板磨平刻经。每刻满一室,就用石头封门,辅以铁加固。他的行为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纷纷施舍资助。唐贞观十三年(639)静琬去世后,他的弟子遵师遗志,续刻石经。唐玄宗时(712 —756),特地又颁赐佛经四千余卷,作为刻经的底本。唐末到五代,刻经中途停顿,到了辽、金两代又转盛,元代有一些补刻,直到明朝末年刻经才告结束。历经千年之久,刻经数千卷,分别藏于九个石洞和压经塔下,因此,云居寺又称石经寺。这些石经,是研究隋唐佛教发展的重要资料。其中辽、金两代的刻经是依据辽代的《契丹藏》刻的,因而是研究《契丹藏》的重要资料。
在云居寺的地面上,还建有很多造型各异的佛塔。南塔是一座八角形十一层的多檐砖塔,建于辽天庆七年(1117),塔下为藏经穴,因此又称压经塔。近年挖掘时,在压经塔下发现舍利函一个,函内盛有银质净水瓶一个,刻花铜炉一只,鎏金佛坐像、菩萨像、观音像各一尊,“大泉五十”铜钱一枚,乾元重宝一锭,庆万重宝一锭,熙宁重宝十锭,元丰通宝二十七锭。北塔原名舍利塔,或称罗汉塔,因塔身遍涂红漆,故又叫红塔,是一座辽代建筑的砖塔。塔身分上下两段,上部为圆椎形,构成九重相轮的形象,塔顶镶有宝珠突入天空。下部是平面八角形,四周的回檐都有斗拱和佛龛浮雕,东、南、西、北及四角分别设有拱门和假窗。在北塔四周有唐代建的四座小石塔,形成一个塔群,小石塔的样式呈方形,每塔有七层,高十尺,上部为楼阁式,下部开一塔门,内设有菩萨石雕像,塔门两则刻有浮雕金刚力士。
北京云居寺石刻经版
云居寺曾遭严重破坏,至四十年代末,地面上的建筑物已所剩无几,保存下来的仅有北塔和唐代建的四座小石塔,以及寺北的静琬石塔。近年做了大量工作,为后代保存下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云居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寺
卧佛寺在北京西山北部的寿安山(聚宝山)的南麓,原名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兜率寺,原供有香檀雕制的卧佛。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改洪庆寺。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重修,又改称寿安寺,并颁《大藏经》一部,安置在诸佛殿。明成化十八年(1482)在寺前建如来宝塔一座,改名永安寺。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重建寺庙后才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一尊元至治元年(1321)铸造的释迦牟尼涅槃铜卧像,故俗称卧佛寺。
卧佛殿是寺内最主要的部分。殿内铜像呈侧卧状,身长5米余,重约54吨,头西面南,神色安详,左手自然平放腿上,右手曲肱托头,也即释迦牟尼灭度圆寂时的姿势。卧佛后面围坐着十二个泥塑弟子,表情沉重悲哀,有一种浑朴、肃穆的宗教气氛。殿外有两株古植的娑罗树,粗约数抱,相传是建寺时由西域移植到此。
卧佛寺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的院落组成。中路寺院山门前耸立着一座四柱七楼的琉璃牌坊,坊前有一条石甬路,两旁的古柏苍翠浓郁,遮天蔽日。坊后山门内是一座十分精致的石桥,下面是半圆形的水池,池水碧绿清彻,几尾金鱼悠然游弋。东西是钟、鼓楼。全寺建筑向北伸展,重列着四座殿堂,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五间藏经楼;在三世佛殿内原供有释迦、药师、弥陀三世佛像。东院有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祖堂等建筑。西院为行宫。四座殿堂两侧都围有廊庑、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三座院落联结成一个整体,这种平面布局,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颇似唐宋时代的伽蓝七堂制度。寺后傍依山岗,有假山、望景亭,山多林木,曲折蜿蜒的石级直通山顶。
法源寺
坐落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的法源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武周时赐名“悯忠寺”,为悼念唐太宗征辽时阵亡的将士。在“安史之乱”时改名“顺天寺”,后两次被毁又修复,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再次修葺,易名“崇福寺”,直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称法源寺。
法源寺坐北朝南,寺院宽广,花木繁茂,古色古香。在长达230米的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大遍觉堂、藏经楼、钟鼓楼等建筑,加上东西两边廊庑、庭院,组成了层次错落、大小不等的空间。
红色的山门之外,左右各有一尊石狮;门额上镶嵌着汉青石雕镌的“法源寺”三个金色大字,显示出一个古老佛寺禅院的庄严雄伟的气派。进得山门,东西钟、鼓二楼相对而立,迎面便是天王殿,殿内塑有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坐像,笑面迎人,全身金朱涂漆。背后是韦驮坐像,左右两壁有四大天王像。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殿前空地上左右分列着明、清两代石碑六座,上面记载着历次修寺的经过。大殿内正中悬挂着乾隆御书“法海真源”匾额。殿中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菩萨,俗称华严三圣。都是木雕贴金罩漆像,妙相庄严,雕制精美,是明代塑像中的佳品,在北京诸寺院中也属少见。两厢有十八罗汉的木雕造像。大雄宝殿后面为观音殿,又名悯忠台。院中有石炉一具,置于须弥座之上,炉身上雕镌的八宝和云纹极为精细。观音殿台基约有一米高,周围护有砖栏。殿宇建于台上,结构颇为别致;外墙以十二柱为架,殿内以十二柱支撑。殿内陈列着本寺历代相传下来的一些文物,如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辽《承进等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佛顶心观观世音陀罗尼幢》、《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金《礼部令史题名记》等石刻。还有唐永徽元年(650)毛藏妹严行造像。
毗卢殿原名净世堂,殿前的巨大石钵,双层石座,雕镂精细,钵身周围海水花纹,还刻有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像,是一件稀有之物。廊下左右陈列着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的观音画像石碑及万历十九年(1591)刻的达摩画像石碑。殿中供奉一座巨大佛雕,通体铜制,与屋顶齐高,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个莲瓣上镶镂一尊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分别是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微妙声佛;最上层是毗卢遮那佛,巨大的铜雕置于石制须弥座上,四面镂有力士龙云之像,与铜佛像浑然一体,古朴庄严。
藏经阁是两层的木建筑物,阁上供奉着三大士像,为明代物。四周陈列着明、清两代所刻的藏经。
寺内数百株丁香花香飘数里,名闻海内。
法源寺今为中国佛学院所在地。
大觉寺
北京西郊的旸台山麓,有一座古老而幽静的寺院——大觉寺。
据志书记载:大觉寺是辽代(960—1127)所建的清水院故址,金章宗(1190)西山八院之一。它的建筑布局坐西向东,因为辽人有“朝日”的习俗。根据现在寺内保存的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建藏经记”碑记载:咸雍四年有南阳信士邓从贵捐钱三十万修建僧房。又另从信士处捐钱五十万,印大藏经五百七十卷,并建成贮藏经卷的房舍。后明宣德三年(1428)对原来的佛寺加以扩建,到正统十一年(1446)又进行过一次重修,而后二百多年间,未加任何修葺。到崇祯时(1628—1644),寺内的建筑大多毁圮,几近废墟。到清代雍正(1723),因他崇信佛门,还为皇子时,就对大觉寺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除重修已倾圮的殿宇外,又在寺院的两侧添建了四宜堂院、领要亭等新的建筑。到乾隆十二年(1747)又重修了寺内的弥勒殿、正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同时在大悲坛的后边,为寺内已故的主持迦陵和尚,建筑了一座秀丽玲珑的舍利塔,形状酷似北海的白塔。塔位于寺院的最高点,远远望去,显得寺院更加雄伟壮丽。
大觉寺内文物古迹众多,景致自然宜人,有文载:“旸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境。”因此这儿一直是京城有名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也常来巡游吟咏。寺内“四宜堂”院北房前有两株玉兰,据传是乾隆时从四川移到此地,每当春天玉兰花盛开的时节,亭亭的花朵绽满枝头,秀色可人。寺院周围是满山遍野的杏林和各种花果树木,阳春三月,远远望去一片缤纷,附近清溪蜿蜒回转,绕寺而去,如诗如画,令人留连驻足。
这座古老而秀丽的寺院,近年来几经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重放异彩。
圣安寺
圣安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创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1123—1135),据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两位大师营建的。早在八百多年前,这座寺庙就建置在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湖水碧波荡漾,垂柳婀娜多姿,因此又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曾重修过一次,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恢复了圣安寺的旧名,所以圣安寺也是北京的古刹之一。
寺的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后殿、瑞象亭、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幽静的庭院,整个建筑对称、庄严、齐整。大雄宝殿建筑宏伟,梁架上的鸳鸯交手拱,是清以前的法式。殿内有三尊大的三世佛,俗称西方三圣,是明代的遗物,采用脱沙的手法制成。佛身色泽呈紫红色,体型粗圆浑厚。佛像背后衬托着高大的背光,外层透出雕火焰纹,内层浮雕三个小坐佛,每个小佛下面都承托着莲花座,整个佛像构成了一组精美的艺术品。大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壁画相传是明代大画家商喜的手笔,共有八幅。壁画用色淡雅柔和,人物各态,动静结合,最为出色的是背屏后的三尊菩萨像,面部丰满方圆,神态安详静穆。整体风格潇洒奔放,面部刻画严谨工整,是我国十五世纪宗教壁画典型之作。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马鞍山麓,距市区35公里。创建于唐代(618—907),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师均在此修建戒坛,开坛传戒。到明朝正统(1436—1449)时重建,改名万寿寺。清代又多次修缮扩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寺院坐西朝东,在中轴线上依次有五座殿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三仙殿和九仙殿。依山而筑,呈阶梯状上升,颇为壮观。
戒坛设在寺的西北院,由汉白玉砌成,高3米多,分成三级,四周雕刻精美,是明代的遗物。殿外有辽、金两代立的石碑。
戒坛前面是明王殿,门外有经幢三座,刻有经文和佛像。两侧还有塔院、方丈院、牡丹院等,古松、红墙、高阁、砖塔交相辉映,显得宁静而古远。寺院后面有极乐峰,峰下有石灰岩山洞,里面有钟乳石、石笋、泉水,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柏林寺
柏林寺在北京安定门内,雍和宫以东。创建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明清两代先后三次重修,其中以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修建的规模最大,据说雍正当年为庆祝他父亲康熙六十寿辰,大兴土木修建此庙作为寿礼。清朝重修时,康熙曾亲笔题“万古柏林”匾额,悬挂在大雄宝殿正中。寺庙中院有两块刻着满、汉文的石碑,则是乾隆亲自书写的柏林寺历史沿革,题刻于此。禅堂、经阁的匾额、对联,也多为雍正、乾隆所题。
柏林寺有五层殿堂,自南而北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维摩阁上的七尊木制漆金佛像,面部丰圆,体态庄严。东配殿有一口康熙四十六年(1707)铸造的交龙钮大铜钟,高2.6米,周身刻满往生净土神咒。
柏林寺内所藏文物中,最名贵的要数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1733—1738)雕刻的“龙藏”经版,这部大藏雕板字体工整秀丽,龙碑、佛像、韦驮等版面也雕刻得非常精美、生动。全部经版选用上好梨木雕造,版面少有裂纹。印刷的部数又很少,三百多年来流行的印本不超过二百部,因此经版至今字口锋棱,完整如初。这套龙藏经板现已移至智化寺内保存。
法海寺
在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的南麓,有一座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的古老庄严的寺院——法海寺。寺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二堂、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鼓楼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规模壮观,装修绚丽,布局紧凑。但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殿内那些满壁风动、栩栩如生的壁画。
北京戒台寺卧龙松
这些壁画分布在佛像座龛背壁和北墙门的两旁,以及殿前十八罗汉身后的两面山墙上。
佛龛背后的三幅为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以正中的水月观音最为出色,此像丈余长,一气呵成。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佩璎珞,肌肉柔美,表现温和,色彩艳丽,给人以“出世超凡”之感,显示出画匠高超的技艺。
北墙门左右壁上的两幅是由帝后、天龙八部和鬼众等三十六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组成的礼像护法图。最高的人物有160公分。帝后的服饰华贵,仪态万方,天王横眉怒目,勇猛威严;力士们全身肌肉凸现,刚强遒劲。画面用“叠晕”烘染的手法着色,显得烟云飘渺,幽远静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
十八罗汉身后山墙上的两幅画,是以如来和飞天为主,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乱空衬托,祥云缭绕,庄严肃穆。
这些壁画,充分反映了明代早期壁画艺术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现存明代壁画的珍品。
在法海寺大雄宝殿前有一口大铜钟,高2米多,交龙钮,铸造极为精致。在钟身上半部和钟内铸满经咒,传说这些经咒和著名的世界四大钟王之一的觉生寺大钟上所铸的经咒完全相同,只是觉生寺大钟上没有咒题,而这口钟上则注明了咒题。钟身的下半部铸有一千多个建寺时助缘人的姓名,它将与大钟一起记入史册。
智化寺
智化寺是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司礼监大太监王振所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原来是一座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
王振是“土木之变”的祸首,也是明代第一个弄权的宦官,他贪污纳贿的钱财很多,因此这座寺院的建筑工料及布局都是比较宏大的。
智化寺坐北朝南,四进院落,主要殿堂,自南而北依次是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寺内主要建筑全部用黑色琉璃瓦脊。如来殿分上下两层,楼阁式建筑,内奉如来佛;上层三间,墙四周设有佛龛,供佛近万尊,因此又名万佛阁。周围有围廊,上复庑殿顶,阁内天花藻井是斗八式,门窗格心及彩画,雕刻精致,整细贴金,井周围边缘上还雕饰有小天宫楼阁及楼阁下的小佛龛,美轮美奂。这座藻井在1930—1934年间被美国人史克门盗去,现收藏在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内。藏殿内有“转轮藏”一具,为木制八角形,下面承汉白玉须弥座,藏橱上浮雕着金翅鸟、龙女、神人、狮、兽等各种花纹,古朴雄浑,别具一格。现存大殿内藏经和并经橱二座,都是明英宗颁赐的。
智化寺内建筑虽经历代修缮,但梁架斗拱、内部结构、经橱、佛像和转轮藏上的雕刻,仍较完整地保持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北京法海寺捧珊瑚侍女壁画
清乾隆书北京法源寺匾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阜成门内,原来是金代西刘村寺的旧址,明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
寺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多宝殿、藏经阁(舍利阁)。多宝殿与藏经阁为同一建筑,楼上为藏经阁,藏有佛教经书十万余册和房山云居寺的石经拓片三万余件;楼下为多宝殿,陈列着各国佛教界赠送的文物和礼品。还珍藏着明代铸造的弥勒菩萨铜坐像和清代铸造的八宝纹青铜鼎等。在西路院内有三层汉白玉石砌成的戒坛。
现在广济寺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大慧寺
大慧寺又名大佛寺,因寺内原有一尊五丈高的大铜佛而得名。大慧寺建于明朝正德八年(1513),由司礼监的太监张雄创建,当时规模很大,有殿宇一百八十一间,历经三百多年的磨难,到光绪年间已逐渐圮毁,只剩下大悲殿一处,它集明代的建筑、壁画和雕塑三大艺术的特色于一身,独具魅力。
大悲殿的建筑完全是明代的风格,它的顶部是重檐庑殿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外檐斗拱较大,台基也较高,从整体看,有庄严敦实的感觉。内檐是镏金斗拱,隔架科为一斗三升重拱荷叶斗拱,井口天花,盘龙藻井,梁、檩都有旋子彩绘。所有的榫头上各装饰着一尊彩色小神像,用它来掩饰梁架之间的衔接处,即美观又增添不少情趣。
在殿内两山墙下有二十八诸天塑像,他们都是大佛的护法,工匠画师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塑造出彼此各异的神态。比如东起第五位是著名的雷神,他仅用战裙系腰,浑身肌肉凸起,手持钢杵,怒目侧视,眉宇间勇猛威武,英气逼人;东起第七位的南方天王则是身披铠甲,侧身而立,青面,发须赤红,神情傲然,无所畏惧。而西北面第一位的菩提树神,却是慈祥敦厚,善良可亲。这二十八神像,除了容貌、神态、姿势各异外,服装和着色也各不相同,更显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在诸天背后山墙和北墙上,有一套很大的彩色工笔连环画,内容描写了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太监们因看不到生活的出路,只求善始善终的心理态势。人物描画得细致逼真、生动传神,色彩多用红色,十分艳丽。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北街路东,是北京保存最完好、规模也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是明代太监的官房,后为雍正帝当皇子时的官邸。胤祯即位后,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宫,实为特务衙署“粘杆处”,主要任务是刺探情报,掌握朝臣动向。这儿养着一群刺客,平时以随从身份出现,名为“粘竿侍卫”。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遵照其母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之意,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庙分为三路,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有七进院落,五进殿宇,由低到高,层层叠叠,宽阔而深邃,给人一种幽秘感。左右两路是各种配楼、配殿。黄色的琉璃瓦顶和多种形式的殿顶交相辉映,绚丽多姿。
走进雍和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东、北、西三座风格各异的高大牌楼,形成一座牌楼院,院后是琉璃结构的门坊昭泰门,为宫内南北分界线。
寺庙区主要的建筑有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法轮殿是全宫最大的殿宇之一,平面呈十字形,正殿有七开间,东西两配殿面宽五间。殿内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的铜像,高15米。东西两壁是关于佛祖释迦牟尼故事的壁画,采用藏画的传统技法,色彩明丽。殿内还存放着藏文大藏经。大殿两侧各有垛楼一座。殿顶是黄琉璃瓦大歇山顶,中间顶上有五个小阁,阁上各建一座小佛塔,这种形式是汉族传统宫殿和西藏宗教式装饰的有机融合。
北京雍和宫壁画
万福阁不是雍和宫原有的建筑。乾隆十五年(1750),西藏朱尔点特那木扎勒郡王反叛七世达赖,乾隆发兵平定叛乱,将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达赖,达赖为报皇恩,循皇上之意在雍和宫后院造一座高大的楼阁,并从廓尔喀国(今尼泊尔)国王手中买下一棵直径3米的印度白檀树,取道西藏运到雍和宫。由察汉达尔罕喇嘛主持设计,将整根白檀树雕成高18米,再加8米高基座的大佛像,然后做殿基和佛坛,把大佛安置好后,再开工建造万福阁。在万福阁两旁有永康阁和延绥阁,三阁之间用木梁架起两座飞廊,把三阁连成造型新奇的整体。
雍和宫内有三绝: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五百罗汉山就在法轮殿宗喀巴像的背后,是用檀香木雕成的山形,高3.4米,宽3.45米,厚0.3米,层峦叠嶂,洞壑林立,在山窝洞口或平台后侧,有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的五百罗汉,行走坐卧,形态各异。檀木大佛体态雄伟,浓眉凸目,方脸巨口,背上搭着大袍,裸露着胸腹,手臂上搭着一条长几十米的黄绸哈达。这尊大佛头戴宝石金冠,通身贴满金箔,并饰有珠宝,颈部有一挂长达一米的朝珠,均用宝石珠串而制成,看上去雍容华贵,金碧辉煌。
为了便于人们观瞻这么巨大的佛像,在万福阁内沿佛像四周搭柱接梁,架起了三层紧贴四壁、如回廊的楼层,人们可以沿楼梯和环形走廊从各个角度来观瞻大佛。
天王殿北,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铜鼎,此鼎是乾隆十二年(1747)清宫养心殿造办处所制,高4.3米,下面衬以汉白玉石座。铜鼎呈鳝鱼青色,光泽照人,上部有火焰门六个,门上铸有二龙戏珠,底座雕刻着三狮戏球,青白相映,图纹精美,与北京团城的玉瓮、北海的九龙壁堪称“北京三绝”。
在铜鼎北面是重檐御碑亭,雕梁画栋,极有气势,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内石碑上的文字是乾隆的亲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全文六百七十八字,乾隆曾在文中自称:他所以“兴黄教”,目的在于“安蒙古”。
碑亭的北边有一座造型奇特的须弥山,是一件极富有宗教色彩的佛教圣物。在雕满神像的石座上,有一个汉白玉莲瓣形的水池,池中是由古铜铸成的须弥山。平地上有九山八海,山顶上有一座城关式的建筑,里面有一座三重檐殿宇,象征兜率天。整个作品想象奇特,造型奇巧,镂刻精致,代表了佛教徒们想象中的娑婆世界,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雍和宫大殿内供奉三尊2.8米高的三世铜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右边为燃灯佛,是过去佛;左边为弥勒佛,是未来佛。在大殿东西两壁是1.5米高的十八罗汉。殿内东北角有地藏菩萨,西北角有弥勒佛。西墙上的挂像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东墙上的挂像是庇护众生的“大白伞盖”。
永佑殿原名正寝殿,后因陈放雍正的“御容”,而改名为“神御殿”。殿内供2.35米高的大佛三尊。中间是无量寿佛,右边是药师佛,左边是狮吼佛。东西墙上是引人注目的“白度母”和“绿度母”。白救度佛母是画像,绿救度佛母是由四千多块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绸子拼成的补像。
雍和宫南北长约400米,占地约66400平方米。这座寺院,殿宇宏伟,楼阁巍峨,庄严肃穆,每天前往朝拜、观瞻的人络绎不绝。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以东,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它的建筑很平常,但因保存着一口“华严钟”而闻名于世,由于这口钟的体积特别庞大,向有钟王之称,因此寺院就简称大钟寺,而它的原名觉生寺反而无人知晓了。
“华严钟”是明朝永乐初年(1403)铸造的,最初放在万历五年(1577)修建的西郊万寿寺中,到雍正十一年(1733),因万寿寺坍塌,才修建了觉生寺,将大钟放置在里面。这口钟总重量为46.5吨,高6.94米,最大直径为3.67米。要将这么巨大的铜钟搬运和悬挂起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传说那些工匠民夫冬天时把道路挖成水沟,泼水结冰,然后把大钟一点一点滑动推进,在寺庙的基地上堆土成山,同样泼水结冰,把钟推上小山,上面再用粗大的木梁将它悬挂固定,最后铲去土山,方算大功告成。钟楼高16.67米,四周有窗,内有旋梯于钟楼大梁上,然后再在钟楼外面修建起一座攒尖式房屋。
大钟的钟身内外铸满了铭文楷书佛教经咒,计有二十二万七千余字,所铸经咒以明朝永乐皇帝御撰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为主,还有《华严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八种经文、八种咒言和10多种梵文经咒,为研究历史、佛经提供了重要资料。
北京觉生寺永乐大钟
铸造“华严钟”的初衷,据文献记载,是明成祖的旨意,一是为了驱赶鬼神,超度亡灵;二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三是为迁都北京定鼎、加强封建集权统治的需要。
北京碧云寺
这口钟王至今完好无恙,钟身无裂隙无锈斑,铜质仍致密而坚固;所刻文字,依旧清晰可辨。钟声浑厚绵长,轻叩圆润悦耳,重击深沉宏亮,声音可传出四十多里,在声学特性上也是居于世界大钟前列。
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的东侧,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白色金刚宝座塔耸立于山顶。金刚宝座塔是指印度菩提伽耶城,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处的纪念塔,凡是仿其形式建造的塔皆称金刚宝座塔。此塔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塔坐西朝东,高34.7米,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最下面两层是塔基,上面建石塔;塔又分两层,下层为塔座,正面中开券洞,左右有石级可上至塔座上,座上的出口是一座屋形的方塔,其前方左右各有一圆形喇嘛塔,其后则有五座十三层密檐的方塔:中央居一塔,四隅各一塔。整个金刚宝座塔,全都布满雕制精致的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凤狮象和云纹等浮雕,显得非常壮观。塔是碧云寺的象征。
这里环境优美,树木葱笼,依着山势,寺院建筑物逐层升高,升至最高处便是金刚宝座塔。由于采取了层层封闭的建筑手法,所以寺院虽依山势渐次高起,但总体布局依然是隐而不露,非得走到近前,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每进院落各具特色,回旋串连,随步变换景致,给人以层出不穷的感觉。
碧云寺创建于元代,当时规模小,称作碧云庵。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御马监的太监于经想以此作为死后葬身之地,就在寺后山上修建了生圹,扩建了碧云寺。天启三年(1623),太监魏忠贤又在于经墓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也想葬于此地,二人后来均死于非命,而心愿未了。但碧云寺因此已具备了基本规模。到乾隆十三年(1748),又加以扩建,除在墓圹所在地建成金刚宝座塔和寺右侧修建了罗汉堂外,还在寺左侧新建了行宫院,碧云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寺内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他端坐正中,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他们都肃穆安详,体态均匀。山墙上有壁塑,悬崖云海中,分布着姿态各异、生动活泼的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塑像,画面上的云山雾海的飘渺神仙世界,形之于立体雕塑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在释迦牟尼佛像后面的隔断墙上,塑着倒座观世音菩萨和龙王、龙女、善才、韦驮等;四周的悬塑上衬着观音救八难的故事,和前殿浑然一体,置身其中,恍如仙境。
大殿后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碑亭,内有乾隆十三年(1748)立的碧云寺碑记。碑亭后面是菩萨殿,正中为观世音菩萨,左是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各自骑着狮、象、犼等坐骑。东西墙壁有高3尺左右的二十四诸天和福禄寿喜四星的塑像,仪态迥异。
菩萨殿后面是1953年整修一新的中山纪念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时,曾在此停灵,现陈列着中山先生革命活动时期的照片和一些遗物、水晶棺。当孙中山先生遗体移至南京中山陵时,将他的衣帽封葬在金刚宝座塔内为衣冠冢。
纪念堂右跨院是乾隆十三年修建的罗汉堂,堂平面呈田字形,中间有四个小天井。堂正面塑有四大天王泥像,堂内有五百罗汉,过道上有七尊神像,左方梁上悬挂着济公活佛,神像都是木制涂金,真人般大小,形象不一。
最后为塔院,形成碧云寺的另一组建筑。前边是一对石狮开路,进去是一座四柱三楼石牌坊,整个牌坊全雕有精美的花纹,牌坊两侧有石照壁,上面有人物浮雕像和题名,左边是节、孝、忠、廉。即:相汝(如)为节、李蜜(密)为孝、诸葛为忠、陶远(渊)明为廉。右边是孝、忠、廉、节。即:狄仁杰为孝、文添(天)祥为忠、赵必(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左右有八字石壁和浮雕。正面雕着麒麟,背面则雕八仙过海。照壁背面雕着披发狮子。从石坊过小桥,左右有两个碑亭,亭内放置着乾隆御制的金刚宝座塔碑,左边碑文是满、蒙文,右边碑文是汉、藏文。
碧云寺的环境也宜人,寺内泉水清琮,寺周高槐绿柳,松柏参天,自古就是西山诸寺之冠,不失为一个旅游消夏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