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
堂是供僧人们说法修行的处所。根据不同的功用有僧堂、斋堂、僧寮、省行堂、浴室等之分。
僧堂,指禅院中僧众日常修禅、起居之堂舍。是禅宗七堂伽蓝之一。
初期的僧堂,具有僧房、禅堂、食堂等多种功用。来寺挂搭者,根据他们的戒腊(也就是受戒时间的长短)安排位次。吃、住、修行都在这里。后来,僧堂中间开始安置圣僧像,通常有宾头卢尊者、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像。周围设长连床(或称广单),“衣帽架”等,众僧依围圣像而坐。
由于僧堂有多种作用,因此它的称呼也有很多。它可以接待四方来参学的云水僧,所以称云堂、云水堂;僧人在此修行,是为了能成佛,所以称为选佛场或选佛堂;于此堂凝然坐禅,犹如枯木,所以又称为枯木堂。明、清以降,僧堂职能开始分解,趋向单一化。吃有专门的场所——斋堂(多供宾头卢尊者);修禅有专门的道场——禅堂(多供毗卢遮那佛像);住有专门的地方——僧寮。吃、住、修行不再共于一处了。
僧堂一般建在寺院的东配殿之后,按床位多少有四板、八板、十二板之分。在僧堂行事,有极其严格的清规,特别是不许在这里看经读诵、说法问答,而必须是缄默不语。因此,它与浴室、西净(厕所)同称为三默堂。
斋堂及香积厨。斋堂是僧人的食堂,它是从僧堂分化出来的堂舍。香积厨为僧人的厨房。斋堂和香积厨一般建在寺院东面。
斋堂和香积厨的出现,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显著标志,体现了中国僧人的生活方式。迄至唐宋,虽然寺院仍存有印度僧人托钵乞食的遗风,但那已经是少数僧人的象征性行为,大多数僧人的饮食依靠斋堂和香积厨。僧人在斋堂用餐有一系列规式,把修行和用斋融为一体。
斋堂内的摆设基本是这样的:正中是圣像(后世有供宾头卢的,也有供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像后是一把大座椅,供住持坐;像前是拜垫。供桌两边分设长桌数排,供僧人用斋。
香积厨中安置的菩萨像,传为洪山大圣,为佛寺监护僧食者。自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菩萨像。相传元末,红巾军率众突至少林寺,欲行劫掠。忽一火头志僧持一火棍出来迎击,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大叫道:“吾是紧那罗王也!”说完遂没。红巾军见之甚为惊恐,扭头便逃之夭夭。于是禅宗祖庭少林寺把他当作伽蓝神供在斋堂和香积厨里,天下佛寺仿效之。
僧寮,是僧人的住处,有单寮、众寮之分。
单寮即单人宿舍。寺院中有一定职务的僧人,一般都可以享受这种优越的住房条件。如方丈可住方丈室;维那师可住维那寮;知客和侍者可住知客寮、侍者寮。
众寮是集体宿舍,本寺一般僧人、云游挂单僧人住在这里,由寮主负责。众寮的条件依各寺的经济情况不同而不同。
旦过寮,唐宋时设。其职能大体如后来的客堂。游方僧人或施主檀越来到某寺,一般首先到旦过寮。旦过寮执事人员将有人来访事禀告方丈,来访人暂在此休息。等执事人员回来后,遂跟同执事人员或由知客带领拜见方丈。由此可见,它还多少带有“传达室”的作用。如要在寺庙挂单住宿,还要另办手续。也有把“旦”写作“且”的,叫“且过寮”。因为都是暂时往来之义,所以二者皆可。陆游有诗曰:“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旦过僧。”
浴室,中国汉地寺院建浴室的传统很早。百丈怀海在《百丈清规》中有对僧人洗浴详细记载。凡遇开浴,斋前挂开浴牌。一般是冬天五日一浴,夏天每日一浴。寺院里的浴池由一个个“桶”组成,可用屏风隔开,有职位或地位比较高的僧人入浴时可用屏风,一般僧人不许用。里面的设备用具有手巾、面盆、拖鞋、脚布等。此外,还常供有跋陀婆罗菩萨像。据《楞严经》水因圆通之说,跋陀婆罗菩萨因观水而悟道。所以,僧人把他的像塑在浴室里,提醒洗浴者在洗浴时也勿忘修道。
省行堂,也称延寿堂、涅槃堂或安乐堂。
在寺庙的西北角处有一无常院,这里生活着老、病僧人。它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养老院。由于僧人不娶妻生子,到了老、病时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尤其是寺庙里的下层僧侣和小庙里的年迈老僧,罹患重病时,常常是“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的悲惨境遇。于是,在唐朝开始设立无常院,初名延寿堂。后来僧人觉得“延寿”一词非常流俗,同教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相悖,便更名省行堂、涅槃堂,或称安乐堂。佛教认为,老、弱、病僧固然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人在病时更能体会“诸行无常”、“一切皆苦”的道理,有利于省察行苦,有利于坚定修道信念,故多作省行堂。因常有僧在此圆寂,所以又名涅槃堂,也正因此把无常院建于日没的西北隅。
其堂供有一尊站立佛像,右手高举,左手中系一五彩幡,面向西方。
法物流通处,它是近、现代寺院才设立的佛经流通场所。一般在寺院的东南边开一处堂舍,摆上经律论典,以供流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向寺院,为修复寺庙和改善僧人生活,法物流通处也肩负起了“创收”任务,逐步变成了寺院的“小卖部”。它经营的范围不但有佛教徒日常修道所用的法物器具、宝像经卷,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典论图书、字画挂轴,而且还有纯粹的旅游纪念品。不过,如果我们想学一点佛学知识的话,这里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僧堂,指禅院中僧众日常修禅、起居之堂舍。是禅宗七堂伽蓝之一。
初期的僧堂,具有僧房、禅堂、食堂等多种功用。来寺挂搭者,根据他们的戒腊(也就是受戒时间的长短)安排位次。吃、住、修行都在这里。后来,僧堂中间开始安置圣僧像,通常有宾头卢尊者、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像。周围设长连床(或称广单),“衣帽架”等,众僧依围圣像而坐。
由于僧堂有多种作用,因此它的称呼也有很多。它可以接待四方来参学的云水僧,所以称云堂、云水堂;僧人在此修行,是为了能成佛,所以称为选佛场或选佛堂;于此堂凝然坐禅,犹如枯木,所以又称为枯木堂。明、清以降,僧堂职能开始分解,趋向单一化。吃有专门的场所——斋堂(多供宾头卢尊者);修禅有专门的道场——禅堂(多供毗卢遮那佛像);住有专门的地方——僧寮。吃、住、修行不再共于一处了。
僧堂一般建在寺院的东配殿之后,按床位多少有四板、八板、十二板之分。在僧堂行事,有极其严格的清规,特别是不许在这里看经读诵、说法问答,而必须是缄默不语。因此,它与浴室、西净(厕所)同称为三默堂。
斋堂及香积厨。斋堂是僧人的食堂,它是从僧堂分化出来的堂舍。香积厨为僧人的厨房。斋堂和香积厨一般建在寺院东面。
斋堂和香积厨的出现,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显著标志,体现了中国僧人的生活方式。迄至唐宋,虽然寺院仍存有印度僧人托钵乞食的遗风,但那已经是少数僧人的象征性行为,大多数僧人的饮食依靠斋堂和香积厨。僧人在斋堂用餐有一系列规式,把修行和用斋融为一体。
斋堂内的摆设基本是这样的:正中是圣像(后世有供宾头卢的,也有供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像后是一把大座椅,供住持坐;像前是拜垫。供桌两边分设长桌数排,供僧人用斋。
香积厨中安置的菩萨像,传为洪山大圣,为佛寺监护僧食者。自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菩萨像。相传元末,红巾军率众突至少林寺,欲行劫掠。忽一火头志僧持一火棍出来迎击,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大叫道:“吾是紧那罗王也!”说完遂没。红巾军见之甚为惊恐,扭头便逃之夭夭。于是禅宗祖庭少林寺把他当作伽蓝神供在斋堂和香积厨里,天下佛寺仿效之。
僧寮,是僧人的住处,有单寮、众寮之分。
单寮即单人宿舍。寺院中有一定职务的僧人,一般都可以享受这种优越的住房条件。如方丈可住方丈室;维那师可住维那寮;知客和侍者可住知客寮、侍者寮。
众寮是集体宿舍,本寺一般僧人、云游挂单僧人住在这里,由寮主负责。众寮的条件依各寺的经济情况不同而不同。
旦过寮,唐宋时设。其职能大体如后来的客堂。游方僧人或施主檀越来到某寺,一般首先到旦过寮。旦过寮执事人员将有人来访事禀告方丈,来访人暂在此休息。等执事人员回来后,遂跟同执事人员或由知客带领拜见方丈。由此可见,它还多少带有“传达室”的作用。如要在寺庙挂单住宿,还要另办手续。也有把“旦”写作“且”的,叫“且过寮”。因为都是暂时往来之义,所以二者皆可。陆游有诗曰:“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旦过僧。”
浴室,中国汉地寺院建浴室的传统很早。百丈怀海在《百丈清规》中有对僧人洗浴详细记载。凡遇开浴,斋前挂开浴牌。一般是冬天五日一浴,夏天每日一浴。寺院里的浴池由一个个“桶”组成,可用屏风隔开,有职位或地位比较高的僧人入浴时可用屏风,一般僧人不许用。里面的设备用具有手巾、面盆、拖鞋、脚布等。此外,还常供有跋陀婆罗菩萨像。据《楞严经》水因圆通之说,跋陀婆罗菩萨因观水而悟道。所以,僧人把他的像塑在浴室里,提醒洗浴者在洗浴时也勿忘修道。
省行堂,也称延寿堂、涅槃堂或安乐堂。
在寺庙的西北角处有一无常院,这里生活着老、病僧人。它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养老院。由于僧人不娶妻生子,到了老、病时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尤其是寺庙里的下层僧侣和小庙里的年迈老僧,罹患重病时,常常是“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的悲惨境遇。于是,在唐朝开始设立无常院,初名延寿堂。后来僧人觉得“延寿”一词非常流俗,同教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相悖,便更名省行堂、涅槃堂,或称安乐堂。佛教认为,老、弱、病僧固然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人在病时更能体会“诸行无常”、“一切皆苦”的道理,有利于省察行苦,有利于坚定修道信念,故多作省行堂。因常有僧在此圆寂,所以又名涅槃堂,也正因此把无常院建于日没的西北隅。
其堂供有一尊站立佛像,右手高举,左手中系一五彩幡,面向西方。
法物流通处,它是近、现代寺院才设立的佛经流通场所。一般在寺院的东南边开一处堂舍,摆上经律论典,以供流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向寺院,为修复寺庙和改善僧人生活,法物流通处也肩负起了“创收”任务,逐步变成了寺院的“小卖部”。它经营的范围不但有佛教徒日常修道所用的法物器具、宝像经卷,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典论图书、字画挂轴,而且还有纯粹的旅游纪念品。不过,如果我们想学一点佛学知识的话,这里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