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节日

2023-05-29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地聚居的少数民族,其生活深受上座部佛教的影响。表现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和佛教有关,节日、习俗也是如此。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主要的习俗、节日有:堆沙塔、赕、摆、泼水节、烧白柴、拉尸等。它们虽是宗教性的,却极为生动有趣,是我国西南迷人的上座部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堆沙塔
        堆沙塔,傣语称之为“广母赛”,是一种祀佛风习。德宏地区一般在傣历一月十五日(农历十月十五日)进行。这一天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河边去,把沙子运回佛寺的院场。然后,老年男人在院场的一旁破竹编篱笆,制作彩纸塔帽;老年妇人则在院场里堆沙塔。她们先在院子正中用白胶泥塑一座高约1米,底座周长3米的主塔,再在四角塑四座小塔,然后密密地撒上细沙。接着以主塔佛龛为中心,将地面划为四块,每块地面要堆砌小沙塔二百五十座,用一粒马牙石类的小石块及一两个钱币作塔心。堆够一千座后,男女老人一起为主塔戴塔帽,在塔群四周围上正方形的篱笆墙,并在主塔中央和四根篱墙角柱上插上五色纸旗。篱墙角柱上都绑着一株芭蕉树和一根带叶的甘蔗;还绑着一个竹制的托盘,内供有果品。清场后,妇人们点燃主塔佛龛里的四盏香油灯,然后关门封场。这一切都做好了,才请长老为沙塔诵经。夜里,人们要在象脚鼓声中围着塔场跳舞。此后每天早晚长老都要为沙塔诵经约半小时,至第三天下午结束。
        西双版纳习惯在傣历新年(泼水节)的第一天堆沙塔。人们在节前一天就挑好许多沙堆在佛寺院里。过节的第一天早晨,由僧人们用沙在地上堆成高约1米的三至五座宝塔,塔尖上插几根缠着彩色布条的竹篾。景谷地方的僧人还喜欢在塔的周围堆一道城墙,再在四方城墙上各开一个城门。
        至于堆沙习俗的由来,在西双版纳地区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召法,慈祥爱民,人们也很爱戴他。他养着一头巨象,这象很有道行,国中托它的福,总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一年,邻国发生旱灾,土地龟裂,草木枯萎。该国的召法来恳借神象去祈雨,这位慈祥的召法慨然答应。神象到了邻国后,果然天就降倾盆大雨,举国上下在狂欢中竟忘了把象送还。自从神象借走后,本地便终日骄阳,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河水断流,谷物焦枯,人们在惶恐之中怨声四起,责怪召法不该把象借给邻国。召法闻言心感委屈,却又有口难辩,便弃位逃到缅甸,削发为僧。邻国听到这消息,立即把象送还,大雨也随之而降,五谷又重新生长,人们欢欣之余顿觉不安,时时顾念起召法的慈爱,于是用盛大的仪仗迎他回来。召法天性聪颖,修行虽不久,却已参悟。归来后,仍不时到庙中念经礼佛。一天,他告诉左右,数日后他就要圆寂。嘱他们每年到了他的忌日,在寺庙用沙堆塔,他的灵魂就回到塔里。沙上插些竹篾,象征他的骨骼。到了预言圆寂的那一天,他沐浴干净,趺坐在庙里讲经。人们挤拥在寺的内外。正说到天花乱坠,人民欢喜礼拜的时候,他坐化了。这时,大风大雨骤至,落下无数银子来。
        
        赕,意为布施。是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信徒为寺院、僧人捐赠物品的习俗。西双版纳地区布施活动之多,布施之虔诚,令人惊叹。在家信徒认为寺庙是住持佛法的地方,而在寺庙里的僧人则是他们今生和来世幸福的守护人。因此,在家信徒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布施给寺院、布施给僧人。并在心里感激寺院及僧人给了自己这样布施行善、获取功德的机会。
        按惯例,在家信徒要把每天早上的第一团米饭献给僧人食用。此外一年中还有许多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布施。在傣历一月八日左右,每对夫妇要捐赠布匹给僧人做袈裟,这种布施叫“赕帕”。一月稻谷收割后,每户至少要布施一斗粮食给寺院,这叫“赕老轮瓦”。傣历二月五日至十日,各寨长老(比丘)集中诵经、净戒,在家信徒为此布施,称“赕岗”。傣历六月过新年的第一天,各家要到佛寺举行仪式追荐死去的亲人,这一天的布施叫“赕新年”。傣历八月有为修补佛像而进行的布施,称为“赕迫帕召”。傣历九月十五日僧人开始雨季安居的第一天、及傣历十二月十五日雨季安居的最后一天都有大规模的布施活动。在安居期间还有每隔七天一次的小规模布施活动,称为“赕星”。傣历十一月还有群众为自己修来世而进行的布施,叫作“赕墨哈班”。傣历十二月,群众还要为年满五十而不再还俗的比丘进行布施,叫“暖帕短”等等。
        “赕”是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寺院及僧侣从在家信徒的布施中可得到大量的稻谷、衣物,甚至金钱。因为戒律中禁止僧人接受、积蓄金银,所以钱一般交给村寨中专管宗教事务的波占代为管理。
        
        摆是德宏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大典。在家的上座部佛教信徒都希望自己一生中能做次摆,以获取“帕戛”的称号。“帕戛”意为佛门弟子。虔诚的信徒们普遍认为,做“帕戛”摆是对佛表示最大的虔诚,同时为自己积聚福德的最好方式;只有通过做摆,获得了“帕戛”的称号后,才能算作佛门弟子,日后才能摆脱生死轮回。他们还认为,做了“帕戛”的人,自己能成正果,并能福及先逝的父母,使他们也能得到解脱。
        做“摆”的程序比较繁复。准备做摆的人家,先要去缅甸购买佛像。佛像或石雕的,或木雕的,大小皆可视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买一尊或数尊佛像。迎请回佛像后,一般要花三至五个月的时间用来制作佛幡及佛伞,并请僧人加以装帧,还要请僧人抄写佛经。快到做“帕戛摆”的时候,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盖一间茅草屋做佛堂,内供佛像、佛经以及装帧好了的佛幡和佛伞。正式做摆之日,做摆的人家要杀猪宰牛,大摆酒席招待请来做客的乡邻亲友,村子里的人都自动来帮忙。请来的比丘则在院内的佛堂里诵经焚香。做这样的大摆一般需要三至七天。“帕戛摆”结束后,要把临时佛堂里的经、像、幡、伞全部送到佛寺中供奉。一切做好后,比丘念经并赐予做摆人“帕戛”的称号。“帕戛”称号的获得,可提高一个人在村寨中的地位,得到人们的尊敬和仰慕。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每年公历四月中旬,一般从四月十二日起到十六日止,共五天的时间,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西双版纳、德宏两个地区过新年的活动不太相同。在西双版纳,新年第一天的早上,僧人要在寺院内的场地上堆沙塔,各家要抬祭品到佛寺滴水,追荐死去的祖父、祖母或父母亲。然后聚集在佛寺的大殿里听比丘诵经。下午在澜沧江举行赛龙舟的活动。邻近各寨的人们全跑来观看,穿着漂亮的新衣、头上戴着鲜花的姑娘们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比赛开始,当一只船超过另一只船时,沙滩上的观众就一齐高呼“水!水……”欢声雷动。比赛结束后,所有参赛的选手都放声歌唱,庆祝新年。他们每人都能得到一杯酒和少量的钱,优胜的选手们还能多得一块薄银片。这天夜里,各寨在空地上放火花,人们在火花的四围,随着象脚鼓的节拍,要跳上半夜的舞。节期的第二、三天,人们还要放高升、跳于络呵、相互泼水庆贺。相传有三个弟兄,一个住在天上,一个住在地上,还有一个住在海里。放高升、赛龙舟,是住在地上的兄弟与天上、海中的兄弟联欢。
        德宏地区在泼水节的前一天,村寨中的青年男女要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花。过节的第一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端着鲜花等供品涌到佛寺布施礼佛,听比丘诵经。中午时用清水为佛像洗尘。浴佛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佛寺,相互追逐嬉戏,泼水为乐。进而四处游行,泼洒行人。新年的水是吉祥的水,洒在身上可洗去旧年的尘劳和烦恼,并给新的一年带来幸福欢乐。因此泼水的人和被泼的人都特别高兴。在德宏地区,泼水的活动往往持续好几天。
        泼水节除了送旧迎新,还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烧白柴节
        烧白柴是傣族、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相传古时有个佛陀的弟子在传教的路途中病了,在受冻打颤时被一善良的老人遇见。老人取柴烧火,让比丘取暖,并找来草药给比丘吃,比丘的病得以痊愈。佛知道后,认为这是善举。后来,烧白柴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每年冬末春初,未婚的男女要一起到山里去砍白柴,砍好的白柴堆在佛寺旁搭成塔形,用火焚烧,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德昂族、傣族的人民认为,烧白柴后,天气就开始转暖了。德昂族在烧白柴这一天,各户都要杀猪备酒,全寨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拉尸
        拉尸,是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上座部佛教高级僧侣的丧葬仪式。僧人死去都实行火葬,骨灰装进一个小瓦罐里,埋在寺后的土中,一般还在上面起一座小塔。如果死者是方丈长老,或是有名望的祜巴长老,就会有一个为期数天的盛大隆重的葬礼。在火葬前的五、六天,各地的僧人百姓就带着食物、行李纷纷赶到死者生前所在的村寨,到了火葬的那一天更是人山人海,其热闹程度,据说很像北方的庙会。人们分列两队,待棺材出寺后,即上前分别抓住系在棺材两端的绳子用劲拉,有如拔河比赛。在西双版纳,由胜利的一方将棺木拉到火葬处,然后先由比丘们绕棺诵经,再开棺取出尸体,在大众的围观中放到柴堆上焚化。拉尸活动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敬重、不舍之情。
        弥勒佛节
        传说每年正月十五日,弥勒佛总穿着褴褛的袈裟下凡来化缘,若信徒对其慷慨施舍,必将得到善报。这样,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信徒们每年在正月十五日,都要举行迎佛仪式,十六日举行送佛仪式。
        在迎佛前,把佛像、供桌、供品以及各种供具准备停当,把佛像供在一个临时搭起的亭子里(亭子多在佛寺搭设)。十五日这天,村民都到寺院来打平伙(每人拿出自己所带的食物放在一起一块儿进餐),并在搭起的亭前自由诵经祈祷。
        第二天送佛。由一些有身份的老人在亭前诵经,然后抬来精心制作的彩船。信徒们纷纷往船上投钱币、撒米花及玉米,并把事先用纸扎成的佛寺放到船中央,最后将蜡佛、钵及袈裟等物放入纸制佛寺中,再供上香、水果等类的供品。等把船上的佛寺装饰完毕之后,僧侣、信众再诵经祈祷。然后在僧侣的带领下,一路钟鼓法器、鞭炮声响,抬着彩船浩浩荡荡来到河边,举行一些宗教仪后,把彩船放入河中,使之顺水而下。送佛仪式至此全部结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