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无名论

2023-10-25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东晋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在批判中国佛教般若学各派时,强调万物都是不真的,所谓“不真”就是“假号”(“假名”),万物都只是人们命名的假号。佛教的智慧(般若)也是无名的。宣传既否认客观事物又否认语言概念的真实性的名实观。
        (1) “诸法假号不真”。
        僧肇的“假名”说,是对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假名即空”说的继承和发挥。印度佛教内部有的派别认为事物作为概念是实有的,有的派别则简单地认为事物就是虚空、虚无的。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反对这些观点,提出了中观学说。他在所著《中论》中给“中观”下了一个定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观四谛品》)“法”,事物、现象。这是说,一切缘起的事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自性,“我说即是空”,“我说”,即以言说表现出来,这“空”是我言说中的“空”,因为事物本身无所谓空或不空;又一方面是一切事物都是“假名”。“假”,是“假施”、“施设”,即指概念的表示,而概念又通过语言文字(佛教也叫做“名言”)来表示。龙树认为对于一切缘起的事物,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施”(假有)。也就是说,缘起事物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的空。看到这两个方面,是为中道。这种看法也就叫做“中观”。中观的特点主要是把空和假名联系起来,强调假名才是空。
        僧肇在《不真空论》一文中,集中阐述了“假名”说。他引《放光般若经》说:“诸法假号不真”(《肇论· 不真空论》)。“诸法”,一切事物。一切事物只是虚假的称号,不是真实的存在。又说:“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同上)万物从来都是假号,都是不真实的。这里“不真”、“非真”,就是指假号。为什么说,万物都是假名呢? 名和实是什么关系呢? 僧肇说:“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同上)这是说,用物的名称概念加之于物,则凡被指名的都可以称为物;用物的名称加之于非物,则仍然不是物。也就是说,物不是由于有了物的名就符合于物之实,名也不是由于加给了物,就成为真实的。
        在僧肇看来名和实是没有关系的:
        “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同上)这是说,物没有和名相当的实,名也没有反映物的功能,既然名实互不相当,可见名实都是空的,万物又怎样存在呢?这里僧肇抹煞了名词概念产生的客观基础,否定名词概念和客观事物的相符性、一致性,并进而以此否认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是完全错误的。
        名言概念是对不同事物的区别,而僧肇认为万物是没有彼此分别的。“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同上)就是说,事物并无彼此分别,人们却要加以分别,而不同人的分别也不一样。僧肇认为,产生这种种彼此、有无、是非等分别的根源,在于众生的心,在于众生的妄想,他说:“夫有也无也,心之影响也;言也象也,影响之所攀缘也。”(《肇论· 答刘遗民书》)“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竟者也。”(《注维摩诘经· 文殊师利问疾品》)“影响”,比喻虚假不真。“攀缘”,“谓妄想微动,攀缘诸法也。”(同上)所谓有、无是心的影响,即心所产生的虚妄不真的概念。由此,语言、幻象也相应产僧哲同人生出来,为有、无所“攀缘”。众生由于心而产生有这个概念,又因为以有为有而产生了心。由于心的活动,以致是非有无纷争不休。僧肇认为“心者何也? 惑相所生”(《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心是被假相迷惑的结果。“内有妄想,外有诸法,此二虚假终已无得”(《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内心的妄想,外界的万物,最终是虚空而无所得。僧肇认为“善调其心,不怀异想”(同上),做到无心,才能悟解“万法同体,是非一致”(《注维摩诘经·菩萨品》)这一根本取消万物,取消是非的般若“空”理。宇宙万物有其统一性,也有差别性,万物的差别是客观存在。僧肇把客观事物的彼此差异说成是人们主观概念的差异,而概念的差异分别是人们的心的妄想的结果,然后以所谓不真的概念否定真实的事物,否定概念所反映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 “般若无名”。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阐述了佛教智慧“般若”无名的思想,他说:
        “经云: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肇论· 般若无知论》)
        这是说,般若的含义是既没有名称,也无从论说,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既非实体,也非虚寂。虚寂不失其洞照,洞照不失其虚寂。它是无名的东西,所以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语言虽不能表达,但不通过语言又无从表达,无法传教。因此说,圣人(佛)终日讲说,实际上并没有说什么。
        他又说:“夫圣人玄心默照,理极同无,既曰为同,同无不极,何有同无之极,而有定慧之名?定慧之名,非同外之称也。若称生同内,有称非同;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肇论· 答刘遗民书》)佛的智慧和真谛无相之理冥符一致,这种境界就是超出名言概念之外,不会有定慧的名称。如果定慧的名称是由“同无”的境界所产生,但一涉及名言概念,就不是“同无”了。如果由“同无”之外所加上的,这就说明定慧之名本来就不是圣智本身。这就是说,佛教的圣智、真谛、最高境界都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佛教的名词术语和全部教义都是借用语言的方便说法。虽然,佛教的名词概念并不都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而往往是歪曲的颠倒的反映。但是僧肇从认识论角度否定言语、名称,也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